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年社会学的发展进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学论文,发展进程论文,青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青年社会学在青年研究①这一个专业知识领域中承担着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角色,一定意义上说,发挥着一种主导性学科的作用。它与青年心理学和青年文化学一起,构成了青年研究的三个支柱学科。 就青年社会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形成来说,其最基本的动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学术智识资源的长期积累孕育了新的知识萌芽;二是,现实生活提出了认识青年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的客观要求;三是,相关的青年学科发展提供了基础的知识和方法的养分。 具体而论,对于青年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自古代到近代的哲学、社会思想中有关青年的观点成为了学术思想渊源或智识动因;作为现代性产物的青年成为了研究对象。在学科成长过程中吸收了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的诸多学科(主要包括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等)对于青年的研究成果,由此使得青年社会学成为一门综合性特征很强的学科。但是,从学科归属上说,它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如果更加深入地说,青年社会学是在社会学这一母体学科中孕育而生的。然而,也应该强调,人文社会科学的其他一些学科对青年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进程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 一、青年社会学的前学科孕育:复合性的发生机制 (一)学术思想渊源与智识储蓄 从古希腊罗马时代到18世纪中叶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许多哲学家、社会思想家曾从各自的价值取向、学术立场、理论视角出发,不同范围、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地探讨一定的青年现象、青年问题②。可以说,这些哲学家、社会思想家的有关思想观点,成为了青年社会学最早的学术思想渊源和智识储蓄。 由于这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封闭、僵化、单一性质,社会变迁速率极其缓慢,因此,在这一时期的哲学家、社会思想家的思想观点中具有的共同特征是,认为老年人或成年人的年龄和经验因素决定了对生活智慧的拥有,因而理所应当地被看作是比青年人更加优越的人,青年人则被视为社会未充分承认的、不完善的人。社会对于青年的培养或合格成员的塑造的核心内容表现为:青年人接受年长者或成年人的智慧及其行为楷模。可以看到,这种思想中带有浓厚的成人优越论或长者统治论的色彩。 可以说,青年现象、青年问题自古以来就一直受到经久不衰的关注,许多思想家都对此做出过分析。然而,在工业革命之前,作为一个特定社会范畴的现代意义上的青年还没有诞生,此外,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所决定的传统社会结构的高度同质状态,使得社会中世代之间还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所以,在那样的时代里,形成比较系统的关于青年的理论尤其是学科知识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础都不具备。 (二)认识青年的需求与动力 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尤其是一种特定社会范畴的现代意义上的青年,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现代性的产物。此前人类社会虽有成年期之前的人口群体存在,但常常是儿童或少年,即便是被称为青年人,也只是具有一种年龄意义,或者说,纯粹是一种从年龄角度指称的对象。只是到了工业革命开始以后,由于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入所导致的社会对于其成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从事各种职业都需要接受一定专门化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才能获得基本资格,于是,随着各级各类教育体系和机构的产生和扩展,尤其是高等教育体系和机构的普及和发展,使得具有相同年龄、生理、心理等特征的青年人聚集在一起。这种群体致力于从事共同的社会活动——个人系统化地接受未来进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并在共同的生活中形成表达自身需要、思想、意愿的活动和风尚。于是,现代意义上的青年便产生了。