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应用集束化治疗的临床探讨论文_龙春波,汤丽娟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湖南湘西 416000

【摘 要】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采取集束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到2013年7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6h和24h集束化治疗,观察记录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和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两组患者住院时间、30d的病死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和SOFA 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集束化治疗的依从性和可操作性,可以降低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

【关键词】集束化治疗;感染性休克;病死率

感染性休克是临床的多发的危重病,主要是全身性严重感染导致的患者多脏器官功能损害为特征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对患者生命构成严重威胁[1]。临床目前多采用集束化治疗感染性休克,根据研究表明集束化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虽然现在集束化治疗感染性休克在得到认同,但是在临床的操作上受多种因素的干扰不能彻底实施。集束化治疗在临床操作的依从性还较低,此次研究通过选取2012年到2013年7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到2013年7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纳入标准:⑴体温小于36大于38。⑵心率大于90次每分钟,呼吸频率大于20次每分钟或者PaCO2<32mmHg。⑶白细胞计数大于12×109/L或者小于4×109/L或未成熟细胞>10%,有感染的现象。⑷给予20 mL/kg液体的复苏后平均动脉压仍小于65 mmHg。排除标准(符合其中一项):⑴外伤、活动习惯出血。⑵心源性肺水肿。其中男性35例,女性31例;年龄23岁到69岁,平均年龄(48.97±2.8)岁;重症肺炎29 例,急性重症胰腺炎17例,肠梗阻14例,肺癌8 例,其他8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状况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措施,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确定病因,给予抗感染、维持水、营养补充、电解质平衡、器官脏器的功能保护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6 h 和24h集束化治疗,两组患者留取病原学标本,然后病原学检测;1 h 内广谱抗生素的抗感染治疗;同时动态监测血清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血压;20 mL/kg 的标准液体复苏,平均动脉压水平保持在65 mm Hg 以上;保持血细胞比容大于30%,可以根据情况采用浓缩红细胞注射或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血糖水平保持在8.3 mmol/L 左右;需要持续升压药应用者可采用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用量为氢化可的松300mg/d标准;给氧浓度需要及时观察调整。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和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两组患者住院时间、30d的病死率。

1.4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 检验,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APACHEⅡ和SOFA 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和SOFA 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死亡情况和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2.3 6h集束化治疗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抗生素使用前血培养送检、血清乳酸测定、1h内静脉使用抗生素、2 h 内中心静脉置管、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3讨论

严重感染引起的的感染性休克在临床中是危重病人的死亡主要原因,探讨分析其治疗的有效手段成为了重点课题。集束化治疗做为对感染性休克的一种早期治疗手段,已经广泛临床上应用。建立及时有效的集束化治疗,可以降低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死亡率[2]。本次选取2012年到2013年7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和SOFA 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建立及时有效的集束化治疗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大大提高,死亡率明显降低。

感染性休克集束化的治疗主要分为复苏和管理,也就是6h集束化治疗和24h集束化治疗。集束化治疗讲求的是有效性和及时性。一旦发现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及早采取集束化治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3]。

虽然现在集束化治疗感染性休克在得到认同,但是在临床的操作上受多种因素的干扰不能彻底实施[4]。根据相关报道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以下几个主要原因,①患者病情严重,住院急,医护人员未能及时标本采集或者送检;②护理人员依从性低,没有严格按照集束化标准操作进行;③患者自身原因错过了6h集束化治疗[5]。为了更好的提高集束化治疗的依从性应设定标准,制定表格,提高依从性;定时的对医护人员培训学习、规范临床操作,使集束化治疗达到最好的标准,才能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死亡率。

综上所述,此次研究集束化治疗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尽早建立集束化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但是目前对集束化治疗的依从性低,应多方面归纳总结,制定详细标准流程,提高依从性,让集束化治疗感染性休克在临床上发挥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瞿星光,张朝晖,周刚,等.以集束化治疗为核心的临床路径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2,23(2):7-10.

[2] 黄建会,张志鸿,黄远琼,等.早期集束化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2013,19(19):3626-3628.

[3] 王桥生,苏华,符晖,等.早期集束化治疗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应用价值[J],重庆医学.2015(3):263-264.

[4] 许中超,李土龙,叶天平.集束化治疗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4(5):263-264.

[5] 卢年芳,郑瑞强,林华,等.集束化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研究优先出版[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2):189-191.

论文作者:龙春波,汤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5

标签:;  ;  ;  ;  ;  ;  ;  ;  

感染性休克应用集束化治疗的临床探讨论文_龙春波,汤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