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首先对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能检测的重要意义进行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能的检测方法进行论述。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能的全面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能;检测方法
1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能检测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相关规范标准对建筑结构的服役年限进行了规定,通常情况下,普通建筑的服役年限最少不得低于50年。然而,通过对大量既有建筑进行调查后发现,绝大部分的服役年限均达不到50年,一般到30年左右时,结构的整体性能会大幅度减弱,严重的还会出现安全隐患。为了确保既有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当其服役年限超过30年后,需要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并以检测结果为依据,对建筑结构进行评价,据此,对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判断建筑是否能够继续使用,若是建筑中的某些结构出现问题,则应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加固处理,以此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耐久性,从而使其能够达到规范规定的服役年限。对既有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具有如下意义:
1.1有助于建筑服役年限的提升
通过对既有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能够及时发现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结构加固提供依据,随着结构问题的消除,建筑的使用功能可以得到全面恢复,由此能够使建筑的服役年限获得大幅度提升。
1.2有助于节能减排
通过相关调查发现,在国内一些城市中,部分既有建筑的结构尚且比较完整,使用功能也基本正常,但却由于某些原因被拆除。在对既有建筑进行拆除的过程中,不但需要投入一定的人财物力,而且还会产生出大量的建筑垃圾,由此给城市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和破坏,与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理念相违背。而对既有建筑结构进行安全性检测,可以判定其是否仍然具有可用性,这样便可以防止建筑在服役期内被拆除的情况发生,同时,按照评价结果,对建筑结构进行整体性加固后,可使建筑继续使用,由此可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1.3有助于财产和人身安全的保障
在既有建筑的使用过程中,有些业主处于某种特殊的需要,会对建筑结构进行改变,由此会导致荷载发生变化,这样一来,会给建筑结构埋下安全隐患。对既有建筑结构进行安全性能检测,能够使各种潜在的安全问题被及早发现,进而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对问题进行解决处理,从而确保业主的财产和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2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能的检测方法
2.1检测原则
对于既有建筑安全性能检测而言,在整个检测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多种检测技术,并且其中涵盖的内容也相对较多,如结构整体检测、专项检测等等。在检测工作开展时,检测单位需要就先接到业主的委托,同时,鉴定人员需要对结构的复杂程度进行全面了解,鉴于此,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能应当遵循如下几点原则:
2.1.1科学性原则。在对检测方法进行选择,以及对被检测结构构件进行选取时,应当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必须要有充足的理论依据,切忌主观随意。
2.1.2规范性原则。承接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能检测的单位,应当具备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资质,并且只能承揽资金范围以内的检测项目,所有检测人员必须严格根据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开展检测工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2.1.3真实性原则。在对既有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业主方的要求,并依据现行的规范标准,不可对其中的某些内容或是环节进行省略,更不可以编造虚假的检测数据,应当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及可信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检测程序
2.2.1初步调查。在该阶段中,要深入到既有建筑现场,了解建筑物的使用情况,根据已经获取的图纸资料对建筑物的构造进行核查,并根据核查结果填制建筑初步调查表。具体的核查内容为:建筑物的现场环境、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目测中发现的与图纸资料不符的问题等。
2.2.2检测方案。检测人员在掌握图纸资料、深入到现场查看的前提下,针对既有建筑结构情况,制定安全性能检测方案。在检测方案中要明确以下事项内容:既有建筑物概况,包括建筑物结构、面积、层数、年代、原设计缺陷、各参建方等;明确安全性能检测的目的,对既有建筑物安全性能作出客观评价,明确各参建方在安全质量方面的责任;收集整理适用于检测的标准、规范和技术资料。国家和行业标准适用于绝大部分既有建筑安全性能检测。而对于特殊的既有建筑物,应结合地方标准或检测单位制定的检测细则进行检测;根据既有建筑物的具体情况选用检测方法,明确检测的重要部位,以及检测事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开展检测工作,确保参与检测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具备相应的检测资格;在检测之前,检查设备仪器的精确度和灵敏度,并在检测过程中观察设备仪器的用电量和设备功率变化;在安全性能检测过程中,要明确内业时间要求,合理安排检测工作进度;计划安排与检测工作相关的配套措施,包括检测人员素质要求、水电设施要求、装修层改动措施等;在检测过程中,要求检测人员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使其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2.2.3详细调查。在通过初步调查掌握既有建筑物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详细调查活动,研究分析建筑物内外环境、使用性能和实际状况,为作出客观的安全性能鉴定提供详细资料。调查检测内容具体包括以下方面:检测建筑物实际使用情况、建筑物详细构造情况、建筑物承重系统安全性能情况、建筑物现有条件的使用情况等。
2.2.4检测方法。在建筑外观检测中,要采用仪器或目测的方法进行全范围检测。在建筑物内部构造检测中,要重点检测以下构件:受污染、腐蚀、侵蚀、冻融、冲撞、磨损的建筑构件;长期暴露在室外的构件;受反复荷载作用的构件;受大动力荷载作用的构件;长期接触侵蚀性土壤的构件。在检测建筑构件的尺寸偏差时,应采用抽样检测法,针对严重影响安全性能的构件进行取样检测。在检验与构件结构性能相关的荷载情况时,要选取承受荷载作用相对较大的构件进行检测。若建筑物下部位长期处于腐蚀性土壤,或曾经遭受过地质灾害,则要优先选取出现安全隐患的构件进行检测。
2.3检测技术
对既有建筑中的砌体结构进行检测时,可以采用的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如回弹检测法、冲击检测法、轴压检测法、取芯检测法等等。随着建筑技术水平的不断完善,一些新的检测方法随之出现,并在既有建筑砌体结构检测鉴定工作的开展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对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时,为防止对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造成破坏,可以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检测法、钻芯取样法、网格法等等。
结论:
综上所述,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能检测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由于整个检测过程涉及的内容既多且广,因此,要求检测人员必须了解并掌握具体的检测方法,并在工程实践中加以合理运用,以此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既有建筑结构加固改造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由此可使建筑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延长。
参考文献:
[1]裴兴旺,李慧民,孟海,黄依莎.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检测过程质量脆弱性评价[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43-44.
[2]华根勇.浅析我国既有民用建筑结构检测及安全性评定[J].山东工业技术,2017(12):145-146.
[3]闵笑峰.浅析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检测与修复加固[J].江西建材,2017(12):134-135.
[4]黄志伟.建筑物火灾后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研究[J].低碳世界,2017(7):87-88.
[5]陆才东.结构检测在房屋安全性鉴定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居舍,2017(10):109-110.
论文作者:何伟,昝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建筑结构论文; 性能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物论文; 构件论文; 结构论文; 检测方法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