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杨醛保护法鉴定生物合成聚赖氨酸的单体连接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杜国丰,辛俊宏,李学雷,牟涛,张林,陈红漫,刘凤翊[1](2018)在《ε-聚赖氨酸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文中指出为了筛选和鉴定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产生菌,试验利用酸性品红从辽宁营口东部山区土壤中筛选到一株放线菌E301,采用薄层层析法分析发酵产物及其酸水解成分,水杨醛保护法分析产物酰胺键连接方式,红外光谱法对产物进行表征,通过形态观察、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并结合16S r DNA序列分析对菌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放线菌E301发酵产物与Dragendorff试剂、甲基橙试剂作用都有沉淀产生,薄层层析显示发酵产物的酸水解成分为单体赖氨酸,产物酰胺键连接方式为ε型,红外光谱图与标准ε-聚赖氨酸一致,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放线菌E301与白色链霉菌的同源性大于99%。说明放线菌E301为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s。
刘盛荣,吴清平,张菊梅,莫树平,杨小鹃[2](2015)在《1株链霉菌产ε-聚赖氨酸的结构及分子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确定1株疑似产ε-聚赖氨酸链霉菌所合成产物的化学结构和分子量。方法:采用D152树脂离子交换法分离纯化ε-聚赖氨酸;薄层色谱分析化学组成;紫外可见扫描光谱分析有机官能团;长程异核位移相关谱分析赖氨酸分子间的键连接方式;Tricine-SDS-PAGE电泳分析ε-聚赖氨酸分子量。结果:薄层色谱显示赖氨酸为纯化产物的惟一化学组成;纯化产物200nm处有最大吸收峰,260280nm蛋白特征吸收处无吸收;长程异核位移相关谱显示纯化产物为ε-聚赖氨酸;所分离ε-聚赖氨酸分子量约为3300u左右。结论:菌株GIM8发酵产物为ε-聚赖氨酸;薄层色谱、紫外可见扫描光谱以及长程异核位移相关谱三者结合适用于ε-聚赖氨酸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分析。
李树[3](2013)在《ε-聚赖氨酸产生菌的筛选、育种及发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是少数链霉菌将L-赖氨酸单体通过α-COOH与ε-NH2脱水缩合而成的一种氨基酸同聚物,聚合度为25-35。由于其抑菌谱广、效价高、安全无毒,再配合其水溶性好、作用pH广、热稳定强等特点,ε-PL已被广泛用作食品防腐剂。此外,ε-PL还被用于食疗剂、药物载体、基因芯片、电子材料等领域。因此,其应用价值及市场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本论文首先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五种野生型的ε-PL产生菌;其次利用传统诱变方法及新兴的Genome Shuffling技术对这些野生菌株进行育种改造,以提升其ε-PL发酵水平;然后对获得的高产菌株进行了种间随机的原生质体融合,将其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细胞内,进一步提升了ε-PL的产量;最后对种间融合获得的高产杂合子产ε-PL进行了强化,包括Genome Shuffling、培养基优化及发酵工艺优化,最终使其ε-PL产量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从土壤中筛选放线菌时,为了有效抑制杂菌(细菌、霉菌)的生长,在分离培养基中添加了复合抑制剂:重铬酸钾30mg/L、青霉素2mg/L、氟哌酸3mg/L、制霉菌素80mg/L;对ε-PL产生菌的筛选方法做了改进,利用“双层琼脂法”代替“直接添加美蓝”法,将“菌落生长”与“排斥美蓝显色”分成了两个阶段,能够有效避免美蓝对微生物的毒害,提高了筛选效率;利用该法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ε-PL产生菌42株,其中至少有白色链霉菌S. albulus、禾粟链霉菌S. graminearus、吸水链霉菌S. hygroscopicus、灰褐链霉菌S. griseofuscus、稠李链霉菌S. padanus等五种菌株,其中后四种菌株在ε-PL产生菌中未见报道。(2)采用紫外线(UV)与亚硝基胍(NTG)对五种ε-PL产生菌进行诱变。UV诱变剂量为:功率8W,距离30cm照射4min。NTG诱变剂量为0.5mg/mL处理70min;选择了五种物质作为“筛子”:葡萄糖、ε-PL、KH2PO4、磺胺胍、琥珀酸为唯一碳源,确定了其(除琥珀酸)对野生菌株的临界浓度分别为:190g/L、0.06g/L、30g/L、20g/L,并复合以0.05g/L的LiCl;开展大批量的诱变及筛选工作,摇瓶发酵筛选得到了其中四种菌株(S. albulus、S. graminearus、S. griseofuscus、S. padanus)三种“筛子”(葡萄糖、磺胺胍、琥珀酸为唯一碳源)的ε-PL产量提高株,由0.38-0.49g/L提高到0.50-0.72g/L,并将其作为后续Genome Shuffling的出发菌株。