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桥梁桩基础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建议论文_刘凌志

试论桥梁桩基础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建议论文_刘凌志

(湖南省永吉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湖南 吉首 416000)

【摘 要】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桥梁的施工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只有提高桥梁施工安全性,才能确保公路的安全使用。在桥梁施工中,桩基础是最重要的结构,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桥梁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因此,在进行桥梁桩基础施工时,必须保证基础沉降稳定,承载力满足工程要求,为桥梁工程的整体施工打好坚实的基础,提高桥梁施工质量。本文将对桥梁桩基础施工中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桥梁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问题

【中图分类号】U44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14-0122-02

1.引言

在目前的公路建设过程中,桥梁的数量越来越多,桥梁的施工质量逐渐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内容。然而,在桥梁工程中,桩基础是桥梁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桥梁整体的安全性。但是,桥梁桩基础大部分位于地下,大多数的施工需要在地下水位较高的环境中完成,施工隐蔽性较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难度较高。所以,我们需要对桥梁桩基础施工中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桥梁桩基础施工质量。

2.桥梁桩基础施工中常用技术概述

在桥梁桩基础施工中,常用的技术包括钻孔灌注桩技术、人工挖孔灌注桩技术以及成桩质量检验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大体情况如下:

2.1 钻孔灌注桩技术概述

在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时,需要采取不同种类的钻孔方式,按照设计的直径在地面钻取井孔,在孔深度达到设计标准后,将钢筋笼或钢筋骨架吊入井孔内,最后向内部浇筑混凝土,完成桩基础的施工。这种钻孔灌注桩技术的特点在于其施工中产生的震动与噪音都要小于沉管灌注技术的锤击方法,并且可以制造直径远大于预制桩的桩基础,更加适合使用在桥梁工程施工中。

2.2 人工挖孔灌注桩技术概述

人工挖孔灌注桩技术指的是利用人工开挖的形式形成井筒的灌注桩成孔技术。利用人工开挖形成的孔灌注桩作为基础,施工过程中具有操作方便,应用机械设备简单等特点,并且在施工中占用的场地面积较小,有利于提高工程施工中质量,有效的控制施工成本,在桥梁桩基础施工中的应用单位更加广泛。对于单个桩基础来说,人工开挖方式的工作效率要明显低于钻孔形式。但是,人工开挖方式可以实现多个工作面同时进行施工,以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进度。

2.3 成桩质量检验技术概述

在桥梁桩基础施工结束后,需要由专业的质检人员对成桩质量进行全面的检验。首先,对桩身的检验需要对砼试块的强度进行测试,可以通过测量桩身应变的大小来对砼的强度进行估算,以确保桩身与砼的强度合格。其次,在对成桩进行检查时,可以选用抽样检查法,通常根据成桩总数的不同来按照1%或2%的比例抽取样本,对这些样本进行竖向静载荷试验,确保成桩检验合格。再次,在对砼进行灌注检查时必须保证与全体人员同时监督。最后,在如果采用实时跟踪的质量检测方法,就必须对检测的结果做好相关记录。

3.桩基础施工中不同技术问题的注意事项

3.1 前期准备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在施工开始前,准备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通常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施工前需要对现场进行全面勘察,检查现场的地质与水文情况,将具体信息进行总结,用于参考。工程设计单位可以根据这些资料以及工程具体要求设计施工图纸,制定设计方案。在进行现场勘察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观察施工现场地下管线的布局及走向。此外,施工前必须确定所有施工设备处于正常状态,并且相关参数满足施工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钻孔灌注桩技术注意事项

