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抽象理想教育的误区_世界主义论文

走出抽象理想教育的误区_世界主义论文

走出抽象化理想教育的误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误区论文,理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理想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从培养“四有”新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讲”教育,到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想都被视为培养、造就人的关键。然而,为什么理想教育进行了这么多年,一些人的理想却日益淡漠呢?这与抽象化“理想教育”及其存在的矛盾直接相关。

一、抽象化理想教育存在的主要矛盾

抽象化理想教育是指将理想教育这一具体教育实践活动抽象化、表面化的做法。表现为单纯局限于书本、文件、讲坛、会议室等狭隘范围的失去现实生活内容、脱离实际的抽象理论论证和口头说教。换句话说,抽象化理想教育也就是割裂理想与人、理想与社会内在联系的虚假教育活动。它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却收效甚微,甚至还可能适得其反。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教育存在以下几方面矛盾:

(一)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理想的理论是理想教育的理论基础,它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集中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不切实际的幻想有本质区别。理想的实现就是“以革命的和批判的态度去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和现实”[1](P90),去实现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列宁说,千百万群众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是直接依靠热情,而是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依靠个人兴趣,依靠从个人利益上的关心。”[2]

但是共产主义理想所依据的“现实”与中国改革开放所依据的“现实”并非是同一个“现实”。其一,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发达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人们的交往方式主要表现为“物的依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个人的独立发展已突破了原有自然经济“人的依赖关系”。而中国的市场经济只是处于建设培育阶段,几千年来形成的封建宗法关系和观念,使个人的独立发展步履维艰;其二,共产主义作为“自由人的联合体”,它要扬弃的是物对人的统治,弘扬的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而中国当代改革开放,虽然仍以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为长远目标,但从交往方式来看,在近期更需扬弃的却是传统自然经济遗留下来并以计划经济体制展现和强化的“人的依赖关系”,更需呼唤出的是个人的独立性,在此,“物的依赖关系”成为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难以摆脱的必经阶段;其三,马克思所批判的“旧世界”是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中国改革开放要批判的“旧世界”,却是贫穷落后、生产力的不发达。忽视这种“现实”的内在差异,生搬硬套地直接引用马克思的原有理论,很有可能导致先进理论和复杂实践的矛盾。

(二)教育效果与实际生活的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从培养“四有”新人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再到“三讲”教育,理想都被放在教育的首位,甚至在课堂、会议室等场所还会收到令人震撼的效果。但是,理想教育却并未必然地让人们普遍树立起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不少真正进入社会的人认为,共产主义理想的确崇高完美,但对于现实生活而言,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这种教育效果与实际生活的矛盾还集中反映在理想教育者目前面临的尴尬境地。绝大多数教育者深受党的教育,在自己的工作中言行一致,以共产主义理想鼓舞自己,奉献社会,期望收到为人师表的效果。但正因为如此,他们获得的物质利益相对较少,社会地位相对低下,不能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这种为人师表的效果,恰好以不言的事实在告诫人们,树立崇高理想,以这一理想来指导行动,在社会上可能是行不通的。同时也有以教育者面目出现,且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他们对群众指手画脚,台上讲一套,台下干一套,其行为虽然亵渎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但是他们获得了更多的物质利益,备受社会“尊重”,这样,被他们教育的人也就必然以为共产主义无非就是这些“教育者”用以牟取自身利益的手段。

(三)目的与方法的矛盾

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以人的方式来生存,使人生有意义、有价值。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增强社会认同感、民族凝聚力。然而在具体方法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搬硬套,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庸俗直观理解,使理想教育有时脱离实际、话语空大、情感虚假,忽视了人们主观选择、主观思考在教育中的作用。不管在具体做法上是怎样的形式多样,收到怎样令人震撼的“优良”效果,由于只是以教育者为中心,将受教育者当成失去思考能力的“物”,而无法从根本上突破强迫硬灌的方法。结果是不仅受教育者不知道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确立、实现理想,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而且社会理想也被空大的话语搞成了抽象的口号,导致与理想教育的目的正好相反的结果——对追求人生价值的厌倦,对社会认同感的降低,乃至民族凝聚力的减弱。

