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全员创新、班组团队创新、创新工作室“三位一体”职工创新体系建设的研究论文_王学勤

推进全员创新、班组团队创新、创新工作室“三位一体”职工创新体系建设的研究论文_王学勤

神华准能选煤厂原煤车间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0300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较之于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人类创造价值的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日渐失去竞争力,在资源与能源约束、生态环境硬约束的双重影响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时代的呼声。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构建企业创新体系来推进创新,建立企业创新体系已经成为我国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企业的创新就是要加强全员创新、班组团队创新、职工创新工作室“三位一体”的职工创新体系建设,以创新工作室创新为引领,加强班组自主创新管理,实现班组团队创新,最终达到全员创新的目的。

关键词:创新;团队;企业文化;理念;工作室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兴旺的力量源泉,企业的创新更是企业的生命,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引进一种新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开辟新的市场;开辟和利用新的原材料;采用新的组织形式,这些都是创新的具体表现,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观念和思维的创新。有了观念和思维的创新,再把创新思维付诸于实践,就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达到创新的目的。企业的创新就是要加强全员创新、班组团队创新、职工创新工作室“三位一体”的职工创新体系建设,这就要求把这三方面有效的结合起来。

一、加强职工创新文化理念培育,增强企业全员创新的源动力

在企业要想实现全员创新,首先要对职工进行创新理念的培育,如何进行职工创新理念的培育呢?

首先要加强对职工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教育,提高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信念,并具体表现为企业风范和企业精神。其中不乏一些创新的文化、理念,加强对职工企业文化全方位的培训教育,能够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有利于职工形成统一的文化引领。企业文化教育中能够承认每一个人的贡献,并鼓励每一个员工都做出自己独有的或协同的贡献,结果必然是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竞争情报的反应速度的能力。以企业文化培训学习的形式加强竞争意识,使竞争意识融入员工的血液之中,促使竞争情报流动成为企业竞争活力的来源,为员工创新提供源动力。

其次要建立健全职工创新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全体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通过对创新型员工薪资需求的合理满足保证对员工的创新激励作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还可开展如:技改技革、合理化建议等一些技术创新和思维创新的活动,鼓励员工充分发挥创新潜能,同时还要为职工的创新成果提供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大职工创新奖励力度,使创新职工能够得到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鼓励,进一步为全员创新提供源动力。

二、推行班组自主创新管理,提升班组团队创新水平

班组作为生产企业最基层的运作单元,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产水平和能力,班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是决定企业健康发展的细胞,要想实现班组团队创新,就要激发每一颗细胞活力,让每一名班组成员时刻保持创新意识,积极投身创新实践。

首先要强化岗位技能的传承,提升整体的技能水平。班组人员既是相对稳定,也是一个新老更替的团体。立足岗位实际的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班组创新能力的基础如何,因此要把强化岗位技能摆在第一位置,突出做好新老交替中的技能传承,实现整体技能水平的提升。推行“师徒帮带”,让新人尽快的进入岗位,鼓励老师傅们公开经验技术,实现班组技能共享。推行“师徒技能捆绑”,将人员进行分组,结对子,技能高的带技能低的,同时实行捆绑考核、捆绑绩效,让师傅肯教,徒弟主动学,从而实现技能的传承。

其次还要在班组整体层面上,实现对技能岗位技能知识和标准的总结,形成班组技能经验,使每一批大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岗位胜任,加大不同岗位之间的经验交流,把班组的技能传承好了,开展创新型活动也就有了基础支撑和人才的支撑,工作的开展就能实现整体的平衡和全员的参与。

再次要注重班组创新文化的培育,增强创新的主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设创新型班组,创新氛围是持续推进的基本支撑,没有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就不能够实现持续性,员工也就缺乏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要始终坚持把班组创新文化的培育作为建设创新型班组的核心内容。

三、彰显团队创新优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发挥创新工作室引领作用

神华准能选煤厂原煤车间的“劳模于龙创新工作室”就是以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于龙为带头人建立的,现已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工会的挂牌,工作室共有成员17名,大专以上学历16名,高级技师1名,工程师3名,助工13名,平均年龄35周岁,集成了车间各方面技术人才,是一支技术、经验、工作能力十份过硬的尖兵团队。通过开展项目攻关、自主管理活动、技术难题探讨和岗位技术交流等活动,成为培育创新人才的大课堂、职工岗位成才的大舞台、项目课题的攻关队、解决现场技术难题的智囊团。

工作室自2013年11月成立以来,累计投入资金40余万元。累计完成创新成果10余项,申报专利2项,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0多万元,开展技术培训2000多人次,重点培养出了4名独当一面的技能、管理型人才和8名技师级人才,并充实到到了车间的重要管理岗位,使得车间200多人的职工队伍的整体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由此可见,想要创新工作室真正在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做好“三个选树”:选树好有一定创新成果和创新能力的劳模;选树好业务精湛、技能高超的技术领军人物;选树好有较高创新热情、较多创新成果的科技新人。做到“三个保证”:保证职工创新工作室有活动场地、设备设施、工作室制度和创新目标;保证有一定的创新经费;保证足够的人才支持。实现“三个提高”:通过创建活动,实现广大员工技术素质、创新能力、创新成果转化率和应用率的提高。做好“两个奖励”:创新工作室以劳模或技术领军人物的名字命名,并颁发牌匾,对工作室的经验和成果及时宣传,做好精神奖励;通过对创新工作室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的考评,给予物质奖励。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创建理念:一个创新工作室的建立首先要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办公室、会议室和实操室等应一应俱全,根据工作室主要创新项目应配备了电脑等所需设备设施,为日常创新工作准好准备。同时还要研讨确立工作室创建的宗旨和工作重点。如劳模于龙创新工作室确定了“勇于探索、求真务实、赢在执行”的创建理念,以“产研结合、创新驱动、服务生产、破解难题”为宗旨,本着“创工作之最、展群众之睿、挖技术之潜、显科技之力”的创新工作理念,以“强化人才培养、带动技能提升和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目标,等一系列创建理念来提升工作室队伍的创新热情。

三是“三位一体”构筑创新创造体系:把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以及个人创新创造“三位一体”集合起来,同时把工作室与劳动竞赛、技能比武、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活动有机结合,才能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创新创造成果才能层出不穷。

建立全员创新、班组团队创新、创新工作室“三位一体”的职工创新体系,以创建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支点、以班组团队创新为主体、以全员创新为基点,把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为企业健康、科学发展不断注入创新活力。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论企业全员创新》;

[2]中国论文网--教育论文发表--《依托创新工作室提升员工创新工作能力》;

[3]张书刚【彰显团队创新优势 激发职工创造活力】 芜湖日报 RB04 2014年11月28日。

作者简历:

王学勤,男,1986年2月出生,群众,现在准能选煤厂原煤车间工作,助理政工师,现任原煤车间政工员。

论文作者:王学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7

标签:;  ;  ;  ;  ;  ;  ;  ;  

推进全员创新、班组团队创新、创新工作室“三位一体”职工创新体系建设的研究论文_王学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