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作用_客观性论文

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作用_客观性论文

论思想政治教育机理的功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理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功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33X(2011)02-0176-05

思想政治教育机理的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机理自身所具有的功效和能量。思想政治教育机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的活动原理,既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社会物自身的发生、运行和发展之理,也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作用于人、使人接受的做人之理、做事之理[1]。与此相应,思想政治教育机理的功能就具体表现为机理对认识的指向功能、机理对活动的导向功能、机理对行为的规约功能和机理对评价的标准功能。

一、机理对认识的指向功能

机理对认识的指向功能,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对于人们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指引方向的功效和能量。人们总是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这样那样的认识,在这些认识当中,有些是客观的认识,有些是主观认识;有些是正确认识,有些是错误认识;有些是理性认识,有些是非理性认识。如何使主观认识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客观实际,如何使错误认识转化为正确认识,如何使非理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这些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机理的指向功能。

由于人们要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自己的认识进行正确反思,就需要认识客观和具有理性,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对人们的认识的指向也就表现在对认识的客观性指向和对认识的理性指向。

1.对认识的客观性指向。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对认识的客观性指向,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具有的能够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认识趋向客观的功效和能量。

“对客观性的追求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根本目的之一。现代认识论研究表明,认识的客观性是通过主体的认识活动而实现的。”[2]对思想政治教育客观性的追求也是人们长期追求的重要目标。对思想政治教育机理的科学认识是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客观性认识的成果之一。在没有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机理之前,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主要基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认识,这种认识也会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这种认识与思想政治教育机理指向下的认识相比,总是带有更多的自发性。只有在人们真正认识了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并在思想政治教育机理的指向下所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才具有更大的自觉性。我们这样说,绝不是否认实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客观性认识的决定作用,而是说在思想政治教育机理指向下,思想政治教育认识能够绕过一些不必要的弯路,从而更加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的趋向于客观性。

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的客观性指向,主要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认识的客观性指向、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认识的客观性指向、对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认识的客观性指向、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发展阶段认识的客观性指向,等等。

2.对认识的理性指向。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对认识的理性指向,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具有的能够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认识趋向理性的功效和能量。

人类的认识过程总是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任何事物都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也应该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因为感性认识是现象的、肤浅的,而理性认识则是本质的、深刻的,这正如毛泽东所言:“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3]

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由感性向理性发展,一是要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二是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机理的认识就是这样,找到了科学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其实就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机理的理性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机理搞清楚了,有利于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认识。人们在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便会以思想政治教育机理为指向,使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尽快由感性而趋向发展为理性。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的理性指向,主要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识的理性指向、对思想政治教育地位认识的理性指向、对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认识的理性指向、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识的理性指向,等等。

二、机理对活动的导向功能

机理对活动的导向功能,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具有导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方向的功效和能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展开,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据统治思想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所开展的思想潜能开发、道德品质塑造和政治素质提升的运动。由于活动不是自发的,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总是需要一定的导向。这种导向,主要有目标导向、价值导向、思想导向和过程导向等,要顺利完成这些导向,除了贯彻统治思想的要求外,思想政治教育机理的导向功能也不容忽视。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的展开,涉及到活动的准备、活动的运作和活动流程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导向作用就具体地表现在对活动力量投放的引导、对活动运作的指导和对活动流程的诱导等。

1.对活动力量投放的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效开展,前期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前期准备,其实就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力量投放的准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力量投放的准备,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后续工作展开的基础。活动力量投放多少,如何投放,各活动力量的配比关系如何,等等,都是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必须考虑和注意的。问题是,这些准备工作的依据是什么。从实践上来看,主要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教训,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历史的经验和素材经过科学分析往往能够为新的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者正是靠这一点来来完成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力量投放的工作。从理论上来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4],我们可以从已揭示出的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出发,按照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对思想政治教育各阶段的要求,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力量的投放。其实,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出发,来安排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各个阶段力量的投放,与按照思想政治教育机理的内在要求来安排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各个阶段力量的投放,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机理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从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经验出发,就是从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出发。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力量投放的引导,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各阶段在人、财、物,在软件、硬件等方面的力量投入和配比的引导。在思想政治教育机理的引导下,思想政治教育领导者和管理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际情况,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力量的投放进行系统规划、统一部署,以节省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使软件和硬件达到最佳的配比,以实现统筹安排,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力量投放的综合最优。