换言之,作为一种社会范畴意义上而非只是年龄群体意义上的青年,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产生的,尤其与工业化、城市化、专业化进程紧密关联。 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生产工艺与劳动技能变得日趋专业化或复杂化,对于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每一个体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正规教育而且是越来越高等的正规教育之后,才能获得基本的就业资格。这一情形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一种普遍化的趋势。这一情势必然首先是社会对青年提出的一种基本要求。然而,在工业革命之初,青年期常常被看作是个体为其将来全面进入社会生活做准备的一个时期。除了社会的原因甚至经济的原因(例如,有人认为,大量青年人在数年时间内停留于学校中,有助减少就业市场的压力)之外,当时的一些学科如发展心理学等也提出相关依据认为,青年虽然已不再是儿童,但仍还不是成人,青年期是处于儿童期与成年期之间的一个特殊的过渡阶段。处于生命历程这一阶段上的人们,就其社会性发展而言,首要任务就是进行学习和接受训练。社会的这种观念③持续了很长时间,至少在20世纪60年代前依然是许多发达社会中的一种正统性共识。其所造成的后果是,青年在社会结构中被隔离起来或被单独地分类,在社会生活中处于边缘地位,他们与成年人之间不仅不能共享同等的权利,而且也不能承担同等的义务。 然而,青年天生就潜藏着巨大的能动性。他们对于自己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角色特征和地位状态所作出的反应,以及他们的主体意愿和自我期望的表达方式,主要是通过青年文化和青年运动这些独特形式加以呈现的。不论是更多具有消遣娱乐性质的亚文化,或是带有偏离社会主流文化性质的反文化,还是表现了青年对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先具有的敏感性和问题意识而发动的青年运动,都从某种角度向成人社会表达了青年对于自己边缘地位状况的不满,以及他们要求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关心社会事务的强烈愿望。这一情况在20世纪60年代后引起学界和有关政府方面的高度关注,如何在思想观念上承认青年的应有权利,以及如何在制度安排上扩大青年的社会参与机会,成为青年社会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社会动因,同时也表明了时代和社会向学术研究提出的一个迫切课题。可以说,时代呼唤一种崭新的青年观的产生。 (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20年代,是青年社会学的学科孕育阶段,其特征表现为,对于青年的研究是从社会理论或社会科学的综合角度进行的。 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不仅为作为一种社会范畴的现代意义上的青年的诞生提供了直接的社会动力,而且也为青年一代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扮演前所未有的重要角色创造了前提条件。 正是工业革命所引发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变迁的促进下,基于不同学科视野的一些社会科学家或社会理论家对青年现象和青年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开始逐渐地得以深入化、细致化。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社会学创始人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④中提出的青年是社会变迁的一种基因的理论假设,成为了社会学关于青年的理论或者说对于青年社会学的一项最早贡献。他高度评价青年具有“变革的天性”,并且在这种特质与社会进步之间建立起关联。 迪尔凯姆对于青年社会化给予特别的关注和极富贡献的探讨。斯宾塞、凡勃伦等也对青年问题进行了各自的探讨。他们都倾向于把青年看作是与其他社会群体、与整个社会结构有着特殊关联的一种社会范畴。 尽管作为现代意义上的青年自工业革命以来便已经诞生,但由于在此后一定历史时期中,青年在社会结构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等一定程度上还处于一种潜在状态,换言之,青年的本质规定性的丰富层面尚未在历史进程中充分展现出来。此外,社会学初创时期的社会学家对于青年的考察更主要的是从社会发展取向(而不是基于青年发展取向,更进一步地说,是从社会本位角度,而不是青年本位角度)来进行的。因此,对于青年的有关认识还未达成清晰、完整的程度。然而,他们从社会学视野对青年所作出的种种开拓性探索,却播下了青年社会学的“种子”,并为其在以后进一步发芽长大开垦了“沃土”。 这里需要提到,在促进青年社会学形成的过程中,有两位重要的心理学家表现了特殊的作用。一位是青年心理学的奠基者G.S.霍尔。他在1904年出版的《青年期:它的心理学及其与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中,提出了青年期心理危机学说。意味更深长的是,这一著作既是青年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也是青年研究学科化开始的标志。另一位重要的人物精神分析学说创始人S.