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来中国高考作文命题的角色预设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命题论文,中国论文,高考作文论文,年来论文,角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考作文命题一向都是全社会议论的热点,不过,有关的议论,基本上都是围绕当年的高考而展开,并且几乎都只是讨论其题目的难易或解答的思路。本文则试图在对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全部高考的作文题目进行综合性考察的基础上加以批评语言学的分析。
“学校知识的组织和选择是一个意识形态发展变化的过程”[1],高考作文的命题更是如此。
在我国,高考语文的命题一向都是整个社会高度关心的热点;而其中的高考作文更是焦点中的焦点,考题一经公布,则各地大小传媒,几乎无不热烈加以讨论,甚至连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也不例外。可惜的是,这种关注,基本上都只是围绕两大主题而展开:第一,当年的作文题容易还是困难?第二,作文应该如何撰答?
无可否认,高考作文是语文考试中的焦点所在,所占比分之大更是能直接决定语文高考的成败;而语文考试成绩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具有不确定性,因而更容易获得关注,更能引起大家的议论。可是,高考作文不仅仅是一个对于当年的考生的写作能力的考评行为,更应该是一个“面向未来传递的一种信息,也是关于未来的一个预言”[2]。
如果说作文是整个语文考试的灵魂,那么也许可以说语文考试是整个高考制度的焦点,而高考制度则又可以说是引领着中国教育制度的变迁和发展变化;进而言之,教育制度型塑着这个社会的未来,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人,教育直接决定未来社会成员的面貌从而也就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未来发展。由此,也许可以说,每年的高考作文题,就是“面向未来传递的一种信息”[3]的最直接的表示。
那么,我们的高考作文到底传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关于未来”的“信息”?到底“预言”了关于中华民族一种什么样的“未来”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为选拔人才,制定了高考制度。1951年举行了全国第一场高考,也有了第一道高考作文题。62年来,除了“文革”(1966-1976年)高考中断了11年,其余年份,从1951年到1965年和1977年到2012年,包括全国高考卷作文、1985年以来上海自主命题高考卷作文、2002年以来北京自主命题高考卷作文和2004年以来多个省市的自主命题高考卷作文,我们共检得229道高考作文题。其中,历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为:
D.朱尔斯指出,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一些时期以来,人们已经认识到教科书是教育的核心问题,而教科书在本质上是争夺知识权的政治过程的产物。是谁的知识?知识以什么形式呈现?知识如何被选择?由谁来选择这些知识?通过这些知识达到什么目的?”[4]
其实,面对高考作文题目,我们更需要追问,在作文题目的背后,到底“这是谁的知识?知识以什么形式呈现?知识如何被选择?由谁来选择这些知识?通过这些知识达到什么目的?”
在现行高考制度实行62年来,高考作文题分为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三种类型(其中,为了便于统计和分析,我们把半命题作文归类在命题作文类型中,半话题作文归类在话题作文类型中)。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现有高考制度下共有229道高考作文题,其中,材料作文有57道,占25%;命题作文有99道,占43%;话题作文有73道,占32%。由此观之,历年高考作文题中,命题作文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话题作文,最后是材料作文。
随着时间的推移,作文类型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51年到1999年(期间因“文革”中断11年)。其作文类型特征可概括为:命题作文独霸天下,材料作文夹缝生存,话题作文初露头角。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实行高考制度后,命题作文一直占据数量优势,这主要是由于刚实行高考制度,命题经验尚待积累,命题效果尚待检验。在经过18年的命题作文阶段后,针对其标准单一、给人可发挥空间小等特点,材料作文开始出现。由于提供的材料可以多样又丰富,能够激发考生想象的空间大等特点,有效改善了命题作文容易束缚考生思维的缺陷。同时,话题作文也初露头角。
