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理论课程混合课堂教学效果评价论文

“微观经济学”理论课程混合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

翟仁祥,陈晓华

(江苏海洋大学 商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

摘 要: 以某高校经济学类专业的两个同年级班级作为教学模式改革实验对象,在“微观经济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实验班采用基于传统课堂—对分课堂相结合的混合课堂教学模式,普通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两种教学模式改革试验班级样本统计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混合课堂教学模式具有统计显著性正向效应教学效果。在理论课程教学中综合运用混合课堂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态势。

关键词: “微观经济学”;混合课堂;传统课堂;对分易教学平台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任课教师为中心、指定教材为中心、任课教师课堂主体讲授为中心的信息单向性传输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主要弊端就在于任课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导致作为学习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课程知识的地位,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个体性、差异性特征[1],与当代高校高素质本科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不相符合。因此,需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应统筹考虑先进教学手段的协同互补,积极引入在线网络学习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优化传统课堂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时配置,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探究批判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积极打造以传统课堂与对分课堂相结合的混合课堂教学模式。混合课堂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传统课堂讲授模式与对分课堂创新模式相结合的一种创新性教学模式[2],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前上传发布的多维课程资源(教学进程表、讲义、课件、习题集、案例等),按照个人学习习惯和时间安排自主地进行学习。混合课堂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能充分发挥传统课堂模式和对分课堂创新模式的优点。本文根据现代大学生自身学习特点和专业教学规律,以某高校大商科专业基础课程“微观经济学”为例,基于对分课堂理念,运用对分易教学平台设计混合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大商科本科人才教育的教学质量。

一、混合课堂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课程教学目标旨在通过导向、激励、控制、评价功能完成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混合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情感三大目标。

认知目标旨在承认学生个体间认知差异客观事实,尊重学生个体学习主体性权利特征,充分调动学生个体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自主性,促使学生了解、理解和掌握“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培养经济学专业素养,提升学生能够完成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内在化和建构化的能力。由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导致教学组织方式单一化,难以有效解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使每个层级学生的知识内化吸收存在差异。混合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促使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进度,有效解决知识难易程度引致的知识载荷差异,达到真正的个性化、层次化、有效化的理想教学状态。

能力目标旨在使学生能够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个体性、思辨性和综合性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技能。通过混合课堂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执行、反馈、沟通、合作、表达、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同时能理性分析现实社会经济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并能提出具有内在逻辑性、自洽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政策、对策和措施。

2015年以来,每一枚通过至臻天文台认证的欧米茄腕表都会获得一张印有“MASTER CHRONOMETER CERTIFICATE”的红色认证卡,消费者可通过上面的编号查看这一枚腕表在精准度以及各项检测中的性能表现。瑞士联邦计量研究院 (METAS) 作为至臻天文台表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确保这些数据是透明、公正、可信的。

上学期两个班级均必修5门课程,考虑每门课程学分略有差异,采取学分加权平均分(不是算术平均分)作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本学期“微观经济学”考核成绩作为对比检验混合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采用代码FP 、FS 、PP 、PS 分别代表实验前普通班、实验前实验班、实验后普通班、实验后实验班的课程考核成绩。

在课前的备课环节,教师将教学进程表、课件、讲义、习题集等多元化和层次化的课程资源上传到对分易课程资源模块,创新性地构建知识点模块,对于每个模块化的知识点,对照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程度,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了解、理解、掌握、应用四个级别,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从总体上把握学习的主要与次要之分、重点与非重点之分、简单了解与深度应用之分。

二、混合课堂课程教学过程设计

上官星雨抬头,新月般的脸上都是笑:“因为林师父常常在课上讲,当年他在河洛道上遇到师娘,是九月初九,他请孙师父配药涂脸,带着师娘您入宫赴皇帝的梨园宴,也是九月初九日啊!”

教材是依据《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通知》(教高函〔2013〕12号)要求来进行选用,《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教材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精要本)》(《西方经济学》编写组著),教辅资料主要有《经济学原理》(曼昆著)、《微观经济学》(平狄克著)、《西方经济学》(高鸿业著)和《西方经济学习题与解答》(吴汉洪著)。

在课后的作业环节,教师主要通过分组活动、大作业(“微观经济学”部分作业必须以大作业形式,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必要的计算、丰富的图表、简练的文字,对社会经济现象和问题提出独到性、独立性、专业性评价,布置大作业习题部分来源于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实践、部分参考平狄克教材习题、部分源于历年名校考研真题)、章节总结等形式,来检验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水平,发挥课程检验评估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和创新性,使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创造、创新和创业性技能,并形成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态势。

