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精神与反腐倡廉建设_反腐倡廉论文

西柏坡精神与反腐倡廉建设_反腐倡廉论文

西柏坡精神与反腐倡廉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柏坡论文,反腐倡廉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12)04-0034-06

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上,产生了许多凝聚着党的特点和优势的伟大精神,西柏坡精神就是其中一个。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建设的转变,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开辟了通途。西柏坡精神产生的这一历史方位,决定了它具有承前启后的显著特征——既是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党在夺取政权时期一系列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又为党执政以后一系列新的时代精神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此后党的执政实践中,西柏坡精神显现出耀眼的光芒。它对于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一、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西柏坡精神,是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60多年来,理论界对西柏坡精神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者普遍认为,西柏坡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最为党在执政以后看重的,是“两个务必”。2002年12月5日,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久的胡锦涛同志,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专门到西柏坡。他在讲话中开宗明义地说:“这次,我和中央书记处的几位同志一起到西柏坡来,主要目的是回顾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首先从自身做起,并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1]由此可见,“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

中国共产党经过20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到西柏坡时期,所领导的中国革命即将全面胜利。在军事上,党中央指挥展开战略决战,组织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根本上扭转了战局,打破了国民党军队数量上的优势。在政治上,封建半封建土地制度面临灭亡,封建专制的统治地位摇摇欲坠,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即将诞生。这种形势,许多具有一定政治判断力的人都看到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当然也看到了。但是,毛泽东和他战友们的目光,并没有停留在眼前如此“一片大好”的形势,而是看到了这个形势之后的发展变化,看到了胜利之后的潜在危险,看到了执政以后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就是应对这“发展变化”、“潜在危险”、“种种问题”的基本思想和原则。

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是深谙历史发展规律的伟大政治家。当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刚刚把红旗插上井冈山,点燃革命的火种,就有人对这支弱小革命武装的前途表示了怀疑,质问“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毛泽东回答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根据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秉持星火燎原的坚定决心和坚强信念,中国共产党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团结和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深谙历史发展规律,不仅能够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失败时看到胜利,而且也能够看到胜利后可能产生的危险、危险所带来的失败。对这后一种情况,毛泽东早在延安时期就明确预见到了。

1944年3月,历史学家郭沫若发表《甲申三百年祭》,说的是1644年李自成进北京、出北京的事,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这篇文章发表20天后,毛泽东在给延安高级干部作《学习和时局》的报告时说:“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全党同志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为鉴戒。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2]

1945年7月,在延安窑洞里,黄炎培问毛泽东,怎样才能跳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这个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回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3]这说明,毛泽东对“兴”后之“亡”是有充分预见的,对中国共产党避免“兴”后之“亡”是充满信心的。

到了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进一步系统阐述对夺取全国胜利后的思考和部署。他首先向全党敲起警钟:“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一些党员干部可能“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他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坚信:“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4]在离开西柏坡前夕和进驻北平途中,毛泽东多次强调,这是“进京赶考”,发誓“决不当李自成”。

从上述事实和分析可以看到,毛泽东之所以提出“两个务必”,并以此为核心形成西柏坡精神,完全是他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对中国政治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对党执政后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对胜利后可能产生骄傲自满、骄奢淫逸的有力应对,充分体现了此时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的成熟和高瞻远瞩。

二、执政党的伟大实践

党在执政后始终认为,“两个务必”是党保持自身清正廉洁、远离腐败,进而保持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在关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反腐败问题上,党自觉践行西柏坡精神,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尽管党在执政以前开展了长期的反腐败斗争和根据地廉政建设,七届二中全会还特别提醒全党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袭,不要犯胜利后骄傲的错误,但是,真正到执掌政权以后,一些党员干部在历史的旧轨道上还是憧憬执政给个人带来的种种好处,有的经受不住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考验,滑向了腐败的泥潭。根据当时的统计,北京从1949年解放到1951年底,在市属机关和企事业内部,查处贪污腐败分子650人,贪污总金额约15亿元(旧币,本段下同)。同期,上海发生大大小小的贪污案3002件,涉及3230人,贪污总额186亿元。其他地方这类腐败现象也多起来。时任西南局领导人的邓小平指出:蜕化腐朽“倾向正在发展,特别是经济方面的问题很多。无论城市农村,贪污腐化现象都很严重”。“这种现象如不纠正,不但影响工作,损害党的声誉,而且要垮掉一些同志”。[5]

面对已经出现的和可能出现的腐败现象,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基本态度是迅速反应、严惩不贷,决不心慈手软、姑息养奸。新中国最早的反腐败斗争,是1951年12月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即“三反”运动。其中,对刘青山、张子善这两个“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的腐败分子的严厉惩治,发挥了很大的震慑和教育作用。“三反”运动结束以后,党中央一刻也没有放松警惕,除了严惩腐败分子外,还通过各种方式,保持党和政府的清正廉洁。主要是:加强思想教育,倡导“两个务必”,注重榜样作用,营造浓厚的反腐败社会氛围;充分依靠群众,加强人民监督,形成压制腐败的强势;注重制度建设,努力从制度层面解决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是中国共产党人廉洁从政的光荣岁月。党在扫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保持党和国家机关清正廉洁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新中国的廉政建设打下了坚固的基础。他们的实践启示后人,反腐败必须始终着眼于形成廉政大势;重要的是最高领导具有反腐败的坚定性和彻底性,率先垂范,成为所有干部廉洁从政的榜样;善于运用正确的方法和制度,有效带领下属共同保持廉洁。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阶段。此后,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逐步走上健康的轨道。在廉政建设方面,展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新形势、新特点。

