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着走出郊区农场的新路_经济论文

试着走出郊区农场的新路_经济论文

努力走出一条城郊型农场新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郊论文,农场论文,新路论文,努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40年前,毛泽东主席曾为北京市南郊农场的组成部分即红星集体农庄的远景规划撰写了按语。40年之后,南郊农场和伟大的共和国一样,发生了沧海变桑田的巨大变化,历史证明了毛泽东主席提出的“积几个五年将有一个更大的变化”的预言是十分正确的。南郊农场10万人民用自己的双手,把一个40年前只有300多万元固定资产的南郊农场建设成了一个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商建运服综合经营、到去年已形成固定资产原值8.4亿元的大型的集团性的国有企业。值此之时,本报发表北京市南郊红星农工商集团党委书记范为常的文章,以志纪念。

一、努力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国营农场

南郊农场创建于1949年3月,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国营农场之一。长期以来,无论是农场的经营体制、管理模式,还是经营方针、发展思路,都留下了很深的计划经济的痕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南郊农场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将结束的“八五”时期,又成为发展最快的时期。预计到今年底,全场各业总收入将达50亿元,比1990年增长4.6倍,年均递增41%,南郊农场的经济发展终于挤进了“快车道”。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农场各级党组织认真学习和实践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带领干部职工积极探索办好有中国特色的国营农场。

我们党委在探索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国营农场方面,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清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观念和思维定势。理清发展思路,是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国营农场、加快经济发展的思想保证。近几年来,党委始终把解放思想作为总开关,每年都搞解放思想的专题大讨论。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讨论,干部职工的市场意识强化了,加深了对“发展是硬道理”的理解,开始形成了“能快则快”、“能翻则翻”以及负重奋进、自我加压、敢超必胜的信心。党委因势利导提出了“争当总公司第一”和“事争农垦一流”的口号。通过解放思想的大讨论,干部职工的“适度负债经营”的意识、“无功即是过”的意识、“大胆盘活土地资源和闲置资产”的意识、“走出农场发展场外企业”的意识、“不断做大自己企业”的意识、“大力寻找和扶持新生长点”的意识等等,都普遍得到了认同和强化,在实践中已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二是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着力建设好各级领导班子。这是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国营农场、加快经济发展的组织保证。我场实行的是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因此我们特别重视党的建设。按照上级党委的规定,结合我场党组织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制订了党建三年规划,并制定了党建百分考核标准,纳入到领导干部年度奖励考核内容之中。我们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干部“四化”方针,用一年多的时间普遍调整了党委级单位的领导班子,把一批政治责任感强、事业心强、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中青年干部推上了领导岗位。我们在干部中开展了“做人民公仆”的学习讨论,在党员中开展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学习讨论,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政建设得到了加强。在去年底、今年初的干部民主评议中,绝大多数的二级班子和领导干部获得了好评,特别是总场党政企三套班子用自己的工作实绩赢得了基层干部的信任。

三是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筹措发展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积蓄发展后劲。发展资金短缺是长期制约我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过去习惯向上级要投资或者向银行举债,融资渠道狭窄。我们通过解放思想,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筹措发展资金。我们充分利用我场土地级差地租收益高的优势,在合理规划的前提下,把房地产开发作为筹措资金的重要渠道,近二年来我们靠房地产开发、盘活土地资源,筹措了3亿多元的建设资金。我们通过闲置资产的转让、租赁以及联营、合资、筹措了部分资金。我们还通过发展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吸引一部分法人资本和个人资金。“八五”以来,我们加大了对外开放的步子,已办起111家“三资”企业,协议总金额4亿多美元,利用外资1.5亿美元。

四是坚持把富裕职工和农民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这是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国营农场、加快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的政策保证。“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办企业、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本身都不是目的,只有富裕人民,繁荣一方才是企业经营者和决策者集团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近二三年来,我们开始把思路向这一根本点调整、靠齐。我们每年不仅提出经济发展指标,而且同时提出职工、农民增加收入分配的指标,并对领导干部考核奖惩时作为硬指标。凡是达不到职工增收指标的,即便完成了销售收入、利润指标,也不能奖励经营者。这样做,极大地凝聚了职工队伍,缓解了社会上存在的干群矛盾,也从经济利益上体现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预计1995年职工年收入达到6600元,农村人均劳动所得达到5800元。

