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十大关系与四个全面论文_于时雨

浅谈十大关系与四个全面论文_于时雨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摘要:日前十九大胜利闭幕,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四个全面的重要战略布局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光辉,饱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重要讲话,时至今日,我们仍能通过讲话感受到其中关于“科学发展、统筹兼顾”的思想,《论十大关系》是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益探索的开端,也是全面推进向小康社会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四个全面”工作的重要理论文献。《论十大关系》重要讲话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和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开创性意义。

关键词: 四个全面 十大关系 治国理政

一.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

在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有两个重要时期,一是民主革命阶段,在延安批判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思想时期;二是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20世纪50年代时期,批判斯大林教条主义时期,“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论十大关系》是在苏共十二大以后,国际共产主义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发表的。1956年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接漏了迷信个人主义的危害和前苏联共产主义在建设中存在的错误,引起了人民的警惕。但是与此同时赫鲁晓夫对于斯大林的全盘否定,引起了资本主义反共浪潮和世界共产主义的动乱。因此我党在1956年4月5日,发表《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对斯大林同志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斯大林个人的功过和历史地位进行了客观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分析,在国际上回击了马克思主义的挑衅者,澄清了人民内部的矛盾。1956年4月25日中国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并与次日登于《人民日报》第一版。提出要在吸取苏联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新考虑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问题,但是,毛泽东同志在此时期的创造性探索,被后期他的部分错误思想和做法所掩埋,同时,“十大关系”也并没有向三大改造时期的思想一样在实践中取得成果,因此,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 “十大关系”的提出也没有引起人民的正确重视。

十大关系,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前五个关系主要讨论经济问题。后五个关系,论述了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中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以及处理好中国与外国关系的问题。《论十大关系》讨论的核心是经济关系,关键在于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从本质上讲,十大关系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要仔细处理的十个方面的问题。毛泽东指出: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

二.论十大关系的思想内涵

(一)以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目的

社会主义改革完成以后,中国一直在如何建设好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上积极的努力着。一开始中国借鉴前苏联的社会模式管理国内事务,初见成效,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一直照搬苏联模式对于中国国内实际状况的不符合,以及苏联模式本身出现了一系列的缺点和错误,即对在处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关系上,片面强调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严重不平衡。如何总结和借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需要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

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毛泽东突破了苏联经济建设的发展道路和经济体制的束缚,明确了自己国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设想。毛泽东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普遍性的问题出发,概括出十大关系,这十大关系,无疑是从我国自身实际出发并与苏联作比较,进过深入思考,找到了一条更切合中国实际的道路,带领中国共产党人从模仿苏联的道路转到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本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样的建设道路正是毛泽东本人对苏联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的结果,不仅有别于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我国特色,在指导思想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关于如何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论十大关系》明确作了回答:“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二)以实事求是为导向

毛泽东不仅是我们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者,更是实践者,《论十大关系》报告无论从它的形成过程,还是所阐述的内容,都贯穿一条红线——实事求是,就是以苏为鉴,提出我们自己的建设路线。《论十大关系》报告本身形成过程,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和调查研究的过程。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毛泽东是最早的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并对其含义进行科学的阐释。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运用这一中国化的语言方式对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思想路线进行了准确的阐释和概括。

实事求是就是要从中国实际和具体国情出发,创造性的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因此,必须注重调查研究。1955 年11 月间,毛泽东先后同14个省的省委实际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就全国农业问题进行了详细座谈,共同制定了关于农业问题的“十七条”。1956年4 月12 日到17日,毛泽东连续6天参观了机械工业展览。紧接着从18日起,国家计委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工作汇报也同时开始。连续的汇报和参观使毛泽东每天“床上地上,地上床上”,以求更全面地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956 年4月25日,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发表了《论十大关系》,标志着毛泽东对中共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毛泽东无论在在《论十大关系》的写作过程中以及内容方面,时刻注重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工作方法很有意义。

同时,实事求是的观点也会在《论十大关系》的文中有多处体现,例如,毛泽东在谈经济关系时,关于“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首先,实事求是肯定我们必须发展工业,必须发展重工业。怎样发展?借鉴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教训,实事求是地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来发展重工业更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上,根据我国当时工业布局的实际情况提出,多发展沿海的工业,来支持内地工业发展。综上,实事求是贯穿在《论十大关系》中的每一个关系的分析及如何处理这些关系的方针中。