(3)在获得“丝状”菌体的前提下,优化了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及融合的条件为:0.5%的溶菌酶、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120min、促融剂PEG6000浓度30%(W/V)、融合过程为37℃保温10min;采取双亲灭活法进行原生质体融合,灭活条件为:紫外线(8W,30cm)照射60min、70℃水浴40min;对四种菌株(S. albulus、S. graminearus、S. griseofuscus、S. padanus)三种“筛子”(葡萄糖、磺胺胍、琥珀酸为唯一碳源)的突变株进行了三轮Genome Shuffling育种,获得了不同菌株不同“筛子”的ε-PL产量提高株,由0.38-0.49g/L提高至0.75-0.82g/L;选取其中的两株融合子GRF3-4、PAF3-2及其野生菌株进行补料分批发酵,融合子在控制pH的扩大培养中ε-PL产量由7-8g/L(野生型)提高到13-15g/L;融合子与野生菌相比,代谢途径中一些关键酶(HK、PK、PEPC、AK、CS)的活性提高,这是导致ε-PL合成能力增强的初步原因;经过诱变及GenomeShuffling育种,菌株的16S rDNA序列会发生极少碱基的变化,但不会引起菌种分类地位的改变。(4)对Genome Shuffling育种获得的高产融合子S. albulus(葡萄糖、琥珀酸为唯一碳源)、S. graminearus(葡萄糖、磺胺胍)、S. griseofuscus(葡萄糖、琥珀酸为唯一碳源)、S. padanus(磺胺胍、琥珀酸为唯一碳源)、以及S. hygroscopicus的野生型,共包含39株菌在内的五种菌株进行两两的种间原生质体融合育种,在杂合子中没有筛选到ε-PL产量有大幅提高的菌株;将以上所有菌株混合后进行五种菌株的种间随机融合,获得了一株高产杂合子Streptomyces sp. FEEL-1,摇瓶产量为1.1g/L,比亲株提高了37%以上;随机引物扩增多态DNA(RAPD)结果初步表明菌株FEEL-1的亲本为S. albulus、S.griseofuscus与S. padanus;杂合子Streptomyces sp. FEEL-1在控制pH的补料分批发酵中ε-PL产量达到24.5g/L,比其亲本提高了40-70%;胞内酶活(HK、PK、PEPC、AK、CS)的提高是ε-PL产量提高的初步原因,也证明了种间随机融合的有效性。(5)以S-2-氨乙基-L-半胱氨酸(AEC)作为抗性指标,对杂合子Streptomyces sp. FEEL-1进行了EMS诱变及三轮Genome Shuffling育种,获得了一株Streptomyces sp. FEEL-G67,其天冬氨酸激酶AK的酶活提高了1.07倍,ε-PL摇瓶产量提高至1.73g/L,补料分批发酵产量达到29.82g/L;利用PB-CCD的响应面方法对其发酵培养基(M3G)作了优化,发现对Streptomyces sp. FEEL-G67摇瓶发酵影响显着的三个因素为:酵母粉、K2HPO4、MgSO4,且最终优化出的培养基为(g/L):葡萄糖50,酵母粉7.5,(NH4)2SO45,K2HPO4·3H2O2.5,MgSO4·7H2O2,ZnSO4·7H2O0.04,FeSO4·7H2O0.03。在该条件下,ε-PL摇瓶产量从1.73g/L提高到2.32g/L,补料分批发酵产量达到32.25g/L;基于对pH的发酵工艺优化,证实了高pH有利于菌体生长,而低pH有利于ε-PL的合成。以最大ε-PL比合成速率为目标,提出了两阶段pH控制策略(pH3.8-4.0),在该条件下进行补料分批发酵可使ε-PL达到36.79g/L;在此基础上流加有机氮源(酵母粉),不仅使生物量达到49.7g/L,也进一步使ε-PL产量提升至41.24g/L,这是目前国内ε-PL发酵的最高水平。
廖莉娟[4](2010)在《ε-聚赖氨酸的菌种选育及合成过程强化》文中提出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由25-35个L-赖氨酸单体通过α-COOH和ε-NH2脱水缩合的酰胺键聚合而成。它具有水溶性强、热稳定性好、抑菌谱广、无毒可食用等化学防腐剂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天然生物防腐剂。另外,由于ε-PL支链带有正电荷的α-NH2,它还能用作生物可降解材料、乳化剂、高吸收性水凝胶、药物载体、抗癌增进剂和生物芯片外被等,所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论文主要对以下几个部分进行了研究:对已有的ε-PL产生菌的筛选方法进行了改进。首次报道了一种对菌体毒性远小于美蓝的染色剂—诱惑红,直接添加到初筛培养基平板中,完全不影响菌体的生长。诱惑红作为一种阴离子型染料能与带正电荷的ε-PL发生静电吸引而形成浓缩的颜色圈,从而简化了筛菌步骤,可以快速、方便的筛选出目的菌。利用该方法,成功地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了26株ε-PL产生菌,产量为0.15-0.50g/L;通过薄板层析,进一步确定了菌株的产物是赖氨酸聚合物。探索了对禾粟链霉菌(Streptomyces graminearus)进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方法。首先对禾粟链霉菌原生质体制备与融合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最佳条件为:0.5%(W/V)溶菌酶作为破壁酶,30℃酶解120 min,得到原生质体后采用30%(W/V)的PEG 6000促融5 min。以磺胺胍抗性为指标,筛选紫外诱变后的禾粟链霉菌作为融合亲本,按上述条件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得到了最高产量为0.91 g/L的融合子,较初始菌株的产量提高了72%。考察了不同氨基酸对禾粟链霉菌发酵生产ε-PL的影响。发现在添加浓度为1 mM时,苯丙氨酸(Phe)对ε-PL发酵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进一步对Phe的添加浓度和添加时间进行了优化,在发酵初始添加3 mM Phe使ε-PL产量提高了20-30%。首次建立了禾粟链霉菌以葡萄糖为碳源发酵生产ε-PL的中心代谢网络,并通过代谢流量分析(MFA)阐述了Phe促进ε-PL产量提高的内在机理,即添加Phe抑制了莽草酸途径中的关键酶,阻碍莽草酸途径,使PEP更多的流向了OAA,最终使ε-PL产量提高。研究还表明,在发酵48 h时添加1.37 g/L赖氨酸(Lys),可使产量提高64.8%,说明存在着外源Lys直接转化为ε-PL的可能性。
