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较少民族的现代化——以德昂族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昂族论文,为例论文,较少论文,社会发展论文,人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德昂族和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必须走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这是毫无疑问的。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作为一个人口较少民族,他们在经济和文化发展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比起那些人口较多的民族来说可能更为复杂一些。对于这些问题,应该有个明确的判断。目前,应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明确发展的思路。
对于这些处于贫困的农业社会的人口较少民族来说,他们迈向现代化的道路要比其他民族更为艰难。现代化也是一个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我们从学者概括的现代社会的特征和量化指标来看,德昂族等人口较少民族要实现现代化目标还要作很多的努力。他们不仅要实现经济赶超的艰巨目标,还要解决在剧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文化震荡、文化中断以及社会失范等问题。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内生的,也有通过外力推动而实现的。对这些人口较少民族,政府和社会如果帮助他们一下,也有可能实现发展的目标。
人口较少民族要实现现代化,关键要靠发展。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经济问题。因为经济是基础,许多公共事业的发展都要依赖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物质条件。如果经济发展了,这些问题就好解决。如果经济发期处于落后状态,群众的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别说发展文化、教育等事业,就是连社会稳定都难以维持。目前,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都相对落后,应该重点抓好经济发展这个关键环节,注意文化建设和自然生态保护。要贯彻和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和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一、摆脱后发展者的困境
德昂族和其他人口较少民族作为后发展的弱小民族,仅靠自身的力量实现现代化是有很大的困难的,因此,需要国家的帮助和先发展起来的民族的帮助。但是这种帮助必须与自力更生结合起来,同时,还要考虑小规模社会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如何适应等问题。
1.政府的主导作用。目前,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发展面临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全球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这些民族的经济发展也应该着眼于参与市场竞争,发展的问题应该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如果试图实行计划经济的一套或地方保护主义的办法肯定是行不通的。但是市场也有失灵的地方,特别是对于人口较少民族这样的弱小民族群体,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没有一定的扶持措施,也有可能被边缘化,成为市场竞争的牺牲品。在德昂族等人口较少民族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政府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政府的政策和行动将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完全由市场调节放任不管,还是沿袭计划经济的模式包办代替,或者是采取适合市场经济,又有别于发达地区的做法?但是不论采取何种模式,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在中国西部,特别是在德昂族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政府的作用似乎应该更大一些。
为什么人们会感受到在新疆等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更强一些,政府计划所起的作用更大一些。在德昂族地区,也存在类似这样的问题。德昂族地区处于后发者地位,没有资本原始积累的时间和条件,私人经济的力量非常薄弱。德昂族地区经济要发展,要参与全国开放的市场竞争,就需要在短期内在聚集大量资金、在生产技术和管理等各方面赶上发达地区水平。但是在当地,通过民间私人力量一点一点积累资金的方式达不到这一目的。因此,在德昂族地区实现现代化,就要摆脱后发展者的困境。一方面要积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在近期内还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通过政府争取外援和发展项目,筹措资金,带动当地群众发展致富。实际上,就德昂族群众目前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来说,他们也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和帮助。因为他们与外界联系较少,缺乏自主把握市场的经验。他们也缺乏发展的基础资金,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弱。在三台山德昂族乡我们也看到,不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推广科技发展农业生产项目,政府仍然起着主导作用。根据德昂族的实际,这种依靠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还要延续一段时间。