2.对活动运作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正式展开,其实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作的开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运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自身的运行,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具体操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展开,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机理指导下的展开。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展开,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理的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操作的具体展开,也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机理的引导。

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作的指导,是一种无形而有力的指导。任何一个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顺利运作,都必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机理的引导。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就是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机理、以思想政治教育机理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那些随心所欲的,不讲究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不讲究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其运作之所以困难,之所以让人生厌,正是因为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没有受到思想政治教育机理的指导。那些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说成熟的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合乎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其活动的运作总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机理的指导之下,是鲜活而有朝气的,富有生机和活力。

3.对活动流程的诱导。流程和过程不同,“过程”重在描述某事情的来龙去脉,较为广泛地用于任何事情的描述,一般没有“应该怎样、必须怎样”的要求;而“流程”则是一个用于描述工艺顺序的词,指为做某件事情、某个产品等规定的配套先后顺序,它是经验总结和科学的要求,遵循“应该怎样、必须怎样”的规则。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流程,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除了按照统治思想的要求外,还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机理的诱导。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内在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遵循一定的流程。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流程的诱导,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流程宏观上的无形控制,它既不要求按部就班的亦步亦趋,也不要求随心所欲的万马行空,而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遵循应有的程序,这种程序是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内在要求的,不容随便更改,否则便有可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遭受损失。

三、机理对行为的规约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对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的规约功能,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具有规范、约束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的功效和能量。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行为。从广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行为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行为。从狭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行为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对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的规约,主要是对狭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的规约,亦即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行为进行规约。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对思想政治教育者行为的规约,并不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一切行为,而是仅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行为进行规约。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又是动机与行为的统一,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对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的规约,就主要体现在对行为合规律性的规约、对行为合动机性的规约、对行为合目的性的规约。

1.对行为合规律性的规约。对行为合规律性的规约,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具有规约行为合规律性的功效和能量。我们常说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合乎规律性。主要包括合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性和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规律性,在这两者之间,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性处于更为重要的地位,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的形成和转化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合乎规律性,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合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关系密切,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机理,有利于进一步发现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并进一步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以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对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合规律性的规约,就是这种价值之所在,它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领导者、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和思想政治教育操作者,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行为就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领导行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行为和思想政治教育操作行为,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对思想政治教育者行为合规律性的规约,就相应地表现为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导行为合规律性的规约、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行为合规律性的规约、对思想政治教育操作行为合规律性的规约。

2.对行为合动机性的规约。对行为合动机性的规约,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具有规约行为合乎动机性的功效和能量。动机是行为过程中的一个中介变量,是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动机先于行为而存在,并以隐蔽内在的方式支配着行为的方向性和强度,对于行为具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调节功能与维持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机理也内在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为合乎思想政治教育动机。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的动机是什么,不管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导者、管理者还是操作者,都要完成所在社会、所在阶级、所在群体交给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以实现其自身的职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其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的前提。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机,就必须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行为与动机保持一致,如果动机是一回事,思想政治教育行为是另一回事,就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机理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就可能会走向邪路上去。

3.对行为合乎目的性的规约。对行为合乎目的性的规约,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具有规约行为合乎目的性的功效和能量。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目的性很强的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机理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必须合乎目的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所在。一般来说,不管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导者、管理者还是操作者,都是统治思想的代理人,这种统治思想可能是社会统治思想,也可能是阶级统治思想,也可能是群体统治思想,不管是什么样的统治思想,其目的都是用统治思想去掌握群众。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其思想掌握群众的根本目的,就必须全方位地贯彻这一目的,即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必须服从、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相一致。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对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合乎目的性的规约,与其对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合乎动机性的规约相比,要求更严格,因为这是一项关系到一个阶级、一个政党、一个群体整体利益的大事。这也要求我们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坚定不移地一贯保持思想政治教育行为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相一致。

