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选修课的现状与对策_素质教育论文

中学语文选修课的现状与对策_素质教育论文

中学语文类选修课的现状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选修课论文,中学语文论文,对策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为了培养和造就符合中国国情的跨世纪人才,国家教委自80年代以来对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构想和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相应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及其实施办法,如在高中阶段增开选修课就是主要措施之一;甚至有的地区把在高中有否开设选修课列入“合格高中”和“重点高中”验收的条件之中,以期达到实施和强化素质教育的目标。但近年来的调查结果表明,由于应试教育的强大惯性,这种旨在通过开设选修课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目标的做法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在许多学校,为了应付教育行政部门的检查,课程表上虽安排了选修课而实际上却无人上课;许多选修课时间不是被主课教师所挤占就是被安排为自习课或课外活动。此外,在许多学校,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不明确、选修课无教本可依也是该课难以正常开展的重要原因。少数地区虽赶编了一些选修课“教材”,但大多是包罗万象、不成体系的小册子。例如,某市教育局教研室编印的一种选修课读本,以专题形式出现,从历史知识到现代科技,从中国古典诗词到西方现代的“肥皂剧”,内容既庞杂又简陋,作为选修课教材实在名不副实。凡此种种表明,在中学开设选修课并非易事;目前中学选修课现状与前景并不令人乐观;变革应试教育,推进素质教育,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为21世纪培养合格人才,仍然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

2

为了加强对中学选修课的研究,探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我院于1992年组建了“中学语文类选修课的课程研究与教材建设”课题组,开展了对中学选修课的专项研究工作。课题组从语文类选修课的分析研究入手,进而又扩大到文科类选修课,通过问卷调查、开座谈会、重点走访等途径,了解到了许多高中学生和中学教师对在中学开设选修课的意见和要求,在这方面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基础材料,为分析和研究中学选修课问题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对在校高中生的调查,课题组选择了苏南、苏中和苏北的一些省、市重点中学,如省教院附中、常州一中、海门中学、东台中学、盐城中学等;对中学教师的调查,则覆盖了全省150多所中学,其中省重点中学、普通城镇高中和农村高中约各占三分之一。对接受调查的师生共发出问卷调查表450份,共回收表格420份;其中教师170份,学生250份;回收率为93%。由此可见广大中学师生对这项调查工作十分重视,对在中学开设选修课抱有较高的热情。

以中学语文类选修课为主,适当扩大到整个文科范畴,课题组设计编印了《中学文科类选修课问卷调查表》。在这张表中,课题组推出10门选修课让师生们自由选择。这10门选修课是:古代诗词鉴赏、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汉字的构造与演变、语文美育、影视艺术鉴赏、港台文学、江苏乡土文学、朦胧诗概述、涉外经济知识、金融理论常识。此外,调查表上以“还可以开设哪些选修课”为题让师生们去自由填写,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主观意向。从总的调查统计情况来看,中学师生们对选修课的要求和选择既有较多的共同性,也有明显的差异性。其各自的基本特点是:教师强调客观和理性,学生则凸现感情和个性。

也许是出于教师职业敏感和职业责任感的缘故,中学教师对选修课的选择较多的能从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出发,从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战略目标考虑,全面把握,坚持客观,讲求理性,注重实效。作为执教者,他们所选择的课程大多是那些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深化主课教学,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课程,诸如古代诗词鉴赏、汉字的构造与演变、语文美育、影视艺术鉴赏等。对那些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选修课,他们虽未加以排斥,却明显选择较少。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中学教师对开设选修课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如很多教师建议开设演讲学、朗诵指导、书法、公共关系、当代文学作品鉴赏、法律常识、美学知识、社交礼仪、学习心理学、计算机等课程。这反映了他们对在中学生中开设选修课已有了较为充分的思考和准备。