李树[5](2009)在《ε-聚赖氨酸菌种筛选及发酵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ε–聚赖氨酸(ε–PL)自身所具有的水溶性强、抑菌谱广、可以食用且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等特点,使其成为最理想的生物型防腐剂。除此以外,ε–聚赖氨酸还可以作为生物材料广泛应用于药物载体、基因芯片等领域。因此,ε-聚赖氨酸在近些年来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由以下三部分内容组成:改进并建立了一种简便可行的ε-聚赖氨酸产生菌的筛选方法,由此筛得了多株ε–PL产生菌。在加有复合抑制剂的初筛平板上涂布土壤悬液,于30℃培养7d后整体将琼脂揭下,平铺到另一加有美兰的琼脂上。挑取形成透明圈的菌落进行摇瓶发酵,发酵液与Dragendorff试剂和甲基橙反应,挑选阳性菌住。通过薄板层析,确定菌株的产物中含有赖氨酸聚合物。再通过水杨醛保护氨基的化学法确定了聚赖氨酸是通过ε-酰氨键聚合而成。通过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筛得的菌株包括:稠李链霉菌Streptomyces padanus、灰褐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fuscus、禾粟链霉菌Streptomyces graminearus、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而且这四种菌株目前为止尚未见过报道。对筛选到的一株灰褐链霉菌进行了发酵工艺的初步探索。本论文通过对发酵过程中pH参数的考察,验证了pH值是影响灰褐链霉菌合成ε-聚赖氨酸的关键性因素。研究发现,灰褐链霉菌在pH4.0以上有利于菌体的生长,但几乎不合成产物;而当pH低于4.0时,虽然不利于菌体的生长,但对产物的积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pH3.5时ε-聚赖氨酸可达到2.4g/L,是摇瓶产量的4倍。在控制pH3.5的情况下,采用补料分批培养方式,使得发酵时间延长至100h,ε-聚赖氨酸产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达到4.5g/L,接近摇瓶产量的8倍。采用分阶段控制pH方法使菌体量增加后再控制pH3.5,可使发酵时间延长至190h,同时ε-聚赖氨酸产量达到7.5 g/L。因此控制合适pH条件下再补料是提高灰褐链霉菌合成ε-聚赖氨酸能力的有效途径。探索原生质体育种的方法,为下一阶段的多亲株轮回式融合(Genome Shuffling)打基础。由于灰褐链霉菌的代谢途径尚不清楚,所以现阶段选择传统育种方法是提高其产量的唯一途径。本论文对灰褐链霉菌与稠李链霉菌两株菌的原生质体制备条件及融合条件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原生质体融合的育种方法。利用灰褐链霉菌产黑色素这一生化特性作为遗传标记与稠李链霉菌进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融合子中最高产量为0.75 g/L,较两亲本初始产量分别提高了26%、36%。
段杉,朱伟珊[6](2007)在《ε-聚赖氨酸产生菌的筛选》文中认为改进了筛选ε-聚赖氨酸产生菌的方法。在加有复合抑菌剂的初筛平板上涂布土壤悬液,于28℃培养7 d后喷洒次甲基兰溶液显色,挑出周围形成透明圈的菌落,再次接种培养,7d后挖取菌落周围的琼脂块,利用文中设计的简易转移装置,将琼脂块中的水溶性成分转移到滤纸上,然后分别用茚三酮试剂和Dragendorff试剂检测,挑取对2种试剂都呈阳性的菌落,进一步摇瓶复筛,发现1株放线菌的发酵液中有ε-聚赖氨酸。经生化反应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该菌株为灰橙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aurantiacus)。
苏玲玲[7](2007)在《甘氨酸两种衍生物替代抗生素饲喂肉仔鸡效果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比较研究了甘氨酸水杨醛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体外抑菌活性,并对甘氨酸水杨醛铜配合物进行了急性毒性实验,研究了甘氨酸水杨醛席夫碱及其与铜的配合物替代抗生素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免疫指标和部分肉质的影响,以探讨甘氨酸水杨醛席夫碱及其与铜的配合物替代抗生素的可行性。合成了甘氨酸水杨醛席夫碱及其与铜、锌、钴的配合物,并用浓度稀释法测定了它们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3个纯菌种和肉鸡空肠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甘氨酸水杨醛席夫碱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甘氨酸水杨醛铜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它的配合物抑菌作用差或无抑菌作用。甘氨酸水杨醛席夫碱及其与铜的配合物都对肉鸡空肠中的细菌有抑菌作用,但甘氨酸水杨醛铜配合物的抑菌活性更强。选用14g左右昆明系小白鼠80只(清洁级,雌雄各半),在体重达到18~22g时分成4组(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组雌雄各10只,对照组灌服80%二甲亚砜,试验组灌服甘氨酸水杨醛铜配合物(用80%二甲亚砜配制的)悬浮液,灌服剂量分别是第1组1500mg/kg、第2组1000mg/kg、第3组500 mg/kg。结果表明,甘氨酸水杨醛铜配合物的LD50>1000mg/kg(小鼠经口)。选用1日龄肉仔鸡60羽,随机分为5组,每组12羽。