弗洛伊德,对于个体在青春期所易呈现的代际关系状况及其问题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他关于青春期的理论观点深刻地影响了后来E.埃里克森、L.福伊尔和K.凯尼斯顿等关于青年期和代际关系的理论。 对于青年期本质的认识,文化人类学家做出了独特的重要贡献。M.米德1928年出版的《萨摩亚人的成年》强调了社会文化条件对人的发育和成熟具有决定性作用。所谓的青春期心理的“危机与突变”,实际上只是特定社会文化条件导致的产物,并非人类普遍的生物遗传因素所引起的共同状态。 社会心理学家也提供了丰富的智识成果。相比于社会学家注重探讨宏观社会结构对青年期心理的作用,社会心理学家则偏重于考察微观社会结构对青年期心理的影响,所发展出来的理论较为精细,尤其是那些根据精致的研究设计逐步发展起来的理论。 勒温从他创立的场论出发考察青年期的心理特征。他认为个体的行为是其人格与特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由于青年期的个体正处在从儿童过渡到成人这样一种角色和地位转变的过程当中,因此,青年人的生活空间和行为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社会学习理论的集大成者班杜拉不同意霍尔和弗洛伊德的青年期心理学理论,他认为应该从社会环境施加的影响因素和个体社会学习机制的角度来研究青年期心理。 社会学中的世代理论对青年问题作出了独特的分析。曼海姆对世代的社会学问题进行过专门论述,在1928年出版的经典性著作《论世代问题》中,他把世代理论划分为两种不同取向的观点。一种是实证主义的观点,把世代看作是特定的时间段;另一种是历史浪漫主义的观点,认为世代的归属取决于“内化时间”。 总之,从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20年代,社会理论或社会科学对于青年现象、青年问题探讨积累下的智识资源,孕育了青年社会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在后一时期的诞生,从中显现出一种粗略的学科框架。 二、青年社会学的学科确立:现代性与青年的一种知识表征 一方面,就社会方面而论,在现代社会,由于劳动内容与生产工艺的复杂程度日趋提高及其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的不断专门化,使得人们为了取得基本的就业资格必须接受教育的时限逐渐增加,并由此导致了青年期的延长。另一方面,就青年方面而论,当代青年在生理、心理的成熟时间上,呈现出日益提前的趋势。青年生理属性成熟时间前倾而社会属性成熟时间后延的矛盾态势,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导致青年问题凸显的一个最基本原因。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学家对青年这一社会范畴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 进入20世纪30年代,社会学关于青年的研究出现了新的特征,即不再像早期主要是思辨式的探讨,而是呈现出实证式的经验层面上的研究与思辨式的理论层面上的探讨并行甚至相互结合的局面,研究视角不再仅限于社会发展的一般层面,更重要的是,涉及了青年发展的特殊层面。 首先,一些最基本的学科研究领域逐渐形成。在这一时期,青年的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等方面受到较多关注,对这些问题的研究逐渐构成了青年社会学最基本的学科领域。社会学家一般把青年期视为个体进行社会化、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并实际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时期。一方面,青年期的到来使个体的社会性呈现出一些独特变化和特征:一是,青少年开始逐渐摆脱传统权威人物的影响而趋向于接近同辈群体,加之受到当代社会和文化迅速变迁的影响,这一切都强烈地促使青年发生角色转换和呈现角色中断;二是,青年内心的急剧变化和动荡既增加了对他人的依赖感,又增强了自我意识和对社会角色的判断与选择能力;三是,随着个体所接触社会环境的扩大,不断建立的人际关系对青年产生了更复杂的角色期待。青年期个体呈现的上述变化与特征,使青年对于社会角色的学习、社会规范的接受和社会责任的承担变得比在生命历程的其他阶段显得更加复杂和更加困难。另一方面,当代社会的迅速变迁使青年的社会化过程充满了矛盾因素:一是,工业社会中受教育时限的延长,使青年人与父母相处的时间相对缩短,接触成年人角色模式的机会随之减少,而在家庭对青年社会化的功能减弱的同时,同辈群体的作用却在不断增大;二是,由于青少年的社会化因素不断增多,如教育机构、同辈群体、大众传媒和政治组织等,这些因素原先给予指导的清晰性、确定性在逐渐减少,与此同时,相互之间的模糊性、不一致性却日益增多,这一情形使青年人在价值观和理想方面埋下了矛盾的种子并面临潜在的冲突;三是,青年人在社会地位方面的特征是边缘性,因此,他们总是处在社会保守势力与激进力量的争夺和影响之中。这些潜在的或外显的矛盾因素使当代青年的社会化进程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显得障碍重重。 其次,一批具有经典意义的经验研究陆续出现。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美国拉扎斯菲尔德在大量社会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此时期奥地利青年工人的基本状况。波兰J.