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经济学的发展趋势与经济学教学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学论文,教学改革论文,发展趋势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关于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我认为经济学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既分化,又综合。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研究的深入,新思想、新方法不断的涌现,并不断地系统化,经济学新学科将不断地出现,愈分愈细;另一方面,在研究过程中人们会逐渐认识各种不同理论的相互关系,吸收他人的科学成果,建立起较为全面的反映事物整体联系的理论体系,在经济学基本理论方面,会走向综合。
关于经济学必将分化与细化的原因,近年已有许多论述,经济学新学科的不断出现,已是最好的例证,本人不想赘述。在这篇文章中,本人重点想阐述的是为什么经济学必将走向综合,如何综合,以及综合的必要性。
要阐述这些问题,我想首先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谈起。因为:1、各经济学流派的分歧,除了立场、观点、方法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经济学研究对象认识不同。由于对经济学研究对象认识不同,导致了研究成果不同,理论体系不同。2、如果我们对经济学研究对象没有正确的认识,就难以认识当今经济学的缺陷,难以理解为什么要对经济学进行新的综合。
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自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古今中外的经济学家们就各有各的观点。但归纳起来,无非是两种观点:一是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资源如何在各种不同的用途中进行配置,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类的愿望和要求的一门科学[①]。二是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第一种观点,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观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把经济学研究对象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形成了独立的近代经济科学。但古典学派由于受资产阶级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局限,认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财富,是物与物的关系。资产阶级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就是研究如何增加国民财富,找出促进或阻碍资产阶级财富增长的原因,为资产阶级反封建和重商主义提供理论武器的。在古典学派之后,资产阶级经济学分裂为许多流派,但真正能够形成体系、占据主流学派地位的,只有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现代微观、宏观经济学,就是在这两个流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学研究对象方面,与古典学派没有本质区别。如,资产阶级经济学集大成者、新古典学派的代表、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奠基人马歇尔在他的《经济学原理》第一篇中说:“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它研究个人和社会活动中与获取和使用物质福利必需品最密切有关的那一部分。”[②]虽然他也说过:“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③]但是,他所研究的人并非社会生产过程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人的心理、行为动机。当代西方经济学主流学派代表人物给经济学所下的定义,都是把经济学研究对象确定为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如英国经济学家L·罗宾斯说:“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它把人类行为作为目的与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资源之间的关系来研究。”[④]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逊说:“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为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⑤]英国人哈维下的定义更简炼:“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分配他们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们的需要的科学。”[⑥]
第二种观点,是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说到生产总是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⑦]所谓生产的一般条件,不过是一切生产阶段所共同的一般规定的抽象要素,“用这些要素不可能理解任何一个现实的历史阶段。”[⑧]因此,“政治经济学所要研究的是财富的特殊社会形式,或者不如说是财富生产的特殊社会形式。”[⑨]而不是社会生产的一般规律和物与物的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说到:他的著作所要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⑩]恩格斯也说到“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关系;可是这些关系总是同物结合着,并且作为物出现。”[(11)]虽然他曾经说过:“政治经济学,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规律的科学。”[(12)]但是他认为:“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它首先研究生产和交换的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殊规律,而且只有在完成这种研究之后,它才能确立为数不多的,适合于一切生产和交换的,最普遍的规律。”[(13)]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的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14)]
