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探究性评价的三个维度_李海林论文

语文探究性评价的三个维度_李海林论文

语文追问式评课的三个维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维度论文,评课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追问式评课,就是以对话的方式,回顾并认定教学事实,追溯并反思教学理念,以期获得教学启发的活动①。在李海林等语文教学名师的倡导和带动下,追问式评课成为语文教研活动的新取向。在追问式评课中,执教者获得与评课者平等对话的机会,可以充分了解评课的视角和依据;评课者要倾听执教者的理念,揭示教学活动得失的原因。总之,追问式评课的主要目的不是对课堂教学作出价值判断,而是帮助教师总结得失,获得启发,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追问式评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评课方式,对于促进语文教师成长,进而推动语文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本文结合追问式评课的典型案例,对追问式评课的维度予以探讨,以期促进追问式评课的策略研究,提高追问式评课的质量。我们认为,追问式评课至少有教学指向、教学形态、教学效果三个维度。

一、审视教学指向

教学指向是教学活动的先导,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预设的教学内容的纲领性表达,通俗地说,就是“教师课前想教什么”。

正确的教学指向是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也是教学内容得以确立的基本前提。教师将自己对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转化为教学指向,根据教学指向确定教学内容,进而设计教学活动,最后在课堂上实现这个教学指向。因此,教学指向在课堂背后起着关键作用。教学指向的不当直接导致教学内容出现问题。王荣生指出,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不明确或者有偏差,那么无论教学方法多么先进,无论课堂气氛多么活跃,无论师生表演多么精彩,也绝不能称得上是一堂好课②。所以,教学指向是设计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学指向应是追问式评课中的出发点。

审视教学指向,首先是要引导教师确立教学指向的意识,改变当前一些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教学指向模糊的现象;其次是要掌握确立教学指向的依据,避免有的教师在确立教学指向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确立一堂课的教学指向,主要应基于两方面:其一是根据文章本身的特点,这既包括文体本身的特征,也包括相同文体的不同表达;其二是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课程标准提出的相应要求。总之,在追问式评课中,评课者应引领执教者树立教学指向意识,并立足于文本自身特征和学生需要,审视教学指向。

李海林曾与执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高老师对话③。高老师起初将“文章的层次结构”和“语言的情感内涵”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李海林对他进行了一连串追问。

李:这篇课文与其他文章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它与其他文章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高:它是一篇悼词。

……

李:你在课堂里讲到了吗?

高:……我不是很具体地讲到了:悼词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写死者去世的时间、原因及死者的身份,二是写死者的生平、贡献及对他的评价,三是表达我们的缅怀之情。

李:……那么你教悼词的这三点与你教文章的结构层次是什么关系呢?

高:我主要是把它作为一个引子……

……

李:最能体现这篇课文特点的,是悼词的特性,但这方面的内容,你只准备作一个引子;而并没有体现这篇文章特点的结构层次方面的东西,你却作为了主要的教学内容。这不是与我们在上面达成的共识相反吗?

高:嗯……

在把握学生学习规律的基础上,课文本身的特点应成为确立教学指向的重要依据。正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④针对课堂上教学指向与文章特征相违背的情况,李海林通过连续的苏格拉底式的追问,引领高老师陷入自相矛盾之中,使之进而意识到:既然是一篇悼词,就应该将悼词的具体读写知识作为教学指向。具体来说,这堂课应从“写悼词要总结死者的成就、贡献;在总结死者的成就、贡献的时候,要分条说”的方面来教“文章要有层次”;从“悼词是要寄托哀思的,寄托哀思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直说,一种是隐含地说”这样的角度来教“语言的情感内涵”。

二、明辨教学形态

教学形态是教学活动的呈现形式,是课堂上由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结合成的结构样态,通俗地说,就是“教师课堂上实际教了什么”。

教学形态是预设教学内容能否真正转化为实际教学内容的关键因素。教学形态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统一体。从教学设计的过程来说,预设的教学目标决定着应采取的教学内容,继而决定着应采取的方法;而从教学实施的过程来说,实际采取的教学方法决定着实际的教学内容,继而决定着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因此教学形态不仅反映着教师“是怎么教的”,而且反映着教师“教了什么”。不同的教学形态不仅存在着教学方法的差别,而且也造成实际教学内容的差别。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学形态应成为追问式评课的焦点。

明辨教学形态,首先要使教师明确教学形态的类型,避免当下不少教师对教学形态的理解含混其辞,将“小组讨论”、“自由发言”与“体验”、“活动”等概念混淆的现象;其次是要把握选择教学形态的依据,避免当下因理性的缺失而为哗众取宠搞的种种“表演”⑤。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⑥。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有不同的教学形态。

总之,在追问式评课中,评课者应引领执教者依据教学目标确立教学内容,由此组织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明辨教学形态。

李海林曾与执教《核舟记》的王老师对话⑦。王老师认为,这篇课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核舟的精巧。对此,李海林展开了以下的追问。

李:如果不是让学生“体验”的话,那是让学生怎么样呢?

