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六国论作为论据的小议论文
2022-10-29阅读(346)
问:和六国论的结构一样关于承担的作文
- 答:文章共分五段.每一段以总论点提携全文.启篇首句便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否定了一般人的见解;接着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弊在赂秦”——这是全文的总论点.继而以“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论据,对总论点作了概要阐明.这两个论据,又被作为分论点,分别在第二、第三两段里给以具体论证.
第二段紧扣前一个论据,阐明赂秦之害:“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这里是从两个方面论述的:其一,用秦以积威所得比以攻取所得多百倍,与六国因赂秦所亡者比因战败而亡者也多百倍的事实,论证“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回应文章的首句“非兵不利,战不善”.其二,通过具体叙述诸侯赂秦的过程,感既颇深地指责了赂秦者为了“一夕”的苟安,而忘记先祖父创业不易、“举以与人”的失策,说明以有限之地奉无限之欲,结果必然是“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从而得出结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最后进一步推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并引用古人的比喻,补充和印证了自己的论据,发人深省.至此,为总论点的成立打下了第一个坚实的基础.
问:求《六国论》之我见
- 答:苏洵,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笔超凡确实无话可说,但他毕竟是人,见解却让人不敢苟同.
在《六国论》中,苏洵把六国破灭的根源归结为“赂秦”,委实让我费解,我不想说什么“历史潮流”之类的玄论,只想问一下,想让六国“并力西向”,有可能吗?六国间的利害关系是显而易见的,若果真联合起来攻打秦国,秦之灭亡固然不免,但然后呢?六国为争秦地,必然大动干戈,以致造成一个比亡秦之前更加混乱的局面,前途更不可测,这哪个国家都不愿看到的.但若换一种方式,车轮战,一个一个上,那更没可能了,谁愿意当个冤大头先锋,拼个两败俱伤让人宰啊?历史上也确有九国联合攻秦之事,但终因无人肯先入关,以致“纵散约败,争各地而赂秦”.其实就算放到现在,以我们“高度文明”的现代人的大脑去思考,怕也无法绝对相信邻国吧?何况于两千年前.
所以,六国破灭的根源,还应是秦经商央变法后,国力大增,达到了一个别国无法企及的新高度,以至七国间互相牵制的平衡被破坏,其它政策、军事都在其次,只有生产力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这一点,无论是苏洵还是其子苏辙都未言及.
不过,若从苏洵写文的目的来看,我觉得这论据选得还是很不错的,因为宋朝并无这诸般钳制,大可放开手脚打一仗(虽然由于长年疏武以致胜算不大),但却还是为异族积威之所劫,从了六国破亡之故事,实在是很可以讽刺一下的.但我觉得这论述做的实在不算好,因为宋朝国力比之周边异族并不算弱,与六国实无可类比性,但对比性却很强.若要对比,还不如直接把六国破灭根源说出来呢.
问:六国论读后感
- 答:古时的秦国最早也和其它战国列强一样,都是周武王灭商以后分封的诸侯,只不过当时远不如其它诸侯的封地大,并且又西临戎秋,立国条件非常恶劣,可以说危机感从分封之日起就一直伴随在秦国国君身边,以后秦国西灭戎秋,南并陇蜀,扩充国土,休养生息,变法图强,致使国力大增,秦穆公更是做到了春秋五霸之首,只不过秦穆公其时称霸仅仅是替天行道,代周朝讨伐不义,攘诸侯以安王室,不曾想到要去问一问周朝九鼎有多重。
当时天下大势,周朝已是积贫积弱,诸侯实力却是各有千秋不相上下,问鼎中原统一中国之大事任谁也不敢去想更不用说去做了,只是由于在后来的漫长岁月中,中原诸侯之间或安于现状不思发展,或因蝇头小利兵戈相见,或淫秽奢侈之风盛行,最终导致各国国力渐弱积重难返,而此时天下人心思定,连年征战百姓颠沛流离苦不堪言,都向往着能够远离战争,安居乐业,而此时的秦国却由于百年来的招贤纳士轻徭薄赋,已是内有富足仓廪,外有勇将良相,秦国当时情状,一是人才济济,百余年间,前有流落楚国云楚被秦人用五张羊皮换回遂得名为五羊大夫的百里奚,后有因《过秦论》一文被秦人追回成为千古第一相的李斯,中有商鞅、张仪等可用之才,这些人都为秦国的强大提供了必需的智力支持。二是军力强盛,当时的秦国军队被称做虎狼之师实不为过,据秦兵马俑研究来看,秦军排兵布阵进退攻守井然有序,前有能连续射击的三排劲弩手,后有手持两米长枪能杀人于远处的五排步兵,辅以战车冲陷敌阵堪称所向无敌,况且当时秦国的政策得力奖惩严厉,军士杀敌原为奴隶的可以入籍为民,战功卓著的可以迅速升迁并获五金重奖,而临阵动摇擅自退后者不但自己会被处,而且会祸及全家,以此军队对付已识书礼的中原诸强,实在是势如破竹。三是国力大增,由于秦国当时地处西南,蜀中汉中平原因为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竣工并投入运营,已成为当时的富庶之地,再加上各国强国富民的政策,国力强盛便成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