课程对象是某高校大商科两个同年级班级,分别为实验班和普通班,其中实验班38人,普通班71人。在“微观经济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实验班采用传统课堂与对分课堂相结合的混合课堂教学模式,普通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期课程结束后采用统一试卷进行网考。运用对分易教学平台手动分组模块,按照4~6人一组,实验班分为8组,普通班分为14组,每个小组同时又是讨论群、大作业/综合性作业群、总结群,每个小组商议选出小组长一名,负责小组讨论、课程大作业、课程章节总结等。两个班均为同一个任课教师,使用教材、理论课时、教学条件、在线练习、课后作业、期末试卷等完全相同,关键区别是教学模式的不同。

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师资人员主要以图书馆工作人员为主,学历要求也较高,需要本科以上学历,具备中级职称,因此一般图书馆的专业信息素养教育人员在六人以下,达到十人以上的不足15%。并且,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人员以兼职为主,主要工作重心都不在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上,因此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实施混合课堂教学模式前,先对比普通班和实验班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原假设一,H 01:实施教学模式改革实验前,随机选取两个班级的学生考核成绩无差异。确保实验班和普通班学习能力和水平相当。实验前普通班和实验班学生课程考核成绩分别为75.026 1、76.152 2分,两个班级考核成绩平均分绝对差值为1.121 6分,根据独立两样本t 检验得到均值差t 值为0.597 7(假设异方差两样本),在5%显著性水平上不拒绝H 01,即实验前普通班和实验班学生考核成绩无显著性差异,认为两个无差异班级分组为普通班和实验班符合统计实验一致性要求。

自2012年国内磷复肥表观消费量达到峰值以来,中国磷复肥行业开始进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周期,行业发展从量的充足向质的提升转型。面对问题与困难,国内磷复肥企业积极去产能、调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着重发展适应农业发展需求的差异化、环保高效的新型肥料,线上线下并举持续推动服务下沉,逐步缓解了产能过剩的压力,促进了化肥供需平衡,推动了国内市场的理性成熟,使行业技术水平更上层楼,盈利能力整体回暖。

课程按照大商科经济类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进行安排,“微观经济学”共计4个学分64课时,按照每周4课时、每课时45分钟进行授课。基于对分易教学平台的混合课堂教学过程是:将课堂教学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大阶段,包括课程资源、考勤、分组、讲授、课堂提问、在线练习讨论、总结、作业、成绩册、微信信息、活动、课堂互动、调查问卷/投票/教学评价等14个环节。

1)加强道德素质的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班级管理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在班级管理的基础上引进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学校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希望学生勤勉努力,而企业更重视工作与竞争能力,这就需要学校有意识加强这方面素质的培养。

三、混合课堂课程教学实施效果及评价

根据表1,普通班学生人数为38人、实验班学生人数为71人,即样本容量分别为38、71,均为独立大样本。两个班级人数相当,使任课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学投入工作量差异性较小,从而防止普通班和实验班由于学生人数相差较大而导致较大的两种教学模式非系统性误差,因为课程教学投入需要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从因果性而言,需要尽量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教学条件、教学投入、学生性别等其他因素尽可能无差异,重点分析教学模式差异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情感目标主要是指在混合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分组、讨论、活动、总结、投票、评价等手段,激发学生形成强烈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有效的团队合作方法,促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独立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和问题,并提出具有独到性、独立性、专业性的见解和对策,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在课中的讲授环节,教师采用对分课堂形式[3],每节课任课教师讲授一半,学生以讨论、提问、互动、总结等形式完成另一半教学时间。教师讲授阶段,任课教师在每个章节现场布置在线作业,学生当堂完成,一般以5分钟10道单选题为限,实时检测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助于教师适度微调授课进程,从而确保学生基本理解和掌握每个章节的知识要点。在学生讨论阶段,考虑到“微观经济学”具有知识性和实践性的双重特征,任课教师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海量信息有效收集整理的能力、定性与量化相结合的综合分析能力、团队分工与合作的能力,以及精炼语言、有效表达核心观点的能力。

表1 “微观经济学”课程的传统课堂和混合课堂教学考核成绩统计检验结果对比
Table 1 Comparison of statistical testing results of assessment achievements between traditional classroom and blended classroom in the course of “Microeconomics”

