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置信”的旅费_差旅费论文

“难以置信”的旅费_差旅费论文

“不可思议”的差旅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差旅费论文,不可思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0年1月,按照审计署统一安排,审计署重庆特派办对A单位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人员从一笔“不可思议”的巨额差旅费出发,发现了该单位沿袭多年的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的问题。

分析复核现端倪

审计人员按照预算执行审计的一般流程首先审阅了决算草案,考虑到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也就是常说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是预算执行审计存在问题的主要领域,因此将其作为重点审计领域。而揭露虚假发票问题作为当年预算执行审计的一项专项任务,则是审计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

确定重点领域和重点问题后,审计人员进行了分析性复核,将近三年的预算批复和决算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以获取异常性变动科目。经过对近三年各科目的纵向对比分析,没有发现异常变化情况,难道真的没有问题吗?既然纵向对比分析难以发现趋势变化中异常情况,审计人员决定将2009年预算支出的各科目金额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发现该单位2009年差旅费支出高达120万元,而与此高额的差旅费支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单位只有编制内人员60余人,即使加上临时聘用人员也不足70人,那么一年的差旅费为何如此之高呢?更何况业务部门的业务检查支出在另一个科目“**办案费”中列支,而如果剔除业务部门的人员,办公室等综合部门的人数还不足20人,按此计算人均6万元的差旅费简直就“不可思议”。那么,差旅费支出是否存在虚报情况呢?审计人员决定审阅会计凭证。

审阅凭证识破绽

将差旅费支出科目确定为重点审计事项后,审计人员开始审阅会计凭证。审计组的最初想法是先抽样详查,先抽取3个月的差旅费支出进行审阅看看情况,如果没有问题,对其他几个月的差旅费支出则按照一定金额为标准进行抽查。

审计人员抽查后不久即发现,在抽查的3个月差旅费支出中,作为记账凭证附件的原始凭证主要是民航电子客票,航程也基本上都是跨省之间,机票多是往返机票且基本上是全价票,同时附件中没有住宿发票。用以报销的这种电子客票总金额占抽查差旅支出金额的40%左右,而涉及的出差人员则几乎包含了该单位所有的正式员工。

审计人员分析认为,这部分差旅费支出可能存在较大问题。一是异地出差没有住宿费,根据常识异地出差均会在异地住宿,偶尔出现对方提供免费住宿是可能的,但大面积出现对方提供免费住宿的可能性不大,而该单位异地出差为什么没有住宿费用呢?二是票价没有折扣,根据航空市场行情,机票一般都会有折扣,基本不存在没有折扣的机票,除非是乘坐头等舱或公务舱,但十几万元的机票难道都是头等舱或公务舱吗?三是根据审计人员的了解,该单位的主要业务范围在本省,异地交叉检查又不应该在差旅费科目列支。四是出差前就确定返程时间,审计人员比照自己出差情况,知道异地出差一般都很难在出发时就能确定返程的时间,那么该单位的电子客票为什么有许多都是往返机票呢?难道该单位对时间的控制已经达到如此严密了吗?

经过上述分析,审计人员认为,既然存在这么多的破绽,航空电子客票可能存在较大的问题,是伪造还是编造的呢?是该单位自己制作的还是从外面购买的呢?要弄清这些问题,应当查验这些电子客票的真伪性。

外部校验辨真伪

确定查验航空电子客票的真伪性这一步骤后,审计人员开始进行验证。按照一般经验,审计人员对乘坐的航班一般就在该航空公司的网站上验证。但是,由于该单位的差旅费支出中绝大部分是航空电子客票,涉及的航空公司很多,如果按航空公司来验证比较繁琐。于是,审计人员在网络上搜索具有较强功能的机票验证系统,发现民航局授权的机票验证官方网站“信天游”具有对电子客票信息验真、电子客票报销凭证(行程单)验真等功能,适用于各航空公司航班的电子客票统一验证。于是,审计人员对抽查的航空电子客票进行逐笔验真。验真的结果证实了审计人员的判断,结果显示抽查中存在较大疑点的航空电子客票信息几乎都是假的,航空电子客票上显示的乘机人员与验真系统反映的人员信息绝大多数不一致,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员没有乘机出差的事实,同时审计人员发现也存在少量有乘机事实但航空电子客票上显示的票价金额大于实际出票金额的情况。经过统计,仅抽查的3个月中的假机票金额就高达12万元。

