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花境设计的方法与技巧论文_陈智敏

浅谈花境设计的方法与技巧论文_陈智敏

广州市创景园林设计院 510000

摘要:花境是一种自然优美园林景观营造手法。花境中植物种类丰富,特点是表现植物个体生长的自然美,突出植物自然组合的群体美,属于一种新型的绿化模式。全国生态建设与城乡绿化中推广花境,是建设生态城市、美丽家园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园林花境;种植设计;植物造景

前言

目前,行业已逐渐意识到花境在植物造景中的优势,但设计师普遍对花境概念解析模糊,对花境内涵与外延的分析较为片面,对花境种植设计的分析比较粗浅,比如对色彩、季相、立面景观等许多问题缺乏正确的理解,缺乏科学的应用设计方法指导,花境在景观效果营造上仍不够成熟。在花境植物造景时,往往是简单地拼凑堆砌,缺乏层次感,缺乏设计内涵;植物需频繁更换,未能体现持久稳定、节约的特点,与理想中的花境存在一定的距离。本论文从花境的起源、花境设计技巧、花境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花境的起源及在我国的应用

花境起源于英国古老而传统的私人别墅花园,以管理简单的宿根花卉为主要材料随意种植的造园形式。在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出现草本花境。1957年英国造园家克里斯托弗•劳埃德首次提出了混合花境的概念。20世纪后期,花境设计在西方国家应用逐渐成熟。除草本花境、混合花境的应用外,还出现了主题花境。设计师围绕着某个主题,应用更多的艺术设计手法,形式突破原有规则的带状布置,出现更加艺术化、自然化的形态,使花境的应用范围不仅在私家庭院,延伸到公园、道路等区域。

随着城市园林绿化的快速发展,植物景观为人们提供了美丽游憩的自然环境,但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对人们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绿化不再局限于传统单一的绿化模式,趋向于艺术化、人性化、生态化。20世纪70年代后期,花境这种在西方国家广为流传的花卉种植形式飘洋过海来到中国,在上海、杭州等地公园里应用了花境的形式。而花境属于一种新型的绿化模式,将其应用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不仅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和视觉感受,还能推动花境与城市的长足发展。

目前,花境主要出现在公园、城市绿化的重点地段以及高档小区会所等,基本是以公共绿化为主。国内外的花境设计是有差异的,当前对花境的解读缺乏统一定义,传统概念指的是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状态,利用艺术手法进行设计的形式;现代概念是指将观花植物作为主要材料,如花灌木、宿根花卉等,通过自然斑状的方式在草坪中央、墙垣、路边、林缘等区域进行混合种植,使其从季相、色彩、株高等层面达到自然和谐的形式。花境与花坛、花带、花丛、花海在种植设计以及应用形式上有相似的地方,所以常常与花境的概念混淆。

二、花境的设计技巧

花境领域不仅需要技术研究,也需要实践试错,更需要时间和设计师的综合素养。它不像建筑,一张图纸可以无地域差别地建造。花境的特点在于模仿自然界植物群落构成,时常会有众多品种汇聚于有限的空间内。因此,存在诸多需要控制的因素,如空间营造、结构调整、色彩调和、体量控制、季节变化等等。对优秀设计师的要求是,在有限的空间里,人为控制诸多变量,既有细部手法,又有整体章法。

(一)从平面、立面分析花境设计

花境设计强调空间层次,植物配置高低错落有致,所创造的立面景观是多层次的。花镜的空间层次可以分为三层,前景,中景,背景,总的原则是把最高的植物种在后面,最矮的植株种在前面或四周,但如盲从这个原则,则会一览无余,索然无味,适当地把一些高茎植物前移,花镜的整体形象就显得层次分别而错落有致。

在植物配置时,要考虑平面构成原理。物体在图中的位置不能太偏,也不可太正,宜在画面约三分之一处;两个以上物体,三点一线太呆板,三点分散太零乱,必须有规则而又有变化,两个重叠放置三分之一处,另一个放远点,赋予巧妙变化;两个以上物体,必须互相照应,不可左右反背;数个物象布置,高低进出,宜参差变化,注意画面的均衡。此外,园林中构图的艺术性很大部分是依靠韵律和节奏来实现的。韵律是一种有规律的变化,而节奏变化复杂,能使人产生高山流水的意境,能使植物配置的构图产生美感。

(二)植物的形态构成与组合

花境设计植物的种类缤纷多样,大致可粗略分为群花繁茂、高茎、阔叶、低矮匐地、花灌木、观赏草六个类别,它们的组合使得花境形态丰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群花繁茂类