然而我们知道,社会经济活动,一方面是人类利用可支配的资源,将其转化为尽可能大的使用价值,以满足人们需要的活动。这是经济活动的最一般的物质内容,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利用现有的物质技术条件,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地分配在各种不同的目的上,生产出各种使用价值的组合,最大可能地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是经济学所要研究的第一个基本问题。另一方面,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交往中进行的,是人和人发生关系的过程,是一种社会活动。这种社会交往关系,即人们在资源占有中结成的所有制关系,以及以此为基础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相互交换其活动的方式,产品的分配关系等等,对物质生产活动本身和经济效率有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因此,一种经济关系下为什么有较高或较低的经济效益,个人追求各自经济利益的活动和相互间的利益矛盾为什么能有利于社会或不利于社会,以及社会经济关系如何随着物质生产条件的发展而演变,如何调整社会经济关系才能使之符合提高经济效率的要求等等,便构成经济学所要研究的第二个方面的问题。
任何认为社会经济活动只是人类利用可支配的资源,生产对人们有用的产品,是一种人和自然发生关系的过程,或者只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是人和人发生关系的过程;经济学只是研究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人与物的关系),或者只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观点,都是片面的,有缺陷的。因为,谁也不能说,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不是经济学,或者,研究社会经济资源合理配置的学科不属于经济学。
由于对经济学研究对象认识不同,两大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范围,得出的成果也就不同。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只着重从社会关系方面考察经济活动,即着重研究了经济活动中人们相互间历史地发生的社会关系及其发展演变的原因和规律。在整个研究中,虽然它指出了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般物质内容和社会经济关系的依存关系,但总的来说,是把经济活动的这种物质内容作为社会关系的物质承担者和物质前提来加以确定的。而且一旦这样确定下来后,便马上将研究的重心,转到对经济活动的社会方面、经济范畴的社会内涵上去,不再以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资源如何优化配置和配置机制、过程等等作为研究的重心。因此,虽然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关系进行了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并为经济学如何从人与人关系出发研究各种经济范畴和经济变量的决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理论结构,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与物的关系、物质生产与物质需要之间的关系在决定各种变量及其变动过程中的作用,从而使其某些具体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全面地说明各种经济现象。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价值——价格理论上,马克思仅仅着重于对价值的社会形式进行分析,将使用价值仅仅视为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认为价格只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忽视了使用价值在价格决定中的作用。在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正确地指出了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社会性质,指出了剩余价值体现着资本主义特殊的生产关系,同时也指出剩余价值率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是,马克思将劳动者的必要生活资料也就是劳动力价值的决定仅仅归结为历史习惯和道德的因素,而忽视了社会劳动生产率这个因素在分配关系中,在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的利益斗争中,从而在劳动力价值决定中的作用,此外,马克思虽然正确地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三位一体”的收入分配公式(事实上也就是批判了现代的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却由于仅仅着重于从社会经济关系的角度分析收入分配论,而忽视了生产技术和各种物质要素在生产使用价值过程中的贡献与价值(总产值)在各阶级之间进行分配的内在联系。这样,马克思的某些具体理论便不能充分地说明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些具体现象。如果说马克思当初为了特殊理论任务和理论目的而未能全面地分析某些问题,从而使理论存在一些片面性是难以避免的话,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却未能纠正这些片面性。相反,在某种教条主义式的思维方式指导下,有的马克思主义者还使这种片面性有所扩大。比如把物质生产和物质需要的关系、资源配置等问题完全排除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之外,认为经济学研究的仅仅是社会生产关系,甚至把经济变量决定的某些问题也排斥出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于是,经济学在有些马克思主义者笔下变成了对社会经济基本关系的空洞的描述和说教。