对照组基础日粮+抗生素,试验1组基础日粮+0.55g/kg甘氨酸水杨醛席夫碱,试验2组基础日粮+1.1g/kg甘氨酸水杨醛席夫碱,试验3组基础日粮+0.37g/kg甘氨酸水杨醛铜配合物,试验4组基础日粮+0.74g/kg甘氨酸水杨醛铜配合物。试验期42天。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第42日龄时,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8.53%(P<0.05)、2.57%、7.00%(P<0.05)、1.75% ;试验各组的胸肌率分别提高了12.93%(P<0.05)、4.23%、4.80%,2.79%;试验各组腿肌率分别提高了13.09%(P<0.05)、10.79%(P<0.05)、11.34%(P<0.05)和6.94%;试验各组脾脏指数分别提高了54.92%(P<0.05),26.49%,34.44%,2.03%;试验各组法氏囊指数分别提高了83.3%(P<0.05)、36.90%、71.43%(P<0.05)、21.43%;各试验组的腹脂率分别降低了18.69%、17.76%、33.64%(P<0.05)、42.52%(P<0.05);试验各组滴水损失分别降低了27.05%(P<0.05)、18.18%、11.97%、7.32%。上述结果表明,肉鸡日粮中添加甘氨酸水杨醛席夫碱和甘氨酸水杨醛铜配合物代替抗生素时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肉仔鸡的体重、胸肌率、腿肌率和免疫指标,降低腹脂率和滴水损失,总体而言,两种衍生物的低剂量添加水平的作用要好于高剂量添加水平。本文研究表明,甘氨酸水杨醛席夫碱和甘氨酸水杨醛铜配合物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甘氨酸水杨醛铜配合物对肉鸡空肠菌抑菌活性更强,甘氨酸水杨醛铜配合物的LD50>1000mg/kg(小鼠经口)。从衍生物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及机体免疫等方面影响的综合考虑,用甘氨酸水杨醛席夫碱、甘氨酸水杨醛铜配合物替代日粮中的抗生素饲喂肉仔鸡是可能的,两种衍生物的添加水平分别以0.55g/kg和0.37g/kg的饲喂效果较好。
朱宏阳[8](2005)在《ε-聚赖氨酸产生菌株的筛选和发酵条件研究》文中指出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是一种由微生物大量生产的氨基酸同型聚合物,它由人体必需氨基酸L-赖氨酸的ε-氨基与另一L-赖氨酸的α-羧基形成的ε-酰胺键连接而成,通常由25-30个赖氨酸单体组成,相对分子量在3500~4500之间。ε-聚赖氨酸具有广谱抑菌性,能够抑制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和一些耐热性芽孢杆菌等,并且稳定性强,安全高效,是一种天然生物防腐剂。到目前为止,只有日本实现了ε-聚赖氮酸的工业化生产。 本论文建立了一种灵敏便捷的高通量筛选ε-聚赖氨酸产生菌的方法。通过实验确定了在SG培养基中添加150mg/L的重铬酸钾以利于放线菌的富集分离。并在培养基中添加0.002%的亚甲基蓝,利用产碱菌株的分泌物与美蓝的静电作用而形成独特的透明圈初筛得到产碱菌株219株。利用Dragendorff反应复筛得到46株生物碱产生株。最后对生物碱产生菌株的发酵液进行ε-聚赖氨酸分析鉴定,从中得到4株ε-PL产生菌株,其中PL6-3菌株产量最高且发酵性能稳定。 对PL6-3菌株进行形态学和16S rDNA鉴定。结合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以及16S rDNA全序列分析的系统发育研究结果,参考生理生化特性,初步确定PL6-3为北里孢菌属,命名为为Kitasatospora sp.PL6-3。 优化了摇瓶发酵培养基,确定了适合实验室摇瓶培养的培养基(g/L):葡萄糖50,(NH4)2SO4 10,Na2HPO4 1.5,KH2PO4 1.5,MgSO4·7H2O 0.5,ZnSO4·7H2O 0.03,FeSO4·7H2O 0.01,酵母膏5,起始pH6.8。装液量80mL/500mL三角瓶,28℃,72h。 考察了不同搅拌速率对Kitasatospora sp.PL6-3产ε-聚赖氨酸批式发酵的影响,确定了350r/min为最佳搅拌转速。在调控pH4.0的条件下,考察了不同葡萄糖起始浓度对ε-聚赖氨酸发酵的影响,发现以3%为起始浓度并补料时,生物量为6.5g/L,ε-聚赖氨酸产率为1.59g/L,生物量和ε-聚赖氨酸产率比初糖浓度5%时分别提高了10%和65%。最终在350r/min、调控pH4.0,初糖浓度3%的条件下,采用补料方式加强生产,ε-聚赖氨酸产率达到了6.65g/L,提高了近10倍。
朱宏阳,徐虹,葛婕,王军[9](2004)在《水杨醛保护法鉴定生物合成聚赖氨酸的单体连接方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立了一种有效、方便的分析和鉴定聚赖氨酸结构的方法。采用水杨醛与游离氨基反应生成席夫碱 ,用NaBH4将席夫碱C =N还原成C N ,在酸性条件下将还原产物水解 ,用薄层层析法分析了水解产物 ,根据生成的N保护氨基酸不同 ,鉴定了生物合成的聚赖氨酸的结构为ε 型结构。此法也可用于蛋白质或多肽的N 末端氨基酸的分析
二、水杨醛保护法鉴定生物合成聚赖氨酸的单体连接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杨醛保护法鉴定生物合成聚赖氨酸的单体连接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ε-聚赖氨酸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土样 |
1.2 培养基 |
1.3 药品和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富集培养与菌株的初筛 |
2.2 菌株复筛及发酵产物的提取与纯化 |
2.3 菌株发酵产物的薄层色谱分析 |
2.4 菌株发酵产物单体连接方式的薄层色谱分析 |
