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合作式疼痛管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论文_刘小兰,吴玲玲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盐城 224002

【摘要】目的:探讨医患合作式疼痛管理对促进胫骨平台骨折病人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4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科学有效的医患合作式疼痛管理,术后12h、24h、48h对两组患者疼痛情况进行比较,术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肢体活动度进行比较评价。结果:两组病人在术后疼痛、关节活动度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病人进行医患合作式疼痛管理有助于术后减轻患者疼痛,早期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关键词】疼痛管理;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恢复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323-02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后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以及情感体验,当代疼痛观认为: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它已经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项生命体征。疼痛也是骨科医疗和护理最为常见的临床问题,在常见的疼痛强度评估中,骨科疼痛级别相对较高,而术后疼痛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胫骨平台骨折(fracture of tibial plateau)是膝关节创伤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也一直是骨科医护人员较难处理的骨折之一。胫骨平台是膝关节的重要负荷结构,一旦发生骨折,内、外平台受力不均,将会产生骨关节炎改变。部分患者由于担心术后疼痛,而对手术治疗产生恐惧和抵触的心理,甚至导致延误病情。术后由于疼痛不敢进行功能锻炼,容易出现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感染、术后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对于此现象,我们将选取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后分组分级疼痛教育及管理,从而了解两组患者在术后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方面的差异,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疼痛管理的方法和意义,提供有效的临床循证医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胫骨平台骨折病人84例,其中男52例,女32例;年龄15~64岁,平均40岁,均为车祸伤或高处坠落所致胫骨平台骨折,无认知及沟通障碍,其中有4例合并半月板损伤,16例为开放性损伤,无神经血管损伤,入院后2~5天内手术。将84例病人按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手术麻醉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在病种和年龄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术后按照常规护理,早期卧床休息为主,包括观察生命体征,患肢予以抬高,观察患肢伤口敷料情况、患肢末梢血运情况以及肢体活动度,给予肢体常规功能指导早期功能锻炼等护理,当病人出现疼痛症状时汇报医生处理。实验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采用以下干预措施。

1.2.1 疼痛健康教育 在病人入院时即给予病人疼痛相关知识指导,指导病人评估疼痛程度的方法,教会病人用长海痛尺来评估自己的疼痛情况。由于年龄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个人经历的不同,疼痛刺激对患者的耐受性有明显的个体差异[1]。我们护理人员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认真观察患者对于疼痛反应,对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时进行评估,指导患者自我评估疼痛情况,疼痛时该向谁主诉,怎样可以缓解疼痛,避免患者形成使用镇痛药即会成瘾的误区。在各项护理活动前后均进行健康教育,比如用药前后讲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用药之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使用此药物的相关注意事项 [2]。术后教育患者镇痛泵的使用方法,教育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使用镇痛药物,让患者了解到使用止痛药镇痛不仅可以改善伤口周围组织的血供,减少发生术后并发症,还可减少因剧痛引起呼吸、心血管等生理功能紊乱现象的发生,使患者早日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1.2.2 心理护理 在患者入院后即与患者和家属进行交流,了解病人的心理情况和身体的基础状况,密切观察患者对疼痛的反应,鼓励患者自己说出对疼痛的感受,给予必要的心理安慰和解释,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由于焦虑情绪而引起的疼痛反应。由于心理上担心疾病,患者会产生紧张、焦虑以及烦躁等负面情绪,这会使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导致患者对术后的疼痛更为敏感[3]。持续忍受剧烈的疼痛会导致机体产生不良反应,这点我们要让患者了解到;而在剧烈疼痛的情况下使用镇痛药物是不易成瘾的。通过让相似病例的手术成功患者介绍手术及疼痛的经历,使患者的紧张情绪和心理负担得以减轻,消除患者的疑虑,这样有利于减轻疼痛的感觉。

1.2.3 镇痛药物的使用 使用有效的镇痛药物是最直接、有效的减轻患者疼痛的控制手段[4]。在患者自诉疼痛评分≥4分时使用止痛药物,静脉滴注氢溴酸高乌甲素8mg或者氟比洛芬酯50mg每天。术前晚口服塞来昔布400 mg,术前给予塞来昔布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反应以提高患者的疼痛阈值[5]。术后麻醉清醒后即给予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75mg肌肉注射,术后当天睡眠前使用双氯芬酸钠栓50mg塞肛,不仅可以缓解疼痛,还可以降低全身炎性反应。术后第二天开始每天早晨八点、中午十二点、下午四点、晚上八点评估病人的疼痛情况,让病人自己说出自己的疼痛评分,若疼痛评分≥4分即遵医嘱静脉使用或肌肉注射镇痛药物。由于不完全的交叉耐受性存在于阿片类药物之间,因此可在一种阿片类镇痛药效果不佳时适当的使用另一种阿片类镇痛药物,这样可以使镇痛效果增加,并且使毒性作用减少。通常情况下,想要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单靠药物镇痛和单纯镇痛很难,所以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积极地对因治疗,联合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增加疗效[6]。