查拉辛斯基对农村青年进行了阶级地位取向的世代研究,出版了四卷本著作《年轻一代农民》。美国G.H.埃尔德出版《大萧条时期的孩子们》一书,他基于生命历程的理论视野,对大萧条岁月在当时出生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所留下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20世纪40年代,美国霍林斯黑德通过实地调查写出《埃尔姆镇青年》一书,分析了美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对于青年个人生活所造成的影响,较早提出了青年期是一种过渡状态的观点。美国帕森斯基于实地调查的结果,提出了“青年文化”这一对青年社会学以及整个青年研究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概念。他指出,处于青年期这一特定阶段的人们创造出了一种特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样式,即“青年文化”。在帕森斯看来,青年文化最突出的特征是呈现无责任感以及注重对娱乐、消遣活动的追求。在以后的青年研究进程中,青年文化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甚至出现了青年文化研究的一些学派。尽管不同学者对青年文化的解释与帕森斯最初赋予青年文化的含义之间出现了诸多的差异,然而,一定意义上说,这一切探索都丰富了青年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尔曼对芝加哥地区一些中学进行了实地调查。在《青少年社会》一书中,科尔曼认为,处在教育机构中的青年人,由于形成了自身特殊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生活习俗,从而形成了青年亚文化,因此便建构起了一种小社会即青少年社会。 第三,一些较有影响的理论模式相继产生或不断发展。这些理论大多数都是以青年在当代社会结构中所处的状态作为关注重点,尽管在分析视角上各有所不同。比较成型的理论有:一是,“过渡时期”理论。霍林斯黑德等认为,青年期是人的生命历程中一个过渡时期,处于此中的人们已不再是儿童,但尚未取得成人资格,因而其主要任务是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生活而进行充分的准备。二是,“角色冲突”理论。在其看来,青年在社会中获得自立并拥有社会行动的权利是一个复杂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青年不可避免地会表现出从儿童状态向成人状态转变时期所特有的角色冲突。默顿将这一情形表述为青年的“两重性”,而帕森斯则把其归因于青年实际存在的依附性与要求尽早承担责任的期望之间相互矛盾。三是,“边缘人”理论。勒温较早提出了这一思想。他把青年所面临压力的大部分视为源自在社会结构中处于边缘地位。这一观点后来被一些社会学家加以进一步发展。四是,世代理论的更加丰富。一些社会学家在将青年与其他年龄群体进行比较研究的过程中都采用了世代分析视角。最有代表性的有,以色列艾森斯塔特、德国谢尔斯基等。 可以看到,在青年社会学发展进程这一阶段,随着社会学家在研究青年现象、青年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基本概念、重要范畴、理论类型和研究方法等,从而使青年社会学作为一个可以独自成立的学科逐渐“显形”,呈现出一个学科的基本面貌。 如果说在此前,青年现象、青年问题已经占据社会学家很大一部分兴趣的话,那么,进入20世纪60年代晚期,许多西方国家首先出现的声势浩大的学生运动则吸引了社会学家对这些领域最普遍、最强烈的关注。于是,青年运动与社会变迁的关系、青年世代与成人社会的关系、青年问题与社会整合的关系、青年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一时成为社会学研究的热门课题。 德国谢尔斯基1957年出版的著作《怀疑的一代》,通过对二战之后德国青年各种心态的考察,指出青年已经成为具有怀疑态度、不接近任何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的善于思考的人——怀疑的一代。E.埃里克森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基于以人格发展为主线的自我心理学来探析青年期心理,提出了青年期的心理社会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这一著名学说。法国布尔迪厄在20世纪60年代则做出了阶级取向世代研究的范例。M.米德于1970年出版《文化与承诺:一项关于代沟问题的研究》一书,对于战后处于急剧社会变迁中的代际关系尤其是代沟问题做出了具有影响力的分析。 此外,一批著名社会学家如马尔库塞、福伊尔、凯尼斯顿、赖希、罗斯扎克、弗拉克斯、艾森斯塔德等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投入了对青年现象、青年问题的研究,他们出版的许多重要著作把青年社会学的学科发展推进到了一个理论纷呈的多样化阶段。 正是鉴于青年现象、青年问题引发社会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对于青年在当代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进行重新认识与定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日益凸显,一些倡导正式确立青年社会学学科地位的专论、专著开始问世,如罗森马耶尔《青年社会学的主要领域》(1969)、《导论:青年社会学的新理论思潮》(1972),阿达姆斯基《青年社会学问题》(1971),克罗伊茨《青年社会学》(1974),阿列尔贝克和罗森马耶尔《青年社会学导论》(1976),等等。