2.5 菌株发酵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2.6 菌株形态与生理生化特征鉴定 |
2.7 菌株16S r DNA的PCR扩增及序列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ε-PL产生菌的初筛 |
3.2 ε-PL产生菌的复筛 |
3.3 菌株E301发酵产物的薄层色谱分析 |
3.4 菌株E301发酵产物单体连接方式的薄层色谱分析 |
3.5 菌株E301发酵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3.6 菌株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鉴定 |
3.7 菌株16S r DNA的PCR扩增及序列测定 |
4 讨论 |
(2)1株链霉菌产ε-聚赖氨酸的结构及分子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摇瓶发酵 |
1.2.2 树脂处理 |
1.2.3 产物纯化 |
1.2.4 盐酸水解与薄层色谱 |
1.2.5 紫外可见扫描光谱 |
1.2.6 长程异核位移相关谱 |
1.2.7 Tricine-SDS-PAGE电泳 |
1.2.7. 1 电泳溶液配制 |
1.2.7. 2 凝胶制作 |
1.2.7. 3 上样及电泳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物纯化 |
2.2 薄层色谱 |
2.3 紫外可见光扫描光谱 |
2.4 长程异核位移相关谱 |
2.5 Tricine-SDS-PAGE电泳 |
3 讨论 |
4 结论 |
(3)ε-聚赖氨酸产生菌的筛选、育种及发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ε-聚赖氨酸的研究进展 |
1.1.1 ε-聚赖氨酸的发现 |
1.1.2 ε-聚赖氨酸的性质及用途 |
1.1.3 ε-聚赖氨酸产生菌的筛选 |
1.1.4 ε-聚赖氨酸产生菌的育种改造 |
1.1.5 ε-聚赖氨酸产生菌的发酵工艺 |
1.1.6 ε-聚赖氨酸的测量方法 |
1.1.7 ε-聚赖氨酸合成酶(Pls)与降解酶(Pld) |
1.1.8 ε-聚赖氨酸的聚合度控制 |
1.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2.1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从土壤中筛选ε-聚赖氨酸产生菌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土样采集与预处理 |
2.2.2 培养基 |
2.2.3 相关溶液 |
2.2.4 ε-PL 产生菌的筛选 |
2.2.5 ε-PL 含量的测定 |
2.2.6 ε-PL 产生菌的鉴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从土壤中筛选ε-PL 产生菌 |
2.3.2 产物(ε-PL)的鉴定 |
2.3.3 ε-PL 产生菌的鉴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ε-聚赖氨酸产生菌的诱变育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微生物菌种 |
3.2.2 培养基 |
3.2.3 诱变剂量的选择 |
3.2.4 琼脂中“筛子”物质浓度的确定 |
3.2.5 筛选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诱变剂量的确定 |
3.3.2 氯化锂及“筛子”物质的临界浓度 |
3.3.3 摇瓶筛选结果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enome Shuffling 选育ε-聚赖氨酸产生菌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微生物菌种 |
4.2.2 培养基 |
4.2.3 相关溶液 |
4.2.4 原生质体制备、融合及再生条件 |
4.2.5 Genome Shuffling 选育ε-PL 产生菌 |
4.2.6 (补料)分批发酵 |
4.2.7 野生菌与融合子的差异比较 |
4.2.8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及融合条件 |
4.3.2 Genome Shuffling 技术选育ε-PL 产生菌 |
4.3.3 (补料)分批发酵 |
4.3.4 野生菌与融合子的 16S rDNA 序列差异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种间随机融合选育ε-聚赖氨酸产生菌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微生物菌种 |
5.2.2 培养基 |
5.2.3 原生质体制备、灭活、及融合 |
5.2.4 种间两两融合 |
5.2.5 五菌随机融合 |
5.2.6 杂合子 Streptomyces sp. FEEL-1 与 5 株随机亲本的差异 |
5.2.7 (补料)分批发酵 |
5.2.8 酶活测定 |
5.2.9 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种间两两融合 |
5.3.2 五菌随机融合 |
5.3.3 Streptomyces sp. FEEL-1 的亲本鉴定 |
5.3.4 (补料)分批发酵 |
5.3.5 酶活测定 |
5.3.6 Streptomyces sp. FEEL-1 的稳定性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Streptomyces sp. FEEL-1 产ε-PL 的进一步强化及发酵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微生物菌种 |
6.2.2 培养基 |
6.2.3 Genome Shuffling |
6.2.4 响应面优化培养基(PB-CCD) |
6.2.5 (补料)分批发酵 |
6.2.6 酶活测定 |
