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化观与西部大开发中文化发展目标的选择_西部大开发论文

大文化观与西部大开发中文化发展目标的选择_西部大开发论文

大文化观念与西部大开发中的文化发展目标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论文,大开发论文,发展目标论文,观念论文,西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西部大开发,人们已经谈了很多。值得注意的是,论者们不约而同地都提出了文化问题。关于“文化”概念的解说,纷繁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文化是人的社会化活动的产物,它“不仅仅是某种观念,它同时也是实践,是贯彻着某种观念的实践。”(注:郭湛《大文化观念:一种理解和行为的依据》,《世纪评论》1998年第1期。 )这里所说的观念,正是人的尺度、人的形式的一种表达方式。在这种以人的尺度、人的形式为主导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不仅仅改造了外在的自然,使之成为马克思所说的“对象世界”,而且也在不断“炼出新的品质”,改造着人自身的内在自然。所以,任何意义上的开发与进步,实质上展现的都是人的生存与发展方式,以及发展程度。或者说,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显与对象化。这也正是人们所说的东西部差距的实质是人的差距的立论基础。了解和把握这一点,对于制定正确的文化发展战略,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

首先,它大大拓展了习惯思维对文化的理解,有利于树立大文化观,提高对社会发展整体性的认识。文化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外显与对象化,表现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之中。因此,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必然呈现为社会系统的整体协调运行。这种整体性一旦遭到破坏,必然意味着人的本质力量被扭曲,最终危及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从50年代的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转变到70年代以来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这一曲折历程,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由此得出的第一点认识就是,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一定要有大文化的眼光,不能机械地把它仅仅看作所谓文化部门的事。事实上,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一个文化底蕴和文化表达形式的问题,它们相互联系,构成了有机的整体。

其次,既然文化展现的是人的生存、发展形式及发展程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显与对象化,那么,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自外于文化。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文化人”。反过来,每个人对文化的进步与发展都在起作用,正如德国文化人类学家兰德曼所说的那样:“我们是文化的创造者,同时我们又由文化所产生。这是一个伟大的因果循环体系,我们决定文化,文化塑造我们。”(注:转引自王恒富等主编《文化经济学》第2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由此得出的第二个认识就是, 文化建设不只是少数专业人员、专业团体、专管部门的专门任务,而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因此,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就必须折除所谓文化人与一般人之间的壁垒,把社会公众看作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主体,而不仅仅把他们当作被动的受众。

以上两方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的核心,就是不能再停留在工具理性的层次来看待文化,“经济进步应该属于文化目的,而文化应该视作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源泉。”(注:欧洲委员会《法国文化政策》1988年。转引自肖云上《法国的文化政策》,《国际观察》 1999年第6期。)所以,西部大开发,在讨论文化发展战略的时候,应该突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思路,更多地关注社会的整体协调运行,关注改善人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关注人的发展提高。

根据以上思路,西部的文化发展战略应当把根除惰性文化、提高人的素质、重塑西部形象、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作为基本目的。

(一)惰性文化主要是指一种安贫守旧、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有的研究者将其称为“贫困文化”,并且列举了它的六大主要特征:听天由命、消极无为的人生观;安于现状、好逸恶劳的幸福观;不求更好、只求温饱的消费观;老守田园、安土重迁的乡土观;小农本位、重农轻商的经济观;“等、靠、要”的度日观。(注:见贾俊民《贫困文化:贫困的贫困》,《社会科学论坛》,1999年第5期。)其实, 至少还可以加上两条:畏难怕险、墨守成规的工作观;喝酒赌博、事鬼迷“性”的娱乐观。惰性(贫困)文化与描述人的智力发展低下状况时所说的“文化贫困”不属同一层面,它触及到人的深层精神世界,是“人的追求、理想和信念体系”(注:见贾俊民《贫困文化:贫困的贫困》,《社会科学论坛》,1999年第5期。),说到底,是一种价值观。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一部文化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就是人们不断追求价值、创造价值的历史。正是在这种追求与创造中,人才能不断地改造外部世界,完善自身。而惰性(贫困)文化作为一种落后的价值观,却把人引向封闭保守,压制人吸收新知识、接受新思想的能力,压抑人的创新能力。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求同自足成为人们最主要的思维方式及行为选择。经济落后地区随处可见的小富即安、持贫不脱、工作中缺乏闯劲与新意等现象,以及普遍存在的低层次、低品位文化行为,都可以由此得到解释。因此,西部大开发、甘肃大发展,必须根除这种惰性(贫困)文化。否则,很难真正打开人的发展提高之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将会变得遥无期日。治贫先治愚,治愚先“疗”心,便理所应当地成为甘肃文化发展战略的首要目标。