这些著述对于青年社会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于青年社会学的理论流派、研究方法作出了梳理,对于青年社会学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功能赋予了期望。 这一切表明,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青年社会学已经作为一门学科正式诞生。1975年5月国际社会学协会(International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执行委员会正式批准在该协会内成立青年社会学研究委员会(Research Committee on Sociology of Youth,RC34)。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标志着青年社会学学科的合法性得到国际社会学界的承认。自此之后,青年社会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更加有效和广泛的发展。 三、青年社会学的困境及其超越:基于反思性的重建取向 (一)青年社会学的反思性 反思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现代性则使反思性成为了一种文化价值和制度特质。作为社会学思想根基的理性赋予了社会学生而具有反思性。社会学从其问世之日起就是在反思性地参与社会现代性的建构过程中构筑起整个学科大厦的。作为一种智识资源形态与潜在社会力量,社会学通过自身所具有的建构功能把从社会行动中产生的关于这种行动的崭新知识不断地运用于进一步受这种智识影响而形成的行动之中,从而在运行机制或制度安排层面上不断地改变着社会行动的特征,并由此使智识资源尤其是专家系统演化成了制度要素,最终塑造了促进社会现代性发展的制度反身性机制。然而,这仅只是或者说仅应是社会学反思性机制的一个维度,即它的工具理性维度。此前常被忽视的社会学反思性机制的另一个维度值得重视,它表现为问题意识以及基于这种意识所形成的社会良性发展的导向机制,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保持对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病态现象的敏锐批判,这种价值反省性机制就是社会学反思性机制的价值理性维度,换言之,价值反省性与制度反身性是保证社会现代化进程达成目标实现的社会学反思性机制所不可或缺的两翼。 青年社会学的发展进程表明,这一学科的问世体现了一种历史的与逻辑的高度一致性。作为工业革命或现代性产物的青年,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逐渐显现自身的本质规定性及其作为主体对现代化的反应,则是导致青年社会学产生的现实基础。而促进青年社会学最终诞生的直接动力是,由现实生活提出的如何认识并改善青年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问题。另一方面,青年社会学的诞生也是青年研究各个学科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结果。正是随着青年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对于青年本质的生理、心理、文化和社会规定性由浅入深地逐层揭示,使青年社会学形成了知识积累和认识阶梯,从一种更高级的层面、更广阔的视界和更具抽象力的起点上对青年做出科学阐释。如果说从哲学对青年的思辨式、整体式的探讨进入到各个现代学科对青年的经验性、实证性的研究,标志青年研究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大转折的话,那么,青年社会学所完成的对以往研究成果的新的综合,则可以看作标志青年研究发展进程中的另一次重大转折。 青年社会学在当今青年研究领域中日益显示出它的独特贡献和不可替代的地位。但仍必须正视的事实是,由于它诞生以来历经的发展时间还不长,青年社会学至今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学科。不成熟性首先表现为,在青年社会学的基本学科问题方面还存在许多争论,换言之,一种比较具有普适性⑤特征的学科架构尚未形成。由于各种研究者的知识背景尤其是方法论思想的不同,导致在建构这一学科的角度、努力及其结果上还表现出种种差异。青年社会学的不成熟性还表现于,在社会学对于青年的研究与青年社会学的研究这两者之间有时还很难做出明确的区分。尽管青年社会学的形成的确是与将社会学已有的一些比较成熟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等运用于青年研究当中分不开的,但是,青年社会学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一定的独特内容,而且这些独特内容不但不应该减少,反而应该强化,否则,一旦可以被社会学取代的话,它势必就成为多余的。就此而言,可以把两者的根本区别作如下看待:社会学主要把青年问题作为它的一个应用研究的领域,更倾向于把青年作为社会群体的一种类型来加以理解,并从社会整体运行机制的角度来提出解决青年问题的方案。青年社会学则把青年作为自身的主要研究对象,不仅注重从社会结构对青年角色、地位和作用的制约性来看待青年问题,而且还力求从青年自身的特性、需要和能动来理解青年的社会性和主体性。