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未来新闻的记者?维基技术的本质及其对新闻报道的影响_英文维基百科论文

谁是未来新闻的记者?维基技术的本质及其对新闻报道的影响_英文维基百科论文

谁是未来新闻的报道者?——维基技术的本质及对新闻报道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谁是论文,新闻报道论文,本质论文,未来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5685(2008)06-0060-06

西方一些主流媒体围绕西藏拉萨3.14事件进行的报道,又一次将媒体的局限性呈现出来,这种局限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不同文明形态的冲突。

新闻的真实应该是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是反映客观事物的原本形态,是反映构成事物原本形态的各种要素和因果关联。而这单凭一个媒体甚至一个记者的努力可以实现吗?人们在无数的事实间发现,新闻媒体达及客观、公正的障碍似乎是难以逾越的。除去各种利益杠杆对媒体和媒体工作者的复杂作用与影响、媒体和媒体工作者在自身历史文化环境中生成的价值体系、思维方法、感情趋向的局限与干扰之外,新闻报道达及全面、客观、公正的理想境界还会受到两个方面的制约:事物本身的复杂关联和新闻媒体的有限能力。

新闻报道的理想由此陷入一个无法摆脱的矛盾:媒体的有限能力一是无法描述客观事物的无限复杂关系,二是无法满足公众的无限需求。

谁能够获得对于复杂客观世界变动状态的全方位的观察力和解析力?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中,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破解的难题。然而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发展,却让人们看到了破解这一难题的希望。

当Web2.0技术时代进一步推动了公众投入信息制作与传播过程的时候,人类社会数字信息的总量急剧增长,特别是描述世界形态的信息量剧增,人们获得了认识环境变化有更为丰富的信息。

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的区域分界开始模糊,传者与受众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手段更加丰富,渠道更加多样,形式更加灵活。信息接收者直接加入信息的制作过程和传播过程,网络信息使用者已经直接参与信息内容的提供和信息内容的解读。

在媒体融合的趋势下,信息的传播者正在从制作信息到聚合信息,从发布信息到经营信息,从输出本体信息传播能量到整合网络信息能量。信息的接收者从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创作信息,从单一获取信息到全面利用信息,从信息索取的孤立个体变为信息交流的聚合群体。

维基(Wiki)技术是Web2.0技术时代最具革命意义的技术之一,它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创造模式。

维基技术就是组织大规模协作以获得无限创造能量并使其创造物为社会共享的技术。

无论维基(Wiki)概念发明人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的原始创造动机如何,实际上,他的勇气直面着困惑人类的一些基本问题。在我看来,这些基本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

1、如何解决无处不在的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和满足这种需求的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2、如何将高度分散的人类智慧能量协调为同一目标的系统运行之中。

Wiki似乎就是为了应对这种社会命题应运而生。一个新的理念主导的系统解决方案提出了。Wiki提出了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技术思路:设定宏大目标,通过网际协作,将分散的个体创造能量聚集到同一目标的系统运行中,组织大规模的创造将这一目标不断实现并不断完善,其创造成果(可以被视为整个创造过程)为全社会所共享。

Wiki是一种多元协作的网络写作工具。Wiki网络平台由众多网民共同创造与维护。在维基平台上,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可以用自己的观察与分析参与同一主题下的信息创造,围绕共同的主题贡献多元智慧,对这一主题相关的信息进行无限的扩展。

Wiki技术理念最成功的应用,就是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Wikipedia)是一个基于wiki技术的多语言的网络百科全书的全球协作计划,这是一部用不同语言写成的网络百科全书。“它的目标及宗旨是为全人类提供自由的百科全书——用他们选择的语言所书写的,全世界知识的总和。”[1]

2001年1月15日维基百科这一近乎狂想的工程规划启动,截至2007年12月,维基百科已经创造了一个拥有253种语言版本,条目超过900万个的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百科全书体系。条目数量位居第一的英文维基百科已有210万个条目。维基百科的总用户也超越1000万人。[2]

维基百科全书是由全球网民参与编撰并且对其进行动态修订的真正意义上的“公众百科全书”。它的大部分页面都可以由任何人在阅览页面的同时,直接在浏览器上进行撰写和修改。

尽管这样的一部由网民进行编写的百科全书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都引起了方方面面怀疑,但是当人们看到那些有着可靠的资料来源的信息在维基百科的系统里迅速增长的时候,不能不感受到这样一种新的文明创造方式蕴藏的巨大能量。

一个简单的数量比较就可以看到传统的文明创造方式与维基创造方式之间的差异。

世界三大英文百科全书的内容容量如下:

《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共32卷,在其基础上扩张的《大英百科全书网络版》(Encyclopedia Britannica Online),有98000个可检索词条。

