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市体系的结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庆论文,体系论文,结构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城市是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等的主要载体,一个地区的城市体系结构特点既体现着该地区在全国的职能分工特点,也反映了地区内部地理条件的差异和地域结构特点。本文主要从规模、职能和空间分布三方面探讨重庆城市体系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重庆市情特点,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1 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
城市体系结构是城镇体系内层次不同,大小不等的规模城镇在一定区域内的组合状况,系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以人口作为衡量城市规模的主要指标,重庆的城市规模结构特点有如下:
1.1 城市总体规模水平偏低。首先,从国民生产水平看, 重庆市现在城镇体系总体规模为18.6%,低于全市国民生产总值水平。据统计,我国城镇总体规模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对数相关,y=11.018Lgx-9.426[1]。其中y为城镇体系总体规模(%),x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元/人)。重庆市199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900元。按上式计算,总体规模(Y)应为30.14%。目前的规模明显低于此数。其次,从城市人口看,1994年重庆直辖市市区非农业人口348.76万,仅占全市总人口的33.66%,低于邻近的湖南(35.48%),湖北(35.74%), 也低于全国平均(40.33%)的总体规模, 城市市区农业人口占全国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的比重(1.82%),也低于全市总人口占全国的比重(2.19%)。这表明重庆城市总体规模与全国城市化水平相比,还存在着滞后的现象。
1.2 城市等级呈“U”型结构,按照我国城市规模等级分类标准,新重庆市域有特大城市1个(重庆市)、中等城市3个(万县市、涪陵市、江津市)、小城市3个(合川市、永川市、南川市), 其余则为建制镇,在特大、大、中、 小四级城市中, 各级城市个数所占比重分别为14.3%、0.0%、42.8%、42.8%,各级城市人口分别占72.7%、0.0%、7.2%、20.1%。城市等级呈“U”型结构。我国现有各级城市的人口规模为1∶0.41∶0.78∶0.62(以特大城市数为1), 而重庆市的却为1∶0∶0.22∶0.14,首位城市显然过大。 造成重庆市城镇体系规模等级失调的原因较多:①当区域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往往是首位城市过大。重庆市域99%以上处于贫困的山区和丘陵,经济发展水平低,如万县、涪陵、黔江等22个县市中有19个属于省级或国家级贫困县。②与工业布局有关。自“三峡工程”的设想提出后,国家便对库区的投资加以控制,同时也限制四川省的自主投入,30年间国家对库区的投资仅为6.1亿元,人均一年只有1.75元。因此库区经济基础薄弱, 发展缓慢,是长江沿岸唯一的贫困地区。
1.3 城市规模集中程度较高。 重庆市特大和大城市所占城市总数和总人口的比重为14.28%和33.66%, 远高于湖南10.7%和12.96%, 湖北9.38%和6.05%的水平。虽然全市仅拥有1座特大城市, 缺乏特大城市,但其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33.66%。 这表明重庆的城市体系呈单一中心结构、首位型分布,特大城市垄断程度较高。
2 城市体系的职能结构
每个城市都拥有多种职能,而经济职能是最为根本的。不同城市的经济职能也不相同,这些经济职能各异的城市共同构成了区域城市体系的经济职能结构。这种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城市体系整体效益的发挥。《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1)将城市工业划分为40个行业,为统计方便,本文将它归类为11个工业部门,并以此为职能参量来分析各城市的经济职能结构,以部门职能的人均比值和标准差为依据。(注:即按专门化系数s=(X[,i]-X)/&计算,X[,i]为i项职能参量大小,X为全市所有城市i项职能参量的平均值,&为i项职能城市参量标准差。当S>1时,即认为此项职能为该城市的专门化职能,S值越大,专门化程度越高。)当一个城市的某个部门参数的平均值超过全市所有城市该项职能的平均值时,即认为该项职能是该城市的专门化职能,超过两项则择其高者,否则列为一般城市。据此,本文对重庆和邻省城市的经济职能进行了类型划分(见表1)。
表1 重庆市与邻省城市工业职能结构对比表
省份
重庆市 贵州省 四川省
数量
城市数 占该市 城市数 占该市 城市数 占该市
(个)
城市数
(个)
城市数
(个)
城市数
比重%
比重%
比重%
采掘
2
7.1
资源 电力
2
7.1
和
治金
1
3.6
原材 化工
1
3.6
料型 建材
1
9.1 3 10.7
机电 1
14.3 2 18.2 1
3.6
加
纺织
工
造纸
2
7.1
型
食品 1
14.3 1
3.6
运输 1
