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交通运输服务中心 广东清远 511500
摘要: 水泥稳定碎石是半刚性基层材料,因其高强度、良好的板体性、水稳定性、经济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公路建设之中。本文依据具体工程概况,对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变异性进行分析,并对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质量控制进行探讨,希望为今后的公路安全性提供保障。
关键词: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工艺
引言
随着车辆数量的剧增及货车超载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导致我国公路路面出现裂缝、车辙和水损坏等病害,降低了我国公路路面的稳定性和安全系数。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属于一种半刚性的材料,其主要的特点在于具有承载力较强、刚度较大等优点,所以说在公路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得到了比较普遍的应用,但施工工艺受人为操作、拌合机械的影响,造成施工中对水泥剂量、含水量及延迟时间的控制不好,这就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1.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试验段位于第13标的K72+500~K72+700(左幅),该工程试验段全长200m,试验段水泥采用P.C32.5级复合硅酸盐水泥,粗级料采用碎石场4.75~31.5mm碎石,细集料为0~4.75mm石屑,水采用生活用水。实验室按水泥计量为3.0%、3.5%、4.0%三种比例用外掺法配制混合料[1]。采用通过对该试验路段进行试验研究,对试验数据整理分析,总结施工经验,提出了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2.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变异性分析
2.1水泥剂量变异性
表1是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水泥剂量试验数据统计分析表。
表1检测结果统计表
图1 施工工艺流程图
3.2施工质量控制
基于变异系数的分析和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过程变化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2.1混合料级配的控制
①严格把关进入现场的骨料破碎值、磨耗值、抗压强度等技术指标,以保证骨料原料质量。②工作现场应进行硬化和排水;集料堆放时要尽量层层堆放平整,以减少堆放期过程中的离析。③搅拌工作开始前,安排工人用铁锹或铁杆将集料分散,并丢掉含泥量大的细集料。④每天施工前,集料经过拌和站拌和后,马上级配抽检,发现级配与目标配合比出现偏差,应立即查找原因,重新调整集料的供用流量并取样检验,直至合格。⑤保证运输车辆的数量,确保混凝土能及时运送到工地。⑥连续均匀摊铺,布料器频率要适当,运料车空档停留在摊铺机前,由摊铺机推动运料车一边前进一边卸料。
3.2.2水泥剂量的控制水
泥掺量应在搅拌站拌和前进行试验,观察水泥搅拌设备掺量的系统精度和稳定性,调整到合理范围后才能拌和。在搅拌前采样并进行EDTA滴定试验,检验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水泥混合料的用量,如果达不到及时调整水泥供应流量。每天记录水泥搅拌用量,与施工路段水泥设计用量进行比较,看到水泥用量是否接近,如果差别很大,应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3]。
3.2.3含水量的控制
必须严格控制含水量,骨料中水含量主要有两种来源:骨料含水量和掺加水量。应尽量控制混合料的含水率,首先要控制骨料的含水率,尽量保持骨料干燥,特别是在多雨地区和多雨季节,应做好雨水排水的工作。第二控制好掺加的水量,提高水的控制精度,并考虑施工温度和运输距离对水含量的影响,适当增加水的用量,以弥补在这些过程中的水损失[4]。
3.2.4压实度的控制
做好路基垫层平整度、高程、横坡等施工前检查准备工作,确保底基层的松铺厚度均匀一致。确定压实方案后,严格保证碾压过程中的碾压速度、碾压次数、振动频率和振幅。在规定的范围内,不允许擅自改变碾压方法。在碾压过程中,混合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并严格控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搅拌时间。
4.结语
公路工程路面所用的基层材料几乎全采用半刚性路面基层,其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占了绝大部分,这是具有一定级配的碎石中,掺入足量的水泥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后而得到的,具有良好的板体性,它的水稳性和抗冻性比石灰稳定土好,但常会因水分变化而引起干缩裂缝,因为水泥稳定碎石质量则十分重要,为了提升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必须全面控制其间所用的各项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 朱永雪.高速公路路面裂缝养护与处治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7(07) 322
[2] 杨鹏.公路路面裂缝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11) 6+8
[3] 徐忠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试验和施工技术控制[J].交通标准化.2006(08) 72-74+85
[4] 王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底基层损坏原因分析及处治[J].交通标准化.2013(19) 49-51
论文作者:温则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水泥论文; 碎石论文; 基层论文; 稳定论文; 骨料论文; 含水量论文; 路面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