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存在着学生认知度不高的问题,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上还较为稚嫩,其对周边事物的了解相对浅显,所以在学习数学这门抽象学科时存在一定难度。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引进,让其成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建设学生思考框架的同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此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进而提升其数学学习能力,改善当前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兴趣培养;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9)02-0122-0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要求也做了新的改变,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小学数学教师应结合教材特点,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有效采用思维导图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1.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思维导图也可以成为心智图,其发展是在大脑进行思考的语言是图形与联想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是每个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思维导图是以思维过程的进行而呈现的。就其创造方式而言,其初期是以一个中心词进行发展,在思维逐渐深入的背景下,联想出和中心词相关性很大的事物,之后再构成一个有序性的图式。思维导图有以下几个特点(以图1的除法思维导图为例子):其一是重视焦点(图中的除法),其能够清晰地反馈在中央图形词汇中。其二是主题,是整个思维过程的主干(图中的关系、含义以及应用等方面),在思考中以主题作为核心往四周扩散。其三是分支,一般是由中心图形与关键词构成的。其四是各个分支构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所以思维导图最后呈现出的就是一种树状性的思维。学习者在使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学习时,能够在思维导图基础上发展思维能力,进而理清整个思维过程。
2.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
学生在对新课进行预习时,可以在原始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发展出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导图就能够将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行清楚的呈现。在预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自己在白纸上画出一个自己较熟悉的图形,比如一个树干等相关图形,然后将这个树干当做需要预习的主要内容。比如在教学图形的认知相关知识时,将图形当做树干,然后在树干上让学生画出相关的树枝。之后再在树枝上写出属于图形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圆形等相关名称,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知道图形之间的关系,在进行预习的时候就将各个图形特点写到树状图相应的分支上。比如正方形中,就写四条边长一样等相关内容。在这其中还需要将自己对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行描述,把对知识的理解、有关问题或者是不能理解等等内容加进去,通过将思维导图融入到预习中。进而让学生可以对即将学习的知识进行提前性了解,一些在预习中不能够理解的知识就可以在课堂中进行针对性学习。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同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2.2使用思维导图解决教学难点。
因为小学生的认知结构有限,因此对抽象性的数学知识难以掌握。若是使用传统性的灌输方式进行教学,则就难以让学生掌握到根本的理解方式。教师将思维导图使用在实际教学中,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思维导图能用图文兼并的方式将教学难点进行解决。比如在对图形认知的知识进行教学时,由于其中涉及到很多新的图形,不同图形存在的性质与特点都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学习时就十分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在黑板或者是在多媒体上将各种图形呈现出来,在边画边展示中写出这些图形的名称。之后再把图形之间的关系进行导图设置,比如在教学数字加减相关知识时,教师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方式建设问题情境,拿出十张苹果图片,问学生:妈妈买了十个苹果,给小明两个,给小明爸爸三个,请求出还剩多少苹果?然后教师再将图片进行呈现和摆放,将小明和爸爸的苹果拿出来,数一数剩下的苹果,从而得出5这个数量。之后再让学生自己写出加减的式子:10-2-3=5。这样学生就能够对10以内的加减进行初步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够建设学生10以内数字的知识结构框架,进而提升其学习能力。
2.3巧用思维导图优化数学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明确要求,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要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实现课堂管理的人性化,保证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确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学工具,不断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思维导图法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将很多的数学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并能够系统、全面地展现出来,这种直观、严谨、易懂的知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掌握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教授“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教学时,由于课程中会涉及不同形式的笔算乘法、口算乘法及其应用,所以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小篇子练习、例题板演等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但由于这样的讲解比较细致,再加上知识点比较多,教师出示的例题相应的也会逐渐增多,同样也给学生的理解上带来一定的困难。此时,如果教师在讲完这一课程知识点后,巧妙的利用思维导图法给学生进行总结,将知识直观、全面的展示给学生,对学生进一步学习一个因数的两位数的乘法推算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4巧用思维导图建立数学错题集,便于学生复习和巩固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虽然对知识的求知欲望较高,但对知识的整理、总结、归纳以及自我反思的能力较差,所以往往教师要求学生自己整体数学错题时,很多学生都表现得不以为然,简单的认为就是将正确的答案抄一遍,然后交给老师检查,甚至有的学生还表现出不赖烦、反感的情绪。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让学生乐意并主动去抄数学错题,首先要转变学生的抄题观念,正确的向学生讲解让其整理错题的原因。其次要巧妙的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数学错题集,便于学生的复习和巩固。对于学生作业、试卷上的错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将错题按题型,或按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类,不重复的逐一抄一遍,并将归类、整理的不同题型制作成思维导图,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明白自己在做什么题型时容易出错,防止下次犯同样的错误,还能提高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对学生的复习和巩固带来了很大的便益。巧用思维导图建立数学错题库实质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明确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加强学生知识网络的丰富性,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与质量,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样,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也能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3巧用思维导图突破概念教学难点,促进教学反思
由于小学生受到知识的限制,所以对抽象性的数学概念的理解、掌握具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对于一些思维逻辑性较强的理论知识点。如果此时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满堂灌”、唱“独角戏”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就很难让学生对这些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且容易使学生把概念弄混淆,造成教学效果的不佳。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法,将学生难理解、易混淆的概念知识点进行巧妙的导图设计,通过思维导图法图文并茂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自主认知能力和辨析能力。例如,在进行“认识多边形”的教学中,由于此章节涉及的新图形较多,性质和特征存在一定的相同与不同点,学生要真正的掌握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边画图边讲解,以及将这些图形之间存在的联系进行有效的导图设置的方式,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和掌握每种图形之间的关系,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认识。思维导图的巧用,还能促进师生间的关系,加强数学教学活动的反思。往往学生在做题时会感觉知识的匮乏,但却不知道自己在哪方面的知识点较弱,而通过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会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存在哪方面的知识欠缺,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还可以通过师生间共同制作思维导图,使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度有所了解,学生还存在哪方面的知识欠缺,教师自己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等。
3.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注意事项
思维导图的运用更多的局限在复习与日常新课讲授中,但是缺乏更深入的运用。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缺乏对思维导图价值的了解,在教学中方法的运用较为简单盲目,无法发现思维导图的多方面功用,更难以进行数学学习的创新性处理。在教学中仍旧需要以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兴趣点做思维导图教学运用指导标准,避免满堂灌与填鸭式教学的呆板枯燥。要充分的做好思维导图便捷性表现与频繁性的运用。如果教师经常高频率的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的做教学的引导,让学生在感染下自然而娴熟的运用,这就是教师身体力行对学生形成的影响。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思维导图法能够优化数学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建立数学错题集,便于学生复习和巩固,还能突破概念教学难点和促进教学反思。因此,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应结合教学实践,巧妙的应用思维导图法,设计更科学、更有效的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要学习掌握好相关知识就小学生而言确实存在着一定难度,将思维导图方式使用在小学数学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使其构成独有的知识框架。经过对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认知到思维导图存在的优势。教师使用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针对性地学习,并且在教学重点的基础上能够对教学中的难点进行突破,以此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其数学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邓志高."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2):87-87.
[2]钱昱.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巧用思维导图[J].课程教育研究, 2014(24):160-160.
[3] 张艳.例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A版,2014,(12):111.
[4] 曹靖.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2):54-54.
[5] 诸红霞.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5,(22):71.
论文作者:吴宏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2月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思维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知识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图形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2月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