《美国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Americana)共30卷,在其基础上扩张的《在线美国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Americana Online)有2500万字,45000条目。

《科利尔百科全书》(Collier's encycopedia)共24册,25000个条目,2100万字。

这些传统百科全书的容量与维基百科不能同日而语。面对社会上对维基百科“有其量无其质”的指责,2005年12月14日,《自然》杂志组织了一次验证性调查。研究者随机从维基百科抽取了42个和科学技术有关的条目,结果发现维基平均每条的“错误”只比大英百科辞典多出一个。此外,《自然》杂志还调查了1000名曾经刊发论文的科学家,结果有17%的人表示每周至少查询维基百科一次。[3]

人们可以用不同的标准评判专业领域的长短优劣,但是维基百科这种新的信息创造模式产生的成果,已经显示出它的应用价值和深远意义。

鉴于整个互联网世界的纷繁复杂,人们有无数理由怀疑自由状态下的网际协作的可行性、可信性和可靠性。然而,维基的创始人们没有把这种疑虑作为他们的前提考虑。我认为,维基的全部技术理念建立在另外三个前提性的信念之上:

1、人的本性是创造而不是破坏。数字空间的网民本性同样是渴望建设、渴望创造。因为相信协作的创造是实现利益共享的前提。正是基于这种信任,wiki的发明者敢让网民直接参与网页的撰写、修改和编辑,敢于在网际范围内组织同一信息传播目标的合作。

2、协作是最有效的创造模式。任何人和任何机构都不可能具有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无限能量。无限的能量存在于无限的个体创造元素之中。将无限的创造元素聚集在同一目标实现过程中的时候,才能赢得无限发展的可能。

3、共享的目标体验是扩大协作规模,延续协作进程的动力。当人们从无限时空的多元协作中感受到这种协作创造的成果之际,人们就能获得延展这种协作的更坚强的信心,更持久的冲动。

维基的实践证明,这些对于人类本能的前提性确信是存在的。来自人类生命本能和人类人文精神的力量成为推动维基技术应用的基础保证。

正是在这些前提性的确信之下,维基信息生产模式得以诞生并呈现出以下特征:

共识主题。维基的信息生产过程围绕着事先确定的极其明确的主题进行,参与信息提供的网民必须遵从这一主题的内涵,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信息的提供和修改。在维基模式里,个性的创造自由必须在同一主题的高度关联中实现,所有与设定主题无关的信息活动将被拒绝于信息生产的平台之外。

自由创造。互联网的精神本质是自由。每个人获取信息和提供信息的权利都可以通过技术的途径实现。维基并没有扼杀个性的创造自由,相反,它极力开发着每一个网民自由创造的极限能量。由于wiki用简单的格式标记取代了复杂格式标记的html,因此信息的创建、更改与发布更加便捷。网民可以自由设定创造主题呼吁共同创造,也可以对别人已经设定的主题进行内涵与外延的扩张建设,还可以对已经建成的信息进行个人的编辑和修改。维基平台将全面展示这种多元创造的动态景观,为人们提供观察事物的更加多元的视角和获取知识的更为丰富的层面。

无限协作。协作是维基的本质,大规模协作是维基运行的基本模式。2007年那本名为《维基经济学》的畅销书,将协作衍生的“投入和共同创造”的经济命名为“维基经济”(Wikinomics)。这本书的副题解释了维基的核心奥秘:“大规模协作如何改变一切”。Wiki和Blog不同,Blog是为每个网民提供独立主题的自身能量的施放空间,而是Wiki则是将独立的网民聚集到同一主题的创造过程之中。Wiki推进的协作是大规模的协作,是网际之间的协作。用无限的协作推动无限的创造达及没有止境的最高目标,这就是维基基础的追求。

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来自公众的不断提升的信息需求,新闻传播业也没能避免今天这个世界普遍面临的难题:

系统目标的复杂性极大增强,有限的机构能力和无限复杂的目标实现之间已经生成越来越大的落差。今天,就是一个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也能够折射出这种尖锐的矛盾。

当人们为提高媒体从业人员专业工作素质和媒体报道能力苦思冥想之际,维基技术从另一个角度为破解这一难题带来了新的思路。

2005年7月7日上午8:50,4颗炸弹同时在英国伦敦地铁的几个车站爆炸,18分钟后,媒体记者抵达灾难现场,开始他们的不同类型报道工作。然而已经有另一支非新闻专业的力量在他们之前开始对这一突发的公共危机事件进行描述。一名来自英国莱斯特的维基爱好者莫文(Morwen)在她的维基平台上写道:“2005年7月7日,在伦敦市中心的几处地铁车站发生了爆炸事故,主要是在埃德门、爱德华路、国王十字街、圣潘克拉斯、老街和拉塞尔广场地铁车站。当时伦敦正处于客运高峰。”

