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喜迎40华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人民大学论文,华诞论文,书报论文,资料中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金秋十月,享有“社科信息服务第一家”美誉的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迎来了40华诞。中宣部出版局局长邬书林、教育部社政司司长顾海良、新闻出版署报刊司副司长李保中、版权司副司长陈照宽、原国家信息中心主任乌家培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李文海等出席了“面向21世纪,书报资料中心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老校长、原国家经委主任袁宝华也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他以亲身经历盛赞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的产品不仅“功德无量”,而且“誉满全球”。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社科信息学会发来贺信并派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兼总编辑谢自立教授以“巩固传统阵地,进军现代化信息服务业”为题做了主题发言。中宣部出版局局长邬书林在讲话中称赞:“40年来,人大书报资料中心为我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乃至社会进步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他同时指出:“我们应该在知识经济到来的时候,重新认识我们所做的资料出版工作和整个出版工作,把我们的认识统一到世界已经达到的高度,统一到中央已确定的认识水平。文化工作(当然包括资料出版工作)本身就是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
人大书报资料中心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一个向全国和海外提供我国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中文报纸和期刊资料的学术性服务机构。从1958年成立以来,经过40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国内一个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影响深广的社会科学文献信息中心,被誉为“中华学术的窗口,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40年来,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全面而迅速地发展:选材范围由中央报纸扩大到省报、专业报和期刊,数量由最初的6种扩大到现今的3000余种;资料出版物的品种由1962年的1个系列7种发展到现今的4个系列140多种;资料内容由单纯的社科学术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专题的内部结构由单纯的论文选印发展到文选与索引相结合,还有文摘与之配合;索引从无到有,又在期索引外增加了年度索引;装帧形式由无目录、无封面的活页散件改进为正规的期刊形式;发行方式由无刊号的内部发行发展成为持有国家正式刊号的公开发行。他们从1990年着手现代化建设,1994年开始出版索引软盘,后陆续出版了多种电子产品。并于1997年元旦通过CNINANET在INTERNET网上开通了以<http://www.confucius.cn.net>为域名的站点。人大书报资料中心订户不仅覆盖全国各省市和台港澳地区,而且遍及世界五大洲。许多图书资料机构和学者专家把中心的资料出版物列为首订和必保的对象,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文献信息资源。
面对世纪之交现代化、信息化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李文海对人大书报资料中心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如下要求:(1)提高刊物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品位;(2)在办刊方向和指导思想上,必须坚持正确导向,弘扬主旋律;(3)加强传统产品和高科技的结合,加快现代化步伐;(4)加强内部管理,在队伍建设上狠下功夫。
在这次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与会领导、专家、用户代表及书报资料中心新老职工共商书报资料中心在新世纪继续发展的大计,提出了许多卓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大家坚信,有中央及北京市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有国内外广大用户的鼎力支持,有中国人民大学雄厚学术力量作依托,经过书报资料中心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人大书报资料中心一定能在第二次创业中梅开二度,再创辉煌。
标签:人民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