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语音构造的相似性及其差别,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语论文,相似性论文,语法论文,语音论文,差别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零 概说
汉语语法和语音的特点不同(行文举例主要以北京话为依据),但它们之间,却隐含着共同的构造规律。由于各自的显著特点,及其复杂纷呈的表象,常常掩盖了二者之间构造的相互关系。长期以来研究语音的学者,很少会想到语音构造和语法的关系;反过来说,研究语法的学者,也很少会想到语法构造和语音的关联。北京话的语音构造,现在研究的比较清楚。在语法研究方面,出版了很多重要论著,理论与实际并重,正在向深层次方面发展。丁声树等先生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就是其中之一。本书从语法结构方面,提出的汉语语法的基本框架,和北京话的语音构造有相似性。是偶然的,还是作者有所觉察,不得而知。《中国语文》1952年7月创刊号发表了《谈谈语音结构和语音演变规律》(丁声树1952)一文。当时丁先生在语言所主持语法研究工作,并在同期以“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法小组”的名义,在《中国语文》开辟专栏,连续发表《语法讲话》专稿,一直到1953年11月止,共发表17次21章。后经修改,更名为《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以下简称《语法讲话》),于1961年出版。其中“句法结构”和“句子的基本类型”(丁声树1962:9-24)两章由丁先生起草。这两章讲述的是汉语语法的基本构造,现在看来,在这类语法结构中似乎暗含着与北京话语音构造相对应的规则。近来在阅读《语法讲话》时,这种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下边分项举例说明。例句是作者按照句式的类别,从北京话的口语中采集的。少数例句引自《语法讲话》和《汉语八百词》(吕叔湘1981),注明出处。
壹 主语和谓语
汉语语法的特点是没有形态,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相互关系,汉语是用词序位置和格式表示。其造句的总规则是一个句子分为两部分,即主语和谓语。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主语提出问题,谓语回答问题。有时谓语动词带宾语。从三者的位置来说,主语是主位(语法研究常常对此忽略),谓语是次位,涉及到的第三者为宾位。这是汉语造句的核心句法。从北京话的语音来看,北京话的声母和汉语语法的主语相当,北京话的韵母(包括声调)和汉语语法的谓语相当。《语法讲话》(丁声树等1962,第4章)依照谓语的性质,把句子分为体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四类。下边是这四类句式的例句。北京话语音用《汉语方言调查手册》(李荣1957)中的语音系统,作为语法格式,声母和韵母一律大写。例句并列时,用竖线隔开。
①我北京人。|他山东人。
②今天星期三。|明天星期四。|一星期七天。
③这条鱼三斤。|那条鱼四斤。|这条我的。|那条你的。
④这个桌子高。|那张桌子矮。
⑤苹果太酸。|西瓜太甜。|苦瓜太苦。|辣椒太辣。
⑥这块地平平展展的。|那块地坑坑洼洼的。
⑦我是老师。|他有一杆枪。|你在北京。|我去北京站。
⑧他切一棵大白菜。|他把大白菜切开了。|大白菜切开了。
⑨冰雹砸烂了西瓜。|西瓜被冰雹砸烂了。|西瓜被砸烂了。|西瓜砸烂了。
⑩这个东西小作用可大。|他买的这些家具我后天送去。
(11)东边的几亩地咱种西瓜。|他说的那些事我不赞成。
(12)我不信他说的那些事是真的。