6.2.7 分析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Genome Shuffling 强化 Streptomyces sp. FEEL-1 合成ε-PL |
6.3.2 Streptomyces sp.FEEL-G67 的培养基优化 |
6.3.3 Streptomyces sp.FEEL-G67 的发酵工艺优化 |
6.3.4 Streptomyces sp.FEEL-G67 的稳定性 |
6.4 本章小结 |
本论文主要结论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菌种鉴定所用培养基及生理生化实验 |
附录 2:五株菌的 16S rDNA 序列 |
附录 3:三株 Genome Shuffling 菌株的 16S rDNA 序列 |
附录 4: Streptomyces sp. FEEL-1 的 16S rDNA 序列 |
附录 5: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ε-聚赖氨酸的菌种选育及合成过程强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食品防腐剂 |
1.2 微生物源生物防腐剂 |
1.2.1 钠他霉素 |
1.2.2 乳酸链球菌素 |
1.2.3 ε-聚赖氨酸 |
1.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相关溶液配制 |
2.1.4 培养基 |
2.1.5 土样的采集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不同碱性染料形成透明圈效果的比较 |
2.2.2 不同染料对产生菌毒性大小的比较 |
2.2.3 诱惑红最佳使用浓度的确定 |
2.2.4 ε-PL浓度与颜色圈大小的关系 |
2.2.5 菌株产量与颜色圈大小的关系 |
2.2.6 目的菌株的筛选步骤 |
2.2.7 摇瓶发酵培养条件 |
2.2.8 氨基酸添加方式 |
2.2.9 原生质体融合亲本的获得 |
2.2.10 原生质体制备步骤 |
2.2.11 溶菌酶浓度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
2.2.12 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
2.2.13 酶解温度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
2.2.14 原生质体灭活 |
2.2.15 原生质体融合 |
2.2.16 PEG 6000浓度对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 |
2.3 分析方法 |
2.3.1 菌体量测量 |
2.3.2 残糖测定 |
2.3.3 pH测定 |
2.3.4 ε-PL含量测定 |
2.3.5 氨基酸含量测定—OPA FMOC柱前衍生法 |
2.3.6 赖氨酸含量检测 |
2.3.7 原生质体制备率、再生率、融合率的计算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ε-聚赖氨酸生产菌的筛选 |
3.1.1 筛菌方法的改进 |
3.1.2 利用诱惑红颜色圈法筛选ε-PL产生菌 |
3.2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
3.2.1 溶菌酶浓度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
3.2.2 溶菌酶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
3.2.3 酶解温度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
3.2.4 聚乙二醇(PEG 6000)浓度对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 |
3.2.5 高产融合子的筛选 |
3.3 氨基酸对E-聚赖氨酸发酵的影响 |
3.3.1 不同氨基酸对禾粟链霉菌合成ε-PL的影响 |
3.3.2 苯丙氨酸(Phe)对ε-PL发酵的影响 |
3.3.3 探索Phe促进ε-PL合成的的原因—代谢流量分析 |
3.3.4 外源赖氨酸对ε-聚赖氨酸发酵的影响 |
第四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缩略语表 |
附录二: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ε-聚赖氨酸菌种筛选及发酵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食品防腐剂背景 |
1.2 化学合成类防腐剂 |
1.2.1 苯甲酸及其钠盐 |
1.2.2 山梨酸及其钾盐 |
1.2.3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
1.2.4 丙酸盐 |
1.2.5 硝酸盐及亚硝酸盐 |
1.3 天然型防腐剂 |
1.3.1 果胶分解物 |
1.3.2 茶多酚 |
1.3.3 香辛料 |
1.3.4 壳聚糖 |
1.3.5 鱼精蛋白 |
1.3.6 蜂胶 |
1.4 微生物来源防腐剂 |
1.4.1 纳他霉素(Natamycin) |
1.4.2 乳酸链球菌素(Nisin) |
1.4.3 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 |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意义 |
1.5.2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土样采集 |
2.1.2 培养基 |
2.1.3 相关溶液 |
2.1.4 主要试剂 |
2.1.5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ε-聚赖氨酸生产菌的筛选方法 |
2.2.2 ε-聚赖氨酸生产菌的鉴定 |