14.3 1
9.1 3 10.7
商业饮食 1
9.1 1
3.6
一般城市 4
57.1 6 54.511 39.3
省份 湖北省 湖南省
数量
城市数 占该市 城市数 占该市
(个)
城市数
(个)
城市数
比重%
比重%
类型
采掘2 6.3 1
3.6
资源 电力1
3.6
和
治金4 12.5
原材 化工2 6.3 2
7.1
料型 建材5 15.6 2
7.1
机电3 10.7
加
纺织4 12.5
工
造纸1
3.6
型
食品1 3.1 2
7.1
运输2 6.3 4 14.3
商业饮食 2 6.3 3 10.7
一般城市1031.3 9 32.1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编《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1年)。
2.1 城市职能的专门化程度不高。1990年全市7个城市中,无一项达到专门化职能的一般城市多达4个,占全市城市总数的57.1%, 据表1中5省、市的首位,其专门化系数(S)大于1.0的职能参数仅占总数的14.3%(注:重庆市区专门化系数中,建筑、交通运输、 采掘都是2, 而机械电子业则是2.5,涪陵市专门化系数中建筑、交通、 商业饮食为1,而食品工业则是1.5,万县市专门化系数中食品、商业饮食为1, 交通业为1.5。),在5省中最低。这表明重庆城市体系的职能分工尚不明显。
2.2 大中小城市专门化程度差异显著。全市3个专门化城市中,特大城市1个,占33.3%,中等城市2个,占66.7%,显然特大和中等城市比重高于它们在全部城市中的比重(分别14.28%和28.57%)。就职能参量的专门程度来看,也以特大城市最高。专门化系数大于1 的职能参量的比重,特大城市为36.4%,中等城市为31.8%,特别是专门化系数超过2的参数全部在特大城市, 表明重庆中小城市的专门化职能亟待进一步发展。
2.3 多为加工型城市而缺乏资源和原材料型城市。据表1统计,重庆市没有采掘、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资源和原材料型城市。而贵州、湖南、四川、湖北这类城市分别占专门化职能城市总数的20%、31.6%、42.9%、和54.5%,相反,机电、纺织、造纸、食品等加工型城市所占全省城市总数的比重则大大高于邻近5省。因此, 重庆缺乏资源和原材料型城市。这与重庆丰富的自然资源地位极不相称,目前重庆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农业生物资源、三峡旅游资源、天燃气、岩盐、铝土矿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前景良好。在一个大城市市域范围内,资源富集程度和组合程度之良好,在国内外还没有第二个。因此,建议从重庆的资源优势出发,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发展天然气化工、盐化工、建材、机械、造船、交通、通讯、旅游等行业,发掘重庆的资源潜力。
3 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
3.1 城市密度较小。万县、涪陵和黔江两市一地的人口总数、 粮食产量及面积比例较之城镇人口比重较高,因此点位距均为负值,说明工业基础薄弱,城市化进程缺乏动力,无力吸引或转化较多的农业人口,以致城市密度较低。到现在为止,全市仅有城市7座, 若只考虑面积因素,其平均密度为0.85座/万km[2],相当于全国平均(0.644 座/km[2])的1.32倍,居全国各省市区中上。 但是如果考虑面积和人口两项因素,根据城市综合密度D=Q/,Q为城市数量(座),S为面积(万km[2]),P为人口(万人)。重庆市和全国分别有城市7座和618座,人口分别为3002万和12亿,重庆市面积8.2万km[2],那么重庆综合密度仅为0.0446,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0.1858)的24%。
3.2 城市分布不平衡,但城市群(带)已具雏形。 重庆城市数量虽不多,但在空间布局上却表现出不平衡的发展,具有“一群一带”的特点,全市7座城市有5座分布在长江及其嘉陵江岸,占市域城市总数的71.43%。西部城市群拥有城市6座(其中特大城市1座), 占全市城市总数的85.71%。分布于原重庆市和涪陵市内,面积3.73万km[2],占全市45.1%。城市密度为1.6座/万km[2],为全市水平( 0.847座/万km[2])的1.88倍。城市群与城市带相互交叉, 共同构成了重庆城市分布的基本格局。
4 城市规模未来发展趋势与启示
世界城镇化进程表明,城镇化发展的曲线基本为弱S型, 城镇人口比重达25%左右时,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当城镇人口比重达60%—70%时,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目前重庆市城镇化水平为18.6%,处于缓慢发展期,其中原重庆市城镇人口比重超过27%,已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但其它大部分地区不足15%,因而今后若干年仍将保持80年代以来重庆城镇人口比重增速低于沿海的格局。