2.不可缺少的外力帮助。人口较少民族的自身发展能力很弱,在人口较少民族社区,仅仅靠他们的力量实现现代化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中国人口多的民族、先进民族对他们施以援手,帮助他们发展起来,这也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实现民族平等和共同繁荣的必然要求。费孝通教授讲:“在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能让小兄弟面临困难,我们有力量帮助他们生存和发展。”[1] 为人口较少民族提供帮助,不仅需要从理论上阐释清楚,更重要的是研究出可操作的实际办法,为这些弱小民族切实办些实事,否则,这种研究只能停留在理论上和口头上,至多能引发人们的善意同情,而不能转化为政府的政策和行动。如果说学者参与的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调研有成功之处的话,那就是经过调研了解到这些民族的人口分布情况和他们的经济文化发展特点,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的方案。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在调查中发现这些人口较少民族基本上是以自然村为单位,按民族划分村寨聚居的。从全国来看,大体分布在600多个行政村中的2500多个自然村寨。如果针对这些民族聚居的村寨,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为重点实施援助项目,诸如修建乡村的道路、电力、通讯、广播电视、水利等设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改善群众的居住和医疗卫生条件,资助一些开发利用当地资源的项目等等,就可以使这些人口较少民族直接受益,能够使他们尽快地脱贫致富,达到政策设计的目的。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主要是政府行为。目前,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计划已经纳入“兴边富民行动”的总体框架内并开始启动。2005年5月18日, 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规划的重点,一是加强包括人畜饮水、交通、通电、广播电视、安居、基本农田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努力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立足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群众增收;三是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促进社会进步;四是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加强科普工作,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要求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要高度重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按照国家扶持、省(区)负总责、县抓落实、整村推进的原则,加大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并组织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大型企业对口帮扶,通过5年左右努力,使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或中等以上水平[2]。我们相信,这些规划实施以后,德昂族及其他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定会发生很大的改观。
事实上,从2000年开展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调研以来,在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指导下,近年来,有关省区已经围绕着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开展了一些实际行动。内蒙古自治区制定出台扶持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族3 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意见,在这些民族聚居的县、乡、村已安排通公路、通电、人畜饮水、农田水利、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项目233个,总投资2.85亿元。黑龙江省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帮助赫哲族群众修路建桥、加固河岸、建设居住小区、接通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从根本上改善了赫哲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云南省有7个人口较少民族,是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工作的重点。前几年, 在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民委的支持下,在布朗山乡和基诺山实施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试点。德昂族地区的发展,在“兴边富民行动”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中,也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如有关部门扶持三台山德昂族乡政府易地搬迁,扶持建设三台山中学建设,等等。
3.自力更生最为关键。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需要有外力扶持。但是外力扶持必须与培育自力更生精神,提高民族自身发展能力结合起来。否则,单纯扶持可以取得一时效果,但是被扶持对象没有自身发展能力,不仅不能持续发展,反而会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费孝通教授曾经讲,对大兴安岭的鄂伦春族,政府也尽力扶持这个民族,他们的吃住都没问题,孩子上学也不要钱,但本身不成为一个有生机的社区,不是自力更生的状态[3]。培养人口较少民族的自力更生精神,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他们的创造精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制订发展计划和亲手参与建设项目的实施,使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在有些情况下,由专家和政府官员为主导制定一些规划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所有的事情都包办代替,就有可能造成被扶持对象的主体意识缺失,使他们变成冷眼旁观的第三者,把实施的项目看成是离他们很远的政府的事情,成了是政府要他们做而不是他们自己要求这样做。如果把扶持对象摆在被动位置,援助项目实施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许多人口较少民族都有这样的特点,即他们的生存环境比较封闭、生产方式比较落后、生活状态比较原始。在历史上,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在深山老林以狩猎为生,赫哲族、京族等在江海以捕鱼为业,怒族、独龙族、德昂族等南方山地民族从事刀耕火种并辅以狩猎、采集等形式,塔吉克等民族又以草原畜牧业为主要谋生手段。这些民族世世代代生长于斯,形成了在这种生态环境中认识资源、获取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和手段,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行为方式、教育模式、饮食起居习惯、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方式,等等。可以说,这些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他们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这也印证了斯图尔德的多元进化理论,即:文化与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相似的生态环境产生相似的文化形态及其发展线索,而相异的生态环境则造就了与之相应的文化形态及其发展线索的差别[4]。
