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急诊护理流程;急性脑梗塞;常规急救护理;应用效果
前言:当前时代背景下,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患有心脑血管类疾病的患者越来越高,严重影响到了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急性脑梗塞是脑卒中患者中的常见类型,占比约为60%~80%[1]。由于该病症属于急危重症,因此,具有病情紧急、变化大、对患者身体影响大的特点,在出现该病症后,应及时到院采取抢救治疗,以此来尽最大程度的降低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本次对照实验中,详细分析了将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对急诊脑梗塞患者抢救中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对照实验的研究对象共78例,为我院心脑血管内科于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经造影检查后符合诊断标准,未合并有严重的器官障碍,且家属已在相关知情同意书中签字。入组后,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配为了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并使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参照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介于57~69岁,平均年龄(62.38±1.64)岁;研究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5∶24,年龄在62~77岁之间,平均年龄(65.74±2.3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将常规急救护理方式应用于参照组中。在对患者实施急救护理时,急诊科护理人员必须要保持严禁的工作态度及风险防范意识,将患者运送至抢救室后及时进行静脉通道建立、除颤、心电监护等操作[2]。
研究组在常规急救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优化急诊护理流程。(1)成立小组:我院护理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成立急诊护理小组,选取具有较强专业素质的护理人员作为组员,通过民主的方式选取负责人。同时,为进一步与“死神”争分夺秒,应制定紧急预案,并组织演练,在真正出现急性脑梗塞患者拨打急救电话可以下意识的根据紧急预案进行急救。(2)在将患者运送至医院后,要及时将其送至治疗室内,并沿途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到达治疗室后,必须要在3min内完成病情初步评估,然后才去心电监护、动脉造影、静脉通道建立等,在详细了解患者情况后采取针对性治疗[3]。(3)治疗过程中,患者或其家属必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压力,对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其能够更加积极的提高对患者的护理积极性。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关注细节化操作,如是否存在出血、患者是否紧张等,尽可能降低风险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本次实验的观察指标以分诊时间、抢救时间、MES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准。
1.4统计学处理
将SPSS22.0作为本次实验的统计学处理工具,若数据间差异较大,可使用(P<0.05)表示。
2.结果
2.1
两组患者MES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在护理前无较大差异,(P>0.05);在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且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众多临床常见脑血管类疾病中,急性脑梗塞比较有代表性。由于患者脑部动脉血管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粥样硬化,导致脑部组织血液供给不足,并可能出现突发性的梗塞情况。脑梗塞有一定的致死率、致残率,需在4.5h内实施溶栓治疗,否则可能会致死或致残。急诊科对于急性脑梗塞的治疗必须要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为患者的治疗争分夺秒[4]。据本次实验结果来看,使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研究组,其分诊时间、抢救时间分别为(0.64±0.23)min、(3.13±0.34)min,明显短于参照组,且从表2患者治疗后恢复情况来看,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且数据间差异显著(P<0.05)。
通过本次实验来看,急诊护理流程在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抢救治疗中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秋红. 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治疗应用改进急救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12):1544-1546.
[2]朱晓会,李福军. 全局式护理模式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3):138-139.
[3]张晶晶. 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脑梗塞溶栓患者疗效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06):79.
论文作者:蒋梦珲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
标签: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脑梗塞论文; 流程论文; 时间论文; 日常生活论文; 评分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