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不同入路方案治疗腰5/骶1 椎间盘突出症价值
王强
(张家口市第二医院 脊柱外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 要: 目的 对腰5/骶1 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取两种入路,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 年3 月至2019 年2 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50 例腰5/骶1 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5 例,选择侧后方椎间孔入路;观察组25 例,选择后路椎板间入路。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C 臂照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且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分别为88%、96%,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后路椎板间入路、侧后方椎间孔入路均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前者在减少手术时间及透视次数、减轻疼痛程度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入路
0 引言
腰5/骶1 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临床上常采取内窥镜治疗,由于经皮椎间孔镜不需要切开肌肉、切除椎板及小关节突,不需要牵拉硬膜囊、神经根,因此创伤更小,能够降低神经损伤风险。同时,该部位解剖学结构特殊,横突肥大,椎间孔较小,且髂脊位置较高,因此,在选择手术入路时,应格外重视其安全性[1]。本文将对腰5/骶1 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取两种入路,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 年3 月至2019 年2 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50 例腰5/ 骶1 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CT、MRI 等影像学检查,结合病史及临床体征得到明确诊断,保守治疗无效,临床症状严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排除标准:①碘过敏患者;②合并精神疾患患者;③合并严重造血性疾病患者;④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等。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25 例,男性16例,女性9 例,年龄34-65 岁,平均(46.82±7.74)岁。对照组25 例,男性14 例,女性11 例,年龄31-64 岁,平均(46.23±7.18)岁。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取侧卧位,进行局部麻醉,观察组患者选择后路椎板间入路,在C 臂X 线机辅助下,定位病变节段并进行逐层穿刺,操作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尽量避免神经损伤,进行造影染色以及诱发实验,观察髓核造影情况。退出穿刺针,沿导丝置入扩张套管,逐级扩张直至直径达到7.5 mm,将视野内絮状软组织清除,方便观察间盘组织,将病变髓核组织切除,残存髓核组织使用可屈双极电极消融,进行直腿抬高试验,判断疗效。对照组患者选择侧后方椎间孔入路,根据手术影像检查结果,设计穿刺路径及“皮肤窗”,确定穿刺方向、角度,使用22 号穿刺针进行穿刺,直到针尖到达棘突联线中心,于间隙中后1/3 位置进行髓核造影,逐渐置入扩张套管,与观察组操作一致,确定工作套管不超过棘突中线,位于侧后方位,将病变髓核组织清除,直到可见神经根及后纵韧带周围脂肪,必要时可将套管向深处推进或退出,将游离髓核组织使用髓核钳取出,残留部分进行消融处理,直到蓝染髓核组织完全清除。进行直腿抬高试验,判断疗效。两组患者术前均常规使用抗生素,术后进行功能康复锻炼。
1.3.4 评估标准 镜下观察TGF-β1的表达情况,计数细胞浆内有黄色或棕黄色颗粒状物的阳性染色细胞数,对TGF-β1蛋白表达进行分析,染色强度根据阳性细胞百分比进行半定量分级:阳性细胞率=0为 0级,<10%为 1级,10%~50%为 2级,50%~80%为3级,>80%为4级;结果判断:阳性细胞百分比<10%为阴性,10%~100%为阳性。
1.3 评价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C 臂照射次数、术后1 个月疼痛(VAS)评分。术后1 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参考Macnab 评价标准[2],优:无活动受限,无疼痛;良:基本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但偶有腰、腿疼痛;可:间歇性疼痛,对正常工作及生活有一定影响;差:疼痛明显,功能无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采取SPSS 21.0 进行数据处理,优良率等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数(%)表示,手术时间、C 臂照射次数等计量资料使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取χ2 或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韩长赋指出,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成立,标志着黑龙江农垦整体转制开启了新征程。农垦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当好改革的促进派,加快构建现代企业制度,推进直属企业整合重组,形成集聚效应,全力推进行政职能移交和办社会职能改革。要立足“北大仓”的定位,打造更加完备的粮食产业体系,为“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碗里主要装中国粮”增添底气。要着眼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现代农业建设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弘扬北大荒精神,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强化作风建设,在改革攻坚过程中体现出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和先锋模范作用。
