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特色建设的几个误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误区论文,特色论文,学校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在国家强调文化自觉、教育走向内涵发展的大背景下,许多学校都认识到了学校文化之于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在创设和创建自己的学校文化、凸显自己的文化特色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笔者曾到一些中小学就“学校文化特色建设”进行了走访、调研和观察,发现对特色的追求几乎成了大多数中小学的共识。然而究竟如何看待学校文化特色,包括“特”的价值、“特”的含义、“特”的形成、“特”的作用的发挥等等,尽管人们的理解和判定千差万别,但还是呈现出了一些具有共性的、迫切需要进一步梳理和澄清的问题。由于对这些问题缺乏必要的理性自觉,从而导致学校文化建设在实践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要么受制于经验或教条,要么浮于表面、浅尝辄止,有的甚至走向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反面。由不重视文化特色走向对文化特色的寻求是学校发展的一大历史性转变,固然可喜,但对文化特别是文化特色的理解和实践若偏差过大、误入歧途,那么,其结果则可能是可悲的。在此,笔者仅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就当前中小学学校文化特色建设中存在的一些误区、误读谈谈自己的看法。 误区一:“特”就是好。这牵扯到对“特”的价值的理解。笔者想表达的是,“特”未必就是好,“特”仅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不能把“特”与“好”之间直接划等号。一方面,从教育学的视野来看,特色本身是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学校文化之所以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是基于多种因素,尤其是人的发展、学生的发展的需要来考虑的,而不是为了特色而特色。学生总是生活在具体的丰富的人文环境中的,每个学校也都鉴于其历史、地理和文化因素等,都会有其与众不同的一面,这种差别无论大小,都会形成人的成长的文化底色。把这些底色进一步的挖掘、丰富、彰显,在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发展的同时,也利用其达成独特人格养成之目的,乃是教育之本义。所以,文化特色的寻求本身绝不是目的,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其本身没有自足的价值。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学校的文化特色本身既需要一般意义上的价值上的反省,也需要教育学的立场和角度对其进行检视,从这点来看,特色也未必就是好的,就是学校应该提倡的和追求的。说它需要一般意义上的价值上的反省,是因为一般来说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展示了人的精神追求,那么,就需要对这种精神追求和价值观进行必要的反省和批判,而不是对既有的、能够称得上是特色的文化不分青红皂白地“拿来就用”,对此毋庸赘述。除此之外,学校文化该提倡哪种特色,还需要从教育学的角度,从现阶段学生身心成长的角度进行反思。前者要保证学校文化特色内在的价值追求是好的,后者则要保证这种价值追求的外在表现方式、载体和对学生的作用机制等是适当的,是适应、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需要的。 既然“特”并不等于“好”,在学校文化特色的查找、确认过程中,就需要对特色保持理性、平和甚至警醒的心态,提倡反省地看待特色,包括已经形成的特色和将要追求的特色,不能一听说特色就认为是好的,应该提倡的,认为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同时,在实践中也没有必要把特色置于学校文化建设的首要地位,特色只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维度或维度之一,除此之外,作为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建设作为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不能为了特色而牺牲更基本、更重要、更一般的东西,更不能为了特色而特色。