相反,新古典主义理论,则是将经济活动的社会方面,即经济关系、经济制度等视为给定的背景条件,甚至完全抽象掉不予考察。着重从人与物的关系角度,研究如何配置物资资源、选择生产技术,以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需要。凯恩斯主义在具体研究对象方面与新古典主义有所不同,但在基本研究对象方面是共同的。因为,它的总量分析,本质上仍然是一种物量分析,它并不研究各种收入的特殊社会形式;它研究社会总的生产能力与人们的物质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为了解决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本生产能力和劳动人口以产生最大的社会福利的问题,社会经济关系也是被抽象掉的。
新古典主义这种片面强调经济活动作为人类一般的满足物质需要的活动的理论,将人的需要与资源配置、技术选择的关系,作了详尽和深入的分析,使这方面的理论发展到了相当严密的分析科学的水平。这不仅对物质生产活动本身的研究作出了贡献,而且也为进一步研究社会经济活动两个方面的相互联系提供了理论前提。凯恩斯主义尽管片面地将资本主义经济的波动和危机仅仅归因于心理预期的因素,但这一理论指出了信息不完全这个事实在受事前决策指导的经济活动中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推动了近几十年来关于信息、预期的理论研究,深化了人们对于经济活动之方面的认识。但是由于研究对象上的局限性,他们的理论不可避免地也存在着片面性。
新古典主义的片面性表现在:它在着重分析物质生产的时候,把社会经济活动作为物质活动的性质,当成了经济活动的唯一性质,从而把作为理论前提假定下来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的形式,当成了经济关系的永恒的、自然的规定。它从人与物的关系的角度研究了物质生产与物质需要的相互依存关系,研究了市场经济使供求达到均衡、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和趋势,却把这种趋势不适当地看成了市场经济的唯一趋势,而不能认识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人们的经济行为目标的特殊社会性质和利益冲突所导致的内在不稳定性和内在在破坏均衡、造成资源利用效率损失的反均衡趋势。当它从物质需要满足的角度理解经济利益或经济行为目标,并由此论证了物品的交换过程能够协调利益矛盾、产生资源最佳配置和普遍的最大限度满足的时候,却把市场机制的这种作用当成了它的唯一功能,而否定了交换机制使收入差距扩大、社会经济利益矛盾进一步激化的另一方面的社会功能,它分析了人的使用价值需要偏好、生产技术(要素生产率)等在决定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等经济变量中的作用,但却错误地将它当成了决定经济变量的唯一因素或全部因素,否定了社会经济关系,特别是生产过程和分配环节上的利益矛盾对经济变量的决定作用,等等。总之,新古典主义理论上的片面性,就在于将社会经济活动的一般物质性,当成了它的唯一属性,否定了经济活动的特殊社会规定性和社会经济关系在经济运动过程中的重要的决定作用,从而把社会生产关系排除在经济学研究范围之外。
凯恩斯主义由于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考察的角度与新古典主义有共同之处,因此,虽然它正确地认识到了信息、预期因素在经济运动过程的重要作用,却将经济的不稳定性的根源,归结为人们的主观心理因素,归结为人们的不确定的心理预期,而不能看到资本主义私人市场经济关系本身所决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与经济循环和危机的内在联系,不能看到资本家阶级与工人阶级矛盾在决定预期的资本边际效率中的重要作用。在认识到了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根源在于投资需求的不足(后凯恩斯主义者还认识到了有效需求不足与资本主义分配关系之间的联系)的同时,又把需求不足和经济波动,看成为资本主义物质生产过程品因时间因素的作用,因事先决策与事后结果之间的差别而产生的一般情况,认为只要政府能出面进行总需求调节(一种物量调节),无需改变社会经济关系,便可治愈经济波动的富裕中的贫困,不能正确认识到资本主义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变的条件下,有效需求不足是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的。
由此可见,现有的两大经济学体系,不论它是为哪个阶级利益服务的,它研究的出发点如何,毕竟它们都是有缺陷的,都是从一个角度,研究了经济学一个方面的问题,因而都是片面的。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必须进行一种理论上的综合,“取长补短”,才能使之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说现有的经济学必将走向综合,还因为这种综合事实上早已开始。在社会主义国家,吸收西方经济学科学的思想成果,把经济学研究对象扩展到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方面,把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之内,早已有人做之。波兰著名经济学家兰格、卡莱茨基,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在中国,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问题,资源配置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西方经济学观点、方法进行分析的论文、专著比比皆是,仅三联书店近年来出版的这方面的著作就不下十几本。如潘振民、罗首初的《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均衡论》、胡汝银的《竞争与垄断: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分析》、樊纲的《公有制经济理论大纲》、刘世锦的《经济体制效率分析导论》,这些著作无一不是批判地吸收了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的视野远远超出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范围。翻开近十年来的《经济研究》,哪一期没有采用或吸收西方经济学观点、方法的论文?另外,采用西方经济学思想体系或研究方法编写的经济学教科书也层出不穷。如谷书堂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厉以宁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蒋学模、王志华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以及国家教委一九九三年组织二十多位专家教授编写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等等均属此列。至于一九九二年以后出现的各种版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更是几乎无一不套用西方经济学的思想体系和方法,将研究重点转到到社会经济资源配置问题。