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阶段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萌芽期。对此,参与和监控中小学生课后文化生活应成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组成部分,为青少年的“课后文化”生活筑起防火墙;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课后阅读;并以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为载体,引领中小学生开展积极“课后文化”生活,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新媒体;小学生;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9-198-01
以漫画及电子游戏为代表的娱乐方式已经成为当下青少年“课后文化”生活的主要方式和交流内容,较之于传统的图书,学生对手机、电脑、游戏机、掌上电脑、电子书籍等电子娱乐产品的抵制能力较差。随着现代影像产品的普及,小学生获取动漫制品及电子游戏等娱乐产品变得容易,这无形中逐渐增加了其在学生“课后文化”生活中的比重。
小学阶段是个人世界观和人生观值观形成的萌芽期。小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旺盛,但是他们明辨是非和自控能力较差。如今社会上出版的各类动漫制品及电子游戏良莠不齐,个别甚至出现成人化、低俗化、恶趣味等不适宜青少年儿童成长的内容。由于长时间使用各类电子产品而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视力下降、语言表达能力下降书写能力退化,性格孤僻,暴力倾向、社会成就及公平感低,家庭安全等,应引起教育主管部门、教师及家长的充分重视。
一、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消极“课后文化”形态
(一)沉迷于各种漫画
读书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对文学作品分辨能力及抵御能力较差的小学生而言,我们有必要对他们课外阅读的内容开展引导和监督,积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健康的漫画,自觉抵制低俗的劣质的漫画作品,尤其要防止学生过于沉迷于各类漫画。
(二)热衷观看动漫视频
长时间地观看动漫视频对青少年正确的学习习惯养成是不利的,动漫视频中鲜艳的色彩,动听的音乐和动态的图像会使得学生面对相对单一的书本文字时失去读书的乐趣。
(三)电子游戏
电子游戏自20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一直因青少年沉溺其中,甚至助长叛逆及暴力等一系列副作用而备受社会争议。国外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在21世纪,网络游戏可能造成比吸毒和酗酒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消极“课后文化”对小学生人格素养形成的影响
小学生判断是非能力不强,喜欢不良动漫制品中低俗化、成人化角色的模仿,对动漫制品中对与错、好与坏通常是“照单全收”,而且将角色生活化,这必将给校园及家庭的正面教育增加困难,甚至很难纠正他们的语言和行为习惯。比如不良动漫作品中的暴力情节,会导致青少年错误模仿,形成暴力倾向,从而造成对弱者同情感的缺失。
三、性格孤僻,人际交流能力弱
人际交流的缺失会逐步使得青少年变得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也会逐步失去人际交流的能力与技巧。
(一)学生积极的“课后文化”引领策略
教育部门、教师和家长应为小学生筑起消极“课后文化”的防火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 1)教育部门加强对小学生各类“课后文化”资源的甄选工作。
教育部门应积极行动起来,确实做好小学生各类“课后文化”资源的甄选工作。面对各类良莠不齐的“课后文化”资源,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小学生的课后文化生活筑起第一道防线。
(2)学校和家长加强青少年消极“课后文化”的监督。教育者和家长应积极参与学生的课后文化生活,时刻发挥监督和干预的作用,及时发现和杜绝不良消极“课后文化”流入校园和家庭。引导小学生将课余时间用于积极的“课后文化”生活,如组织“读一本好书”“我作文我朗读”“书香伴我成长”等活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3)学生课后的动漫及电子游戏行为做到有节制。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消极“课后文化”行为应该坦诚指正,与其躲躲藏藏,不如将正常的动漫及电子游戏行为放在学校及家长可以监控的地方,当学生无法抵御其心理需求时,合理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内进行娱乐。在保障健康成长的前提下,努力让学生对健康动漫及电子游戏做到喜爱而不沉溺。
(二)积极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即使在电子影像飞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的教育部门仍清醒地认识到读书是一个人的自我完善、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重要保障。让学生在图书的海洋里扬帆,真正知道“书本是甜的”,从而自觉远离消极“课后文化”。
(1)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需求。引导和鼓励学生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激发学生课外兴趣和需求。兴趣和需求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地在学习实践中为学生创造读书的机会。比如有计划开展“国学诵读”“诗词朗诵”“我阅读我快乐”等读书沙龙活动,布置学生完成课后阅读任务,号召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读书比赛。
(2)语文教材的评价体系中增加课外阅读的比重。目前,语文试卷中短文阅读部分就是对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考核,如果学生课后阅读面广,自然在考试中就更容易取得优异成绩。为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后阅读,可以进一步加大课外阅读题目在整张语文试卷考核中的比重,鼓励小学生在“课后文化”生活中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
(三)以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为载体,引领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后文化”
广泛开展音乐、体育、书法、舞蹈等文体活动,用艺术学习和体育锻炼来充实小学生的“课后文化”生活。教育者应努力营造积极的、健康的校园文化,以小规模、高频度的文体活动为载体,发挥艺术和体育在青少年人才培养中的特有作用,引领小学开展积极的“课后文化”生活。以积极来对抗消极,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艺术修养,让广大小学生自觉抵御消极“课后文化”生活的诱惑。
四、结语
参与和监控小学生“课后文化”生活应成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组成部分,为青少年的“课后文化”生活筑起防火墙;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课后阅读:并以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为载体,引领小学生开展积极的“课后文化”生活,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厚忠.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方法[J].知识窗(教师版),2014(11).
[2]陶爱兰,李佳屏.新媒体时代青少年阅读探析[J].学校理论与实践,2011(7):71-74.
[3]王佑镁.全民阅读视阈下未成年人新媒体阅读与推广[J].中国信息界,2012(2):33-36.
[4]李萍.谈网络时代学校对青少年阅读习惯的培养[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10(2):24-25.
论文作者:刘昌国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课后论文; 小学生论文; 文化论文; 青少年论文; 学生论文; 电子游戏论文; 课外阅读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