另外,从宽泛的意义上来理解文化,把文化视为人文化成的过程及其结果的话,任何一个个体、学校都生存于现有的文化谱系之中,没有没有文化的教育,也没有没有文化的学校,对生存于其中的文化做出识别、提炼、区分之后,对其在方方面面的独特之处从学校文化建设的角度加以价值判断和教育学意义上的检讨后予以孕育和弘扬,从而逐渐形成和凸显自己的特色。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是注重对现有的、浸润其中的文化进行梳理、承续,再注意寻找、升华其可能具有的特色,而不是倒过来,先找一个特色作为最好的、甚至唯一的目标不假思索地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最高鹄的,舍本逐末。 误区二:“特”就是不同。一般来说,特色标志着一种事物不同于另一种事物的地方。应用汉语辞典对“特色”的解释是:“某事物与众不同的色彩、风格等;事物最见长的方面”。①p1229毫无疑问,前面在冠以“学校文化”,那就是说一所学校的文化与众不同或最见长的地方,具体是哪儿不同或最为突出,可以先存而不论。但是,这里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当前学校文化建设所要追求的不同、特色是以“同”和“通”为前提的,换句话说,与起码的“同”和“通”相违背的“特色”是不值得提倡的。所以,不同并不是“特”的全部。 具体而言,所谓以“同”为前提,就是指学校文化建设、特色的寻求应当首先尊重和认可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的现代文明的价值共识、共同的精神财富和生活经验,不应当游离之外、甚或以对立的姿态而出现。一旦以特色的名义弃几千年来世界文明所共同向往的人间大道、弃人类文明的主脉而另寻歧路,就与个体成长、文化传承、国家与社会的未来均有害而无利。在此意义上,学校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传承文化的同时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而传承什么、用什么育人,在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多元化的今天,如果基于人类的、历史的宏观视野来看,人类文明的最大公约数、无数次实践所证明了文明共识、价值共识、共同的精神财富是首当其冲的。舍此,便无法言及教育、人、国家与社会的现代化,无法言及现代文明。这些“同”,体现在对文化建设来说具有核心意义的价值观上,就是普世价值。当然,普世价值面临众多的警醒和质疑,但以普世价值为主要内涵和指向的人类文明的主脉动、发展趋势是无法阻挡的。在某种意义上,近代以来我国的社会发展就是不断融入世界文明主流的过程,改革开放加速了这一进程,最近公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从官方的角度表达了对普世价值的确认。“凡是谈普世价值的人都会受到这种质疑:你的那套普世价值是从西方拿来的,所以只不过是西方价值而已。这种质疑根本用不着认真对付,因为它缺乏起码的逻辑常识。任何一种普世价值,都总得由某种文化来承载;如果仅仅因为它由西方文化承载就否定它有成为普世价值的资格,那就根本不可能有普世价值。这正如那个不吃葡萄、苹果、梨子、香蕉……而要吃抽象的‘水果’的病人一样,是吃不到任何真正的水果的。”②另外,我国的以儒学为主的文化传统虽不能内在地直接生成现代的普世价值,但并不是完全不能与普世价值相容的,恰恰相反,在很多方面可以提供与普世价值相洽的资源与支撑。所以,学校文化特色的建设当以“同”为前提。那些与普世价值相逆的、某种具体时空的所特有的价值追求都应当适当的取舍和过滤,不应大张旗鼓地登上现时代的历史舞台。时下,一些中小学基于自身的地缘、区域文化传统和典型事迹等因素,不假思索和辨别地把红色文化、儒家文化、经典诵读、英雄模范等文化符号直接搬进了学校进行大肆宣扬,作为文化特色进行培育,那些革命战争时期特有的革命伦理与意识形态,封建时代的具有等级专制气息和愚忠愚孝色彩的伦理要求,根本与现代普世价值所倡导的自由、民主、平等、人权和法制等不符的价值观念也渗透其中,此种文化特色背离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和基本的价值要求。 所谓“通”,是指学校所倡导的文化特色尽管相异,但相互之间要能够相互对话,尊重多元,能以平等、宽容、相互借镜的态度看待其他文化样式、文化选择和文化特色,不能孤芳自赏、自以为是,拒绝和其他文化之间的对话。实际上,每一种文化特色除了要接受普世价值、文明共识的洗礼外,其内容和形式本身都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自我更新和丰富,或者说,需要对既有的文化特色、文化追求不断进行新的解读和诠释,以使其更符合时代的需要与学校发展的需要,增强其应有的凝聚力、统摄力和适应力。