(二)治愚就是要扫除愚昧,提高人的吸收知识的能力,提高人的智力水平。“疗”心就是要根除惰性(贫困)文化,实现思想观念的大解放和大转变,它们相辅相成。吸收新知识,必然有利于心智的开放与转化;心智的开放与转化,又会加速对新知识的吸收,二者都要落实到人的素质的提高上,这既符合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的要求,又是根除惰性(贫困)文化战略目标的具体实现形式。

人的素质的形成与提高,涉及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作为社会的人,直接是教育的产物。教育的方式、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水平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程度。仅就教育水平而言,西部是比较落后的。如甘肃86个县(市)中,通过“两基”验收的只有43个,人口覆盖率仅为47.5%(1998)。因此,当前发展教育的重点,应当放在扫除青壮年文盲和普及基础教育上,尤其要加大少数民族地区“两基”工作的力度。同时,针对西部实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尽快培养大批熟悉本地情况、掌握一到两门实用技术、又能起到示范推广作用的技术人才。要充分利用中央开发西部,政策与资金都向西部倾斜的机会,争取增加中央财政对西部教育的投入,并积极主动地与东部发达地区联合,发展高等教育,形成教育发展的梯次规模,以及中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合理配置。

提高人的素质,还应关注增强人的体质。因为人的生理素质不仅是其主体素质的物质载体,而且强健的体魄、健美的体态,还有助于培养坚定果断、敢于竞争的精神,展示人的昂扬向上的内心世界。所以,应当把发展体育事业和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卫生营养保健知识等,纳入文化发展战略的视野。

提高人的素质,关键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当然可以而且必须承担起这一重任,文学艺术在这方面的潜移默化作用亦不可忽视。文学艺术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它以特有的方式传达出作者对人生社会的体验、评判、理想及追求,使欣赏者在情感的交流撞击中产生共鸣,从而影响到他们的价值判断、生活方式、人生态度、理想追求。因此,文化发展战略必须高度重视坚持“二为”方向与双百方针,繁荣文艺创作,多出佳作,多出精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去鼓舞人、引导人,以健康文明的审美情趣去陶冶人。同时,要加强对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的思想管理与技术管理,时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的覆盖率,用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与文明,占领最广大的思想文化阵地。

提高人的素质,还应加大对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美术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它们在精神文化的生产方面,不仅仅是一个贮藏的环节,同时它们还具有整理、评价、传播的功能,是社会公众获取科技文化知识,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场所,也是社会整体文明发育水平的重要标志。

(三)重塑西部形象,是指在根除惰性文化、提高人的素质,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体质体态及行为方式的同时,遏止和改变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塑造良好的城镇文化形象。因此,它是人的形象与“物”的形象的统一体。其中,人的形象是灵魂,是决定的因素。

自然生态环境是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它的原生状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人的活动却可以大大改变它的原生状态,使它成为展示人的活动方式、活动能力、活动结果的对象化存在。所以,西部的生态环境恶化,其实是人的落后的思想观念与生产方式的物化形态。同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则显示了观念更新之后的人对自然,同时也是对自己更加负责任的态度,它一方面使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了环境资源的可靠保障,另一方面,也向外部世界展现了西部人民重整山河、再创辉煌的意气风发的新形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环境保护,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而且更应该成为一个文化发展的目标。

城镇是人类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不同地域间交流往来的窗口。与自然环境相比较,它的“人化”色彩更为鲜明直观,所以,城镇文化形象更能展示人的存在方式与发展程度,展示人的形象。西部地广人稀,城镇在数量上偏少(很多乡政府还建在村子里),规模上偏小(许多县城只有一条主要街道,而且很短)。城镇面貌老旧,卫生状况较差,城镇功能单一。本地人久在其中,习以为常。可在有眼光的外地人眼中,这简直就是活生生的懒散悠闲、身着过时服装、衣领上还闪动着油垢的人的形象。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启动以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提高城市化水平,完善城镇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县(市)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又出现了简单地拓展路面、修建高层建筑、瓷砖贴墙,或搞玻璃幕墙等雷同现象,如同千人一面,十分乏味。大兴土木之时,还往往忽略了建筑的风格式样,彼此间的映衬呼应关系,以及绿化、美化、环境污染等。结果有些城镇面貌变得不伦不类,很不协调。所以,重塑西部形象,应当在保护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的同时,花大气力发展城镇建设,塑造城镇文化形象,展现西部人民的历史文化面貌,以及在大开发中开拓进取的风貌。这里的关键,是正确把握城镇性质定位,搞好总体规划布局,注重各类建筑的风格造型,建筑物与周围空地、绿地以及周边自然环境(如山峦、河流等)的合理配置,建筑物之间的映衬呼应关系,体现地域或民族特色,清除封建的或外来的文化垃圾(如不健康的、庸俗的牌匾、广告等)。不可搞人有我有的攀比,不可简单追求直线(街道)加方块(高层建筑)的所谓宏大效应,更不能允许单位或个人各自为战,破坏城镇文化形象的统一与完整。在这方面,北京的现代气象、西安的古都风貌、乌鲁木齐的民族风情、大连的欧式景观等,应当成为西部塑造城镇文化形象的有益借鉴。