上例①-③的谓语是由名词、代词、数词、量词构成,叫体词谓语句(从语法和语音构造的关系说明,分出这个句式对建立汉语语法的体系,有重要作用)。④-⑥的谓语由形容词构成,叫形容词谓语句。⑦-⑨的谓语由动词构成,叫动词谓语句。⑩-(12)的谓语由主谓结构构成,叫主谓谓语句。从语法结构和语音结构的对应关系来说,体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这三种句式,不带宾语,和字音韵母的开尾韵相当,即由I、U、Y、A、O、E等单韵母加声母组成的字音。动词谓语句可以带宾语,和字音的I、U尾韵、N尾韵、NG尾韵的韵母相当。如AI、EI、AU、OU、AN、EN、ANG、ENG等韵母加声母组成的字音。加IUY韵头和IU尾N尾NG韵的韵母,(张振兴说)可以看作是基本韵母的扩展。如单韵母A前加韵头I是IA,后面再加韵尾N是IAN;单韵母E前加韵头I是IE,后面再加韵尾NG是IENG等。单韵母加韵头、韵尾的这种组合形式,对形究汉语语法句式的扩展赋予了很大的空间。
贰 动词谓语句的语法构造
动词谓语句可以带宾语,也可以带补语和次动词后置加处所词或时间词的宾语。把北京话的I、U尾、N尾、NG尾看作宾语,其韵母和动词谓语句的语法结构相似。这类韵母共有二十三个,相当于动词谓语句的二十三种格式。韵母中的A、O、E代表不同性质动词。如“来、去、坐、走、打、看、读、听、有、是、告诉、遇见、建成”等。下边是动词带宾语和补语的句式。
(13)他居住在北京建国门外永安西里20号楼。
(14)老陈出生在怀柔县一个偏僻的小村子里。
(15)花盆摆在主席台两侧。|电脑放在书房的桌子上。
(16)通州位于北京市东南大约三十公里处。
(17)他1957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18)他被追认为一名抗震救灾的模范战士。
(19)我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20)他打篮球。|我踢足球。|还有一些人在打乒乓球。
(21)我国的登山队员经过长期的刻苦训练首次登上了珠峰。
(22)他这次跑了一百米,四百米,和一千米三个竞赛项目。
(23)张老师以前教过我们两学期数学。(引自吕叔湘1981:27)
(24)我请教他好几个有关计算机方面的问题。
(25)老陈刚才告诉我中央台发布的一条重要新闻。
(26)你说的这件事花费了我好几个月的时间。
(27)地质勘探队明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找矿调查。
(28)我们对他们的挑衅行为予以坚决回击。
(29)老李不知道有啥喜事儿高兴得一夜睡不着觉。
(30)天气冷得连我都穿上皮袄了。(引自吕叔湘1981:30)
(31)我问得他脸红脖子粗的半天答不出话来。
(32)我给老张买的鸡蛋磕烂了很多个。
(33)老张的一句话说得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上例(13)-(18)是动词加次动词后置所带的宾语,和IU韵尾的韵母结构相似。(19)-(28)是动词后直接带的宾语,有的动词带一个宾语,如“打篮球”,“踢足球”,有的动词带双宾语,如“教过我们两学期英语”,“花费了我好几个月时间”,有的动词带的宾语是词组或小句,如“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找矿调查”,“正在研究工程从什么时候开始”等。宾语的类别不同,构造的方式不同,但总的来说都处于宾语的位置,和N尾韵的韵母结构相似。(29)-(33)是动词后带补语或再带宾语,如“高兴得一夜睡不着觉”,“磕烂了很多个(鸡蛋)”,“说得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等,和NG尾韵的韵母结构相似。
叁 次动词和谓语
《语法讲话》(丁声树等1962:96-119)列举的次动词有“把、将、从、向、给、对、在、于”多种。次动词的类别和谓语动词的性质有密切的关系。如“把门关上”可以说,“把门打上”就不能说。各类韵母前的I、U、Y韵头,可以看作不同类别的次动词。由于对次动词和动词的关系还没有明确的分类,下边我们姑且以次动词“把”代表以I开头的韵母,如IA、IAN等;以次动词“从”代表以U开头的韵母,如UA、UAN等;以次动词“被”代表以YE、YAN等开头的韵母;分别说明次动词I、U、Y和动词的语法格式的关系。下边举例先列次动词,再列韵母语法格式,而后是例句。这里的韵母是语法格式,如IA、YAN、UAN等,和原韵母的读音无关。