要知道,文化特色建设是为了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大局服务,绝不是为了保住一个没有发展性的所谓的特色不放,故步自封、只顾一点而不计其余。这就需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及时汲取新的精神和文化养料。以“孝”文化为例。有的学校基于自身所具有的丰厚的历史和地方文化资源把孝文化作为自己的特色予以提倡,未尝不可,但这其中需要反思、更新和扩充的就有许多,“同”和“通”的原则可能就有帮助。就笔者所见,有的做法直接进行传统的“原汁原味”的孝的教育——学习二十四孝故事、背诵孝经等。有的学校则是对孝的文化资源进行再度审视和开发,重新思考现时代的孝究竟意味着什么,对孝的对象、内容和方式都有了新的阐释,以此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聚焦点和特色,发挥其应有引领、统摄作用和教育功能。从传统的孝出发,但又超越了传统的孝、扩充了传统的孝、建构了新的具有鲜明时代感和符合自己的学生实际的孝文化。因此,“特”虽贵在不同,但不应是简单的、狭隘的不同,“不同而应相通”,“通”在与时俱进,“通”在与异己必要的相容、相生。 正是基于以上对“同”和“通”的理解,本文在用词上和表达上,把文化置于特色之前,即“文化特色”而不是“特色文化”,意味学校文化出特色、有特色、在承认文化共识的前提下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而不是先固守一个不可更改的“特色”再来进行文化建设——这样有可能走向反现代、反文化、反教育的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的“文化特色”。 误区三:“特”可以“专项”建设。一些学校对学校文化特色建设非常重视,把它当成一项专门的、专项的工作来对待,即成立专门机构、由专门人员负责,甚至拨出专项经费、开展专项活动。其用意无可厚非,投入的精力和财力也颇为可观,可以证明其成绩和效果的材料看起来也不少。但细究起来,这种专项建设表面上看领导重视、行动过程轰轰烈烈、师生和学校收获都很大,但却造成一种异化和隔阂,即将学校文化特色的追求和学校整体的发展、学校整体的生活割裂开来,完全背离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本意。最真实的结果是:一方面,从开展的专项活动来看,学校文化特色鲜明;另一方面,学校的整体性的精神风貌和生活状态、工作追求又是另外一种样子,呈现出两张皮。好像是学校文化特色建设是可以脱离学校生活的有机整体可以单独拿出来进行的一个东西,是和学校中的大多数成员无关的事情。这就体现出了那种技术化、简单化的机械的工程思维模式。在这种思维的支配下,有的学校以至于出现了就像盖大楼要找承包商一样,把文化特色建设这个专项工程承包给某个校外机构、公司的做法,希望他们能在短期内把学校文化特色设计好、建设好,学校只要等着要结果或部分参与就可以了,这样既省力又省心。 学校文化特色建设不是具象的学校生活和学校文化特色的简单相加,更不是与大多数人无关的事情,学校生活本身就是文化特色建设的载体和全部,学校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文化建设的主人,在自己的工作、学习、交往和生活中都应该展示和遵循学校所要弘扬的文化特色和文化精神,学校文化特色建设的最终目的和成果应该是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转变和提升,而不仅仅是拿出来专门支撑学校文化特色的几门课程、几个活动,更不是几个标语、口号或宣传栏,文化特色建设更不能当成一部分人的专责或承包出去。当然,在具体实践中,只要不是从单独的、割裂的角度来看待和处理学校文化特色建设,不把这些专项活动当成文化特色建设主要渠道、主要载体和文化建设的全部,而着眼于学校生活整体的改进的前提下,并不排除可以依托校本课程、开展必要的主题活动等形式来强化、聚焦、集中展示某种特色。这一点是要特别说明的。同时,也不排除学校课程成立专门课题组去分析和研究学校的文化特色究竟何在、如何建设,不排除学校可以借助外力和智慧帮助自己从理性上理清思路、寻找和完善对特色的理解,在原有的基础上帮助自己梳理和提升,但绝不是给“我”一个文化特色、替“我”建设一个特色、由几个人专职负责建设几个有限的特色项目。归根结底,文化特色建设在己不在人、在面不在点、在全体而不在个别人、在过程性的生成而不在运动式的突击。 误区四:“特”一定要看得见、摸得着。一些学校在进行文化特色建设时特别注重那些外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的东西,认为非得有一种物化的、具体的成果才能标识着文化特色的存在、标识着所取得的进展和成就。