第二阶段,从2000年到2005年。其作文类型特征可概括为: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两分天下,材料作文销声匿迹。
2000年,全国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和上海卷的“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确立一个主题”两道作文题开启了高考话题作文的新时代,在2004年达到巅峰——全国共15套高考试卷中除了一套为命题作文外,其余14套都为话题作文。这种作文类型“受到社会各界的纷纷赞赏,并从此被反复使用——话题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的宽松规定为考生提供了充分的发挥空间,让考生有话可说。”[5]
由于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考生对所提供材料的理解必须与命题老师的意图相一致,否则可能导致满盘皆输的后果,这对一部分考生来说极不公平。这或许是材料作文在这阶段销声匿迹的原因。
第三阶段,从2006年到2012年。其作文类型特征可概括为:材料作文扬眉吐气,命题作文斗志昂扬,话题作文由盛转衰。
在这一阶段,材料作文强势回归,一洗前耻,尽管材料作文本身有弊病,但选取材料的不可预测性,从而减少猜中题目而引发的不公平的概率,为其重新赢得地位增加了砝码。
每年的高考作文题都能引起社会各界极大的讨论,各类专家在各种场合纷纷评价当年各省市的高考作文题——有的说今年高考作文题出得好;有的说不好;有的评价说哪些省市出得新颖,哪些省市题目老套,可供考生发挥空间不大。所论虽都有一定道理,但都没有点出我国实行现有高考制度以来历年的高考作文题的突出弊病。
(一)文体的去诗歌化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和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在各种文学体裁中出现最早。《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诗歌的国度,我国古诗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学不可多得的瑰宝。现代诗歌同样也涌现了很多流派。如此重要并在我国历史上曾取得过辉煌成绩的一种文学体裁,在被全国上下奉为“无形指挥棒”的高考中却“被缺席”,不得不令人惊讶并应足以引起专家学者的深思。纵观现行高考制度下51年间共229道高考作文题,“不要写成诗歌”、“除诗歌外”这样的字眼充斥其中。我们仅以从1985年以来自主命题的上海卷高考作文题为例:
为何高考作文题显得如此步调一致呢?难道高考作文真的不适合诗歌体裁的出现吗?的确,要让阅卷老师从仅有的两三行至多十几行的文字中判断考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是很为难,但不能因为这种为难和老师的这种不自信就否定了诗歌的地位。写诗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其想象力。叔本华曾说:“文学(诗)是运用词语使想象力活跃的技术。”“学生写作诗歌会锻炼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厚的动情力,尤其是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6]诗歌的这种写作特点不正是作文的本质要求吗?注重创造性,“我手写我心”,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感情真挚等等,这些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高质量的高考作文的特点吗?当然,为了避免部分学生钻诗歌写作特点的漏洞(比如字数少,两三行即可成诗),或许“诗文结合”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办法。“要求学生写出诗歌(古诗、现代诗)后,可写200-300字左右的解说性文字,对自己的诗歌作简析、欣赏,或者说明写作动机、构思等相关情况。”[7]这样既能端正考生的作文态度,又能真实准确地反映考生的写作水平。
(二)话题的个人化
62年来,中国社会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那么,高考作文的话题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这也许可通过对作文题主题词中高频词的研究来加以考察。因为高频词展现出来的虽然不一定就是其中心思想,但是中心思想一定与高频词密不可分;最高频的词语虽然不一定是最关键的词语,但关键词通常多与高频词有关。我们根据历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中出现的高频词的不同,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51年到1979年(期间因“文革”中断11年)。这个时期的高考作文题很“实”,不是写入就是记事,出现的高频词是“革命干部”、“母亲”、“大跃进”、“劳动”、“报考志愿”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厚的政治色彩的词。