4.1 努力推进重庆都市圈的发展,重视大城市的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机制作用的加强,大城市发展的区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因此,重庆城市发展战略必须要顺应我国城市发展的主流,以区域发展的高视点谋划重庆城市的长远发展:第一步是以库区沿江城市、港口群的功能协调来谋划自身的发展。重庆是一座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有极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它是开发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产业带的“龙尾”,是三峡工程建设和库区开发的主要依托,是开发大西南的“桥头堡”和“前哨站”。这也正是中央要求重庆直辖市在今后15年肩负的三大历史使命之一,即统筹组织三峡工程开发性移民和城镇工矿搬迁,加快库区经济发展,促进三峡工程建设。第二步是以西南地区及中国宏观区域经济为背景来谋划产业群和商贸业发展,重庆直辖市设立的三大历史使命之二便是充分发挥重庆作为特大经济中心城市的作用,带动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说,重庆树立区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意识比其他城市更为紧迫和必要。当前在优先利用高技术加强对老工业的技术改造的同时还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商贸、金融、保险、证券、期货、房地产,特别是旅游产业,使重庆不仅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而且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城市远景目标——国际大都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2 以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 努力发展若干地区经济中心城市,逐渐完善全市城镇体系。按重庆市城镇体系规划预测,到2010年重庆市人口城镇化水平将达40%左右,按一般规律,在经济加速发展阶段,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扩大之势。本市80年代以来的发展即是如此。重庆市要在今后一二十年内基本实现现代化,关键是要以原重庆市区的发展带动沿江和山区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加速全市交通、通讯、能源规划的实施,比较完善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物资的区域交流,并着重培养若干地区经济中心城市,促进区域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及全市城镇体系的逐步完善,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有相应的规模、档次、效能的城镇体系为载体,该类型城市是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点。重庆城镇结构主要由中小城市与中小城镇构成,城市体系中缺乏大城市,这是城镇体系处于低级阶段的表现,这种状况不能有力地带动重庆全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实际上万县、涪陵、奉节、忠县、永川和黔江等6 个城市完全可以在今后一二十年内发展成为地区经济中心,它们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区位条件及较大的发展潜力。
4.3 以劳动力合理流动,积极发展地方性中心城市。 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镇迁移,是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显著特性。特别是三峡工程上马,库区农村人口大量向邻近城镇的迁移。同时,在开放经济中,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发展水平差异的客观存在,更多农村人口迁移是必然的。由于山区发展二、三产业的条件相对较差,难以满足当地人口就业需要,今后必然会有相当数量劳动力继续向重庆周围地区和沿江一带城镇寻找就业机会,产生相应的人口迁移,因而应配合城镇总体规划,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努力发展小城镇,与大中城市形成完善的城镇体系,是重庆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4.4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动力,加强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保护。 重庆市的特点是经济发展滞后,而环境污染超前,低产业水平与高污染负荷形成尖锐的矛盾,特别是近年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废物排放量增加,库区江水自净能力减弱,水体污染将严重威胁着城市环境质量。未来的三峡库区将是世界最大的内陆人造水上公园,水面将是重庆最大的资源优势之一。防止水体污染和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成为库区城市的重要工作。因此,建议调整产业发展方向,逐步实现产业规模、集约经营、产品上档次、将小型、分散、消耗高、污染重的工厂企业进行并转乃至关闭,同时,建议成立库区城市水资源专门研究机构,主要监测、研究库区水体质量、及时提出清洁水源、治理污染和开发水资源的措施,供政策决策。
来稿日期:98—01—05;收到修改稿日期:9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