所以,资料、图像、环境布置、技能展示等经常成为文化特色的主要载体和对外展示的窗口,而很少涉及学生和老师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学校的内在的群体性的意识和追求有什么特征、学校的风气和氛围有什么改善。在实践中,这种重物不重人、重外不重内的做法还是十分常见,这就造成了文化特色和学校生活另外一种意义上的两张皮现象,即表里不一——外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种文化载体比比皆是、特色突出、阳光而又美丽,但在学校运行中真正起作用的可能是与之背道而驰的潜规则、暗逻辑,是另外一种“文化”。这样,文化特色就成了外在的摆设和表演、成了附着于物而不是人身上的东西。时间长了,则必然带来群体性的人格分裂,远离真正的文化和文化建设。这也是在一些学校能够“看到”、“听到”文化但却感受不到、体验不到、经历不到它所称道的“文化特色”的原因。殊不知,文化的作用在于化人、文化就存在于人和人的生活中,人的变化、人的身心状态和行为的改观才是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而人的变化、群体的共识未必都能看得见摸得着,也未必都要展示给别人看,在很大程度上,学校生活改善本身就是目的,本身就具有自足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以物为依托、以外在的方式来展示和宣传文化成果无论是作为结果还是作为手段尽管有时也是必要的和重要的,但并不是根本,人的内在的精神追求、精神状态最为关键。二者之间的表里、轻重关系应该区分清楚。 分析这种重外不重内的原因,除了认识上的偏差——对文化理解不够深入和到位之外,在实践操作中可能还有非常实际的因素,即外在的、物质性的文化建设较容易,能够立竿见影,而内在的、人的价值取向和工作生活状态的改变要困难得多,甚至会出碰壁和挫折。毕竟学校文化建设不是处于真空中的,是受制于外在的环境、既定的体制、已成惯性和定例的人的各种习惯的。所以,当遇到困难时人们就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再深入,出现各种退缩、畏惧心理,即便是延伸到学校的生活,主要还是学校中的“相对弱势”的群体在践行文化,比如主要面向学生、面向部分老师,生活中的部分事件体现了文化特色,而另外一些事情的运行逻辑则体现了不同的甚至相反的选择,这种情况可以称之为“选择性的文化建设”。由此可见,真正的文化特色作为师生之心系之、情牵之、神往之、行履之的学校之魂,其建设和凝聚不仅需要智慧,还需要勇气和担当,需要持之以恒的行为实践。那种明显的急功近利、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的思想和做法是不足取的。也正是这个原因,文化建设看起来容易,其实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长时期的坚守和营造才能有所收获。有些学校经过一年半载的时间、通过几种比较表显的措施,就声称形成了多么浓重的文化特色,其实是不可能的。所以,很多学校、表面看起来有文化和文化特色也不少,但真正有文化特色的学校实际上并不多见。 以上误区不同程度的存在于当前的中小学学校文化特色建设之中,本文意在指出学校文化特色不是什么,不应该怎么办,同时,也从侧面回答了学校文化特色可以“特”在哪、如何“特”、应该注意什么。另外,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对于学校来说,文化建设也不必刻意追求“特”、更不必追求一种人无我有、人有我异的标新立异、技压群雄的轰动效果和宣传效应,这也并非文化建设的本意。任何一个学校,只要经过审慎的思考和选择,确立了明确适当的文化追求,并把这种追求有意识地贯穿于学校管理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各项制度建设、对各种事件的处理以及全员性的日常交往之中,扎扎实实的去行动,那么,学校的文化特色就会“自然呈现”。毕竟,文化是和人、人的生活“二而一”的,只要人的精神有方向、人的生活不停止,不同的人和人的生活当然会展示出不同的文化色彩。 注释: ①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应用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②邓晓芒.中国当代的第三次启蒙[EB/OL].http://www.aisixiang.com/data/71241-2.html.学校文化特色建设中的几个误区_学校文化论文
学校文化特色建设中的几个误区_学校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