第二阶段:从1980年到1989年。这个时期的高考作文题逐渐摆脱了泛政治化的倾向,由关注政治热点向关注社会热点转化。比如1981年的“毁树容易种树难”、1982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6年的“树木·森林·气候”等社会热点问题,出现的高频词是“树”、“污染”、“气候”、“习惯”等关注环境和经济起步阶段的社会热点问题。
第三阶段:从1990年到2012年。这个时期的高考作文题总体很“虚”,但贴近考生思想和生活,谈人生、谈理想,关注社会道德,关注个人品德、人文素养,关注心态平和,重视诚信、包容、助人为乐等社会人文精神,力争通过高考作文题的导向作用,培养新一代具有金子般美好心灵、身心健康、多向思维并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的有为青年。比如1992年的“清理路旁的脏物”、1993年的“为同学补课要不要拿报酬”、1998年的“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2001年的“诚信”、2002年全国卷的“心灵的选择”、2004年浙江卷的“人文素养与发展”、2004年辽宁卷的“平凡与自豪”、2005年山东卷的“双赢的智慧”、2005年湖北卷的“谈谈对人生事物的看法”、2006年广东卷的“雕刻心中的天使”、2008年四川卷的“坚强”、2008年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2009年北京卷的“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2009年宁夏卷的“诚实善良”、2010年全国卷Ⅰ的“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2012年江苏卷的“忧与爱”、上海卷的“曾被舍弃的微光”。出现的高频词是“诚信”、“包容”、“人文素养”、“自我认识”、“愿景”、“心灵”、“坚持”等精神层面的关注。
我们还可从历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的不同类型角度对出现的高频词作一统计。
1.命题作文
这一类型的高考作文题从实行现有高考制度以来一共有99道,出现的高频词包括“我”、“我的”、“习惯”、“尝试”、“坚韧”、“诚信”、“转折”、“包容”、“肩膀”、“童年”、“成长”等体现自我、注重自我、关注个人品德和修养、对美好生活的展望及决心的词。比如1951年的“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1954年的“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1957年的“我的母亲”、1994年的“尝试”、1998年的“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2001年的“诚信”、2003年北京卷的“转折”、2004年北京卷的“包容”、2005年重庆卷的“自嘲”、2006年辽宁卷的“肩膀”、2007年上海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2007年重庆卷的“酸甜苦辣说高考”、2008年天津卷的“人之常情”、2009年山东卷的“见证”、2009年湖南卷的“踮起脚尖”、2010年江西卷的“找回童年”、2010年广东卷的“与你为邻”、2011年全国卷Ⅰ的“期待成长”、2011年浙江卷的“我的时间”、2011年辽宁卷的“苹果”。
2.材料作文
这一类型的高考作文题从实行现有高考制度以来一共有57道,要求考生从所提供的材料中提炼观点,出现的高频词包括“助人为乐”、“坚持不懈”、“爱心”、“诚实”、“善良”、“诚信”、“坚守”等关注个人品质、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社会人文精神的词。比如1983年的《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1990年的“玫瑰与刺”、1997年的“背同学上学”、2007年宁夏卷的“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2008年全国卷Ⅰ的“抗震救灾的爱心”、2008年辽宁卷的“对不文明现象如何看待”、2009年浙江卷的“绿叶对根的情谊”、2009年宁夏卷的“诚实善良”、2010年宁夏卷的“成才是有规律的”、2010年辽宁卷的“大与小的选择”、2010年陕西卷的“环境与人才的关系”、2011年全国卷Ⅱ的“诚信”、2012年全国卷(大纲版)的“放下顾虑”、2012年北京卷的“火车巡逻员的故事”、2012年安徽卷的“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2012年浙江卷的“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3.话题作文