(四)文化发展战略所说的拉动经济增长,不是指把文化当作经济的附庸,搞“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也不仅仅是指提高人的素质,为西部大开发提供精神引导与智力支持,间接地成为经济增长的要素,而是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直接拉动经济的全面增长。比如,普及基础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人均GDP增长率可提高0.35—0.59个百分点。 当前发达国家都十分注意培植与发展文化产业。美国的克里夫兰在70年代末工业衰败以后,依靠文化产业重新走上振兴之路。奥兰托在1972年建成迪斯尼乐园之后,也是一路兴旺,以致于使整个中佛罗里达州地区都成为全美经济增长的热点,年贸易额高达564亿美元。日本文化产业的规模约28兆日元, 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德国文化产业为社会所创造的收入,在80年代中期就已达400亿马克,远远超过同期国家对文化设施投资的50亿马克。美国400家最富有的产业中,有72家就属于文化产业。日本学者日下公人认为:“21世纪的经济将由文化与产业两部分构成”,“文化必将成为经济进步的新形象。”(注:转引自钱光培、高起祥《发展文化产业与北京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抉择》,《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文化娱乐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方面。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与私人时间的增多,社会公众文化娱乐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文化娱乐业的发展规模也随之激增,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如日本,文化娱乐业的产值已超过汽车工业。在我国,截止1997年底,全国文化市场从业人员116 万,固定资产原值426.7亿元,全年主营营业收入190.8亿元,其中娱乐业独占鳌头,从业人员、固定资产原值与主营营业收入分别为94 万人、 396.9亿元、154.9亿元,分别占全行业的81%、93%和81.2%。所以,大力发展文化娱乐业,既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消费需求,也可以为社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可以缓解就业压力。西部的文化娱乐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以兰州市为例,各类娱乐场所投资仅为1.3亿元,1996年的营业额为5000万元, 上交营业税及各类附加费仅为700万元。可见,发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发展文化娱乐业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它的双重属性,即思想意识属性与产业属性,不能把它与一般的产业简单等同,要在获取丰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它在育人化人、思想意识引导方面的社会效益;二是经营网点的布局及档次结构,真正使大众文化消费大众化,这样,文化娱乐业才有可能得到持续发展。兰州市的文化娱乐业网点数量,从1995年后出现下滑,这与布局不当、高档次比例过高是有密切联系的。

(五)促进社会发展是文化发展战略的综合目标,也是文化发展所应追求的理想境界。它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基础,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四有”新人为核心,通过两个文明建设,求得社会总体的最佳发展,而不是某一部分的最佳发展,更不是以牺牲某些部分为代价,求得另外一些部分的发展。因此,它要求社会的管理者及各行各业,都要树立以人为中心,两个文明一齐抓的整体发展观,而不是把人看作经济的附属品,把社会看作分散的个别要素及其简单总和。甘肃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在开发大西北的热潮中,急欲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搭上经济增长的快班车,这是符合全省各族人民的愿望的。不过,“热”中要有“冷”,要看到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基础,但是,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社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认为:不能再只讲“经济核算”,不讲“社会核算”了,为了眼前的几百万元产值造成的污染,可能几千万元也治理不好。为了地方政府的政绩造成的资源和生态的破坏,可能几代人都要受害。

有鉴于此,文化发展战略在把教育、体育、文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以及医疗、保健、旅游、公益性文化事业、文化娱乐业等等纳入自己视野的同时,应特别注重它们的综合效应,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道德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坚持广泛参与原则与激励创新原则,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求新、求知、求美、求乐的基础上,依靠群众的主体力量,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使每一个人都能生活在一个宽松、和谐、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中,在不断发展与完善自身、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推动经济社会的增长与协调发展,共同走上既富裕又幸福的新世纪之路。

总而言之,西部大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迫切的,但又是长期的任务。任何脱离了整体发展的立竿见影式的短期行为,都将是有害的。而要真正地、彻底地制止那种自毁家园式的开发,就不能不着眼长远,从根除惰性(贫困)文化,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四有”新人做起。这似乎是个矛盾,有点像庄子所说的迎南海之水来救涸辙之鲋。其实,长远目标的实现是从眼前做起的,只要认真去做,远期效应就会不断通过即时效应显现出来。这里的关键,是要注重精神、物质、制度的有机统一。所以,树立大文化观,不仅是制定文化发展战略的需要,更是社会综合平衡发展的需要。

标签:;  ;  ;  ;  ;  ;  

大文化观与西部大开发中文化发展目标的选择_西部大开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