在采用钻孔灌注桩技术进行施工时,首先,要进行护筒埋设操作,以发挥其定位导向、维护泥浆面、保护孔口以及预防塌方的功能。在埋设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埋设的准确性,将护筒的中心与桩中心的偏差控制在50毫米以内。护筒的材质一般是4~8毫米厚的钢板,内径必须大于钻头直径,并且需要在上部开出1个或两个溢浆孔。在粘性土壤中,护筒埋设的深度必须保证在1米以上,而在砂土中的深度则要在1.5米以上,而护筒的高度则必须符合孔内泥浆面的要求。其次,制备泥浆。你将在钻孔灌注桩技术中不仅发挥着保护孔壁的作用,而且能够用于防水与防渗。所以,泥浆制备时必须保证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触变性,同时具备合适的比重,以便粘附在孔壁上。在确定泥浆的配比时,必须按照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以及施工使用机械的条件确定,配比确定后,必须通过配制试验才可以投入使用。第三,冲击成孔。在进行冲击操作前,必须在护筒内部添加足量的粘土与水,并且在冲击的过程中持续添加粘土,制造泥浆,保证粘土可以造浆护壁。为了避免在冲击是产生孔位倾斜或偏移的现象,必须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冲击必须保证对准护筒中心位置,并保证偏差不会超过±20毫米。先进行小冲程密击,这是冲锤的高度要在0.4~0.6米之间,冲击是应及时向护筒内添加粘土,保证孔壁可以密实挤压。在冲击到达护壁下3~4米时,可以加大冲程,加快速度。与此同时,冲击国策和国内中必须将孔内的残渣及时排出,防止出现埋桩现象。其次,在冲击过程中需要对孔的垂直度进行检查,重锤每下降1~2米,需要检查一次。如果在检查时发现成孔偏斜,必须及时停止冲击,纠正后再继续进行。对于容易出现偏斜情况的位置,可以采用间断冲击的方式,保证垂直度。最后,进行钢筋笼的吊装。在对钢筋笼进行吊装时,为了防止出现变形情况,必须在内部设置支撑物。在将钢筋笼装入孔的过程中,必须保证笼体的垂直,缓慢装入孔内,防止与孔壁之间发生磕碰。如果在吊装过程中收到阻碍,应立刻停止施工,在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后才可以继续施工,同时避免高起猛落。在钢筋笼完全进入孔中后,需要对钢筋笼进行检查,保证其位置居中,并用钢丝绳固定,防止钢筋笼下沉。灌注结束后,才能拆除这些钢丝绳。

3.3 人工挖孔灌注桩技术注意事项

在运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技术时,首先要进行挖孔操作。在开挖操作开始前,必须清除场地内所有能够影响施工的因素,同时对孔口周边进行排水及维护。与此同时,必须根据图纸的要求进行放线操作,以确定桩中心位置,并且并向桩中心位置的四周引出四个控制点,以进行桩中心的控制。在开挖进行过程中,必须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进行,同时要保证侧壁的平整与光滑,并确保孔底水平。开挖过程中挖出的土方必须及时输送到地面,并且堆放在较远的位置,避免引起塌方。其次,制作钢筋笼。如果挖孔桩的直径小于1.4米,制作钢筋笼的方式与钻孔灌注桩技术相同。如果挖孔桩的直径超过1.4米,在制作钢筋笼时则需要在主筋的内侧增加一条加强箍,在加强箍内部进行加强支撑,焊接在主筋上形成骨架。为了提高调运过程的便利性,制作钢筋笼一般采用分节的方式,连接时主筋的连接应采用对焊的方式,而主筋与箍筋间则可以选择点焊的方式固定。直径超过1.4米的挖孔桩,需要在内部绑扎,箍筋呈圆形。而当直径小于1.4米时,必须绑扎成型后再安装。最后,进行桩身混凝土的灌注。在钢筋笼安装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混凝土的灌注操作,灌注过程中混凝土的塌落度必须控制在7~9厘米,并且时间应保持在90秒以上。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先设置导管,同时对孔底的渗水程度进行检测。在灌注过程中,必须保证混凝土垂直、分层灌入,其中每一层的厚度均应控制在1.5米以下。如果出现桩顶的标高低于现场标高的问题,必须在灌注完成后12小时内进行养护,而当桩顶的标高高于现场标高时,组需要使用草袋覆盖后养护,养护时间应保证在7小时以上。

3.4 成桩质量检验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在完成桩基础施工后,必须对成桩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桩基础的质量满足工程要求。在检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检验前需要清理桩身表面,并对桩顶采取密封保护措施,避免有异物进入,出现堵塞现象。其次,检测项目中包括桩的实际长度以及堵塞情况等,检测过程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对桩体质量严格把关,提高桩基础施工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桥梁工程施工中,桩基础的施工质量是确保整个工程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在桩基础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用不同施工技术时可能存在不同的问题,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施工中进行针对性的控制,保证桩基础的施工质量,提高桥梁工程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赵毅,何媛.刍议桥梁桩基础施工的质量通病及控制策略[J].低碳世界,2014(07).

[2]唐海生.挖孔桩在桥梁桩基础施工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4(04).

[3]廖志清.论桥梁桩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12).

[4]徐文.桥梁桩基础施工中的技术问题与质量控制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05).

[5]刘青春,徐越群,刘佳.浅谈桩基础施工中的若干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1).

论文作者:刘凌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7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7

标签:;  ;  ;  ;  ;  ;  ;  ;  

试论桥梁桩基础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建议论文_刘凌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