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论文_武国宇,田燕 (通讯作者)

摘要:目的 分析头孢美唑在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效果以及产生的不良反应分析,以此来提供临床支持。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230例吸入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230例吸入性肺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15人。两组在年龄和性别上无差异。两组患者都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对照组给予头孢唑啉纳静脉滴注,试验组给予头孢美唑纳静脉滴注。结果:在常规治疗下给予头孢美唑钠静脉滴注的吸入性肺炎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显著,较对照组效果明显。另外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一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患者疗效更好,优于第一代头孢类抗生素,临床上可以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头孢美唑,吸入性肺炎,静脉滴注,效果

吸人性肺炎是由于吞咽功能、咳嗽反应等障碍引起的鼻咽部分泌物、胃、食管反流物等误吸人气管、支气管和肺, 引起支气管阻塞远端肺组织萎陷、肺实质感染。吸入性肺炎患者临床上主要采用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治疗。本文主要分析了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230例吸入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230例吸入性肺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15人。对照组的11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55例,病人年龄在27-77之间,平均年龄为53.64岁,体重在49-86公斤之间。而试验组的11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57例,病人年龄在26-78之间,平均年龄为53.22岁,体重在50-87公斤之间。由此可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体重上无任何差异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清理呼吸道异物、促进排痰、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同时采用头抱类抗生素联合甲硝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头孢唑啉纳1.0克加人5% 葡萄糖注射液100毫升中静脉滴注,12小时一次。试验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头孢美唑钠1.0克加人5% 葡萄糖注射液100毫升中静脉滴注,12小时一次。连续用药一周,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可以通过下表来明显说明。

通过上表可以明显的看出,在常规治疗后,给予头孢美唑钠静脉滴注的对照组其115例吸入性肺炎患者中,由42例治疗后效果明显,55例治疗后效果良好,18例没有效果,总有效率为84.3%。而在常规治疗后,给予头孢唑啉纳静脉滴注的试验组其115例吸入性肺炎患者中,由62例治疗后效果明显,50例治疗后效果良好,3例没有效果,总有效率为97.4%。由此可见,采用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效果更为明显。

2.2 不良反应

采用头孢类药物治疗吸入性肺炎时,经常会出现如恶心呕吐、皮疹、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下图表明了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通过上图可以明显的看出,采用头孢唑啉纳静脉滴注的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总人数为10人,其中皮疹3人,恶心呕吐5人,低血压2人,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而采用头孢美唑钠静脉滴注的试验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总人数为10人,其中皮疹4人,恶心呕吐4人,低血压2人,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基本一致,这说明采用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没有更多的不良反应发生,两者无差异性。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喉保护性反射和吞咽发射的协同作用使异物不会进人呼吸道。吸人性肺炎多发生在神志不清、防御功能减弱或消失、医源性刺激等情况下,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老年患者由于肺活量减少、肺顺应性下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自身防御能力减弱等生理性因素, 吸人性肺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异物被吸人后, 其携带的细菌在肺内大量繁殖, 引起肺组织发生化脓性改变。吸人性肺炎是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的结果, 其中以革兰阴性肠杆菌、厌氧菌等较为常见。临床治疗时常先根据临床表现给予经验性用药, 待痰培养结果、药敏试验结果出来后再行调整用药。

总之,相比较第一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美唑在治疗吸入性肺炎上有更好的效果,也不会引起更多的不良反应,在以后的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暖,陈晋,陈慧萍,孙立山. 头孢美唑对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J]. 临床肺科杂志. 2011(12)

[2] 屈伟红.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临床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09)

[3] 刘海红,王素梅. 吸入性肺炎56例临床特点及转归的临床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 2011(08)

[4] 程真顺,杨炯,林宇辉,叶燕青,杨亦斌. 老年吸入性肺炎治疗及预后分析[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4)

[5] 朱德妹,吴湜,吴培澄,胡付品,叶信予,吴卫红,郭燕,张婴元. 头孢美唑对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9(01)

作者简介:

武国宇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

通讯作者 田燕 单位: 大连医科大学

论文作者:武国宇,田燕 (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8

标签:;  ;  ;  ;  ;  ;  ;  ;  

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论文_武国宇,田燕 (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