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误区和途径论文_魏景飞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误区和途径论文_魏景飞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亮岗中学 233100

摘 要: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误区有:一是认为文言文的教学目的只在于让学生理解文义;二是认为文言文的教学任务就在于语言;三是认为只有串讲才能有实实在在的效果。避免串讲式的文言文教学有以下途径: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二是在通读中理解;三是在问题的探索中理解;四是在语文活动中加深对文义的理解。

关键词:初中 误区 途径 文言文

逐词逐句的串讲,至今仍然是文言文教学比较普遍的现象,似乎大家对文言文采用串讲式的教学方法具有高度的认同感。新课程改革后,探索文言文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也大大小于现代文,文言文占课文的比例比较小,的确是一个因素,但思想深处的认同才是根本原因。

一、对文言文教学在思想认识上的几点误区

1.认为文言文的教学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理解文义。有人认为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会翻译就完成了任务,所以整个教学过程就直接指向这一目的。有的认为文言文的教学任务就在于语言,对文言文教学目的的理解失之偏颇,导致文言文教学只关注语言本身(即完成由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转换),教学过程中常常纠缠于词语细微意义的区别和一些古代汉语知识的传授。而对古代汉语独有的语言魅力,学习古代汉语对提高语言素质的价值,文言文中强烈的文言因素、文化因素和人文因素,都极为漠视。

2.认为只有串讲才能有实实在在的效果。有人认为采用其它教学方法花时间多,教学节奏缓慢,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有人认为采用其它教学方法比较虚、比较空,无法做到句句落实,难以保证教学效果;有人认为学习文言文学生还不具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条件;甚至有人认为文言文的特点决定了没有其它更好的方法可以取代串讲式的教学。

二、串讲式教学的不足

1.扼杀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串讲式教学,教师句句翻译、字字落实,学生几乎没有思考的空间,要做的就是花时间记忆。单调乏味的教学形式,使学习的内容失去了应有的趣味,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2.容易陷入知识中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是句句落实、字字落实的串讲,教师为了落实到位、讲得清楚,很容易引入较多的古汉语知识,诸如词的活用、倒装句式等等,甚至是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已经不再强调的有些语法知识。

3.窄化了文言文教学的内容,应有更丰富的内容。在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注释的不同作用,凭借注释理解句义、文义。课文没有注释的地方,一般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对有些同学或许还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学会使用工具书,学会根据语言环境进行分析探究。一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和同学一起合作解决。

三、在诵读中理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句大家熟知的老话,但真正重视、真正“会读”、能够在读中见“义”,并不容易。有些教师虽然比较重视读,但常常是为了读而读,没有具体明确的目的,没有使读有效地为理解服务,没有在读中感受和表现文言文独有的语言魅力。文言文的诵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句读正确。这和词的理解、句的理解都有紧密的联系。仅仅如此还不够,还要能读出文言文的情味,就要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描摩语句的运用;要在读中发现问题,就要有自己的发现,就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就要在读中有自己的发现。因此文言文的阅读不仅是用口,更强调要用心,才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感情;用心,才能发现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有自由诵读的机会,更要指导学生的读。这样才能利于学生吟咏玩味,体验情味,发现问题。

四、在问题的探究中理解

引导学生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弄清句义和文义,解读文本,也是文言文教学很有效的一种方法。钱梦龙先生教学《愚公移山》就是一个经典的文言文教学的案例,整个过程就是以问题串联起来的。第一阶段是学生自读质疑,问题主要集中在对词义、句义的理解,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只解答学生经过努力仍无法解决的问题。第二阶段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这些问题既有一些比较零碎但比较有趣的,主要着眼于句义、文义的理解:寓言共写了哪些人物?老愚公多大年纪?智曳是个年轻人吗?遗男姓什么?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爸爸同意吗?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移山困难吗?劳动辛苦吗?也有一些思维强度较大、探究性很强的问题:愚公的妻子和河曲智曳都劝阻愚公移山,但说的话不一样,哪些话愚公的妻子能讲而智曳不能讲,哪些话智曳能讲而愚公的妻子不能讲?即使两个人都能讲的话,在内容和语气上又有什么不同?愚公到底愚不愚?智更到底智不智?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全文关键词语的理解几乎都得到了落实。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识水平、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长期如此,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必然会有较大的提高。实践证明,以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带动词句的理解,是初中文言文教学切实可行的方法。

五、在语文活动中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随着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教学手段不断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形式也日益丰富。恰当地运用这些新的教学形式,开展各种有效活动,也可以使文言文的教学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不久前,笔者看了一段录像,是一位老师教学《三峡》这篇课文。这位老师在借助注释初通文义以后,让学生看了一段有关三峡的录像,比较课文和录像所表现出的形象资料帮助理解文本,又可以在比较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又是阅读概括的语言训练,可谓一石三鸟。

从某种意义上说,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算不上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它对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不能忽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更应该努力探索文言文教学的有效形式。

参考文献

[1]耿继标 诵读中欣赏,体验中升华——浅谈中学文言文教学方法创新[J].文理导航(下旬),2011,(11)。

[2]王玉辉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论文作者:魏景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6月总第18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误区和途径论文_魏景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