把IA 我把门关上。|他把计算机打开。|你把客人送走。
从UA 我从南京来。|他从北京大学毕业。|上课从什么时候开始。
被YE 我被蛇咬了。|他被警察带走了。|树被风刮倒了。|程序被病毒破坏了。
把IAN 我把饭摆在餐桌上。|我把电脑打开写文章。|领导把老程提升为副科长。
从UAN 他从北京站下火车。|他从1957年起在北京工作。|老张从北京调到上海。
被YAN 他被他爹打了一顿。|衣服被虫子咬了个窟窿。|房子被炸弹震塌了好几座。
把IEN 他把水倒到茶杯里。|他把车停到丰台火车站。|老李把本儿拿出来记日记。
从UEN 他从美国回来过年。|他从中学开始学英语。|他从十五岁离开家没有回来。
被YEN 桌子被他钻了个眼儿。|墙角被老鼠打了个洞。|鸡蛋被老张拿走十来个。
把IANG 我把纸弄烂了。|他把嘴咬破了。|他把墙钻透了。|老张把铅笔修得尖尖的。
从UANG 他从里屋床上跳下来。|他从院子里走到门外。|老张从树上摘了好几个苹果。
把IENG 他把我吓了一跳。|他把老李整得坐卧不宁。|老张把新买的车开回了家。
从UENG 他从水里露出个头来。|从天上掉下个大馅饼。|火车从郑州开出来一会了。
被YENG 鸟被他打得乱飞。|他被老李打得鼻青脸肿的。|苹果树被人挖走了十来棵。
以上是次动词前置的例子。次动词“在、于”后置和I、U韵尾相似。如下例。
在AI 他在北京。|我坐在椅子上。|书放在桌子上。|画儿挂在墙上。|枪背在身上。
于EI 我毕业于四川大学。|他参军于解放战争时期。|老陈病故于去年中秋节前。
在AU 我生长在北京。|他拜师在齐白石门下。|老张隐居在山里。|船漂流在河里。
于OU 他沉醉于酒色。|他落后于其他人。|老李的工厂创办于改革开放初期。
这类句式,在动词前有的还可以再加次动词。如“我把书放在桌子上”,“我从解放后就住在北京”,“我被他紧紧地捆在床上”,“我把户口本儿放在抽屉里”,“那只小船从我的视线里消失在大海里”等。这类次动词后置,获嘉方言可以用“在、于”带宾语,也可以直接带宾语(不加后置次动词),还可以用动词变韵表示。后置次动词的性质和动词尾的作用相当(贺巍1989)。《语法讲话》把这类词后置看作宾语,符合语法语音的构造规则。
肆 语法语音句式构造举例
《语法讲话》(丁声树1952:4-9)把汉语的词类,分为名词、代词、数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语助词、象声词等十类。把汉语的句式结构,分为主谓结构,补充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并列结构等五种。体词谓语句的主语多为名词和代词。形容词谓语句的主语多为可以描写的事物名词。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的主语,由多种词类和句式结构担当。北京话的声母有二十二个,和各类句式的主语相当;韵母有三十六个和各类句式的谓语相当。声母受韵母制约,如J组声母只能和齐齿呼、撮口呼的韵母相拼。G、ZH组的声母只能和开口呼、合口呼的韵母相拼。同样,主语受谓语制约,如“他打人”,“老张打人”这类句子的主语,能用人称代词、人称名词,但不能用指示代词和非人称名词。如“这打人”,“木头打人”都不能说。北京话的声母和韵母组成不同的音节(字音),和语法的各类句式相当。下边以B、D作声母。和以A、O、E、I、U、Y作动词,组成的字音的句式举例。I、U、Y单用代表动词,用在A、O、E动词前代表次动词,I、U用在动词后作韵尾代表宾语。声母和韵母相加代表句式。如“BA”是动词不带宾语的句式。例句“太阳出来了”,其格式“B太阳”是主语,“A出来了”是谓语。再如“BEN”是动词带宾语的句式,例句“他吃饭”,其格式“B他”是主语,“E吃”是动词作谓语,“N饭”是宾语。同一格式有不同例句,和同一个音节有多个汉字相似。下边是各个句式的例句。
BA 太阳出来了。|火红的太阳慢慢地出来了。|谁也挡不住的太阳慢慢地出来了。