尽管这两种研究对于全面地认识青年、有效地解决青年问题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就更准确、更有前瞻性地把握青年而言,青年社会学无疑更为优越。 (二)后现代所带来的挑战 青年是现代性的产物,现代社会科学都是与现代性同时代生长起来的。一方面,现代性是社会科学的社会形态;另一方面,社会科学是现代性的知识表征。青年社会学则是现代性充分展开之后作为其知识表征的社会科学的一种具体形式。因此,现代性是青年及其概念、理论和学科的根基。 然而,进入20世纪下半叶,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进程使社会科学受到了重大冲击,出现了对社会学包括青年社会学知识形态的挑战。具体而言,这一场挑战的出现,有其多重的背景因素:第一,在社会基础层面上,后工业社会已经来临。第二,在文化背景层面上,后现代主义产生并风靡。第三,在知识动力层面上,社会理论中出现了关于后现代问题的论争。 后现代的挑战对社会理论的影响正在或早或迟、或隐或显地呈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一是,后现代理论对现代性的批判,引起了社会理论家对于人类社会未来发展进程的一些维度进行重新思考和定向;二是,后现代理论对社会理论传统的批判,引起了社会理论家重新审视和构建一些最基本的理论预设。这一切都可能使得后现代理论的一些概念和范畴被吸收到社会理论主流体系当中。值得注意的是,后现代问题论争似乎促使社会理论的思考重返社会哲学层面。 这一切都对青年社会学的发展进程带来不可规避的影响。在20世纪下半叶,社会科学中关于青年、青年社会学乃至整个青年研究的主要概念、范畴和理论,仍然是深深地根植于民族—国家层面上,或者说,仍然是以现代性为根基的。在西方,现代性的生长过程中,社会的概念就是指民族—国家,青年是社会的构成元素。然而,在后现代语境中,情况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化潮流席卷世界每个角落,跨国流动在国际范围内普遍存在,互联网迅速发展与广泛普及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样态,人们社会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价值依据和达成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这样一个时代,民族—国家是否仍可作为社会学的基本分析单位?社会学理论最关键的概念即社会系统对于理解当今社会尤其是后现代社会是否仍然适用和有效? 经典的青年概念是工业革命或现代性的产物,在后现代社会,这一概念正在变得越来越不适用。然而,即便在现代社会中,也可能存在后现代社会的某些成分,在迈向现代的社会中也可能存在传统成分、现代成分与后现代成分之间的相互交织,因此,在今天,经典的青年概念已经不同程度地不适用于处在复合时空社会中的青年。总的看来,青年概念的重构成为了一种不可规避的历史命运。 如果没有建构出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特征的青年概念,换言之,如果不对新的时空状况下的青年本质规定性进行重新审视和崭新定位,青年社会学便无法对青年及其状况与问题提供基本的说明与解析。因此,越来越多的来自欧洲、美洲和亚洲或是其他大洲的青年社会学家逐渐达成的一个基本共识是,后现代的挑战成为了重新建构和确定青年概念以及青年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和理论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背景动因和参照体系。 注释: ①“青年研究”这一称谓实际上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对于青年的研究这一学术领域的总称。 ②其中包括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即青年一代与年长一代之间的关系或称代际关系。 ③实际上,可以称之为传统的青年观。 ④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1838年在其《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首次提出“社会学”一词。一般以此作为社会学诞生的标志。 ⑤这里所谓的普适性,并非指这一学科架构必须具有纯粹的超文化、超社会、超历史的特征,而是指应该最大限度地可以在各种文化、社会、地域背景下的一定时间范围内具有通用性。而在这种基础上,处于特定的文化、社会和时代坐标中的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本土特点去发展出相适应的青年社会学学科体系。原因正如知识社会学的研究结果业已表明的,任何一种学科尤其是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必然受到其所处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和时代背景的塑造。标签:社会学论文; 现代性论文; 青年期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社会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角色理论论文; 后现代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