这一类型的高考作文题从实行现有高考制度以来一共有73道,出现的高频词包括“想法”、“创新”、“心灵”、“规则”、“感情”、“自己”、“我们(的)”、“快乐”、“痛苦”等贴近考生生活和思想、鼓励创新、关注个人情感、心态平和、提倡身心健康的词。比如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3年全国卷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4年全国卷(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区)的“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2004年全国卷(老课程卷)的“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2004年全国卷(吉林、四川、黑龙江等地区)的“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2004年全国卷(甘肃、青海等地区)的“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2004年天津卷的“材与非材”、2004年重庆卷的“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2005年上海卷的“对流行文化生活的审视和辨析”、2006年福建卷的“创新思维课堂上”、2007年海南卷的“论科学家的创新与创造”、2007年辽宁卷的“我能”、2010年天津卷的“我生活的世界”。
由于命题作文的题目本身意图明确的特点,我们以命题作文为例,对作文题中的高频词作一个深入的考察分析。如前文所述,在现有高考制度下的229道高考作文题中,命题作文有99道。其中,最高频词是“我”,出现12次,其次是“我的”和“你”,各出现4次。若再加上“我们”、“他们”和“你的”等这些与自己和身边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词,共出现23次。由于历年高考作文的命题为了尽可能的公平和不可复制性,我们很难在作文题中找到相同的词,但可以从命题作文的题目内容分类上对其进行考察归类和分析。根据我们的统计和分析,在99道历年高考命题作文中,描写身边的人与事的有20道,占20.2%;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展望有34道,占34.3%;关注个人品德和修养的有21道,占21.2%;提倡充实文化生活的有7道,占7.1%;关注环境、提倡环保的有4道,占4.1%;其他有13道,占13.1%。由此可见,在历年高考命题作文中,关注自我、关心自我生活、注重个人品德和修养等与“自我”密切相关的主题占了绝对优势,充分体现了高考作文题话题的个人化倾向。
总体来看,高考作文题的立意如今有了很大的进步,从完全写实上升到虚实结合,从单纯的写人记事到关注学生修养品行的精神层面。可以看出现在的高考作文题确实离口号越来越远了,但似乎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过于重视道德评价,过于关心学生自我的内心。现在的高考作文题似乎只关注学生自身,缺乏社会关怀、缺乏世界眼光、缺乏历史意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46年就提出了“国际理解教育”,认为“教育作为各个国家的重要事业,也应该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即教育应培养学生对各种文化、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自觉维护世界和平,使青少年尽可能为构建多元的、和谐的世界作出贡献。”[8]指出“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使青少年有意识地积极参与建设一个多元的、和平的,安全的世界”;“所有学校的工作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对世界共同体的责任感。”[9]
可以说,现代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培养社会生活的独立思考者、知识的创造者、终生的学习者和世界事务的参与者。而我们的教育制度尤其是高考作文命题却似乎并没有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
(三)答案的封闭化
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高考作文命题老师在命题时往往会亮出规定的选项,有时是一个,有时是正反两个,也有时是三四个。但是不管提供了几个“选项”,结论通常总是封闭性的、可预测的,考生只能从中选择。