(三)以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为原理

社会主义社会有没有矛盾,什么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的提出“社会基本矛盾”这一概念,但他们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列宁是第一个明确承认社会主义必然存在矛盾的人。1920年5月,他在批评布哈林“资本主义是对抗的、矛盾的制度”的观点指出:“极不确切。对抗和矛盾完全不是一回事。在社会主义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列宁虽然认为社会主义矛盾还会存在,但限于初步的、短暂的实践经验,不可能对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做出系统的分析。斯大林对这个问题有一个从承认到不承认,再到承认的反复过程。而毛泽东在中国刚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不久,就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问题。1956年4月4日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明确提出:“在消灭了阶级对立之后,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矛盾。”而在21天后,毛泽东在十大关系中就指出“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这些矛盾在实践中是否能完全处理好,也要准备两种可能性,而且在处理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一定还会遇到新的矛盾,新的问题。”正如毛泽东指出的“这些矛盾在实践中是否能完全处理好,也要准备两种可能性,而且在处理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一定还会遇到新的矛盾,新的问题”。《论十大关系》正是依据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原理,深刻、全面、科学地阐述了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十大关系,是完全符合实际的,因而是正确的。《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杰出成果,具有原创性的意义。近60年的实践证明,《论十大关系》所阐述的基本思想和提出的方针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是正确的。在今天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前,重温《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想,对于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四个全面”的提出与当代“十大关系”

如今社会飞速发展,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时至今日,我们在取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的同时,也产生对西方的盲目崇拜,一切以西方为马首是瞻、全盘向西方靠拢的思潮。无疑,经济和技术学习西方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进步,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一些核心利益上,中国与西方日显其差异甚至出现尖锐的斗争,这时那些盲目学习西方,要在中国搞“全盘西化”的思潮就成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阻力和反动,而纠正这种认识偏颇,让全党的思想和认识论再次回到辩证唯物主义的轨道,是完全必要的。

在当今历史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思想的提出,与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一样,具有极深刻的拔乱反正和正本清源的划时代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思想的提出,与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一样,具有极深刻的拔乱反正和正本清源的划时代意义。习总书记关于四个全面的,使人感受到闪烁其中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认识论,既有全面论又有重点论。全面的本质是平衡和协调,重点是在动态平衡中向本土、向国家的经济基础即工业和农业及其劳动者阶层倾斜,使他们在改革进程中获得更充分的发展,使国家的政治基础在改革后不是萎缩和缩小而是更加强大,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和发展更加完善,更加充满活力。这里,让我想起1956年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毛泽东在这篇讲话中针对当时充斥中国经济理论界唯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道路马首是瞻的倾向,提出平衡、协调、全面地发展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篇讲话是对存在于当时的盲目崇拜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纠偏。《论十大关系》发表后,中国人对经济发 展道路的认识自中国革命以来再次回归到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和认识论上来。

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虽然主要矛盾的内容有所改变,但揪其宗师仍是我国领导集体对猫段关系的不断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思想的提出,与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一样,具有极深刻的拔乱反正和正本清源的划时代意义。可以说,“四个全面”的是引领未来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纲,只有抓住了这个总纲,我们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其他论述的理解才有纲举目张的效果。四个全面定位于党中央的战略布局,并集中阐述了四者之间的关系。《人民日报》称之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总的来说,四个全面的提出对于当代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四个全面的提出使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对〈论十大关系〉整理稿的批语》,《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 卷

[2]张玉瑜《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林出版社

[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上卷

[4]《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

[5]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邓小平文选》

[6]魏寒冰《论十大关系》与“论十二大关系”比较研究

[7]王心月毛泽东与《论十大关系》研究

[8]孙维民《论十大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初构想

简介:于时雨(1992.7——):女,25岁,汉族,籍贯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学术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发展。

论文作者:于时雨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7

标签:;  ;  ;  ;  ;  ;  ;  ;  

浅谈十大关系与四个全面论文_于时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