1.2.4 功能锻炼 在患者受伤后48小时内局部冰敷,用高度为30cm的下肢抬高垫抬高患肢,使患者早日减轻肿胀,有利于减轻疼痛的感觉。在术后麻醉清醒即开始早期的功能锻炼,通过早期、适度、合理、科学的功能锻炼,主、被动活动关节和周围的肌肉,能够改善关节周围血液循环,减少关节粘连,促进炎症吸收和消散,同时有利于减轻肿胀并且缓减疼痛,加快关节血液循环及血肿消除,改善关节活动度。在功能锻炼的同时要注意患肢保暖,并且在睡眠时需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

1.3 评价指标 每个病房里都贴有长海痛尺的图片,患者可以随时评估自己的疼痛情况。每个护士的口袋里都配备一套评估工具,对手术后病人进行常规疼痛评估并记录。应用长海痛尺对患者术后12h、24h、48h进行评定,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剧烈疼痛。病人术后6个月回院复查时对病人进行随访,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2组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膝关节功能比较(正常+良好VS一般+差)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膝关节功能情况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疼痛可导致患者产生烦躁、焦虑、厌食、失眠、免疫功能下降、血压升高等一系列生理、病理以及心理的变化,可引起循环、呼吸功能紊乱及代谢等内分泌功能的失调,甚至会影响手术的预期效果和术后康复过程。如果在初始阶段不能够有效控制疼痛,持续的疼痛刺激不但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理性重构,也可能发展成难以控制的慢性疼痛。患者躯体和社会功能会受到影响,住院时间会延长,甚至会增加医疗费用,患者正常活动和社交活动也会受到影响。对于疼痛,目前已有相关的护理质量指标[7],这使我们对于疼痛的控制将更加规范化。而一般情况下神经血管、膝关节韧带及半月板损伤会和胫骨平台骨折同时发生,会导致膝关节粘连、韧带挛缩,甚至膝关节僵硬,一旦处理不及时易形成严重的膝关节功能障碍。膝关节的稳定性、正确的负重分布、软骨的生物特性以及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决定了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显示,给予医患合作式疼痛管理的实验组患者疼痛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也优于对照组。传统方法注重于疼痛发生后使用止痛药物控制疼痛,而实验组是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疼痛管理,通过给予患者适当的疼痛教育,让护士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与患者自己进行疼痛评估两者相结合,根据疼痛评分来选择性地使用镇痛药物并结合其他辅助的镇痛疗法,及时有效的缓解疼痛,从而使患者能够顺利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使机体功能恢复到最佳水平,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4.小结 对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进行医患合作式疼痛管理,即在病人入院时便进行疼痛知识的健康教育和指导,给予减轻疼痛的处理,适当的心理护理,并指导患者正确地评估自身的疼痛情况,使患者参与到自己的疼痛管理中,在术前和术后麻醉清醒时即给予超前的镇痛药物,护士在术后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并汇报医生及时合理地使用镇痛药物,在疼痛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加快术后水肿的消除,抬高患肢并注意保暖,有效的控制术后的疼痛,可膝关节的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对于改善关节功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燕,曲静,原丽伟,等.护士对病人术后镇痛认知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4,19(24):31—32.

[2]陈建意,杜可爱.护理干预对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9):23-24.

[3]王妹南,高远,黄颖,等.腰椎间盘术后疼痛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8,22(32):2925—2926.

[4]胡三连,许燕玲,许鑫.骨折后疼痛的护理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09):24-26.

[5]Sandhu T,Paiboonworachat S,Ko-Iam W.Effects ofpreemptive anal-gesia i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urg-Endosc,2011,25(1):23-27.

[6]谭菊香. 护理干预对骨科病人术后疼痛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3):47-49.

[7]黄天雯,陈晓玲,谭运娟,等.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的建立及在骨科病房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5,(2):148-151.

论文作者:刘小兰,吴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4

标签:;  ;  ;  ;  ;  ;  ;  ;  

医患合作式疼痛管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论文_刘小兰,吴玲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