二、导致抽象化理想教育的主要原因

导致抽象化理想教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社会转型引发生活方式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等客观原因之外,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是极为重要的主要原因:

(一)传统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与方式,使理想教育失去了理论创新的支撑

理想教育要顺利进行并收到良好效果,需要有适应真实社会生活的创新理论的支撑,然而受传统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与方式影响,与理想教育相关的理论的创新却困难重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突破性进展,初步摆脱了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思维方式。但是这些突破性进展还仅仅局限于学术论坛的狭小范围。在现实生活中,理论和蓬勃发展的实践相比,大为落后。特别是人们对待理论的态度与方式并没有彻底改变,理论创新“往往是顾虑重重,踟蹰不前,很难说思想上已完全摆脱业已过时的旧有传统理论原则的束缚。”[1](P75)理论的批判功能还难以让人们广泛接受,理论的落后还只能单方面地归咎于理论工作者与实践的脱离,理论的创新还被人们看成是权威人士的专利。在这种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与方式下,理论创新必然困难重重。于是,在缺乏创新理论支撑的情况下,理想教育才不得不以传统抽象原则代替对现实的分析,以“假、大、空”教条冒充创新的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不相适应的假象掩盖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统态度和方式,从而陷入抽象化境地。

(二)传统的对待人的态度与方式,使理想教育难以跳出以物的方式实现对人的塑造

由于人们习惯于以传统直观思维方式来理解马克思主义,误解了马克思主义对待世界和人的方式与态度,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条化和对人理解的抽象化。在片面强调唯物主义前提下,人的实践本性被简单的物质决定性所掩盖。与此同时,人的社会性和主体性也被简单抽象为阶级性和“人定胜天”的能动性,似乎除了这两点,人和物再没什么两样。所以将人看成是具有某种属性的物,以物的方式对待人,已成为部分人的习惯。这种对待人的态度和方式与我国教育曾经沿袭的知识教育传统不谋而合。知识教育通常将一切教育内容都归结为知识,将受教育者当成能够装载知识的器物,以为向受教育者灌输什么,他们就必定接受什么,如果接受得不好,那就再加强灌输。忽视了受教育者作为活生生的人,其实践本性在教育中应起的作用。再加上理想的树立在客观上离不开教育的作用,而“拥有某种理想”与“拥有某种知识”,在字面上有相似之处,这样理想教育很容易被误解为知识教育,使理想成为直观灌输的内容,导致理想教育的抽象化。

(三)传统的对待社会的态度与方式,割裂了理想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将社会看成外在于人的存在,无视社会对人、对教育的重要作用,是传统观念对待社会的基本态度与方式。由于割裂了人与社会、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使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脱离。在教育内容上,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到共产主义理想的完整性、严密性,令人信服,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却无法回避个人生存、发展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和社会关系的迅猛变幻;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被彻底消灭,到人民大众根本利益的一致,有理、有据、有说服力,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致无法代替在社会缺乏完备的公平、公正机制下贫富差距的扩大,不能代替经济地位有所降低的劳动者阶层与凭借权势的暴富阶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些困惑、变幻、矛盾、冲突,既让人怀疑社会是否真的需要理想,更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待理想的态度、方式以及理想的确立。然而,由于把社会排斥在理想教育之外,这样的教育必然走向抽象化。

三、走出抽象化理想教育误区的主要条件

造就良好的社会环境是走出抽象化理想教育不可缺少的客观条件。但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思维方式转变人们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则是创造这种客观条件,并使理想教育走出抽象化误区的重要主观条件。传统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待人、对待社会的态度与方式,就是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对待客观世界的直观态度与方式。它们往往从极其狭隘的感觉经验出发,割裂人与世界的内在联系,把人单纯地看成是世界的外在对立物。按照这样的态度与方式,人们相信,只要凭借自己的理性就可以发现某种对世界起决定作用的最高原则或规律。后人只须被动地接受并按照这样的原则或规律办事,就可以达到美好的未来。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论断便是在这一思维方式下被误解成了对世界起决定作用的最高原则或规律。这不仅导致理论创新困难重重、人的实践本性遭曲解,而且也使现实社会被误解为这些原则或规律演绎的结果,使人与社会的具体实践关系遭到分离。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功绩之一,就是实现了人类对待客观世界的根本态度、根本思维方式的变革,创立了实践论思维方式,科学地解决了人和世界的关系。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思维方式来看待理想教育,不难发现:

(一)理想教育的理论必须随实践发展而不断创新

实践使人和世界既相分离,又相统一;实践使世界成为人的世界,也使人成为世界的人。在人和世界的交互作用中,那种对世界起决定作用的最高原则或规律根本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人和世界的矛盾。在这一矛盾推动下,人类实践才能不断向前发展。实践的发展要求来源并服务于实践的理论必须随实践的变化而不断更新。理想教育所依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样应当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当今,在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中,理论工作者有责任、义务和权力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作出新的贡献,而不应当逃避实践,使理论研究仅仅局限于对马克思主义现成理论的简要解释或照抄、照搬,否则便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理论也将失去其生命力。

(二)理想教育应在充分调动人的实践本性基础上,将理想的普遍性和崇高性有机结合起来

“人是一种以实践为本性的存在”[4](P30),他区别于物,同时也区别于“神”,但他却在实践中同时将其物性通过神性表现出来;又将其神性与物性紧密联系。这意味着:(1)人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给予的一切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扬弃,创造出属于他自己的一切,包括知识、理论、理想。抽象化“理想教育”的强迫硬灌方法,在任何教育中都是与人的实践本性相悖的,教育必须在呼唤出人的实践本性的基础上才能充分进行;(2)人的思想与行为是以物质利益为基础的,理想同样不能脱离这一基础。理想教育应当重视理想与物质利益的关系,尤其应当让人明白个人实现物质利益的生活理想与社会规范的关系。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使人们在社会规范下确立个人生活理想,在遵守并维护社会规范中实现这一理想,即使人们不去标榜自己的理想就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样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成功的。相反,如果教育教会人们的只是说大话、空话、假话,不懂得遵守甚至故意破坏基本的社会规范,显然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3)实践使人成为“多重性,多义性,多向性,多面性的存在系统”[4](P32~33),也使其思想复杂多变,理想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特征。而惟有在实践中,超越个人的种种局限,为实现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的理想才是最崇高、永恒的,体现出人作为生命存在所具有的超越生命的力量。因此,理想教育应当将理想的普遍性和崇高性紧密结合,在强调理想与社会规范关系的同时大力弘扬共产主义这一超越了个人生命局限的最高层次的理想。

(三)社会改革应当成为理想教育的有力助手,并为理想教育创造有利条件

实践造就了人的社会性,使人只能生活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并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理想作为实践对现实的顺应性批判、肯定性否定,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展开的。理想教育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被看成单纯、狭义的理论知识的灌输问题,而应当被理解为与人的实践本性直接相关的广义的社会问题。如果一个社会价值观念扭曲,法律形同虚设,公平与公正任人践踏,人们还习惯于生存在马克思所说的“虚妄的集体”中,个人还不能完全成为自己的主宰,那么在这样的社会中,人的理想是难于以崇高的面目出现的。正如杜威在论道德的社会性中所说的:“当整个社会都在崇尚‘成功’人士,即崇尚那些因掌握了金钱或其它权力而出人头地受人羡慕的人们时,宣扬谦逊朴实和自足自乐又有何用?”[5]当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复杂社会条件下,理想教育在积极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等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同时,更需要以充满理性的改革为现实根基,更需要得到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果的大力支持,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健康文明的社会生活氛围,使人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现实社会是一个真正需要理想的社会。也只有这样,理想教育才能为人们所需要和广泛接受,并以事实胜于雄辩的力量走出抽象化的误区。

标签:;  ;  ;  ;  ;  

走出抽象理想教育的误区_世界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