实施混合课堂教学模式后,对比普通班和实验班学生本学期“微观经济学”课程考核成绩,提出原假设二,H 02:实施混合课堂教学模式后,普通班和实验班学生考核成绩无差异。根据综合考核成绩发现,实验后普通班和实验班学生课程考核成绩分别为76.079 0、80.297 3分,两个班级考核成绩平均分绝对差值为4.218 4分,根据独立两样本t 检验得到均值差t 值为2.191 7,p 值为0.031 6,在5%显著性水平上拒绝H 02,即实验后普通班和实验班学生考核成绩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基于对分易教学平台的混合课堂教学模式在统计学意义上能够显著提高理论课程教学考核成绩,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传统课堂与对分课堂相结合的混合课堂教学模式是显著有效的,且教学效果有明显提升。

与此同时,提出原假设三,H 03:实施教学模式改革前后普通班学生课程考核成绩无差异、原假设四,H 04:实施教学模式改革前后实验班学生课程考核成绩无差异。配对样本t 的检验统计结果表明:教学模式改革前后的普通班、实验班均值差分别为1.052 9、4.145 1,对应p 值分别为7.011 4、15.405 6,均通过1%显著性水平检验,不拒绝H 03、H 04,认为实验前后普通班考核成绩有显著性差异(即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实验前后实验班考核成绩有显著性差异(即混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但是考虑到教学模式改革前后的普通班均值差虽然为1.052 9,但是其配对样本差值之标准差为较小,仅为0.150 2,表明普通班学生在前后两个学期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个体的学习效果没有显著性提高,导致普通班学生考核成绩差异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因此t 值高达7.011 4,虽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而无教育经济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即普通班前后两个学期的均分差1.052 9分是除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之外的其他影响因素导致的,比如试卷难易程度、考核区分度、考试心态等随机性因素。教学模式改革前后实验班的两个学期课程考核成绩既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也有教育经济学显著性差异。

综上分析,实验班实验后考核成绩PS 显著高于实验班实验前考核成绩FS 、显著高于普通班实验前后考核成绩FP 、PP ,揭示基于对分课堂理念的对分易混合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考核成绩和教学质量有显著效果。在实际本科理论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既要重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也要发挥在线学习和支柱学习的积极效应,充分发挥线上与线下,当堂面授与课后内化吸收,既定统一学习与自主个性学习相结合的作用,根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接受程度、创新学习能力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更适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混合课堂教学模式的正向效应,促使学生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吸收、内化、创新,促进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四、结语

混合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发挥传统课堂和对分课堂的融合优势,它将传统课堂讲授与在线自主学习的优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对传统课堂学习的超越与提升,因此,必然会对参与教学活动的师生提出较高的要求。

对于教师来说,一方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也要具有一定的网络技术知识的储备,并能掌控教学全过程。一方面,教师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进程表的设计,使学生能够较为科学、自主地规划个人的学习安排,进而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环节,增强学生学习的愉悦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丰富的、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来有意识地扩展教学内容,努力促使教材知识与社会知识有机结合,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满足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完善理论的双向融合的能力。另外,教师还要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精炼提出教学过程全部阶段、环节、流程、节点和期限,通过指引性、规范化、创新化的教学流程设计,确保完成混合课堂的教学进程,进而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和目标,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和规范性相结合、规定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意识和状态。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试析传统课堂教学的特征及弊端[J].教育研究,2001(5):50-52.

[2] 曹阳,万枞,陈锦然.高校混合课堂的实施现状及其改进策略——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4(12):81-84.

[3] 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5-10.

Evaluation of the Blended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of the Theory Course of “Microeconomics ”

ZHAI Renxiang, CHEN Xiaohua

(School of Business, Jiangsu Ocean University, Lianyungang 222005, China)

Abstract : Taking two classes of the same grade of economics major in a university as the experimental object of teaching mode reform, the experimental class adopts the blend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lassroom and PAD class, and the ordinary class adopt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n the course of “Microeconomics” theory teaching.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of the class sample of the teaching model reform experiment show that the blend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s much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and which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teaching quality. The blend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n the theoretical courses teaching will help to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form a benign interactive situ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Key words : “Microeconomics”; blended classroom; traditional classroom; DUIFENE teaching platform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 333X( 2019) 11- 0133- 04

DOI: 10.3969/ j.issn.2095-333X.2019.11.035

*收稿日期: 2019- 09- 16;修订日期: 2019- 10- 10

基金项目: 江苏省高校境外研修计划资助;淮海工学院课堂教学改革专项课题(KTJG2018-07)

作者简介: 翟仁祥(1978-),男,江苏宝应人,江苏海洋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

(责任编辑:吴海霞 实习编辑:伏明洁)

标签:;  ;  ;  ;  ;  

“微观经济学”理论课程混合课堂教学效果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