但是随着生态环境改变和自然资源的变化,他们原来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的已经难以为继。人口较少民族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一般只能简单地利用地表资源。而工业化污染和人口增加带来的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影响最为直接的就是这些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人口较少民族。如,随着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的锐减以及国家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法规的实施,有些以狩猎为生或以狩猎为补充生活手段的民族,以及以砍伐林木为生或以刀耕火种为主要谋生手段的民族,其传统生计方式都难以延续。再如,渔业资源枯竭也使一些世世代代以捕鱼为生的民族生产生活发生困难。因此,目前有的民族就面临着转产等问题。但这些民族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让他们抛弃原有的传统马上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难度较大。有的民族转产比较顺利,如广西的京族,虽然近年来近海捕捞收入减少了,但是他们利用当地滩涂多的特点,发展了海水养殖;利用与越南主体民族语言相通的特点,发展了边境贸易,成为在中国少数民族中发展最快的一个民族。再如,内蒙古鄂温克族实现了整体搬迁,改变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狩猎方式,政府帮助他们发展与他们原来生产方式相近的家庭养牛业(鄂温克族有饲养驯鹿的传统),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让原来那些以狩猎、畜牧或捕捞业为生的人口较少民族转产农业,难度就相对大一些,有的成功了,有的就没有成功,用当地农民的话来说,就是这些民族“不会种地”。如,在赫哲族地区,有的人把政府分给的土地转包给别人耕种,自己并没有掌握利用农业生产致富的本领。有的地方,猎民、牧民转为农业生产后,因为不会生产经营而出现贫困问题。农业生产与畜牧、捕鱼、狩猎相比,劳动强度大,有些人吃不了这个苦,这是表面原因。但深层次的原因是,这些游牧、狩猎民族的文化与农耕文化差异太大。让这些民族从事狩猎、捕鱼或游牧,他们都很在行,因为在这些民族的传统知识系统中,这类经验很丰富,他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通过长辈示范,潜移默化就能接受这方面的教育。但是在父辈传授给他们的乡土知识中,缺乏严守农时、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知识,而这类知识的教育,还没有进入学校教育系统,即便是在汉族地区,也是通过长辈口耳相传的。因此,这些民族转产从事农业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派不上用场,而所需的新知识又没有很好的渠道去学习。他们的不适应是由于本民族原有的经济文化平衡机制和内部运行机制遭到了破坏,是由于文化传承的中断造成了民族发展机制的紊乱。
这些民族实现现代化所遇到的问题,可能比转产农业更为复杂。毫无疑问,现代化是这些民族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现代化带给他们的既有福音,也有严峻的挑战。现代化对于这些人口较少民族意味着从简单社会向复杂社会发展,意味着发生工业化、城市化、专业化、高水平的社会分化和社会流动。而这种社会转型,带来的冲突是剧烈的。在世界其他一些国家,也不乏一些人口较少的弱小民族在剧烈的社会变革面前茫然不知所措,不仅实现不了现代化,生存环境反而更加恶化的事例。
二、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发展
德昂族等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发展,应该放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中来审视。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个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经济渗透,国际组织作用的逐步增强,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世界经济已经紧密地结合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和技术现代化把生活在地球各个角落的人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生活的世界越来越像个地球村。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商品有统一的市场,技术和产品有统一的标准,人们之间交际需要使用多数人能够听得懂的语言,商品贸易需要制定统一的规则,等等。在经济领域,全球化与增强统一性是联系在一起的。
全球化会给人们带来种种意想不到的好处,但同时也容易形成文化同质化的趋势,在不经意之间也可能会对文化多样性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打着全球化的旗帜,西方发达国家的强势文化侵蚀发展中国家的弱势文化可能会畅行无阻,文化霸权主义也可以冠冕堂皇地再度盛行。在全球化浪潮影响下,传统文化必然受到剧烈的冲击,这是当代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那些非西方国家的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念,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转型的压力,有的甚至有被全面颠覆的危险。在一个国家内,那些处在前工业化阶段的弱势民族群体,也很容易在文化上急于向先进的民族看齐,造成传统文化很快丧失的后果。