以致于今天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已经不能说它只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已不能说只有坚持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观点和方法的学者,才是马克思主义者。可以预料,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由于马克思主义者才具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博大胸怀,对经济学科学成果进行新的综合,使之形成一个更为全面、科学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必将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并且,这个任务将历史地落在马克思主义者身上,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学家身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创造出一个包容各种经济学科学成果的新的经济学体系。
不同流派的经济学说必将走向新的综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还是有依据的。
首先,每门学科的发展,最终总会趋向于统一。在科学发展的较低级阶段,总会有不同的、相互独立、相互竞争的理论并存,自然科学是这样,社会科学也是这样,它们在不同的方面深化着认识。但这种局面不会无止境地存在下去,发展到后来,随着知识的积累、方法的完善和眼界的开阔,人们将逐步地认清各种不同理论的相互关系,逐步发展起较为全面地反映事物整体联系的理论体系。这个统一的、全面的理论体系可能还会被打破,理论重新分裂,但最终还会再趋于统一,形成新的、更高级、更全面的理论。尽管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阶级性带来的“偏见”,将对这种由片面趋向全面的统一过程起到特别的阻碍作用,但人类科学知识的发展规律,迟早总会以其固有的必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从“大一统”的古典经济学结束到现在,经济学已经处于分裂状态100多年了。尽管在科学编年史上,自然时间并不说明问题,但这个学科不会永远处于这种状态,却是可以肯定的。
其次,对不同经济理论进行新的综合,条件已基本具备。不同理论的有机综合能否实现,条件可基本归结为两条:(1)各种理论本身的发展程度——它们各自所考察的理论是否已有足够的思想材料。据我分析,这一条件目前已基本具备。因为前面所说的两大经济理论体系,相当长时期以来都已进入了“精雕细磨”的阶段,已经很少有新的理论命题提出,也就是说,就它们各自所考察的问题来说,已经穷尽到了一定的极限。(2)是否有新的现实经济问题出现,而且是原有各种理论在其各自范围内都无法给予圆满解答的新问题出现。在笔者看来,这一条件也已出现,这不仅表现为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目前所面临的危机,而且表现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现实运动向我们提出的课题(这一点熟悉经济学理论的人都知道,在此就不再赘述)。
再次,各种理论能否以科学的方式相互补充,能否真正做到有机的综合,最关键的一步是能否科学地说明各种理论之间的真实的相互关系,不仅在总体上,而且在各种基本理论问题上,正确地说明它们各自的特点和相互联系,把它们摆在正确的位置。这个条件目前虽不够成熟,但也初步具备,例如我们前面所列举的经济学著作,不仅在各个具体领域提出具体理论,而且也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为新的综合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材料。
因此,我认为,经济学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一方面,不断分化出新的学科;另一方面,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会走向综合。
二、关于经济学的教学改革
经济学教学是经济学理论得以传播和发展的手段,尤其高等学校经济学理论教学,更是如此。但是,同经济学理论的进步相比,我国的高等学校经济学教学是落后的,这种落后性表现在:
1、经济学学科设置的落后。在我国的高等学校中,非经济专业(包括财经、管理类专业)经济学理论课程的设置只有政治经济学(实际上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这两门课实际上讲的都是西方经济学)。近两年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有的高校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当代资本主义这样两门课。对于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尽管研究成果已经相当丰富,早已形成独立的学科,但多数高校并不开设这些课程。至于把经济学各种科学成果溶合在一起的进行新综合了的经济学原理课程,其开设更为鲜见。
2、经济学教学内容的落后。在政治经济学这门课中,只讲述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容,或在传统体系的框架内,加进一些新内容,如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和调节机制,但研究对象基本上还是限于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不研究或不系统研究社会经济资源配置问题。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这些课中,基本上都是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内容,只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的资源配置问题,不研究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问题,更不研究社会的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至于最近两年新开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大多数是照搬西方经济学的微观、宏观经济学内容和体系,基本上不反映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和经济资源配置的特点。因此,近年来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研究的丰富成果,在这些课程中很少出现。
