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及疗效的初步观察体会论文_蔡成宇

浙江省嘉善县惠民街道卫生服务中心 314112

摘要:目的:针对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从本院近三年来所接收并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材料当中选取168例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84例患者予以常规性方式治疗。针对观察组的84例患者则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加之以个性化方式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最终治疗结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为期两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果组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病症的治疗,选取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之以个性化治疗(也就是健康教育指导),可以全面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与推广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临床;治疗;方法;效果;分析

高血压是目前我国临床中的常见病症之一,其发病对象基本都是老年人。现阶段国内针对高血压病症的具体发病机制还没有得打全面的了解和把握[1]。一些学者在相关文献中提出: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会受到患者饮食规律、生存环境、年龄以及遗传因素等有着一定的关联,若是没有对其进行合理、及时的治疗,很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此外,由于高血压疾病具有病情发展较慢以及起病隐秘的特点,进行常规性的给药治疗效果并不可观[2-3]。为了对治疗高血压疾病的方法以及疗效予以进一步分析和总结,笔者从本院近三年来所接收并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材料当中选取168例进行研究,并以组间对比的方式对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全面的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本院近三年来所接收并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材料当中选取16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84例患者中包含男性患者60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区间为59-86岁,平均年龄为(69.8±8.6)岁,患者病程为9个月至10年,平均病程为(5.8±1.7)年。观察组的84例患者中包含男性患者56例,女性28例,患者年龄区间为58-88岁,平均年龄为(68.7±8.9)岁,患者病程为10个月至11.5年,平均病程为(5.9±1.8)年。患者一般资料的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针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性西医治疗,也就是进行硝苯地平缓释片(滇虹药业集团玉溪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2058,规格10 mg)的给药治疗,服用剂量为每天两次,每次10mg,坚持两个疗程的治疗,三个月为一疗程。

1.2.2 针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之以健康教育指导。首先对患者展开必要的心理疏导。这是因为高血压这类疾病的治疗需要很长的周期,因此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很容易产生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为后续的治疗工作造成直接性的影响,基于此,医护人员有必要加强有效的心理疏导工作,以每一名患者的病情实际情况为依据,同时结合其个性化心理特征,为不同患者拟定科学、合理的心理疏导计划,耐心给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包括临床特点、病因、预后情况、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情况等,多关心和鼓励患者,给予患者心理安慰,使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消除,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其次,注意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高血压患者大多都会伴随肥胖和糖尿病等症状,因此,有必要从饮食方面入手对病情加以控制。具体来讲,医护人员应以病人的病情实际情况为依据而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在保证食物营养成分的同时还要避免从饮食中的摄取过多热量。此外还应注意食物中的钠盐成分,尽量多食用一些高膳食纤维、高维生素以及高蛋白的食物以及新鲜的瓜果蔬菜,已从提高患者排便的通畅性。再次,注意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医护人员一定要注意按照医生的指示对患者进行合理用药治疗,并在此过程中将相关药物的服用方法、剂量以及注意事项等向患者介绍清楚,同时仔细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防止不良反应的出现,从而有效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

1.3 疗效评估指标。此次研究笔者将临床效果分为三个标准,接受治疗后,患者舒张压降低幅度超过20 mmHg,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则为显效。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舒张压下降>20 mmHg,且与治疗前相比,收缩压下降>30 mmHg,则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无变化,则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通过SPSS 16.0专业软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通过x2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如果P<0.05,那么就代表此次研究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之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一。

3.讨论

高血压作为老年常见与多发疾病,极易累及心、脑、肾等,从而诱发各脏器功能障碍。由于此疾病治疗难度较大,反复发作后,增加了患者身心负担。现阶段国内针对高血压病症的具体发病机制还没有得打全面的了解和把握,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这种方法虽然具有起效快并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特点,但远期疗效欠佳。国内学者以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了针对性治疗,与常规组相比,治疗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均相对较高,心理症状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及血压变化均相对较低,差异显著[4-5]。

此次研究中,笔者从本院近三年来所接收并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材料当中选取168例并将其视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84例患者予以常规性方式治疗。针对观察组的84例患者则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加之以个性化方式治疗,对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用药指导以及日常饮食指导等等,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最终治疗结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发现:两组患者接受为期两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此次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报道中所阐述的观点一致。

综上所述,针对高血压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加之以健康教育指导的治疗方式可以全面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与推广意义[6]。

参考文献:

[1]陈彩友. 基层卫生院治疗高血压方法及疗效的初步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7):136-137. (2016-10-11).

[2]黎达昌. 基层卫生院治疗高血压方法及疗效的初步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5):11-12.

[3]曹梅,李南方. 63例原发性高血压降压疗效分析[J]. 医学研究通讯,2003,(12):34-36.

[4]许喆.基本药物制度对乡镇卫生院高血压药物合理用药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12(9):1082-1084.

[5]宋绍春.基层卫生院应用卡托普利治疗门诊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6(7):22-24.

[6]忻力燕,王颖,李洁,等.综合性社区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观察与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2):801.

论文作者:蔡成宇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5

标签:;  ;  ;  ;  ;  ;  ;  ;  

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及疗效的初步观察体会论文_蔡成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