既然抽查的3个月都有假机票,那么其他月份的机票是不是也存在大量假机票呢?审计人员决定详查,对2009年差旅费支出报销凭证中涉及的所有机票进行验真。经过三天的录入验真整理,审计人员共抽查453张航空电子客票金额共计84.50万元,发现电子客票不存在、姓名不符、金额不符等类型的假机票221张,金额共计58.1万元。假机票金额占抽查金额的68%,占该单位2009年差旅费支出的49%,假机票涉及的乘机人员占该单位2009年末在职正式职工的89%,涉及该单位全部7个部门。作为一个中央二级预算单位,出现如此之多的假机票,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些假机票是从何处来?报销的钱又去了哪里?是个人行为还是单位行为?领导是否知悉或者了解?这些问题都是亟须回答的,审计人员决定约谈相关人员。

耐心劝导获答案

审计人员首先约谈报销的假机票金额均超过5000元的人员。起先,审计人员约谈比较温和,主要就事实问原委,但有的被约谈人员并未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顾左右而言他,不正面回答审计的问题,或者推脱不清楚需要其他人才能解释,个别人员甚至态度恶劣,不合作、不配合。

鉴于此,审计人员认为,对于这种做了亏心事还振振有词的人,不能姑息迁就,需要向其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并阐明审计组的立场。于是,审计人员一方面明确告知如果继续不合作、不配合,审计将移送司法部门处理;另一方面,请办领导出面约谈该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他们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在强大攻势和耐心劝导下,该单位的领导和有关人员如实向审计人员讲述了其中的操作手法。

原来,这些虚假的航空电子客票是由该单位各部门的内勤人员从机票代理点以每张12元至20元不等的价格购买的,报销后以办案补贴、年休假补贴等津贴补贴名义发放给处内人员。审计人员当即要求抽查发放清单,经验证发放清单后,审计人员确认解释合理。至此,该单位采用虚构出差事实、以购买假机票为主要手法套取财政资金并用于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的问题已经明确。

问题看似已经查清楚了,就等取证了。

追本求源寻原委

尽管确认了该单位通过虚假机票套取财政资金发放津贴补贴的事实,但审计人员并未就此止步。联想到最初分析性复核时,从纵向比较看,差旅费科目最近三年变化不大,没有明显异常。然而,在2009年差旅费支出中竟然有一半是通过假机票报销的,而大家都知道发放津贴补贴是有惯性的,不可能只有一年发放,因此,办领导指示继续调查2007年和2008年差旅费支出的真实性。

为此,审计人员调取2007年、2008年的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进而约谈该单位领导。由于审计人员准备充分,同时该单位领导见事已至此,只得和盘托出。原来,该单位为给职工发放一定的津贴补贴,给各部门一定的报销额度,由各部门找票报销,但确实不知道各部门找的票据中存在大量的虚假机票,而发放津贴补贴由来已久,早在2002年就存在,只是当时主要在工资性支出科目列支。在中央关于发放津贴补贴的有关规定下发后,该单位没有清理上报办案补贴、年休假补贴等项目,而是违规在非工资性支出中通过报销形式继续发放,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又违规采用同样手段新增发放了停车费补贴。据统计,仅最近三年,该单位通过采用上述手段套取预算资金和超标准发放津贴补贴共计245.84万元。

至此,该单位通过报销假机票等手段套取预算资金账外发放津贴补贴问题已水落石出。

深思细研启示多

审计结束后,审计组将上述情况形成信息及时上报。同时,该问题被审计署相关审计报告采用,并在审计结果公告中反映。目前,国家民航总局等相关部门对贩卖电子客票事项进行了专门调查以进一步加强对民航电子客票的管理,相关主管部门也及时出台了下属机构财务管理办法加强对其财务监管,该单位已全部退还2009年度套取的财政资金并制定完善了6项制度,审计有效发挥了“免疫系统”功能。

回顾该事项查证过程和分析事情产生的原因,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启示:一是产生某一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本案例中的问题既有A单位领导班子政治意识不强,财经法纪意识淡薄,无视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等原因,也有主管部门预算批复不细化造成分支机构有机可乘,还有机票代理点市场混乱,非法出具、贩卖虚假票据问题严重的原因;二是审计中应当充分运用多种审计方法,本案例中审计人员运用了多种审计方法,既有纵向分析性复核也有横向分析性复核,既利用一般的常识也利用了专业的验证系统,既有审阅资料也有约谈;三是应当充分利用外部现有的条件,在验证民航电子客票真假时,审计人员充分利用了民航局授权机票验证官方网站的工具,既权威又便捷,正所谓“非我所有,为我所用”;四是尽量将问题查深查透,在本案例中,审计人员查清A单位2009年通过虚假机票报销套取资金后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追本求源,追溯往年,继续深入审计,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标签:;  ;  ;  ;  

“难以置信”的旅费_差旅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