3、经济学教材的落后。第一类,基本上仍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这类书的特点是:内容陈旧。凡在经典著作中没有研究(或者没有重点、系统研究)过的问题,在这些书中也难以得到系统的、正确的反映。如经济体制问题,经济运行机制问题,经营机制问题,这些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没有,这类教科书也没有,有的书后来补充了,但也只是在论述关于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时才涉及,在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分析中没有。第二类,阐述西方经济学说的教科书。这类书在具体编排上,有的是按一个个经济学流派来介绍,有的是按经济学理论问题一个个来介绍,更多的则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系统地介绍新古典主义理论和凯恩斯主义理论。这类教科书的特点是:(1)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研究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2)新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具有什么缺陷,这类教科书也具有什么缺陷。第三类,研究对象、方法、内容、体系有新发展的经济学教科书。这类书的特点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点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批判地吸收西方经济学的思想成果。不仅研究对象不同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而且研究方法和体系结构也有重大变化,为各种经济学说进行新的综合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思路和素材。但是,这类教材的缺陷毕竟还是很大的,这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一)在内容方面,还不能对各种思想体系(或者说经济学在研究经济活动两个方面的思想成果)作有机的综合。这些教材,或者是把西方经济学的概念、理论整块放进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作“板块结合”,或者是几乎完全照搬西方经济学来分析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不仅给人生搬硬套之感,而且有的我看会误人子弟。比如最近出版的某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教科书,内容几乎完全是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经济分析的翻版,根本看不到市场机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如何起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特殊性等等。把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当作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规律。这样的书,初学者看了不误入歧途才怪。当然,有的人是还没有足够的时间使之成熟就不得不出版,而有的人则是赶时髦,急功近利,对经济学研究没有严谨的态度。(二)在阐述方法方面,还不够科学、或者不够统一,不够完满。例如,有的教材把经济学原理分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部分,在资本主义经济部分中,采用的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即《资本论》和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思想体系),从自由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分配)→垄断资本主义。而对社会主义经济进行分析时,用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或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或微观、宏观经济运行)这样的体系。前后使用的分析方法不统一,这不仅要为新出现的概念作许多解释,而且还会引起人们误会(如资本主义有没有经济运行问题?)。还有的教材,把经济学原理按照社会经济运动的过程: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从一般到特殊来进行阐述。这种思想体系对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的分析是系统了,并且节省了许多不必要的重复,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规律就难以进行阐述了,而且某一社会经济形态下社会经济关系和活动的特殊规律也缺少系统的反映。
经济学教学这些方面的缺陷,是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当今的中国,一方面是经济建设的发展,要求我们研究有限的经济资源如何配置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社会经济体制改革,要求我们研究采用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建立什么样的所有制关系、分配关系及运行机制,才能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不仅需要懂得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经济学家,而且需要懂得社会经济资源如何配置才能取得更大经济效益的经济学家。可以预料,在下一个世纪,只懂得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只了解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而不懂得社会经济资源优化配置,不懂得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或者只懂得用数学方法分析经济变量,寻找资源配置最佳方案,而不懂得社会生产关系对经济效率提高的制约作用,不懂得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经济学家和各类经济管理人才,是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因此,经济学教学必须改革。就象今天的物理学不能只讲经典物理学,化学不能停留在道尔顿的原子论上一样,今天的经济学也不能停留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或西方经济学上面,经济学教学必须把当代经济学已有的、科学的思想成果反映进来,跟上经济学前进的步伐。
未来的经济学应该包括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采用什么思想体系进行阐述呢?或者说,应该怎样进行经济学理论新的综合呢?
