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治疗药物急性中毒的护理价值体会论文_胡静杰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 要】目的:探析血液灌流治疗药物急性中毒的护理价值。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研究对象:60例在我院治疗的药物急性中毒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措施,研究组则给予血液灌流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内科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出现意识时间、清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药物急性中毒患者给予血液灌流及辅助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显著,缩短患者的清醒及意识恢复时间,同时也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挽救了更多患者的生命,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关键词】血液灌流;药物急性中毒;护理价值

目前,对于急性中毒患者,最理想的急救方式为血液灌流,主要是根据固态吸附剂的原理不断的吸附患者血液中游离的蛋白及与蛋白结合的有毒物质等,从而起到净化血液的目的,最终达到解毒目的[1]。该解毒急救方式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已经被广泛推广和应用。同时在急救治疗完毕后辅助给予护理干预对缩短住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研究时间: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研究对象:60例在我院治疗的药物急性中毒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有男性:女性=16:14,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50±6.8)岁;研究组有男性:女性=17:13,年龄26-76岁,平均年龄(51±5.5)岁。所有患者中有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25例、安眠药中毒22例、以及有机磷药物中毒13例,对比上述资料显示,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一致。

1.2方法

1.2.1治疗方式

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研究组则给予血流灌注治疗,首先进行全面检查,确诊中毒剂量,然后进行洗胃以及催吐治疗,再给予250 ml的甘露醇进行导泄,对于药物部位进行反复的冲洗,然后随着病情的逐渐控制,给予利尿剂来促进毒物的排出,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动脉血氧分压,早期避免给予吸氧[2]。

1.2.2护理方式

1)首先进行评估患者的瞳孔、神智意识及生命体征等,根据GCS评分评估,对于GCS评分>8分,给予患者吸氧后立即转移治疗,当GCS评分<8分,需给予气管插管,来辅助呼吸,若伴有心跳停止的患者,可给予心脏复苏,并快速的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基础生命支持,及时吸氧,改善低症状,同时给予患者甘露醇进行静脉滴注,来缓解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以便更好的维持神经系统功能[3]。

2)抢救干预:备全用物、急救药品等,并开启绿色通道进行抢救治疗,进行血气检查以及头颅CT检查,并给予患者持续性吸氧及血液灌流治疗,可改善脑部缺血、缺氧面积,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尿量变化。若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呛咳及盗汗等临床体征后,立即停止灌流,以免形成空气栓塞[4]。

3)心理疏导措施:患者病情急,给家属造成了一定紧张不安以及焦虑等不良情绪,相关人员要给予合适的心理疏导,及时稳定家属情绪,让家属放心。术后对于意识清醒患者指导其卧床休息,适当进行活动,预防术后感染。

1.3观察指标

观察各小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式后,患者出现意识时间、清醒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版进行本次实验所研究的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 )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独立样本 检验,统计指标显示存在差异(P<0.05)。

2结果

2.1出现意识时间、清醒时间、住院时间统计

研究组患者的出现意识时间、清醒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详情可见表1.

2.2并发症情况

不同治疗后, 研究组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对照组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6例,其比较显示, =6.666,P<0.05。

3讨论

药物急性中毒主要采用临床常用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催吐、洗胃以及导泄等,可以快速的缓解症状,但并非属于特效解毒剂,治疗预后效果不佳,仍旧存在较高的病死率。对于急性药物中毒,要及早发现,并及时给予血液灌流可以将毒性物质与尚未完全结合血浆蛋白吸附出来,从而有效降低血液中的毒性浓度,减轻药物毒性对各个器官组织的损害,从而达到净化血液,清除毒素的目的。同时在进行抢救治疗的过程中,辅助给予干预措施对提高预后疗效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

在本文中,医护人员通过开展熟练的急救操作流程,大大节省急救时间,为患者救治工作争取更多的时间,以便更好的提高急救工作效率。树立“以患者为核心”的理念,术前快速准备急救器械及药品,及时给予吸氧及静脉滴注甘露醇可以快速缓解其中毒症状,改善大脑缺氧症状,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尿量及体温变化等,如出现呛咳等现象,则立即停止灌流。通过应用该急救路径,对降低死亡率、缩短其治疗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同时还减少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救治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药物急性中毒患者给予血液灌流及辅助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显著,缩短患者的清醒及意识恢复时间,同时也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挽救了更多患者的生命,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吴桂琼.急性中毒患者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 2013(18):2373-2374.

[2]刘兴艳,代铁柱,张骥.血液灌流治疗急性药物中毒的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7(12):237-237.

[3]刘莹莹,孙山川,张雪梅,等.探究血液灌流治疗急性药物中毒的护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6):208-210.

[4]唐艳覃,宋海瑞.急性药物中毒中应用血液灌流抢救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月刊,2012,22(20):4539-4540.

论文作者:胡静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  ;  ;  ;  ;  ;  ;  ;  

血液灌流治疗药物急性中毒的护理价值体会论文_胡静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