几分钟内,这个维基社区的其他成员就开始跟进起莫文的报道,他们丰富着事件的细节,纠正着报道的误差,跟踪着事态的进展。到北美的起床时间时,已经有成百上千的维客们在这一平台上加入了对伦敦地铁爆炸事件的描述和讨论。“那天快结束的时候,超过2500人已经创作了一个14页的易于理解的报道,比任何一则新闻所提供的信息都要丰富得多。”[4]

“他们证明了维基百科全局的力量,同时表明成千上万个分散的志愿者可以创造出快速的、富有流动性和创新性的工作,而这务虚工作的表现要超过那些最大的且资金雄厚的企业。”[5]

2007年5月25日,浙江在线会同浙江省内70多家网络媒体,联手国内外各大知名网站,共同搭建一个网络平台,开展了一项名为“浙江一日”的活动。

他们要发动整个网际的力量,在2007年5月25日的24小时内,“全息、记录浙江,万人同‘博’一日”。

他们在“动员令”中说:

“我们感谢专业记者的参与,我们也欢迎你,普通的网友来当一天记者。记住,不要忘了动员你所可以动用的家伙:电脑——PC或手提,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手机(移动的、联通的)或小灵通,等等。这一天,向我们提交文字、图片、视频,往论坛灌水,开博客贴文,随‘机’发送你的感想和心愿,所有这一切,都将被视为最受欢迎的行为。”

24小时内,560多篇文字报道、620多幅图片、300多篇博文、800多条评论还有16件动漫作品在网络上集成。

这实际上已经不是一般意义的博客,而是在同一主题下的维基理念的信息建造。尽管从主题的设计到运行过程的组织,从功能结构的建造到系统目标的制定,“浙江一日”采用的都不是纯粹的维基模式。但是它无疑是一次维基式的开放、协作、共享的思维理念所推动的新闻报道实践。“浙江一日”在中国的土地上又一次解读了互联网信息创造的潜能。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特别是信息采集、信息编辑、信息播发技术的便捷,随着互联网用户人群的数量增长和分布区域的扩大,维基技术会越来越多地被使用于新闻信息的传播,从而改变新闻传播的传统模式。

维基新闻的传播方式可以推动以下目标的实现:

1.新闻价值的公众确认。什么变动是民众最关注的?什么变动对他们有什么影响?最好的求解来自民众自身。在维基技术平台上,焦点与热点的形成及变动会即时显示出来。加拿大社区主导新闻媒体网站Rabble的创始人朱迪·瑞比克(Judy Rebick)说:“主流媒体的工作人员把自己定位为仲裁者的角色,只要媒体自以为他们才知道什么是对的,他们就永远不能很好地利用人们的智慧。这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文化和对知识截然不同的理解。”[6]

2.新闻信息的全程提供。一个事实是:媒体外观察事物的眼睛比媒体内的眼睛多。任何一个新闻事件任何一个具有新闻意义的变动,都将有媒体从业者之外的更多的目击者和亲历者,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普及和公众信息权利意识的提升,网民将越来越普遍地参与新闻信息的直接提供。这就将极大地扩张新闻的时间与空间维度,更大程度上实现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丰富性和深刻性。

3.新闻分析的多元展开。公众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的观点将在维基平台上共同展示,平衡和公正在这样的信息传播模式中将得到最充分实现。在传统新闻传播模式下,平衡与公正是寄希望于每个新闻工作者和每个媒体机构从道德层面上实现。

在这样一个传播过程中,全民参与的事态观察,全民参与的信息提供,全民参与的分析评论,全民参与的错误修正,将会极大地制约在新闻信息传播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偏见与误差,让新闻报道更准确、更均衡、更公正、更深刻。

在同一平台之上围绕同一个信息主题或实现同一个传播目标而展开的网际协作,将实现全新的信息传播模式,这种模式将使信息更加丰富,解析将更加多元,验证将更加苛刻,讨论将更加理性。

维基信息传播模式的应用,推动了媒体民主化趋势的呈现,公民新闻传播终于在实践的层面上成为可能。

人们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在维基建造的民众自治的信息公社面前,媒体是否会被边缘化,进而由此走向消亡?我相信,这两件事情都不会发生。只是推动着媒体的业务结构和运营方式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

媒体将从信息的主体提供者,变为信息的网际组织者;从信息的单向发布者,变为信息的全程管理者。

在维基新闻传播形态下,媒体的职能将更多地转向以下几方面:

议题设置。伯纳德·科恩(Bernard Cohen)在他的《报纸与外交政治》一书中说:“在多数的时间,报界在告诉人民怎么想时可能并不成功;但它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想什么时,却是惊人的成功。”[7]这种情况在今天仍然真实地存在着。由于媒体的职业功能,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媒体仍然具有对社会重要变动状态的前端感知能力,特别是具有对于量变过程中呈现的质变征兆及意义的前沿感知能力。这就使得媒体在新闻的辨识与捕捉中占据优先位置。他们有责任也有能力提供需要公众关注的议题种类和议题方向。

组织协作。维基新闻形态形成的关键是大规模协作的组织。媒体需要设计协作的形式,制定协作的规则,协作的进程与环节,全面协调资源、技术为其基础支撑的网际能量,以完成信息收集、信息编辑、信息整合、信息发布、信息运用的全程管理。

工具提供。新闻媒体将根据自己的目标定位,建设媒体所需的维基新闻形态下的公共应用技术平台和内部管理技术平台,以保证信息生产和信息共享过程所需技术工具对于传播目标的支持。

安全维护。信息运行过程中,系统将受到复杂因素的干扰,从而使其安全性受到各种各样的威胁。媒体需要保证海量信息流动过程的稳定与安全,需要防止出于各种目的的对于网络系统安全的侵害。

维基技术和互联网一样,在开辟自由空间的同时,也必然导致运行代价。之中包括:

海量信息所导致的重点淹没。当参与信息协作的人数在网际范围内剧增之时,信息的生产规模将急剧扩张,迅速生成的海量信息必然会对有价值的信息在客观上造成淹没之势。

多元价值取向对系统稳定性的冲击。当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政治信仰、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感情倾向的网民都能够参与信息修改的时候,不同文化体系的冲突,不同价值观念的辩争将是信息运行的常态,因此,信息系统运行面临的绝对震荡力就产生了。这种局面将造成不可避免的混乱。

极端行为所导致的安全威胁。人类在现实空间遭遇的任何威胁,在网络世界里都会出现。人类在互联网世界里的文明创造,同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破坏力甚至是摧毁力。

如果我们相信公众参与信息的创造与传播是公民信息权利演进的必然趋势,那么对于伴随网络技术而生的所有问题与弊端,我们只能坦然面对。在网络信息传播的发展进程中随之而来的一切负面效应,只能寄希望于两种力量的制约:一种是技术力量的制约——加速研发能够趋利避害的信息控制技术,之中包括安全维护技术、价值辨识技术、垃圾过滤技术、内容分类技术、信息搜索技术,以制约有害信息,提升互联网信息、使用的效率与效益;一种是人类自身力量的制约——人类文明道德的升华和人类理性精神的完善,以纯洁互联网使用的动机,增强互联网信息环境建造的公共责任。

在“谁是未来新闻的报道者”这样一个近乎危言耸听的主题下,谈及公众新闻报道的理念,谈到维基信息传播的平等、开放、共建、共享这些核心性原则,谈到维基技术对新闻报道的社会学意义时,并非是对今天媒体运行缺陷的声讨,更非是对今天媒体进行某种“行将就木”之类的预言,无非是想唤起今天的媒体工作者和明天即将成为媒体工作者的人对新闻报道应该达及的境界的认知,对基于尊重公众和依赖公众的理念之上可能达及新闻报道理想境界的途径的关注。

媒体无疑还要做它的职业新闻报道工作,特别是专业调查性质很强的新闻报道,诸如那些本应该让公众知晓却由于利益的驱使故意掩盖真相而不让公众知晓的新闻,那些与公众有着密切关联而由于专业知识的阻碍难以被公众理解的新闻,都需要专业媒体从业者调用他们的专业能量去完成。

但是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时代,公众将越来越多在加入新闻信息的制作与传播过程。他们将在新闻的发现、细节的描述、背景的开掘、意义的分析等涉及到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注入他们的能量。这是来自公众的能量。

Web2.0技术所推动的新闻信息的传播进程将呈现如下的形态演进路线:

传统媒体垄断的新闻信息传播将因公众的参与而走向媒体与公众共同运营的新闻信息传播的新时代。

在这样的趋势下,着眼于传统媒体不同形态所做的专业分工,着眼于一则报道、一个版面、一个节目、一个媒体的管理方式,着眼于新闻工作者个体报道技能培养的传统新闻教育体系都必然发生改变。

注释:

①《什么是维基百科(Wikipedia)》http://wikipedia.jaylee.cn/

②《什么是维基百科(Wikipedia)》http://wikipedia.jaylee.cn/

③令狐达《维基百科赢得信任票》,载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05/1216/A20051216483644.shtml

④⑤⑥[加]泰普斯科特、[英]威廉姆斯《维基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第76、153页。

⑦沃纳·赛佛林等《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248页。

标签:;  ;  ;  ;  ;  

谁是未来新闻的记者?维基技术的本质及其对新闻报道的影响_英文维基百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