2.2.2.1 形态、培养特征的观察 |
2.2.2.2 生理生化实验 |
2.2.2.3 16S rDNA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3 灰褐链霉菌发酵工艺的探索 |
2.2.3.1 种子培养 |
2.2.3.2 灰褐链霉菌自然发酵合成ε-PL |
2.2.3.3 pH 对灰褐链霉菌合成ε-PL 的影响 |
2.2.3.4 灰褐链霉菌补料分批培养 |
2.2.3.5 分阶段控制pH 的补料分批发酵 |
2.2.4 稠李链霉菌与灰褐链霉菌原生质体制备的研究 |
2.2.4.1 菌丝球形态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
2.2.4.2 玻璃珠打散菌丝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
2.2.4.3 超声波打散菌丝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
2.2.4.4 非菌丝球形态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
2.2.4.5 溶菌酶浓度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
2.2.4.6 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
2.2.4.7 酶解温度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
2.2.5 灰褐链霉菌原生质体热灭活条件的确定 |
2.2.6 聚乙二醇(PEG6000)浓度对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 |
2.2.7 高产融合子的筛选 |
2.2.7.1 菌株生产能力与抗ε-PL 之间的关系研究 |
2.2.7.2 高产融合子的摇瓶发酵 |
2.3 分析方法 |
2.3.1 发酵液中ε-聚赖氨酸含量的测定 |
2.3.2 pH 测定 |
2.3.3 葡萄浓度测定 |
2.3.4 生物量测定——干重法 |
2.3.5 原生质体制备率、再生率、融合率的计算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ε-聚赖氨酸生产菌的筛选 |
3.1.1 SG 培养基中 K2Cr2O7 浓度的确定 |
3.1.2 SG 培养基中复合抑制剂的确定 |
3.1.3 美蓝浓度对SG 培养基中微生物的影响 |
3.1.4 向SG 培养基表面喷洒美兰方法的尝试 |
3.1.5 双层琼脂显色法的确定 |
3.1.6 产生物碱菌株的确定 |
3.1.7 产ε-PL 菌株含量的测定 |
3.1.8 产物组成成分的分析 |
3.1.9 酰胺键连接方式的鉴定 |
3.2 ε-聚赖氨酸生产菌的鉴定 |
3.2.1 形态与培养特征 |
3.2.2 生理生化特征 |
3.2.3 16s rDNA 的序列测定 |
3.2.4 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3.3 灰褐链霉菌发酵工艺的探索 |
3.3.1 灰褐链霉菌自然发酵合成ε-PL |
3.3.2 pH 对灰褐链霉菌合成ε-PL 的影响 |
3.3.3 灰褐链霉菌补料分批发酵 |
3.3.4 分阶段控制pH 的补料分批发酵 |
3.4 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研究 |
3.4.1 菌丝球形态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
3.4.2 玻璃珠打散菌丝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
3.4.3 超声波打散菌丝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
3.4.4 非菌丝球形态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
3.4.5 溶菌酶浓度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
3.4.6 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
3.4.7 酶解温度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
3.4.8 灰褐链霉菌原生质体热灭活条件的确定 |
3.4.9 聚乙二醇(PEG6000)浓度对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 |
3.4.10 菌株生产能力与抗ε-PL 之间的关系研究 |
3.4.11 高产融合子的筛选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6)ε-聚赖氨酸产生菌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土样 |
1.2 培养基 |
1.2.1 初筛培养基 |
1.2.2 复筛培养基 |
1.3 方法 |
1.3.1 初筛方法 |
1.3.2 复筛方法 |
1.3.3 |
1.3.4 ε-聚赖氨酸的提取 |
1.3.5 菌种的鉴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初筛 |
2.1.1 初筛培养基的确定 |
2.1.2 初筛培养基中抑菌剂的确定 |
2.1.3 平板分离放线菌 |
2.2 复筛 |
2.3 菌株的鉴定 |
2.3.1 形态特征 |
2.3.2 培养特征 |
2.3.3 生理生化 |
2.3.4 细胞壁化学组分 |
2.3.4. 1 脂肪酸含量 |
2.3.4. 2 糖类的测定 |
2.3.5 16S rDNA分子鉴定 |
2.4 讨论 |
(7)甘氨酸两种衍生物替代抗生素饲喂肉仔鸡效果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缩略语词表 |
第一章 论文综述 |
1.1 抗生素替代品研究情况 |