根据前面分析,我认为,首先,在研究对象方面,新的经济学研究对象应包括经济学两方面的内容。既要分析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与物的关系,研究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也要分析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研究社会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以及它们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内容上,既要有经济学关于人们怎样利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经济效益方面的思想成果,也要有经济学在研究人与人的关系过程中,对人们采用什么样的社会形式,结成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才能符合物质生产的要求,促进经济效益提高方面所取得的思想成果;既要有反映任何社会条件下都存在的一般经济规律,也要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才存在的特殊规律(商品经济的一般共性),在特殊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如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特殊规律;既要有对社会经济制度本质及发展规律的分析,也要有对经济体制的具体形式、对经济运行机制和运行过程的分析;既要有个量(微观层次)的分析,也要有对总量(宏观层次)的分析,尽可能充分反映经济学的最新成果。
其次,在理论体系上,各种经济理论的综合,应该建立在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基础之上。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在理论结构上是一个封闭的体系,也就是在假定各种经济背景条件(即物质技术条件、社会关系和主观信息知识条件)为一定的前提下,研究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一个封闭的理论体系较容易进行严格、精密的分析,西方主流经济学也因此使其理论在精密程度上达到较高的水平。但是,把经济的几乎所有基本因素假定为不变的背景条件,在一定意义上不过是宣告对这些最重要的东西无可奉告。因此,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虽然看上去洋洋大观,其容量实际是相当狭窄的。相对于马克思主义体系来说,它实际显得不过是一个被暂时封闭的,因而在分析较为成熟的局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结构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的开放性:它不仅分析了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背景条件的变化和变化规律等等,同时也包括了对经济变量和背景条件变化之间关系的分析,具有将各种理论包容进来的巨大容量。(1)它对每一经济过程和每一基本经济范畴,都指出了它们的二重性,即物质关系的规定性和社会关系的规定性,指出了这两个方面的基本关系,我们只要适当的将物质关系引入,进行综合,便较容易产生更全面、精确的理论(在这方面,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由于完全忽视社会关系的分析和意义,制度因素完全是外生的,因而很难将社会经济关系的分析植入其内部结构)。(2)它建立了社会经济关系分析与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变量分析之间的桥梁,将新古典主义等理论对经济现象的分析经过适当加工而置于马克思主义这个地基上,远比在较为强调现象形态分析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上挖一个地基更容易些。因此,本人认为,未来的经济学理论的新综合,应该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基础上,可称之为“马克思主义新综合”。
最后,经济学新综合将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体系来阐述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理论与现实的统一。按照生产→流通→分配,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个别资本→社会资本,这样的顺序,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从个别到一般来进行分析。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实证分析、规范分析、个量分析、总量分析、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等等。当代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一般都是按照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这样两部分来阐述西方经济学的观点。这些分析方法和体系结构各有优点,也各有缺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体系结构,符合历史发展和逻辑发展的顺序,因而有利于人们分析和认识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各种经济关系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规律,有利于容纳其他学派的思想成果。但是,它没有关于微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运行的系统分析,在传统体系的框架内,难以装下人们对经济运行机制的系统认识。西方经济学把社会经济活动分为微观、宏观两个层次,分别进行分析,有利于人们从这两个层次上来认识社会经济活动的具体运行规律。另外,他们重视社会经济活动的数量关系,重视实证分析,使经济理论对日常经济活动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但是,如前所述,他们的体系是封闭的,尽管他们采用数量分析方法使之变得精细,但思想容量很小,无法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规律。因此,本人认为,在建立新的思想体系时,在研究方法和体系结构方面,应取长补短,兼收并蓄。
1、可以采用马克思主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把社会经济规律按照:社会经济一般——商品经济一般——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主义经济这样的顺序来进行分析,以便使新的体系有更大的包容量,既能充分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规律,又能分析它的每个具体细节。
2、可以采用当代西方经济学中系统分析的方法,把每一具体经济形态下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分为微观、宏观两个层次进行分析,使新的理论体系能充分反映经济学关于不同社会形态下微观、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使经济学变得更为精细。
3、可以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方法,按照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顺序,即: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从微观、宏观两个层次上分别阐述社会经济活动的过程、形式、关系和规律。
注释:
①《微观经济学:理论与应用》、(美)埃德温·曼斯菲尔德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第1页;
② ③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第1页;
④L·罗宾斯:《论经济学的性质和定义》,麦克米兰公司,1964年第16页;
⑤萨缪尔逊:《经济学》(上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5页;
⑥哈维:《现代经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4页;
⑦ ⑧马克思:《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2页;第25页;
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年—1858年草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83页;
⑩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页;
(11)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533页;
(12) (13)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60页,161页;
(14)同上书,第163页。
标签:经济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论文; 理论经济学论文;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西方经济学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经济学论文;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论文; 政治经济学论文; 凯恩斯主义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微观经济学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