四、机理对评价的标准功能

机理对评价的标准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标准的功效和能量。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价可以对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效益进行总结和反馈,以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尽管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但是在内容上却是客观的,它总是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其评价标准是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机理为其提供的评价标准就是其评价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机理是融物理、事理、人理为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的活动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标准功能,就表现为对评价的物理标准、对评价的事理标准、对评价的人理标准。

1.对评价的物理标准。对评价的物理标准,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机理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真理性,要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事物出发去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是科学,其追求最重要的就是求真。那种追求假、大、空的思想政治教育,绝对不是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绝对不是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机理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标准主要体现在:其一,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是实事求是,是不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出发,是不是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如果能够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能够体现时代要求,不拘泥现成的教条,做到与时俱进,则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就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机理要求,否则,就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机理的要求。其二,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是一味追求形式,是不是讲大求全。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味地追求形式和规模,而是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则该思想政治教育就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否则,就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其三,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是只讲大道理,说空话,而不注重于从细微处着手,讲求实效。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不注重于讲大道理,不说空话,不打空头支票,不做无原则的承诺,则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否则,就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机理。

2.对评价的事理标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社会事物,对其评价不仅要求真,还要求善,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事理标准,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求善的表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性系统工程,绝对不同于一般的事物。它说到底是一项人心工程,是一项思想掌握群众的宏大工程,对这项宏大工程的评价,绝对不是仅看是不是讲求客观性,不是仅看完成了多少工作量,还要看其社会效益,看其是不是符合做事的道理,是不是符合价值性,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人心向背。胡锦涛深刻指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5]

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事理标准主要表现在:其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合乎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人类普适性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机理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合乎公平正义,合乎公平正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符合事理标准,否则,就不符合事理标准。其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合乎伦理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合乎所在社会的道理和规则,只有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是合乎事理标准的,否则,就不符合事理标准。其三,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合乎诚信性。诚信也是人类普适性的价值,任何社会都追求诚信,思想政治教育机理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讲究诚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以取信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合乎诚信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符合事理标准的,否则不符合事理标准。

3.对评价的人理标准。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机理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相应的人理标准。思想政治教育是真善美的统一,既要求真求善,还要求美。人是万物之灵,人类的诞生使得整个世界变得多姿多彩、绚烂夺目,使得整个世界更加富有底蕴。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的伟大创造,它为人类构筑了理解之桥。正是有了思想政治教育,才使得人类的凝聚力大增,战斗力空前,许多无法想象的东西一步步成为现实。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以万物之灵为对象的工作,本应是最光彩夺目、充满灵气的。然而,曾几何时,这一工作却成了人学空场,不关注人,没有人,成为使人望而却步的一个领域。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讲究人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也必须有人理标准。

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人理标准主要表现在:其一,看思想政治教育是否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人学空场,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做到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解放人。做到了以人为本,就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人理标准,否则,就不符合人理标准。其二,看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具有人情味。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情感人,思想政治教育是促发精神成人的工作,而不是制造机器,必须富有人情味,力戒板起面孔、趾高气扬、居高临下、好为人师。富有人情味,并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纵容姑息,一味迁就,富有人情味的目的是“以情感人”。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了以情感人,就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人理标准,否则,就不符合人理标准。其三,看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弘扬美、发现美、促进美。思想政治教育理应是美的,必须遵循审美规律,弘扬一切美的事物,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的和谐美。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使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在美的享受中完成思想的升华,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境界。所以,弘扬美、发现美、促进美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人理标准。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机理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要有物理标准、事理标准和人理标准,做到评价的真善美标准的统一。由于真善美是共生的,相互依存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物理、事理、人理标准也必须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机理内在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

标签:;  ;  ;  ;  

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作用_客观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