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_邵心谦

合水县人民医院 745400

【摘 要】目的 探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5 年 1 月 - 2016 年 12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6例肝胆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11例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感染率为8.73%;共检出23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12株,占52.17%;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时间、切口分类、手术过程失血量、抗菌药物的使用及引流管的留置,是导致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综合护理能提高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结论 肝胆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在临床治疗中,医疗工作者应加强手术操作规范性,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与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

【中图分类号】R25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7)03-115-02

手术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影响预后,甚至引起全身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增加患者经济负担,降低病床周转率等。肝胆外科患者多采用开腹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但手术进行时间通常较长、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大,且患者伤口长时间暴露,诸多因素导致手术切口感染成为肝胆外科患者常见并发症。重度切口感染不仅会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也会给患者身心带来痛苦,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为探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本文选择2015 年 1 月 - 2016 年 12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6例肝胆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6例患者中,男75例、女51例,年龄19-77岁、平均(42.79±9.27)岁。患者采取的手术类型主要包括肝血管瘤切除术、胆管瘤根治术、规则性肝叶切除术、胆总管引流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五类。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相关禁忌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确定导致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手术切口感染的诊断则依据卫生部制定颁布的《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检测技术实用手册》筛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感染率及病原菌分布

126例肝胆外科患者,有11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8.73%。共检测出23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2株,占52.17%。具体见表1所示。

表 1 肝胆外科患者切口感染病原菌种类及构成比 [n(%)]

2.2 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患者白细胞含量、手术进行时间、切口类型、术中失血量、抗菌药物的使用及引流管留置等是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具体见表2所示。

表1 肝胆外科患者切口感染患者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n(%)]

2.3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对影响肝胆外科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切口分类、术中失血量、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及引流管留置等,是导致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具体见表3所示。

表 3 肝胆外科患者切口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讨论

病原学研究表明,Ⅰ类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来源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此种病菌经表皮导致浅表组织发生感染,主要属于外源性感染,其病原菌主要源于环境空气、物体表面以及医务工作者的手等。所以,Ⅰ类切口感染与术区消毒不严格、手术室空气纯化不足、异物植入以及手部无菌意思差等方面的因素相关。Ⅱ、Ⅲ类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细菌,究其原因主要为消化道手术,特别是术中保护措施失误,胃肠道内容物或腹腔脓性渗出液污染手术切口,此为内源性因素导致手术切口发生感染。所以,此种手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务必要对切口做好无菌保护措施,开放消化道之前做好消化道与腹腔及手术切口的充分隔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注意做好肠道准备。

本研究中,126例肝胆外科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切口感染率为8.73%。检测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这与国内其他文献报道结果一致。而且与患者外科手术过程中肠粘膜损伤、肠道病原菌侵袭关系密切。在本研究中,肝胆外科患者切口感染发生与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患者白细胞含量、手术进行时间、切口类型、术中失血量、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及引流管留置等8种相关因素密切相关,主要相关因素分析如下:(1)患者年龄:年龄越高,身体机能严重减退,自身抵抗力、免疫力降低,故感染高发。(2)并发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常累及多种脏器组织,且状态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繁殖,故易并发感染。(3)手术进行时间:有研究表明,手术操作时间与肝胆胰腺手术患者发生其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呈正相关关系,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术野与各种医疗器械遭遇空气污染的概率明显增大,且手术切口附近随着汗腺所排出细菌数量增多;此外,手术操作时间长会使得创伤面积变大、出血以及局部血肿概率增加等;浸血敷料盐水反复应用等。研究结果表明,手术每增加1 h,切口感染的相对危险度增加1.451倍。因此,临床医师应该提高专业技能,严格掌握手术时间,如对于手术操作难度大的,术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将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预先制定应对措施,同时选择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生主刀,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手术时间。(4)切口类型:切口污染越严重,外源病原菌种类及数量就相应地越多,故切口感染率高。(5)术中失血量:患者术中大量失血直接导致有效循环血流量严重减少,患者脏器组织供血不足,再加失血造成各种血浆蛋白严重损失,导致伤口的自愈及抗感染能力下降,感染发生率增加。(6)引流管留置:引流管对患者而言是一种异物,对其进行留置增加了外源性病原菌感染患者切口的机会。在本研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切口分类、手术中失血量、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及引流管留置等是肝胆外科患者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这与相关文献研究结果一致。综上所述,引起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临床医疗工作者应在术前制定合理高效的手术方案,术中加强无菌意识、熟练操作,术后正确合理采用抗菌药物,以有效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驰,曾峰,倪猛,宋展,郑喜胜,周进学.肝胆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14):3258-3260.

[2]马陆军.肝胆手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16):3182-3183.

论文作者:邵心谦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2

标签:;  ;  ;  ;  ;  ;  ;  ;  

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_邵心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