在少数民族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也会空前加大。这种冲击会产生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方面可以打破少数民族地区的封闭状态,增加少数民族文化对外接触交流和互相影响的机会,使得民族文化在吸收人类优秀文化充实自己的同时,借助全球化的浪潮走向世界。在文化交往中,每个民族也会重新审视和选择自己的文化,重新发现本民族文化的价值,由此可以促进民族意识觉醒,增强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带来民族文化的复兴[5]。近些年的民族文化再创造活动就说明了这一点。正像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文化既不是因为所谓纯粹的惯性而存留下来,也不会因为变迁而一去不复返;文化作为我们永不间断的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直处于不断地被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之中。”[6] 如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利益驱使下,一些地方把已经失传的民俗活动恢复起来,并进行了再创造,以此作为招徕游客的一种手段。这种活动虽然商业气息较浓,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民族文化和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作用。
但另一方面,在全球化带来的外部力量作用下,民族文化也会进行新的整合,由此面临着变异、衰退、甚至丧失的可能。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在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下,民族文化处于弱势地位,丧失的危险性会空前加大。
学术界根据引起现代化的动力来源不同,把现代化的过程分为两类,即内源性的现代化和外源性的现代化。内源性的现代化是由社会自身力量产生的内部创新,经历了漫长过程的社会变革道路而实现的,其外来影响居于次要地位。而外源性的现代化是在国际环境影响下,社会受到外部冲击而引起内部的思想和政治变革并进而推进经济变革的道路,是在外因诱导下实现的社会变迁,而内部创新则居于次要地位[7]。社会变迁必然存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由于内源性的现代化是在本民族文化的自身创新中生长起来的,变革对历史传承性的破坏是长期渐进的,一般不存在传统与现代的断裂问题。而外源性现代化是引进外来文化所产生的,而且这一过程是在短时间内发生的,表现为突发性的,是异质文化的激烈撞击。在进化论和线性思维的影响下,最容易导致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造成历史文化传承的断裂。人口较少民族的现代化无疑都是依靠外力推动的,它们靠自身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现代化的。因此,他们不仅要借助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要借鉴国内发达地区的经验。外力推动不仅来自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也来自于国内政府和先进民族的帮助。相对于汉族地区和发达地区而言,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异文化的撞击更为激烈,社会变革也更为剧烈。在以现代化为导向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判断中,不论在外民族还是在本民族内部,都容易产生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一无是处的想法。往往越是落后的民族,越容易产生文化上自我否定的想法。因而,那些人口较少的民族比起人口较多的民族,散杂居住的民族比起聚居的民族,文化丧失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
然而,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政治、文化一体化或文化单一化。统一性与多样性、现代性与民族性也不一定就是互不相容的两个方面。在一个复杂的系统内,没有多样性,各个部分就失去了互相依赖、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如果失去统一性,系统内部变得不协调或者混乱时,也不能正常发展。
在现代化背景下,一些人口少的民族都面临着加快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的两难选择。在第三世界国家普遍存在的一个矛盾的现象就是,凡是现代化发展得快的地方,传统文化消失得也快;而现代文明没有冲击的地方,传统文化保持得就比较完整。一个民族既要生存和发展,同时也要保留传统文化,有时两者难以兼顾。有一位鄂伦春族的女知识分子曾向费孝通教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重要还是文化重要?”她的意思是她看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正受到重大的冲击,而且日渐消亡,先要把人保住,才提得到文化的重建。马丽华在她的《走过西藏》中,也引用了她与藏族博士格勒的一段对话,大意是我们不能为了保护文化,阻止少数民族,不让他们进入现代化。恩格斯曾经说过:“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人首先解决吃穿用,然后才能考虑艺术。”[8] 在任何情况下,人们都应把生存问题摆在首位。当一个民族的文化保护与生存发生矛盾的时候,孰轻孰重,人们自然会作出正确的选择。有学者指出,在对待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问题上,其核心问题就是如何促使他们在现代化过程中,不会客观地成为牺牲品,而能够与其他民族一样共存共荣,既能尽量保留自己希望保留的文化传统,又能分享现代化带来的高质量的生活[9]。在美国, 印第安保留地的传统文化得以保存,但当地人仍然生活在比较原始的状态,因此一些人批评这种把少数民族当作动物展览的做法是不人道的。文化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在人们生存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文化选择自然要看怎样有利于该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如,在三台山德昂族乡,我曾向当地干部问起德昂族的音乐舞蹈艺术情况,他们不耐烦地回答说:群众连饭都吃不饱,哪有心思唱歌跳舞。当人们没有解决温饱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吃饭问题。因此,前些年费孝通教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他说:“保文化就是保命,保住人也才会有文化,因为文化是人创造的,它是保命的工具。所以一切要以人为本,才能得到繁荣和发展。”[10]
