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之我见论文_胡瑛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之我见论文_胡瑛

胡瑛 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黄桥镇中心小学 422314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在长达十多年的求学生涯中的基础阶段,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智力、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均会发生重大转变,因此学校教育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班级作为学校组织的一个单位,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无可取代,其会对学生的成长、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探讨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阶段;班主任;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167-01

一、小学班级管理的内涵

所谓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在学校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实际情况所采取的科学的管理策略,其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及教育者,也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执行者,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具体的班级管理内容包括建立及维持班级秩序、学生偏差行为的纠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班主任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除了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外,还要培养小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引导学生共同参与班级管理,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民主、自主的管理环境。

二、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特点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的教育领域无论是教学环境还是教学技术均有了很大的改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管理方式更加民主。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要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制度,与学生平等对话,营造一个民主的管理环境,将这种环境氛围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其次,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将学生视作独立发展的个体,以学生发展为主,培养学生个性的自主性、独立性及创造性,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再次,采用差异化的教育方式。好的教学一定是“因材施教”的教学,班级管理中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正确看待不同学生不同的爱好、特长及不足,根据学生的差别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价值,挖掘学生的个人潜力,尽量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学有所长”。最后,多元化的交流形式。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现在很多小学生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相对比较“成熟”,其不仅希望在学校学到知识,还希望与老师探讨更多生活问题,作为学生的榜样,班主任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其心理特点,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困惑。并且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班主任要将网络的正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可以通过微信、学校论坛、QQ群等多种交流工具与学生进行及时沟通,基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将班级管理工作延伸到家庭、社会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针对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班级管理,以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建立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差,老师要在入学初期就建立起所有人都要遵守的班级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可以以“公约”的形式呈现出来,以减少“制度”对学生形成的心理压力。首先班主任要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有详细了解,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制订出一个初步的“班级公约”,并在后续的工作中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完善,以提高公约的可操作性。其次,班级公约的执行要做到公平、公正,任何学生都平等对待,针对班级公约的执行情况要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于执行良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反之则要对执行差的学生施以小惩,提高其规则意识。最后,做好家长的指导工作。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很多方面都需要家长的配合,因此班主任要尽量做好家长的指导、沟通工作,提高与班主任的配合度,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将班级管理从学校延伸到家庭,真正做到家校共建。

(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新时期班级管理要发挥其民主性的特点,摒弃传统观念中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管理的手段,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提高其自律意识。首先,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班级管理中的某些岗位作为流动、轮值岗位,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培养其主人翁意识,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反思,进一步提高其自律意识。其次,班主任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人格及尊严,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班主任都要避免使用不当语言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表扬,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认可学生的进步,使得每个学生敢于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最后,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每个班集体都会有班干部帮助班主任完成一些管理工作,班干部可以更好的融入学生群体,及时发现集体中存在的问题,并协助老师解决问题。因此班主任要做好班干部的培养与指导,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三)做好家长的沟通与管理

家庭教育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决定性作用,因此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做好家长的管理。老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情况,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沟通的方式除了传统的面谈外,还可以通过电话、微信、家长群等方式,以提高沟通的时效性与便利性。家长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沟通的艺术,在叙述孩子情况时避免采用过激语言或侮辱性语言,并注意保护孩子隐私,避免学生、家长产生抵触心理。

参考文献:

[1]葛斌普.浅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2):218-218.

[2]张松年.浅谈小学班级管理[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2,(3): 56-56.

论文作者:胡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之我见论文_胡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