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各行业对电能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对高压供电的需求,更是不断增大。电力工程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其建设规模与建设数量不断扩大。作为高压输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质量的高低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本文就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
高压输变电工程由于社会需求的不断提升,建设规模日益扩大,使得电网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难度不断提高。其施工方案、组织和工程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在管理工作中采用各种先进的管理工艺和方法,使管理更加准确有效,对成本与时间的整体控制更加的合理,这对于提高施工进度、增加施工效益、降低施工投入成本和加强管理者的科学管理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电力工程是一项劳动密集型模式,因此施工管理的主要难点就在于资源密集、专业众多、技术专业、施工复杂、资金密集等,在实际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设计、设备和材料的影响,使得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着多种问题与不足,需要在工程施工管理中进行良好全面控制,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益能够满足要求。
一、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管理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质量要求比过去更加的严格规范。而输电线路工程作为一项多工种、多专业、多环节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基础工程、测量工程、土方工程、组塔工程、架线工程等多种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只有严格有效的确保这几部分的施工质量,才能够保证施工的进度与质量,进而保证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
针对目前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施工单位应当结合现有的规章和制度进行全面控制,明确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与权力,做到责任到人,明确规范各方面的管理原则和要求,使得具体管理规范和措施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同时对员工的施工规范和管理意识有极大提高。
(一)施工管理原则和要求
施工单位需建立健全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项目负责人、各施工队队长等管理人员的责任,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以保证能顺利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施工企业应确定“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把预防控制工作作为安全施工管理的重点工作来抓,尽可能的堵塞管理漏洞,防止不安全施工。
(二)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的方法措施
根据此前确定的施工管理原则,企业可根据以下几点具体的管理措施进行有效的安全施工管理:(1)各施工单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自身的建设总体目标,在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期确立明确的安全施工目标,并根据所制定的目标进行层层细化,使得各级人员都有自己明确的安全目标,并以此目标作为其考核的重要标准,以保证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进行施工。(2)依照《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有关规定,施工单位需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根据此前制定好的安全目标,层层细化,落实到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细微步骤中,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文件,在施工过程中落实专门人员进行填写,以便监察人员抽查调研,保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得到贯彻落实。同时选举出来的各级相应责任人,必须认真仔细落实其对应的安全施工责任,在源头上做到“安全第一,重在预防”。
二、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控制方式
因为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所以输变电等相关设施也在不断建设当中,大量的建设任务给管理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并且工程情况也逐渐变的复杂。针对这一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当中走出来,改进管理工艺以及管理方法,让管理工作真正的发挥作用,进而有效的控制施工时间与施工成本,提升了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电力工程属于比较典型的劳动密集型,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专业、施工工艺、施工资源以及大量的资金分配等问题,而且受到初期设计以及施工材料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导致在施工管理工作当中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旨在提升管理工作质量。
(一)基础施工方式
本文所涉及到的输电线路基础单指输电线路杆塔下方的位置,这部分结构主要起到承载线路杆塔载荷的作用,并且可以将载荷传输到地基当中,通过这一方式来增强高压输电线路的使用安全性。所以,施工中基础施工质量是否能满足工程最低标准,将会直接对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以及周围地基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在进行高压电线路施工时会使用灌注桩基础或者是阶梯基础等基础模式,具体使用哪一种模式,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来判断,制定出相应的施工措施。本文主要以阶梯基础为例。阶梯基础在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中的使用率较高,因为该基础具有施工难度小、施工工艺简洁等特点。在开挖施工中,尽量减少对基底原状的影响,以防承载力降低的情况出现。因为大部分高压输电线路都需要穿越复杂的地形,应根据现场具体的土质情况,合理放坡,基坑土堆放在离基坑较远处,基坑附近严禁堆土,做好基坑开挖和混凝土浇制过程的排水施工、校核L(基础中心至坡边的距离)是否满足要求。
(二)杆塔施工方式
通常情况下的高压输电线路杆塔施工共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分解组立施工,第二种是整体组立施工。在面对整体组立杆塔的时候,施工所使用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要满足设计时的最高设计强度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分解组立杆塔时,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相对会有所减少,只需要满足设计之初的70%的强度即可。经总结近年来我国实际施工情况发现,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下述四点。首先,施工之前必须要对绳索的规格、所使用起吊设备或者是起吊方案进行二次检查,保证施工所用设备或者是预备技术可以达到工程要求。在施工现场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吊车位进行选择,因为经常会出现因为吊车位选择不当,造成起吊困难,影响施工速度。其次,为了减少钢管在整体起吊过程当中出现脱节的情况,在起吊之前需要对每一段的插接长度进行二次检查,并且参照设计时的最低要求,看其是否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并且要根据设备以及现场实际情况在容易出现脱节的插接位置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保证施工安全性。在塔件起吊的过程中,需要缓慢的转杆,防止因为快速转杆而出现倾倒的情况,而且如果塔件的侧面受力过大,会直接影响到零件的正常使用,情况严重时会造成零件变形,所以在情况需要的时候可以使用双吊点的方式同时起吊,保证安全性。相关工作人员不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便选择吊点的位置,必须要根据设计图上显示的内容来选择起吊位置。最后,如果塔件在施工过程中因为各种情况出现意外,不能正常安装,工作人员必须要和塔件的加工单位取得联系,尽早解决问题。
(三)后期处理方式
工程后期质量检查在施工中十分重要,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在每一个小项目完成施工时便对其进行检查,任何检查过程都需要有监理人员的陪同,参照设计中的理想情况,如果工程施工9成以上满足要求,那么可以判断该工程施工水平优良。对一些没有达到优良水平且经过后续检查,也没有出现任何不合格情况的工程,可以将其判定为合格。对工程中比较重要的部分,例如杆塔、线路以及附件安装等方面进行检查时,如果这部分都被判定为优良,那么整体工程就应该被评为优良工程。
要保证我国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保证高压电的供应。本文结合国内当前该方面的实际情况,从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模式、施工管理方法及方式、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控制方式这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旨在提升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管理以及质量控制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日华.浅谈电力工程输电线路中全方位的施工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1(03).
[2]杨忠辉.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技术问题及处理措施的探讨[J].广东科技,2012(01).
[3]王春杰,祝令瑜,汲胜昌,张乔根.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站雷电防护的现状与发展[J].电瓷避雷器,2011(04).
[4]吴东灵.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施工问题的探讨[J].建筑室内装饰(下旬刊),2012(10).
论文作者:韩斐,于海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线路论文; 高压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情况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基础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