BO 大门打开了。|公园的大门打开了。|超市的大门打开了。|城门早就打开了。
BE 你吃的饭下班前就做好了。|学校召开的家长会散了。|收来的作业早就改好了。
BI 香椿树活了。|那棵桃树活了。|你栽的桃树活了。|他栽的那棵桃树枯死了。
BU 那条胡同堵死了。|新开的那条胡同又堵死了。|那条老胡同昨晚上也堵死了。
BAN 桌子上放了个茶杯。|桌子上放着茶杯。|桌子上放过茶杯。|桌子上放有茶杯。
BEN 他吃饭了。|他吃完饭了。|他吃过饭了。|老张吃着饭呢。|老张正吃着饭呢。
BAN 火车跑得快也比不上飞机。|火车开得再快也没有飞机快。|鞋穿破了好几双。
BENG 他的足球踢得好。|他羽毛球得了世界冠军。|他的篮球打得没有人不说好的。
BIAN 他把伞送回家。|他把米撒了一地。|他把树栽到山上。|公司把他提成副经理。
BING 他给小李买了个电脑。|他把我的电脑送给小李了。|小李把电脑拿到学校了。
DA 那只黑兔子跑了。|那只关在笼子里的兔子跑了。|笼子里的兔子啥时候跑了。
DE 壶里的水开了。|缸里的水没有了。|茶杯里的水凉了。|澡盆里的水流出来了。
DI 盆买了。|馒头蒸了。|饺子包了。|面条擀了。|雪里蕻淹了。|果木树都栽了。
DU 虫儿会爬。|大公鸡会飞。|蚂蚱会跳。|蝈蝈会叫。|他可能喝了。|他可敢说。
DAU 酒瓶放在柜里。|肉烂在锅里。|丹东位于鸭绿江畔。|张强毕业于南京大学。
DIAU 他把枪别在腰里。|他把地图挂在教室里。|他把被子拿出来晾在院子里晒太阳。
DOU 鱼养在屋后的水库里。|这些报刊创办于解放初期。|他被留在学校的教室里。
DIOU 他把汽车开回去停在小区的车库里。|他把这幅山水画儿挂在他家的客厅里。
DAN 这里有一座山。|那里有一条河。|他家有好多客人。|这批货物有一二百斤。
DEN 我也认得这位老人家。|他是昨天从上海来到这里。|他说的都是一些空话。
DANG 饭煮得非常烂。|他说得不如唱得好。|他前天就做好一件给他穿的新衣裳。
DENG 他画好了地图。|他买好了去天津的火车票。|仓库里放满了过年供应的商品。
DIAN 我把这个难题推给了他。|他给锅里倒了很多油。|我对这个问题没有啥意见。
DING 他把老张推到门外。|他把那牛肉都剁成肉馅儿了。|他替老李说了好多好话。
DUENG 我从开始就不想和他说话。|他在碗里放了很多辣椒。|他滚在地上爬不起来了。
DUAN 我比他先走了好几天。|杨树比槐树高出了四五尺。|他跟你再比也超不过你。
DUEN 老张跟我借了支笔。|你跟他不是一路人。|老陈对于他的问题没有明确表态。
上边举的例子是动词谓语句句式,《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1981:25-37)列的动词谓语句式表里的例子,大都可以放在语音结构的句式里。从中可以看出以下的问题。
1)各类句式都是按字音的规则进行组合。句子的简单与复杂都是主语和谓语两个部分。如“太阳出来了”,动词“出来”前是主语,名词“太阳”后是谓语。
2)句式按字音组合的顺序扩展。比如“公司把他提成副经理”是按句式“BIENG”扩展。先是主语“公司”,接下是次动词“把他”,再后是动词加宾语“提成副经理”。
3)句式可以按字音组合的规则转换。如动词谓语句“红彤彤的太阳出来了”可以转换成形容词谓语句“太阳出来了红彤彤的”。再如“我也认得这位老人家”是主谓宾结构,可以转换成主谓结构“这位老人家我也认得”。主语是“这位老人家”,谓语是“我也认得”。有人认为这是倒装句,《语法讲话》(丁声树1962)分析为是两种不同的句式结构(顺装)。
4)句式不论如何转换主语总是在前,谓语是紧随其后(丁声树1962)“老张吃完了饭”,“老张”是主语“吃完”是动词,“饭”是宾语,如果说成“饭老张吃完了”,“饭”是主语,“老张吃完了”是主谓结构作谓语。倒装说不符合语音构造规则。
5)可以根据字音归纳出句式的组合公式。主语(包括○主语无主句和○声母相当)用Z表示,谓语用W表示,体词用M表示,形容词用X表示,次动词用C表示,动词用D表示,宾语和补语用N表示。汉语的核心句法主动宾,可以标记为ZW(DN)。体词谓语句可以标记为ZM。形容词谓语句可以标记为ZX。动词谓语句的总句式可以标记为ZCDN。主谓谓语句可以标记为ZZW。由此描写和推导句式的变化。
伍 语法语音构造的差别
