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62119871110xxxx
摘要: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已经进入了高速的展示时期,建筑工程的发展也得到了迅猛的推进。那么结合当今市场经济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高标准需求,对建筑结构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建筑除了要求具有美观、空间合理、功能性和艺术性之外,还对其基本的安全保障提出了严格的考量条件。本文将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和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建筑安全性的合理提升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结构;建筑安全;设计
引言
社会各界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在实际的建筑工程设计中还是会存在不同的问题,针对结构的安全性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导致建筑结构设计安全事故不断出现,给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财产造成很大的威胁。根据这一情况,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提高对安全性问题的重视。
1 结构设计现状分析
1.1设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不足
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发展给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因素,可是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构想和设计图纸的绘制工作还是需要设计人员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来完成设计工作,建设设计过程中如果设计工作者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积水水平不是很高,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问题。
1.2建筑材料不满足安全条件
建筑设计者的设计理念会影响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当建筑在设计时,一些设计者会尽量减少对钢材的使用,采用较轻的质量材料进行施工,从而显示出建筑的美感,建筑的面积也能够扩大。如果建筑设计者有这样的设计理念,不能完全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会增加建筑结构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如果采用质量较轻且高强度的材料将花费更多的建筑成本,一些工程的管理人员为了减少费用,不使用与实际设计相符的施工材料而采用一些其它的便宜材料,这种做法难免会发生安全事故。
1.3过度关注建筑的功能设计
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实施之前,需要设计人员对城市的整体规划方案进行分析,结合城市未来的发展要求与趋势进行合理的建筑设计,保证建筑结构的使用性能与安全性达到未来城市的发展要求。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更多的是重视建筑的使用功能,而忽视了建筑中公共消防与通道设计的重要性,无形中就会增加建筑的安全问题。除此之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为了满足人们生活与工作的要求,高层建筑逐渐出现,这对于缓解人们的生活与居住问题起到很大的作用。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如果出现了安全问题,就需要及时疏散人群,方便逃生。在设计的时候需要注重结构的消防通道与逃生通道的合理设计。
1.4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弱
我国的建筑材料缺乏足够的抗震性,大多数建筑都达不到国家相应的抗震标准。只有在地震发生之后,人们才会意识到抗震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我国人们的抗震意识不强。同时,在建筑物抗震级别这一方面也存在缺陷,一些沿海地区的建筑物没有达到相应的抗震级别。建筑结构安全性没有达到标准的重要原因是相关的建筑企业和政府机关忽视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
2 建筑安全性设计原则
2.1结构完整性原则
建筑工程的结构应高具备完整性,尤其是大型的建筑工程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够只重视设计的创新性而忽视了结构的安全性。如果建筑结构受到严重的威胁就会导致建筑的完整性得不到保障,从而使构件的受力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最终荷载的传递就会对建筑的结构安全造成影响。需要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完整性。
2.2 刚柔并济原则
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要坚持刚柔并进的原则,如果结构的刚性比较大就会导致结构出现变形,从而造成建筑结构坍塌的危险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建筑结构的柔性较强,会对建筑的稳定性造成不良的影响,出现严重的变形危害,甚至导致建筑物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需要采取科学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与质量达标的施工材料。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筑材料的弹性与抗震性能提高建筑结构材料的使用性能。另外,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还要提高重视的力度,保证施工人员在设计的时候采取更加合理的方案。
2.3科学设计防护结构
如果要对建筑结构的安全设计进行提高,就需要企业的多个部门之间进行协作。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开展之后,需要对消防通道与逃生偷到进行科学的预留,合理规划建筑物中的公共使用空间。其中的楼梯、电梯可以设置在建筑的角落,建筑的角落具有很强的扭转应力,其受力非常复杂。另外,建筑结构与建筑功能要充分的融合与研究,既要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还要确保建筑外围结构的安全性能,从而保证建筑结构整体的安全性。
3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提升其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3.1建筑结构的设计需科学合理
建筑结构设计恰当是保证建筑安全性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结构设计对设计人员的要求不断在提高,设计人员要学习现代先进的技术来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顺应社会的发展。应改变传统的设计方式,不仅要引进先进技术,还需提升设计人员对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认识,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在不断实践中总结经验,从而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设计者要从专业的角度设计建筑,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善,保证建筑设计的安全性,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3.2建筑材料的质量规格要符合要求
建筑材料的好坏往往会影响到建筑结构安全性的高低,质量和规格都符合要求的建筑材料是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基础。首先,在施工环节决不允许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偷工减料,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监督管理,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数量都符合相应的标准。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选择信誉好的材料供应商,把施工材料的质量放在首位。最后,在施工之前,要确保材料的规划以及质量都符合建筑结构设计的标准。
3.3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性能
在建筑结构设计的环节中需对建筑剪力墙结构进一步提升,不仅可以优化建筑结构抗震的性能,还可以增强建筑本身的承载能力、提高建筑墙体的刚性。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之前要进行实地的勘察,对建筑区域的地址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还须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方案与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吻合,由此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为了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符合标准,在建设过程中应采用恰当的施工技术。
3.4加大建筑机构设计安全监督力度
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是监督无效因此,为了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有关部门必须完善建设部门的相互配合和验证方法,确定工作量,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在确定进料的价格时,必须根据合同条款进行区分如果合同是包价,则主要决定材料选择是否与合同承诺一致如果合同是基于最终的最终审核,则应审核来料的来源和规格。同时,有必要对市场进行必要的调查,以避免因市场条件的变化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果材料是由建筑商自己购买的,他们必须监督材料采购的每个部分的内部控制的严格性。
3.5优化钢筋混凝土设计,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
建筑物的耐久性能决定了建筑能够使用的年限和安全性能,然而建筑的耐久性是有建筑施工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来决定的,只有优化钢筋混凝土的配合比,使它们适合建筑周边的质地环境,使得建筑耐久性更强。要想得到最佳的配合比,就要进行反复的论证试验,同时根据建筑周围的地质条件来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只有通过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才能增加建筑的使用年限,不但确保了建筑的安全性,还能提高企业的影响力。
结束语
我国的建筑业发展还是非常快的,在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因为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关系着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和生命财产安全。在整个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师要严格的遵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综合素质,充分、合理的应用专业知识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目标进行合格的建筑结构设计,以保证对我国的城市发展建设和建筑结构安全性做到坚实、可靠,并可以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史开军.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质量与安全,2017(14):33.
[2] 张宏.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运用探索[J].建筑与结构设计,2018(8):65-66.
[3] 戚海燕.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的应用[J].建筑结构,2018(10):79-80.
论文作者:朱海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安全性论文; 结构论文; 质量论文; 性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