解决生存问题主要靠发展经济。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经济问题摆在绝对优先的位置。因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人们的文化需求就会上升。如,在云南陇川县,由于当地德昂族群众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他们就自发地从缅甸请来老师,学习德昂族民族舞蹈。因此费孝通教授也说:“这几年,我又开始关注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当我们吃饱了穿暖了后,又该怎么办?这就涉及到了艺术的问题了。物质方面是很重要,但精神方面,也就是文化艺术方面也同样重要”。他又说:在西部开发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大声疾呼,要注意对古代文物和传统文化的保护,要只是为了一点小的眼前的经济利益,而牺牲了我们几千年文化遗存下来的一些宝贵财富,那就得不偿失了。另外,要开发西部,一定要注意民族问题,这又回到了50年前的话题了。我们必须要发扬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要看不起少数民族,他们的文化也有很多好的、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我们要帮助他们发掘出来,帮助他们发展。汉族看不起少数民族,西方看不起东方,这都是不对的。应该用平等态度对待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化”[11]。
其实,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也不总是存在着矛盾,在许多情况下也是可以互相促进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了,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对于那些没有解决温饱的少数民族,在一定条件下,应该把经济发展摆在优先位置,但即便如此,在经济发展中也不要忘记文化保护,不能贪图一时的经济利益而造成文化遗产的破坏和消失。一些失传后不可复得的东西,如民族传统技艺的传承,民间老艺人的抢救,民族地区的人文景观(古城镇、老民宅、民俗村)保护等等,如果到了这些东西都破坏殆尽后再来重建,就悔之晚矣。
在现代化过程中,必须注意德昂族等人口较少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问题。不能认为他们的人口少,其传统文化在公众中影响小就忽视这一工作。民族共同体内最显著、最持久、最稳定的联系是文化。可以说,文化是民族的标志,是此民族区别于彼民族的特征。应该看到,越是人口少的民族的文化,越是稀有资源,其保护发展的价值就越高。德昂族历史文化的积淀很丰富,语言、服饰、建筑、音乐、舞蹈、宗教、口碑文化、认知智慧、民风民俗都富有民族特色。如,前些年,德昂族的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果,收集整理出版了德昂族民间故事、诗歌选集,等等。但是在社会变革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德昂族保存民族文化差异性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如,现在的德昂族青年已经很少穿民族服装,许多人也以把房屋盖成汉式建筑为进步。德昂族的口头文学不再传诵,传统歌舞器乐也被流行音乐和现代传媒所代替,甚至连串姑娘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在德昂族村寨,人们可以看到把头发染黄的德昂族少年,可以看到在街头摆着的台球桌,在追求时尚方面,这里似乎与内地没有太大的区别。以至于在三台山德昂族乡,连搞民族文化节也只好去缅甸请德昂族艺人来表演,陇川章凤镇的德昂族过“龙阳节”,也要去缅甸买回本民族服装。德昂族的传统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消失得所剩无几了。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现有的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方式。文化保护如果仅仅停留于在图书馆保存几本民族古籍或在博物馆保存几件民族文物,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保留下来的只是一种死去的文化。如果活的文化现象在德昂族等人口较少民族的现实生活中消失,这种保护成果充其量只是起到凭吊失去文明的作用。德昂族等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保护,最关键的是使活着的民间文化活跃在群众日常生活之中。民族文化属于草根文化,扎根于乡村的泥土,其生命力就在于群众性。民族民间艺术,如果失去了千千万万普通百姓的参与,只变成少数艺术家的事情,它的生命也就结束了。要保护和发展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必须抓好民间文化建设,为老百姓的文化娱乐活动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只有这样,他们的文化才有生存和发展的活力。
保护和发展德昂族等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最关键的是抓住村寨文化建设。村寨文化是民族民间文化的基础。以德昂族为例,一个德昂族村寨就是一个独立的民族社区。在人类学家的眼里,社区不是换一种说法的行政管理区域,其重要特点就是生活在同一社区的人们有一种共享的文化。由于德昂族与其他民族基本是按民族分寨聚居,由于地理环境相对独立,对外信息交流不灵,因此,一个个德昂族村寨,就是一个个星罗棋布的独立文化单元。村寨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基本单元,它可被看作是微缩的民族社会。一个典型的村寨,往往具有该民族在文化、社会组织、经济等方面的典型特质[12]。因此,搞好民族村寨的文化建设,就抓住了德昂族等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生存的根本。
在民族村寨的文化建设中,搞好广播电视节目接收装置建设和文化馆站建设是必要的。但是,更应该重视为群众开展业余文化活动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开展本民族业余文化活动中把民族文化发展起来。如像陇川县户育乡那样扶持德昂族青年演出团体,鼓励德昂族在民族节日开展文化活动,通过串姑娘或其他方式将唱山歌和吹葫芦丝的艺术形式延续下来。还要注意培养民间艺人,如笔者在镇康县看到一位60余岁的民间艺人刘阿占带领全家为我们演出德昂族乐曲。是否可以通过评选民间艺术大师、政府给予经费扶持等手段,鼓励这些老艺人带徒弟把传统技艺传承下来。
总之,德昂族等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既要遵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尊重这些民族的特殊性。我们相信,通过这些民族的自身努力,以及有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人口较少民族不仅能够实现现代化,同时也能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