比较起来,中学生自身对选修课的选择则呈现着十分活跃、注重情感、讲求个性等特点。作为学习者,他们有旺盛的求知欲,但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他们不得不把学习的重点放在那些应试科目上,然而这又没能消除他们渴望了解外界、全面发展尤其是依照自己个人的自身优势去成就自我的念头。因此,当一份关于开设选修课的问卷调查表放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个人的意向和愿望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表现。与中学教师们的选择相区别,学生们对那些新兴学科、边缘学科有较大的热情,诸如港台文学、朦胧诗概述、涉外经济知识、金融理论常识等都受到了学生们的重视。此外,很多学生对开设选修课还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如希望设置美术欣赏、前卫文学、西方哲学简介、古希腊文化、人文地理、股票常识、国防知识、气功原理、世界军事动态、中外风土人情、趣味数理化、传统武术等课程。实事求是地说,学生们所提出的意见未必尽善尽美,甚至不乏幼稚和过于随意,但这正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身心处于成长、发展阶段的青少年学生的求知特点,而素质教育正是以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前提来实施全面和谐发展的学校教育的。

在问卷调查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选择也有诸多的一致性。在课题组回收的问卷调查表中,有85%的教师和81%的学生都选择了“古代诗词鉴赏”;89%的教师和91%的学生还钟情于“影视艺术鉴赏”。这说明上述两门课程已引起了师生们的共同关注,因而在中学选修课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古代诗词的教学贯穿于中学语文教学之始终,电影和电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难舍难分,这些选修课引起中学师生们的共同兴趣与关心是在情理之中的。

3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对策来切实加强这一工作:

一是要强化素质教育的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切实转变观念,是在中学开设选修课的重要前提。这一观念没有得以确立和强化,在中学开设选修课就很难认识到位。如果认识不到位,选修课在中学的课程结构中就很难有自己的位置。应试教育是选拔教育,以追求升学为主要目标,它重视考试科目而轻视其它。而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它强调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需要、发展人的素质和个性为主要目的。只有确立和强化了素质教育观念,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才能在高中课程结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特殊的教育功效。

二是要确立选修课的地位。为了实施素质教育战略,选修课在现阶段高中教育的课程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主干课程的补充和深化,是拓展青少年学生的知识面、全面发展他们的素质的必要形式。我们认为,在现阶段的高中,尤其在高一和高二年级,每学期应至少开设一门限定性选修课,列入考查范围,成绩不合格同样不能升级。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适当增加限定性选修课的门数。这样,在高中阶段,使每个同学能系统学习四至六门选修课,这对全面发展他们的素质是很有好处的。

三是要明确选修课的构成。在现阶段,在高中开设哪些选修课是很值得推敲和研究的。根据课题组的调查和研究,就语文类选修课而言,古代诗词鉴赏和影视艺术鉴赏是很受学生欢迎的;朦胧诗概述、美学知识、古典名著鉴赏等课程也有较高的认同度。此外,从江苏实际出发,开设江苏乡土文学或地方民间文学也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促使同学们了解家乡,增进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选修课的构成如果扩大到整个文科类,那么像经典美术作品欣赏、朗诵与演讲、法律常识、金融知识初步、人文地理、书法等都是可供选择的热门课程。当然,在明确选修课的构成时,各地各校还要从本地和自身的实际出发,做出最优化的设置和安排。选修课的构成应该是一个自由度较大的选择空间,相对于中学主课来说,它应该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四是要编写系列化的选修课教材。从长远考虑,为了提高选修课的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编写系列化的选修课教材是很有必要的。这些选修课教材区别于中学主干课程的教材,应以少而精为原则。我们设想,可以确定10至20个选题,分别写成单行本,每册8万字左右,构成一个系列。选修课教材的编写应注重科学性、超前性和趣味性,有助于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素质。

五是要培训选修课的任课教师。在中学开设选修课,培训选修课教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这方面,省市教育学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作为省教育学院应对具有普遍意义的选修课负责,开展相应的师资培训工作,主要培训各县(市)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这些教师接受培训后,便成为当地中学选修课教师的骨干。这样,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协调安排下,由他们来做好“二传”工作,辅导当地其它中学的选修课教师,由此形成一个选修课教师的培训网络,以保证选修课教学的正常化和规范化展开。

我们相信,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过程中,中学选修课教学一定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其自身发展中日臻完善。

标签:;  ;  

中学语文选修课的现状与对策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