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影像科 510510
【摘 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小儿头颅螺旋CT血管造影(CTA)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40例因神经系统症状就诊的小儿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对患者头颅进行检查,对螺旋CT血管造影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处理,从多个角度对头颅螺旋CT血管造影显像情况进行观察。结果:40例小儿患者的颅底动脉环血管显像良好,CTA对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前交通支、后交通支、基底动脉以及颈内动脉虹吸部的显影率均达到100%。40例小儿患者中,有14例患者的脑内血管存在病变,CTA对脑血管病变的阳性检出率为92.86%,与确诊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头颅螺旋CT血管造影是一种无创的血管病变诊断方法,通过对血管造影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可对血管内病变有效检出。
【关键词】儿童;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脑血管病变
近年来,医学设备不断更新换代,螺旋CT机的面世,使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种检测方法可对血管内病变予以有效反映,同时具有无创、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优点[1]。头颅螺旋CT血管造影是诊断脑血管病变的主要方法,本次研究为了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对小儿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特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40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小儿患者进行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对其造影显像图进行分析,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40例因神经系统症状就诊的小儿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均出现阵发性头痛、晕厥、眩晕、共济失调、认知功能障碍、步态异常、震颤等临床症状,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为2~12岁,平均为(7.15±3.27)岁。检查前,所有患者的家长或监护人均对检查方法和目的知情了解,并同意和配合研究。
1.2方法
检查前,在患者的前臂采用头皮针建立静脉通道,注入1ml优维显进行药敏试验,观察是否存在过敏反应,如患者年龄过小或未予以合作,应按照0.5mg/kg的剂量给予患者浓度为10%的水合氯醛静脉注射,使患者保持安静状态。
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对患者头颅进行检查,螺旋CT仪器为Philips brillance 64 螺旋CT机,将电流、电压分别设置为100mA、120kV,矩阵设置为512×512,每层扫描时间为2s。先对患者进行常规CT平扫,再对眶上缘至鞍底进行螺旋CT检查,层厚设置为1~3mm,螺距设置为1~1.5,;采用优维显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入,剂量为2.5~4.0ml/kg,浓度为300mgI/L或370mgI</L,注射速度为每秒钟15~20。CT造影图像摄片轴位分别为摄轴位、冠状位、矢状位等,获得CT造影图像后,对螺旋CT血管造影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处理,并采用表面遮盖显示法(SSD)和最大强度投照法(MIP),处理完后对图像进行保存,从多个角度对头颅螺旋CT血管造影显像情况进行观察,由至少2名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进行阅片,并作出诊断。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录入至SPSS17.0软件中进行处理,诊断符合率之间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Kappa<0.4表示一致性较差,Kappa为0.4~0.7表示一致性中等,Kappa>0.7表示一致性良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底动脉环的显影率比较
40例小儿患者的颅底动脉环血管显像良好,CTA对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前交通支、后交通支、基底动脉以及颈内动脉虹吸部的显影率均达到100%;对脉络膜上动脉的显影率为45%,共18例患者;对椎动脉的显影率为50%,共20例患者;对豆纹动脉的显影率为75%,共30例患者。
2.2螺旋CT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情况分析
40例小儿患者中,有14例患者的脑内血管存在病变,包括10例脑肿瘤、3例动脉瘤、1例动静脉畸形,26例患者未见异常,CTA对脑内血管病变的阳性检出率为92.86%(13/14),与确诊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719。
3讨论
脑血管病变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尤其是在儿童人群中,一旦儿童颅内出现病变,很可能会导致儿童的智力水平、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因此,临床上应对小儿患者的脑血管病变进行深入研究,以寻求有效的诊断方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目前,临床上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方法以影像学检查为主,主要是通过对患者颅部进行影像学检查,根据影像图对颅内病变进行观察[3]。CT是最为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对小儿患者的头颅进行立体扫描,可有效获取连续性的数据,实现三维立体重建,对颅内病变情况予以清晰显示,但由于螺旋CT检查过程中患者的兴趣区结构位置可能会出现移动,容易造成获得的数据出现差错,导致三维立体成像出现误差[4]。螺旋CT血管造影是指在螺旋CT基础上,通过将造影剂注入外周静脉,对患者的兴趣区进行连续性的快速扫描,获取各个兴趣区内的三维数据,再采用三维软件完成对头颅血管造影图像的立体重建,可有效减少诊断误差[5-6]。
本次研究为了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对小儿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选取了40例小儿疑似脑血管病例进行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研究结果显示,40例小儿患者的颅底动脉环血管显像良好,CTA对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前交通支、后交通支、基底动脉以及颈内动脉虹吸部的显影率均达到100%,说明CTA可清晰显示患者的颅内情况;CTA对脑血管病变的阳性检出率为92.86%,与确诊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说明CTA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准确性较高。
综上所述,头颅螺旋CT血管造影是一种无创的血管病变诊断方法,通过对血管造影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可对血管内病变有效检出。
参考文献:
[1]李军锋,唐圣军,蒋维等.头颅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9):2961-2962.
[2]沈文俊,施伟,李昊等.儿童脑血管病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3,34(2):94-97.
[3]徐小军,于建刚,孙敏等.头颅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2,19(1):38-40.
[4]冯志清,叶浩祥.头颅CT血管造影(CTA)在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4,9(8):131-132.
[5]周立华,白铁阳,姜波等.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诊断及对治疗的指导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9):169-170.
[6]申光旭,韩丹,徐燕等.双能量头颅CTA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研究[J].医药前沿,2013,03(8):109-110.
论文作者:孙桂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9
标签:造影论文; 血管论文; 螺旋论文; 患者论文; 动脉论文; 头颅论文; 小儿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5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