这一类别品种繁多,色彩缤纷,形态各异,是构成花境前景和中景的主体材料。常用品种:金鱼草、菊科植物、染料木、花菱草、萱草类、薰衣草、大花剪秋罗、紫茉莉等等。

2、高茎类

此类经常是花境中的破晓之笔,尤其是一些具穗状花序的高茎植物往往担当着视觉焦点的角色。常用品种:千叶蓍、蜀葵、醉鱼草、醉蝶花、羽扇豆、大花飞燕草等等。

3、阔叶类

阔叶类植物有高也有低,其宽大的叶片往往具有肉质感,能与其他材料形成对比,也使花境呈现更柔和协调之美。常用品种:美人蕉类、一叶兰、玉簪类、变叶木、红叶甜菜、羽衣甘蓝等等。

4、低矮匍匐类

这类材料往往在花境前景中用来封边或弥补空缺,尤其是花团锦簇、色彩丰富、便于更换的一二年生花卉。常见品种:石菖蒲、亚菊、石竹、美丽月见草、紫叶酢浆草、矮牵牛等等。

5、花灌木类

花灌木是指以观花、观叶、赏果为主要目的木本植物,一般包括常绿及落叶两大类。在花境应用中经常充当背景材料。常用品种:大花六道木、山茶、茶梅、龟甲冬青、法国冬青、金叶女贞等等。

6、观赏草类

禾本科植物自然而优雅、朴实而刚强,是给花境增添野趣、带花境回归自然的最好材料,同时也是与其他植物形成对比的极好元素。常用品种:蒲苇、细叶芒、狼尾草、细叶针茅、蓝羊茅、花叶芦竹、苔草类等等。

(三)花境设计的色彩构成

花境不仅是一个绿意盎然的自然,更是一个缤纷绚烂的色彩世界。自然美妙的色彩刺激和感染着人的视觉和情感,提供给人们丰富的视觉空间。花境的色彩设计是一门艺术,既要符合艺术的规律,又要表达色彩的意境。

设计师可以利用色彩或调动人的情绪高昂,或让人的情绪平静下来,或让人充满向往与希望。比如红色,寓意强烈的感情、火热的激情,在绿色的陪衬下,更为醒目和热烈,因此在安闲恬静的休息区,不宜全用红色。黄色使人联想到灿烂日光,给人春天的气息,因此在花境的阴暗处配置黄色植物,可活跃气氛,使人感到愉快。淡紫色和银叶或灰叶植物搭配时,使人产生安闲恬静感。

设计师在花境的色彩搭配时,应注意以下2个方面。

首先,花境植物配置的色彩主调为1-3个,色调过多显得杂乱,色调单一显得枯燥无味。举例,使用一个颜色为主调,并用近似色或类似色组合配置,营造简洁、柔和的整体效果。又如狭长的带状花境,可以通过多个主调的改变以增强韵律或产生渐变效果。

其次,利用色彩原理可以营造花境的多种空间视觉效果,但色彩原理不能生搬硬套,应符合客观环境的条件,满足特定观赏对象的心理需求,体现形式与功能的统一。花境的色彩设计最关键是体现和谐原则。和谐的色彩如同一曲动人的旋律,其组合的美、节奏的美、韵味的美,让人感觉极富动感,这就是花境的魅力所在。

(四)花境植物配置

花境的色彩设计固然重要,但是绝不能一味地热衷于色调的组合,否则设计将因缺乏深度而毫无创意。设计师需要掌握花境植物的观赏特性及生态习性,这对花境设计有重要意义。

根据花境的具体位置,设计师要考虑光照、土壤、地势、水分、背景等外在因素,以确定选用哪种类型植物。如有些上层乔木过繁密,造成局部遮阴,需要根据一天中的光照变化,选择部分耐阴或半阴的植物。适地适栽,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才能使花境保持良好的效果。

在2017年广州《财富》全球论坛活动中,广州多处打造花境项目。临江大道景观绿化升级改造,是广州市今年全面实施“一江两岸三带”核心段景观建设的重要内容。项目位于临江大道与马场路丁字路口,为机动车与人行道隔离绿化带。项目完整保留了景观林带的大树,配搭种植花卉绿植花卉,营造了错落有致,色彩缤纷的花境效果,打造了广州市第一条面向市民开放的景观缓跑径,成功塑造代表广州新形象的沿江风光带。

三、结语

广州,一个充满岭南园林艺术底蕴的花城,具备了得天独厚的花境建设条件,有着长夏无冬的气候、庞大的市场供应、开放与包容的城市运营理念、国际化人居的地理位置等诸多优势。设计师们应该进行系统深入研究,进一步拓展和提升花境应用水平,总结花境造景经验,探索具有鲜明地域性的特色风格。

论文作者:陈智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  ;  ;  ;  ;  ;  ;  ;  

浅谈花境设计的方法与技巧论文_陈智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