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服务干预对高血压病治疗效果的影响公艳阳论文_公艳阳

公艳阳

(山东省煤炭泰山疗养院;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目的:分析药学服务干预对高血压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2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行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额外行药学服务干预。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水平、生活质量、知识得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知识得分和生活质量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服务干预有助于提升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控制不良事件,也能改善患者认知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药学服务干预;高血压病;生活质量;舒张压

前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以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异常升高为主要临床特点。高血压可诱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出血性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等,因该疾病难以根治,故用药干预得到广泛关注。分析指出常规的用药指导难以保证患者掌握足够知识,不良事件发生率也较高,我院就药学服务干预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中,选取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男34例,女27例,年龄48-72岁,平均(58.6±3.7)岁。病程1-11年,平均(6.3±1.6)年。观察组:男34例,女27例,年龄47-71岁,平均(58.4±3.8)岁。病程1-12年,平均(6.4±1.7)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额外行药学服务干预,包括基础用药知识、药物禁忌知识、用药不良反应知识三项主要内容。

①基础用药知识。降压药物品类较多、作用机理也存在差异,要求结合药物特点传递各类基础知识。如半衰期较长的降压药物,应于早间7:00-8:00时左右服用,半衰期较短、起效快的降压药物,应于早间和晚间各服一次,早间用药时间在7:00-8:00时左右,晚间在16:00-17:00左右。血压波动较小,或收缩压不高于150mmHg、舒张压不高于100mmHg,或用药后血压明显降低的患者,用药剂量可适当减少。②药物禁忌知识。降压类药物和降糖类药物的服用间隔应在2h左右,如患者使需要应用多种降压类药物,应重视血压和心率的实时监测,并重视呼吸等基础指标观察。使用抑制剂的患者,应结合耐受性进行不同药物剂量酌定,避免同时、大量用药。③用药不良反应知识。部分药物可能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应详细进行知识传递,包括不良发应态势和处理方法。如患者用药后血压快速下降,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应停药,并更换其他药物治疗。患者血钾水平快速上升,应削减保钾利尿剂、阻断剂的用量或不应用上述药物。患者出现心动过缓症状,需调整受体阻断剂用量。

1.3观察指标

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水平、生活质量、知识得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其中生活质量以SF-36量表调查,得分越低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知识得分以100分制问卷调查,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知识掌握情况越理想。不良事件包括各类用药并发症、卒中以及昏迷等。

1.4统计学方法

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X2检验计数资料,以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变化

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更理想,见表1:

2.2两组生活质量、知识得分、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知识得分较对照组更高,见表2。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7例,包括用药并发症6例,昏迷1例,占比11.48%,调整用药方案、送医救治后无恶化。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15例,占比24.59%,包括用药并发症10例,昏迷3例,卒中2例,调整用药方案、送医救治后无恶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15.096)

3.讨论

高血压多见于中老年群体,其他群体也有发病可能,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各地医疗机构普遍强调进行血压水平的控制,这对用药干预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有学者在分析中发现,常规用药指导模式下,患者的血压水平虽然能得到控制,但效果有限,且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并不理想、用药不良反应较多[1]。也有学者研究指出,药学服务干预可以改善上述问题,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10%以上,更有效的实现血压控制[2]。我院在具体工作中,将药学服务干预分为三个部分进行传递,即基础用药知识、药物禁忌知识、用药不良反应知识。基础用药知识有助于帮助患者了解药品使用的要求、方法、剂量等,使其形成用药降压的认知框架。药物禁忌知识可提升用药科学性,避免配伍禁忌以及不合理用药等问题。用药不良反应知识则着眼于用药安全性的提升,部分患者对药物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等了解有限,不良反应发生后也无法快速察觉,给予处理,并发症较多。有效的用药不良反应知识传递可避免该问题,有助于患者在控制血压的同时保证安全。从结果上看,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48%,低于对照组的24.59%。生活质量和知识得分方面,观察组分别为(71.9±8.1)分、(77.2±4.6)分,较对照组的(84.3±9.6)分、(54.3±3.3)分也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药学服务干预有助于提升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控制不良事件,也能改善患者认知和生活质量,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冯斯平,冯伯伦,胡启均,等.药学服务干预对高血压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19(01):112-114.

[2]张楠.药学服务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35(01):121-122.

论文作者:公艳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4月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  ;  ;  ;  ;  ;  ;  ;  

药学服务干预对高血压病治疗效果的影响公艳阳论文_公艳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