材料作文虽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看起来空间很大,但其实由于考分的压力,考生往往会从蛛丝马迹中寻找出命题老师的思路,然后顺着命题老师的思路提炼观点进行写作,要不然就不可能得到较满意的分数。话题作文的这种局限性更是明显,命题老师往往会提供针对这个话题的两种或三种看法,然后请考生在既定看法中选其一进行写作。命题作文就更不用说了,一切尽在题目本身,给考生发挥的空间有限。以201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为例。全国卷(大纲版)在材料中直接点明“甩掉多余的顾虑”这一主旨,本来是一个好题目,但材料本身作为样本文限制了考生的想象空间,只能往“放下学习中、生活中的顾虑”上靠;北京卷“火车巡逻员的故事”材料虽客观,但提供的材料太单一,考生一看就能提炼出主题词——坚守;天津卷“鱼和水”,如果只提供材料,不失为一道既富有哲理又值得深思的作文题。但命题老师偏偏加上这么一句“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有画蛇添足之嫌;江西卷作文题给出了持相反观点的两个句子,考生在两个给定“答案”中选择;广东卷“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提供了三项可选“答案”,还是一个选择题;江苏卷“忧与爱”,根据材料无非让考生走“因为忧,所以爱”这条路;浙江卷“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材料最后提供了三种看法,要求选取其中一种来发表议论,可见这次的“标准答案”为三个。
其实,关于作文题中所提供的材料应起到什么作用,有人用过一个很好的比喻——“引爆剂”,“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应当是‘引爆剂’,以期能够最大限度地点燃学生写作的欲望、热情、才能;不应当是‘白手套’,考生只需揣摩它的用意,顺着命题者的思路走就行。今年高考题目中‘白手套’多,‘引爆剂’少。”[10]
“文体的去诗歌化”、“话题的个人化”和“答案的封闭化”,源自于现行高考制度下历年中国高考作文题最大的弊病——角色预设偏误。
任何言语行为都有预设。所谓预设就是“言者S在讲话语X时认为Y必然是真实的”(Geoffrey N.Leech),[11]也就是说话者陈述观点时做出的假设,是说话者在表述观点时,对听话者状态的假设。[12]高考作文题在本质上也是一个言语行为,是命题老师对于学生的提问行为。在这一“提问”(出题)行为中,既包含了说话者(出题教师)的自我角色预设,又包含了说话者(出题教师)对于“听话者”(考生)的角色预设。
在这里,很显然,这种考题与“标准答案”预设着说话者(出题教师)自己的学术水平、人文素养是高于全国所有的考生,自己的思想就是“真理”的化身,是唯一正确的。
与此同时,这种考题与“标准答案”更预设全国所有的莘莘学子在思想水平上都一定弱于命题老师,在胸怀上都是“小清新”,缺乏历史意识、世界眼光和社会关怀,在人格上都是“迎合型”,唯唯诺诺。认为学生所能做的一定跳不出老师的“标准答案”手掌心。
显然,这种预设与教育最基本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学相长”,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优秀,其价值首先只要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对所谓的“标准答案”,许纪霖认为:“当今中国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应试教育,不仅高中是应试教育,现在的大学也如此,越来越强调所谓的客观题,然后设定了各种各样的标准答案,实际上人文学科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它是开放的。它可以有多种解释和理解,只要你持之有据、言之成理,那就OK了。没有标准答案,这是人文学科的特点。但中国今天的高考,甚至包括研究生入学考试,比如历史学在内的四门学科,都是全国统一考试,这使得很多大学生学历史都像高中一样,完全是死记硬背,抓知识点。我想我们真的要好好地反思:中国这么一个有智慧、有哲学头脑的民族,再这么折腾个几十年,大概会成为世界上最愚蠢的民族,只会赚钱,不再会思考。”[13]
作为国家未来希望的培育者,其职责不但要发现学生中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而且要鼓励学生努力成为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但是,在现有高考制度下,命题老师的这种命题思路使得学生集体装傻、装嫩,想尽各种办法揣测命题老师的想法。即使学生很有自己的主见和创见,但迫于考分的压力,也不得不收敛自己的思想的翅膀。
综而言之,“作文本是一种个性化的表达,不应该被格式化,作文教育毫无疑问应是一种素质教育。写作关乎个人思想情感的表达,作文教育追根究底是一种思维与情感表达的训练。离开个人的主体性思考与个性化体验,表达技术容易沦落为空心的雕虫小技。”[14]什么样的作文题才是有价值的作文题,这取决于我们的教育立志于培养怎样的人。青年一代是国家的未来,培养真正富有创造性的、有独立判断力的、有社会责任的、有历史意识的、有国际眼光的年轻一代才是我们的教育需要真正考虑的方向。
因此,我们期待未来的高考作文题真正是具有开放性的视角,重视独立思考、社会关怀、世界情怀和历史意识,真正鼓励思想的自由驰骋。
标签:高考论文; 高考语文作文论文; 命题作文论文; 材料作文论文; 话题作文论文; 命题的否定论文; 高考答案论文; 诗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