王:就是你所说的那样教嘛:同学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很勤劳,很有智慧。他们在很小很小的东西上刻的东西,很精巧很精巧,如何如何嘛。

……

李:这是一种“知性”的教法,就是教“认知”。我向学生阐述这样一种事实,表达这样一种判断,使学生形成这样一种认识,这实质上是一种“知性”的教法,就是把一种知性的认识教给学生。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就是获得一种命题:中国古代工艺品是很精巧很精巧的。——你觉得我这个教法跟你这个教法有什么不同?

王:当然有不同了。我这个教法是让学生自己体验,让学生亲身经历。

……

李:你这堂课的主体,就是在“搞活动”。

学生学习课文,如果仅仅掌握老师对课文的解读和老师从课文中归纳的知识,那是无益的。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促使学生“会”读,明白“作者怎样把意思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怎样通过语言体会作者的意思的”。针对两种不同目标的教学,李海林通过追问,引领王老师对两种不同的教学形态进行对比,使其逐步认识到其差异之处:“认知”的教学,师生的行为方式是“认知”,行为指向是“知识的认识”,呈现的结构形式是静态的、单向的;而“活动化”的教学,师生的行为方式是“搞活动”,行为指向是“体验”,呈现的结构形式是动态的、交互的。在谈到课堂重建时,王老师说,如果重新设计,会让学生模仿课文里的描写,表演人物的动作,这也是活动化的教学形态。

三、反思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是教学活动的价值体现,指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发展所产生的实际作用,通俗地说,就是“学生最终学到了什么”。

教学效果反映着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是衡量教学活动价值的根本依据。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所起的实际作用,一直比较笼统。正如梁启超所说,学生学习语文犹如在黑箱中运动,学生东撞西撞,能够从黑箱中撞出来的顿悟了,撞不出来的人就只能沉浸在语文的黑箱之中⑧。吕叔湘在1978年也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⑨教学效果差的问题现在恐怕还没有解决。一堂语文课的教学效果往往难以测量,也往往为评课者所忽略。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学效果应是追问式评课的落脚点。

反思教学效果,首先是引领执教者明确评判教学效果高低好坏的依据,以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基本准绳;其次是要深刻把握教学目标的内涵,要使教学目标清晰明朗,防止教学目标模糊笼统,以至于教学效果的评判无据可依。如解读课文的目标可分解为“课文说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文本是如何表现这些内容的”、“我们可以如何来理解”,鉴赏课文的目标可分解为“你喜欢不喜欢这个文本”、“你喜欢文本的什么地方”、“文本的这个地方为什么好”等。总之,在追问式评课中,评课者要引领执教者明确教学目标的内涵,认清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反思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从促进教师审视教学指向、明辨教学形态、反思教学效果诸方面阐述了追问式评课的三个维度。在追问式评课中,教学指向作为教学活动的先导,是评课的出发点;教学形态作为教学活动的呈现形式,是评课的焦点;教学效果作为教学活动的价值体现,是评课的落脚点。从教学指向、教学形态、教学效果三个维度来追问,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加深对语文学习规律的认识,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设计的水平、教学实施的水平、教学反思的水平,在此过程中实现专业成长。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推动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我们认为,从教学指向、教学形态、教学效果三个维度来追问,是提高追问式评课质量的根本基点。

注释:

①根据笔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尚未发现对“追问式评课”的定义。这是笔者尝试作出的定义,有待讨论。

②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7页。

③李海林、高俊:《一堂课应该有一个教学指向》,《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11期。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6、7-8页。

⑤蒋艳:《语文课堂教学“表演”现象探因》,《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第11期。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⑦李海林、牟靖:《“搞活动”是语文课堂的基本教学形态》,《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5期。

⑧转引自魏本亚:《语文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哲学思考》,《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⑨吕叔湘:《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人民日报》,1978年3月16日。

标签:;  

语文探究性评价的三个维度_李海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