语法语音构造有相似性,但语音是语音,语法是语法,其差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句式可以扩展。上文有说明,再举几个例子。“我去广州”可以扩展为“我从北京去广州”,“树刮倒了”可以扩展为“树被风刮倒了”。“我把书放到桌子上”可以再加次动词说成“我把书从书柜里拿出来放在桌子上”。
2)主语谓语多种并列。“海军陆军空军形成了立体化的作战力量”,“王老五,大个子,一脸横肉,努着对儿大黑眼珠,看着四围”(引自丁声树1962:22),还有的句子,动词后有许多宾语并列。如“我们希望他学习好工作好身体好”。还有的句子动词带宾语和准宾语,如“大家集合一下,帮助你一把”(引自丁声树1962:39)。
3)两个句式合并或主谓互换。“我打了他,他打了我”可以说成“我被他打了”或“他被我打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可以说成“三百六十五天一年”(引自丁声树1962:21)。主语和谓语互换。互换之后,前边的是主语,后边都是谓语。句式不变,有时意义不同,如“一棵白菜切一刀”和“一刀切一颗白菜”意思不一样。
4)谓语构成连动式或兼语式。“他前天从上海经南京到北京,再转乘飞机到西安”是连动式。兼语式是两个主谓结构套在一起。如“风吹着雪花满天乱飞”,“希望使他快活,恐惧使他惊慌”(引自丁声树1962:112、119)。
5)主谓宾有修饰语。“我家对面的老陈家在城里上班”。“他在通州很早就买了房子”。有的修饰语可以很长很复杂,如“这个院子是他家还未如此凋零的时候,一到夏天的夜间,夜夜和他的祖母在此纳凉的院子”(引自丁声树1962:43),“从锅里盛出的饭,被他和他爹狼吞虎咽地吃得干干净净”。
6)大句里套小句。大句子里的小句子可以做各种成分。如“在他家排老三的小明每天一放学,就赶紧做作业”,“我在那本书被老张拿走的桌子上放了个花盆”。“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做孔乙己”(引自丁声树1962:46)。
7)句尾能加语助词。在相同的句式里加不同的语助词表示不同的意义。如“你骑马走吧|你骑马走啊|他骑马走了|他骑马走唉|他骑马走的|他骑马在野地里跑着呢”。
8)相同格式歧义。“我请他打电话买票去上海”说话者的本意是请人给他买上海的车票,如离开语言环境,可以理解为请买票的人去上海,或请买票的人给第三者买票去上海(张振兴指出这种格式和一字同音歧义相似)。
以上列举的语法和语音的差别,显示了语法的特点。但从句式的扩展和变换等方面来看,其背后还是受制于语音构造的规则。参看下文柒。
陆 语音构造和语法研究
语法和语音虽然有较大差别,但二者之间所隐含的一些构造规律显然是相通的。它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想像空间。汉语语法好像是被一条语音的纽带串联起来似的。至少从客观上看,有这种现象,由此可以联想到语法分析和语音构造方面的许多问题。
近年来,经过深入调查各地重点方言的语音系统,已基本清楚,这是汉语方言调查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在方言语法调查方面,已引起各地重视,但调查表格和调查方法,却制约了这项工作的开展。现在如果明白了语法语音的构造关系,就可以运用方言调查字表,方言词汇调查表,像调查字音那样,进行各地的方言语法调查。也可以像归纳语音系统那样,进行整理所得的材料。有方言调查的经验,在方言语法调查方面,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本文阐明的语音构造和语法关系的例证,实际上就是以北京话语言为基础所进行的一次方言语法调查。其结果可以说明,从语音构造方面着手对方言语法调查有借鉴作用。为此,今后需通过实践,不断加深认识,积累调查经验,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现在可以从两方面做起:一是根据语音结构模式,在编制调查程序方面,做一些研究工作;二是对方言语法研究有兴趣的调查人员,可依此提出专题项目,自己调查自己的方言。相信会有收获。不过,这需要对语法语音构造的关系,有较深刻的理解之后,才便于调查研究。吕叔湘先生在他给《中国语法学史》(龚千炎1987)一书写的序言中说(吕叔湘1986):中国第一部讲汉语语法的书是《马氏文通》。在此之前,“中国没有系统的语法论著,也没有系统的语法理论,所有理论都是外来的。外国的理论在那儿翻新,咱们也就跟着转。这不是坏事,问题是不论什么理论,都得结合汉语的实际,可是‘结合’二字谈何容易”。