二、要把城郊型农场办成多角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

南郊农场地处城乡结合部,是典型的城郊型农场。与边疆垦区相比,其优势明显,如:土地后备资源虽少,但级差地租高;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要大得多;社会基础设施比较齐全,投资环境较好;人员思想比较活跃、商品、货币等现代经济意识比较强。具体到我场来讲,还具有特殊的优质:一是老企业,管理力量相对强;二是有近6000名党员、2553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是一支较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三是历史上就是首都市场的“菜篮子”,每年提供2.4亿公斤农副产品,地位举足轻重;四是我场参股的国家级的开发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征用我场的土地,今后还要扩展,下世纪开发区将是一座北京新城,其对我场的辐射用途不可低估。我场主要劣势是:中高级专业人才少,发展资金短缺,现有老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改造、改组任务繁重;管理体制上还比较分散。

根据上述场情的基本特点,经过几年实践总结,我们这届党委的经济发展思路是: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富裕职工和农民为首要目标,以“科教兴场”为基本战略;坚持“一开二改三个三”(“一开”,是指以房地产开发为龙头的二次创业和二次开发;“二改”,是指进一步深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改造步子,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三个三”,分别指“三高”农业、第三产业和“三资”企业。),坚持“稳一优二兴三”(即一产二产三产),壮大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保持适度的资产增值率;努力做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始终保持在全国农垦先进行列。

为了全面体现我们的经济发展思路,我们今年年初又提出了十句话。这十句话是对总体思路补充,即“农业兴建大基地;养殖主抓规模化;工业主攻大项目;建筑鼓励大发展;三产侧重大流通;资金主靠房地产;外经强调抓出口;改革重点转改制;企业引导集团化;发展突出练内功”。

要实施上述发展思路,把城郊型农场改造为农工商综合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我们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有创新精神,树立“把南郊农场做大”的信心。在企业资产实力上,我们规划“九五”期间还要投入45亿元以上,按目前固定资产形成率测算,估计总资产可能会再翻一番。在销售收入上,我们规划到2000年要达到100亿元以上;在企业净利润上,到2000年计划达到4亿元;这样使销售收入、利润都再翻一番。在职工年收入、农民人均劳动所得上,到2000年计划达到1.8万元和1.2万元,均比1995年翻一番多。

二是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走“科教兴场”、“管理兴企”的路子。在“科教兴场”方面,我们重点要抓好:(1)大力培训人才、引进人才;(2)完善科技普及和推广网络,健全科技管理工作体系,把科技工作考核指标纳入到各级班子工作政绩和奖惩的考核内容之中;(3)千方百计增加科技投入,落实好科技发展基金制度;(4)支持兴办民营科技企业,大力发展高科技企业;(5)进一步落实好科技人员的政策,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加强管理方面,一方面在夯实基础管理,另一方面要采用和推行现代管理知识、技术和手段;在管理上要突出经营管理,在经营管理上要突出财务管理,在财务管理上要突出资金管理。

三是要加大改革力度。在改革上,重点要抓好:(1)进一步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企业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自我约束机制;(2)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要积极、稳妥地搞好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引进破产机制;(3)与上述有关的,要大力引导企业走集团化的道路,推行名牌战略,扶优扶强,以股份制为主要手段,以资产联合为主要纽带,逐步把现有的农场体制改造成企业集团的体制;(4)加大资产经营的力度,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盘活资产存量,优化资产增量的投入方向,完善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从根本上解决投资分散、企业“小而全”、重复建设多的痼疾。

四是要不间断地寻找经济发展新的生长点和大力拓展经济发展新的空间。抓住这“两个新”,就会使我们的经济工作常抓常新,增加发展的机会,强化企业膨胀的冲动。我们要扩大视野,按市场和社会需求,根据投资的趋利性,大胆地走出农场,走向城区、走向开发区、走向外埠、走向海外,发展场外企业,壮大场外经济。

五是要大力倡导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弘扬企业精神是重中之重。今年经过上下讨论,党委集中大家的意见,把我们企业精神概括为:“继承红星传统,事争农垦一流”。红星传统的内涵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科学严谨的求实精神,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服务首都的奉献精神。我们一定要发扬我们的企业精神,提高员工素质,改善企业环境和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在两个文明建设方面,争创农垦系统的一流。我们坚信,到本世纪末,一个更加繁荣、发达、文明的大型农工商集团,一定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标签:;  ;  

试着走出郊区农场的新路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