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木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配合论文_吴鹏程

浅析土木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配合论文_吴鹏程

江苏东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如东 226400

摘要:建筑行业的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越来越严峻的技术挑战,土木工程专业更是首当其冲的承受了较大压力和挑战。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两个关键环节,二者相辅相成。只有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才能使整个工程项目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降成本的顺利竣工。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施工技术;有效配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乡村城镇化进程的深化,市场对工程质量、外观、安全、成本等综合要求不断提升。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土木工程建设的技术体系需要进行改进和创新。以往,设计、施工两方相互割裂,沟通融合不足的状态必须进行改变,设计与施工要协调好关系,针对工程项目深入探讨,团结协作,最大程度促进设计方案合理、施工技术优化,满足社会市场在经济、质量、文化等方面对建筑工程的需求。

一、土木工程建设概述

土木工程的定义,广义上可以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规划、设计、建造、维修。土木工程项目可以包括一切非军事用途的民用建筑工程、渠务、水务、道路交通、防洪工程等等。随着工程科学不断细分和专业化,一些曾经属于土木工程范围的内容已经成为独立学科。土木工程在狭义上就是民用工程,即结构工程(又称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桥梁与隧道工程、铁路工程、岩土工程等。

经济越来越发达,给土木工程带来的一大变化是,复杂的地铁系统、超高层建筑、巨型大坝、特大型桥梁等大型结构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而且结构的大型化还在持续发展。这一特点给设计和施工都带来了更大的难度,为了适应这一趋势,破解施工难题,结构设计也施工技术是有必要加强配合的。

土木工程项目立项后,实施过程主要包含设计、施工两大方面。设计是施工的前提基础,施工是设计的具体实施。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设计科学合理,施工方才可能建设出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符合预期使用功能、富有文化内涵的工程项目。只有施工技术优化可靠,才能实现设计的目的,表达设计的创意,将图纸变成现实。住宅、桥梁、公路等等,任何一个土木工程项目的建设,都离不开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两方面。

二、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分析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就是根据力学原理,科学合理的设定建筑物的框架结构,在这一过程中,要统筹兼顾建筑学性能与文化审美性能,要结合建筑物所处的地理、环境等特点满足防雨、防晒、保温、抗压、抗震、抗海啸飓风等不同需要。一般来说土木工程结构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或者钢结构框架,部分结构采用大理石、沥青等材料。特别需要注意的两点是,在房屋结构设计中,梁柱承担房屋整体重量压力,其截面积又相对较小,必须选择合适的材料和位置,保证其梁柱承压能力;在道桥的结构设计中,路基和桥墩的稳定性和坚固性事关整个道路、桥梁的质量安全,必须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类型,保证其满足结构力学性能要求。

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概述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一般体现为施工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项工程技术方案,用于指导土木工程建筑安装过程中施工工序安排、各工种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操作技术和安全技术的。其中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地基与基础工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结构安装工程等。施工技术要体现、尊重和符合设计意图,要在仔细研究图纸的基础上来确定。特别是横梁的设置和截面积的确定、钢结构接节点的强化、混凝土的标号选择等关系到工程质量、安全的环节,必须与设计一致。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季节特点等情况,可以根据行业技术规范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升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节约施工机械和人力,降低施工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相互配合的意义

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具有统一的目的,两者都是实施施工的前提和基础。设计决定施工的高度,依据科学、合理、先进的设计,才有可能建造出科学、优质、美观的工程项目。而施工技术是有效的落实设计意图的必要途径,是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者与施工者之间的搭建的桥梁,是保证施工质量、工期、成本的有力措施是设计的细化和延伸。可见,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专业中的两个方面,虽然在时间线上,设计先于施工技术,在逻辑关系上,施工技术必须服从设计,但是没有良好的施工技术,也无法将设计图转化为具体的施工步骤与方法,施工技术也有着与施工现场紧密结合的优势,所以两者不应该是矛盾的,应该是统一的,二者之间没有祝优孰劣,只有相辅相成。设计与施工技术相互配合能够为科学合理施工带来巨大的实用价值。只有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设计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土木工程专业的良性发展,才能为各项建筑安装项目提供完美的技术保证,才能满足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对土木工程发展的期待与要求。

五、土木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相互配合的有效措施

1、做好土木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控制

质量安全是对土木工程最根本的要求,因为这关系到建筑物的可靠性,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建筑物质量安全的决定因素之一是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这包括对结构的设计和对材料的选择两个方面。而施工技术中是否尊重了设计者在结构安排和材料选用上的思路,对具体施工方法的安排,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控制,对施工工序的的摆布,对进场原料、料件的质检措施,对隐蔽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等,同样决定着建筑物的质量安全。所以,设计与施工技术相互配合的第一原则即质量原则,都要将工程项目的质量放在第一位,遇到问题要及时进行沟通协商,拿出最优化的解决方案,从技术上给质量提供保障。

2、考虑土木工程设计的经济性

市场经济环境决定了资本的逐利的本质,开发商需要利润,施工各方也需要利润,这就决定了设计和施工技术都要追求经济性的原则。设计方在满足建筑物功能性需要,追求建筑物审美和文化需要的同时,也需要照顾开发企业的利益需要,否则,其设计无法被开发商接受,也就失去了从图纸变为现实的机会。施工企业同样需要重视经济性,否则无法在招投标中胜出,或者赢得了施工机会却无法为自身创造合理的利润,而施工企业通过优化施工技术来降低成本是非常有效的途径。所以,设计和施工技术相互配合的又一重要原则即经济原则,这符合土木工程建筑所涉及的各方的利益,有益于开发、设计、施工各方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设计和施工技术有必要通过密切沟通,深度优化技术方案,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有力的降低建筑成本。

结语:综上所述,土木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相互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意义。理论基础在于设计与施工技术都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分支,是建筑过程中的不同环节,都服务于建设优质、安全、美观的土木工程建筑,二者有着同样的理论依据和共同的追求。实际意义在于,设计与施工技术相互配合,有助于更好的发挥二者的优势,有助于更好的保障施工质量、保障建筑安全,有助于更好的降低施工成本,提升各相关方利润率。因此,设计与施工技术相互配合,符合建筑开发企业、设计企业、施工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符合土木工程专业的良性发展需要,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环境保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诉求。

参考文献:

[1]徐炳进.解析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设计的协作[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

[2]杨春苗.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两者之间的关系[J].江西建材2014,12.

[3]李顺松.土木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7.

论文作者:吴鹏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  ;  ;  ;  ;  ;  ;  ;  

浅析土木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配合论文_吴鹏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