吕先生说得非常好。结合汉语的实际,结合汉语方言的实际,是研究汉语语法和汉语方言语法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需开阔视野,摒弃故步自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建立起新的、合乎汉语语法特点的研究方法。
柒 附录从语音看语法
上文写成之后,又想到汉语语音与语法构造方面的很多问题,分类列成提纲,指出其相互关系。有的在上文已有说明,有的是对上文的补充。附录如下,供参考。
㈠汉语语法的句法构造和字音的构造相似。
①字音组合。句子按声韵构造关系组合。
②字音叠加。声母不同韵母相同,声母相同韵母不同;分别形成主语谓语宾语并列。
③字音扩展。声母并列扩展,单音韵母前后扩展,同类句式结构扩展,大句套小句扩展。
④字音变换。字音位置不变,其句式随词语和句式结构变换(主谓宾位置不变,体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可变为动词谓语句。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并列结构等,可在句子不同位置作主语,谓语,宾语或修饰语)
㈡汉语语法的句式结构。
①主谓结构和声母加韵母相似。
②补充结构和单韵母加NG韵尾相似。
③动宾结构和单韵母加IU韵尾和N韵尾相似。
④并列结构和声母并列,韵母并列相似。分横向并列和纵向并列。
⑤偏正结构和中心语加声调相似。
㈢几种特殊句式。
①连动式是动词AOEIUY按韵母顺序连贯并列。
②递系式是字音N韵尾和字音N声母的重合。
③连锁式是字音韵母格式化相连并列。
④歧义句式是多种句式的重叠,和一字同音歧义相似。
⑤同一格式有多个例句,和同一音节有多个汉字相似。
⑥复合句是两个字音或多个字音并列。
⑦体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加“是”转换为动词谓语句。
⑧体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谓语前移形成偏正结构,和中心语加轻声相似。
㈣汉语语法结构的黏着成分。
①“子儿”在字音后,和字音加轻声相似。
②动词谓语句AOE带“了着过得”和动词加轻声相似。
③句式不同带不同的语气词,和句式加轻声相似。
④“的”作词尾句尾,和词句加轻声相似。
⑤IUY在字音语法的构造上最有活力,是连接声母韵母和和各种句式结构的纽带,也可作各种词尾自由移动。
㈤语音和语法。
①汉语的词汇、词类、句法结构、句式,按语音构造规则组合成固定的语法格式。
②汉语语音研究的是语音的构造系统,组成系统的是表意的符号:声韵调。
③词汇是按照这些符号的规则组成较大的信息单位,是字音符号的扩展。
④词类是从意义和功用上所作的分类,分类向人们传递信息,是字音符号类别性的扩展。
⑤语法是把信息单位,组成更大的单位,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向同类传达,是字音符号按句式结构所做的组装和扩展。
⑥字音分解后的各种语素是组成句式结构和扩展句式的基本素材。
汉语语法的构造规则,就是字音的组合、叠加、扩展、变换的规则。除此之外,语法的附加成分和黏着成分,和声调相似,使汉语语法构造和语法意义,有了新的微妙变化。
本文是2012年9月在语言所由张伯江先生主持的学术沙龙会上发言的一部分。初稿写出后,请张振兴先生、李蓝先生指正。两位学友结合汉语方言实际,提了一些修改意见。李蓝还帮我查对书刊,调整标题,核定体例等。对此深表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