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陈王芳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陈王芳

湖北卓越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70

摘要: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越来越多,水利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会影响到生态环境。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加大力度保护生态环境,使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体系不断完善,利用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将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断减小直至消除,保证水利工程施工可以顺利的进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会产生影响,同时还会降低生态环境。因此需要加大力度研究水利工程施工建设,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危害性。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生态影响

引言

多年来,我国通过加大水利基础工程建设,在防洪涝灾害以及农田灌溉,水利工程供应和发电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保障体系,在抗击自然灾害和确保国民经济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保护水资源以及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我们经济发展,基础建设已经不是确保基本保障,而且更加关注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对此我们应该打破传统观念,正确认识和理解水利工程建设新理念,将水利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作为重点,不断推进相关工作,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

1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1.1维持河流生态环境的平衡

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应该因势利导,不能毫无针对性地进行建设。由于不同的河流具备不同的条件,因此,更应该采取因地制宜地措施对河流加以保护,以不对河流的多样化环境造成破坏为前提来保护河流生态环境。

1.2维持动物栖息地的稳定

无论哪条河流均会包括一些栖息的野生动物,因此不能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而对其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由此可见,生态栖息地的施工建设也是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的一项主要内容。

1.3不破坏河流的自净能力

虽然河流具备自净能力,但其自净能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超过了自净的最大限度,就会污染到河流。另外,由于水利工程可能导致农业或者是工业排放出大量的废水,因此,应该有规划地对废水进行处理排放,以此来避免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2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2.1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对自然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对施工地区周边的水资源的影响,水利建设会使流速湍急的水变成静水、改变水温,一旦水域受到污染,会使水环境出现富营养现象,对水域的自净能力产生削弱作用,使上、下游地区的水质发生变化。(2)水利工程施工还会使水域附近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受破坏,导致很多生物物种被迫选择迁徙,生物物种数量的逐渐减少,使周边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2.2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是保证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水利工程的建设会破坏水生态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对水利工程建设前后河流中鱼类的种类数量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无论是鱼类数量,还是鱼资源种类,均呈现减少的迹象。兴建水利,改变了鱼类的回游路线,使其无法完成正常的活动周期。且水利建设会减缓水域流速,促使泥沙堆积,会对部分习惯于在急流底部产卵的鱼类产生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影响了水环境中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还会对附近植物的多样性产生影响。水利工程建设会对河流周边的土地进行征用,在河面抬高后淹没一部分的土地,进而对周边植物的多样性产生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对河道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阶段,大量的建筑泥沙进入河道,造成河道中垃圾悬浮物增多,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流中泥沙的含量,使河流下游的水体浑浊,从而对下游的水质产生污染。同时在水利工程完成后,水位大幅度提升,河流流速变缓,这些现象将导致河流的携沙量降低,河道的上游河床抬高,对下游河床造成冲击,导致下游河道的稳固性降低,极易发生洪涝灾害等危险。

3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措施

3.1关注环境承载力,进行科学考量

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仅是需要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到环境的承载力,从社会需求、环境承载力以及科学技术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做出最科学的决策。在水利工程建设初期,应该保证河流自身的生态需水量以及河流周边的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水量。同时在建设方案上也应该是考虑到对环境的破坏以及最后的补偿机制的确立,进行适量的梯度开发,往往不可为了开发而开发,仅仅关注的是实际的需求,而忽视了实际环境的承载力。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在设计图以及施工方案上也会逐渐的进步,对环境的破坏也会逐渐降低,最终达到环境的承载范围之内。所以说,我们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应该综合考量,科学决策。

3.2长线关注水利工程建设,建立健全环境补偿机制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是必然的,但是这也是在衡量各方面利益下,所做出的综合性的决策。而我们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当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做出相应的应急措施。同时还应该关注长远的发展,要兼顾生态环境和水环境,预留出足够的水流量,维持当地生态环境平衡以及水循环平衡对水源的基本需求。长线来说,要关注可能对当地生物所造成的影响,然后进行进一步的补救措施。如可能进行适当的改流向,为生物繁殖提供必要的场所等等。这些补偿机制的建立,就是建立在前期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之上的,是和水利工程同步进行的,从而最大程度保护工程周围的生态环境。

3.3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科学管控

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建立在一定的评价体系之上的,我们为什么要建设,怎样建设,在哪里建设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会影响到水利工程最后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的。所以说,我们要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科学全面地反映出人们当前的最高认识水平,建立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和影响生态平衡的关键要素的承载能力的相关评价手段,最大程度的综合考量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完整的评价体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项目立项之前,综合考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分析工程的可行性。二是,在工程建设中制定各种工程标准,确保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落实,对水利工程进行科学管控,牢牢把握工程的每一阶段,将对生态环境的破环降到最低,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毕竟,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最为直接的。施工方案的制定,务必要考虑到当地的具体情况,同时也要做好应急方案。在保证对当地生态环境破坏降到最低的时候,也还要保证工程实施的进度、安全性。

结束语

总之,水利工程建设是我们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离的,面对绿色发展需求,我们需要不断加大综合分析,充分考虑各类影响因素,从绿色和谐发展方面充分考虑,并抓好顶层设计,从而更好地推进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波.水利工程建设对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41(02):156-159.

[2]胡莲美.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2(06):109.

[3]田丰.水利工程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02):104-107.

[4]李蓉,郑垂勇,马骏,赵敏.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水利经济,2009,27(02):12-15+75.

[5]蔺秋生,黄莉.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及其工程补偿措施浅析[J].水利电力科技,2007(01):12-19.

论文作者:陈王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陈王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