1.2 氨基酸水杨醛席夫碱概述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甘氨酸水杨醛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制备 |
2.2 甘氨酸水杨醛席夫碱及金属配合物体外抑菌试验 |
2.3 甘氨酸水杨醛铜配合物的急性毒性试验 |
2.4 甘氨酸水杨醛席夫碱及铜配合物肉仔鸡饲喂试验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甘氨酸水杨醛席夫碱及金属配合物体外抑菌试验 |
3.2 甘氨酸水杨醛铜配合物的急性毒性实验 |
3.3 甘氨酸水杨醛席夫碱及铜配合物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甘氨酸水杨醛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体外抑菌作用 |
4.2 甘氨酸水杨醛铜配合物的安全性 |
4.3 甘氨酸水杨醛席夫碱及铜配合物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4.4 甘氨酸水杨醛席夫碱及铜配合物对肉鸡胴体品质及部分肉质的影响 |
4.5 甘氨酸水杨醛席夫碱及配合物对部分肉鸡免疫指标的影响 |
4.6 甘氨酸水杨醛席夫碱及配合物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影响的可能机理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ε-聚赖氨酸产生菌株的筛选和发酵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ε-聚赖氨酸的性质及抑菌机理 |
1.2.1 ε-聚赖氨酸的理化性质 |
1.2.2 ε-聚赖氨酸的生物学性质 |
1.3 ε-聚赖氨酸的应用 |
1.3.1 ε-聚赖氨酸在食品中的应用 |
1.3.2 ε-聚赖氨酸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
1.3.3 ε-聚赖氨酸在高吸水性树脂中的应用 |
1.3.4 其它领域 |
1.4 ε-聚赖氮酸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1O |
1.4.1 ε-聚赖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节 |
1.4.2 ε-聚赖氨酸的微生物发酵生产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ε-聚赖氨酸产生菌株的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SG培养基中重铬酸钾浓度的确定 |
2.2.2 产碱菌株的筛选 |
2.2.3 产生物碱菌株的确定 |
2.2.4 产ε-聚赖氨酸菌株的确定 |
2.2.5 产物的鉴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L6-3菌株生理学特性研究及其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形态特征 |
3.2.2 培养特征 |
3.2.3 生理生化特征 |
3.2.4 细胞壁化学组分分析 |
3.2.5 16S rDNA序列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Kitasatosporasp.PL6-3产ε-聚赖氨酸条件的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摇瓶培养条件的优化 |
4.2.2 罐上分批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今后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论文期间所获成果 |
(9)水杨醛保护法鉴定生物合成聚赖氨酸的单体连接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 |
1.2 标准品或样品直接水解的成分分析 |
1.3 水杨醛保护、还原和水解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样品基本组成的分析 |
2.2 样品结构分析 |
2.2.1 反应原理 |
2.2.2 薄层层析结果 |
3 讨论 |
四、水杨醛保护法鉴定生物合成聚赖氨酸的单体连接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ε-聚赖氨酸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J]. 杜国丰,辛俊宏,李学雷,牟涛,张林,陈红漫,刘凤翊.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13)
- [2]1株链霉菌产ε-聚赖氨酸的结构及分子量分析[J]. 刘盛荣,吴清平,张菊梅,莫树平,杨小鹃. 食品工业科技, 2015(09)
- [3]ε-聚赖氨酸产生菌的筛选、育种及发酵研究[D]. 李树. 江南大学, 2013(10)
- [4]ε-聚赖氨酸的菌种选育及合成过程强化[D]. 廖莉娟. 江南大学, 2010(02)
- [5]ε-聚赖氨酸菌种筛选及发酵工艺的研究[D]. 李树. 江南大学, 2009(05)
- [6]ε-聚赖氨酸产生菌的筛选[J]. 段杉,朱伟珊.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7(08)
- [7]甘氨酸两种衍生物替代抗生素饲喂肉仔鸡效果的初步研究[D]. 苏玲玲. 新疆农业大学, 2007(02)
- [8]ε-聚赖氨酸产生菌株的筛选和发酵条件研究[D]. 朱宏阳. 南京工业大学, 2005(03)
- [9]水杨醛保护法鉴定生物合成聚赖氨酸的单体连接方式[J]. 朱宏阳,徐虹,葛婕,王军. 生物加工过程,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