2 结果
2.2 临床疗效对比。术后1 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分别为88%、96%,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从企业角度出发,首先,各家企业应该具有包容积极的态度,与分享经济产业相结合,共同进步;第二,分析经济企业需要加强平台管理,与政府监管形成有效互补,重视对于供给端的审查,建立起完备的评价审查机制,有效防范杜绝风险事件的涌现,做到安全保障和隐私信息保护,形成评估指标,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律监管体系,促进行业内部健康持续发展。
表1 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对比(±s)
2.1 相关临床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C 臂照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且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综合比较[n(%)]
3 讨论
以往临床上治疗腰5/骶1 椎间盘突出症主要采取后路开放手术,需要剥离肌肉及韧带组织,切除小关节突及椎板,创伤较大,且可能损害神经,术后瘢痕粘连、脊柱不稳风险较高[3]。近年来,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在局部麻醉下即可完成手术,不需要切除小关节突及椎板,可最大程度的保护神经,对脊柱后柱稳定性影响较小,其临床疗效已经得到临床上一致肯定。尽管如此,但由于腰5/骶1 椎间盘部位比较特殊,手术技术难度较大,对经椎间孔入路的选择要求更高。
研究发现[4],腰5/骶1 椎板间隙较宽,约在21-40 mm之间,平均约为31 mm,且与其他椎管相比,其潜在间隙也相对较大,与腰5/骶1 椎间盘相比,骶1 神经根约有18°-22°的出射角,因此从该部位腋下进入具有可行性。也有学者认为[5],骶1 神经根垂直度高,从神经根肩部穿刺操作更加简单。也有报道显示,椎板间入路可保留硬膜外脂,并发挥其缓冲、润滑作用,不易形成局部瘢痕。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C 臂照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且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分别为88%、96%,无明显差异(P >0.05),提示与侧后方椎间孔入路相比,后路椎板间入路具有一定优势,不仅视野良好,术中出血少,透视次数少,创伤小,有利于术后恢复,且疼痛程度较轻,患者满意度更高。
综上所述,后路椎板间入路、侧后方椎间孔入路均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前者在减少手术时间及透视次数、减轻疼痛程度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参考文献
[1]Haytham Eloqayli,Yousef Khader,Ossama Abdallah.A pilot study t o p ropose a t reatment-based classification for s ubgrouping p atients w ith s urgically t reated degenerative l umbar s pine w ith focus o n c omparing decompression v ersus d ecompression w ith fusion[J].Interdisciplinary Neurosurgery:Advanced Techniques and Case Management,2018,14:164-168.
[2]王兴平.两种不同入路行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_5 骶_1 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J].颈腰痛杂志,2018,39(06):805-807.
[3]Street John T,Andrew Glennie R,Dea Nicolas.A comparison of the Wiltse versus midline approaches in degenerative conditions of the lumbar spine.[J].Journal of neurosurgery.Spine,2016,25(3):332-8.
[4]崔为良,廖忠,林泉,等.经椎板间隙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腰5 骶1 椎间盘突出症51 例临床体会[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21):110-112.
[5]Murat Ulutaş,Can Yaldız,Mehmet Seçer.Comparison of Wiltse and classical methods in surgery of lumbar spinal stenosis and s pondylolisthesis[J].Neurologia i N eurochirurgia Polska,2015,49(4):251-257.
中图分类号: R681.5+7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613/j.cnki.1671-3141.2019.90.025
本文引用格式: 王强.对比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不同入路方案治疗腰5/骶1 椎间盘突出症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47+49.
标签:椎间盘突出症论文; 经皮椎间孔镜论文; 手术入路论文; 张家口市第二医院脊柱外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