改革开放初期,少数领导干部特殊化问题严重,利用职权追求奢侈浮华,搞铺张浪费;贪污受贿、谋取不正当利益现象开始蔓延;经济领域中的走私贩私等违法犯罪活动猖獗。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果断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制定制度,严肃纪律,坚决反对和纠正领导干部特殊化;依靠法律,坚决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活动;开展整党,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纠正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党有效地遏制了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保证了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1989年“六四”事件发生。邓小平指出:“动乱给我们上了一堂大课。”“这次出这样的乱子,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腐败现象的滋生,使一部分群众对党和政府丧失了信心。因此,我们首先要清理自己的错误……”[6-1]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邓小平的要求和实际情况,采取的主要思路和对策是:反腐败要紧密结合重大改革措施和行政、经济决策的实施来进行,为推进改革、建设和发展服务;反腐败的主要工作,一是加强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二是集中力量查办一批大案要案,三是狠刹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反腐败要加强法规和政策的研究,及时规范行为,把惩治腐败纳入法制轨道;反腐败要加强综合治理,既治标又治本;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展反腐败斗争,但不搞群众运动;反腐败斗争的重点放在党政领导机关和司法部门、行政执法部门、经济管理部门;反腐败从领导做起,首先从高级干部做起,包括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弘扬勤政爱民、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良好风尚。党中央的这一系列思路、对策、原则和部署,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巨大成效。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首先从自身做起,并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党中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进一步探索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一是认真抓好反腐倡廉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保持党的纯洁性等教育活动,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认真解决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注意把涉及民生的突出问题纳入治理内容,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重点查办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查办官商勾结、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四是不断加大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重要法规。建立巡视机构,加强巡视工作,使反腐败斗争更加主动,更有成效。五是深入开展治本抓源头工作。推进各项改革,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管理方式,加强预防腐败工作,收到良好效果。

新中国的实践生动说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是,为了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两个务必”,不懈地进行反腐倡廉建设。以“两个务必”作为强大精神动力,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廉政,应当成为长期不变的方针。

三、新时期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领导全党坚持“两个务必”,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着力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全面做好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发挥了重要保障和促进作用。

同时,党中央也清醒地看到,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复杂、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有些老问题仍然顽固地存在着,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土地、矿产等稀缺资源成为不法分子谋取私利的重点对象,工程建设、国有企业、金融等资金密集的部门和领域是腐败现象的高发区,组织人事、司法等权力集中的部门腐败现象居高不下。

腐败案件类型、性质和作案手段出现新的变化。一是以权谋私期权化。一些腐败分子为了隐瞒腐败证据,刻意将权钱交易的时限拉开,等若干年后甚至退休后再进行获利,这种“放长线、钓大鱼”的期权方式,使案件发现和查处难度大大增加。二是获利敛财间接化。不少人通过配偶、子女、情人或朋友、亲戚等特定第三人代为收受,或者以特定第三人经商等形式曲线获取巨额收益。三是对抗调查智能化。不少违纪违法人员已由过去利令智昏、不计后果的“冲动”型,转变为处心积虑、预谋在先的“智能”型,以合作投资、委托理财、代理炒股等形式掩盖受贿实质。四是腐败案件涉外化。有的违纪违法人员把作案地选择在国外、境外,或者将赃款赃物转移到国外、境外,还有的甚至通过各种关系,秘密取得外籍身份或者双重国籍。

此外,公款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以及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礼金即“三公一金”问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屡禁不止。

互联网的发展对反腐倡廉建设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为强化监督提供了新手段,网络反腐舆情成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信息源;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空间高度自由,各种舆论互相影响,交织放大,容易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单一问题普遍化、个别问题扩大化,使网上舆情瞬间形成舆论风波,甚至形成“网上群体性事件”。在当前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条件下,腐败问题和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容易产生放大效应,使得反腐败斗争更加敏感而复杂。如果对这种复杂性认识不清、处理不力,就会走向反面。

总之,目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怎样使全党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增强居安思危意识,自觉地坚持“两个务必”,继续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仍然是全党面临的严峻任务和重大挑战。

四、前行者的光明未来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毛泽东在西柏坡发出的这个豪言壮语,早已深刻地镶嵌在中国人民的脑海里,成为指引中华民族前进的指路明灯。今天,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行路上,理所当然要发展,要建设,要改革,要创新。与此同时,必须坚持思想、作风的与时俱进,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继续发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断同自身的缺点、弱点和错误作斗争,同腐败现象作斗争。

——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2012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突出强调了在新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问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当前,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对和经受住各种考验、化解和战胜各种危险的重要法宝。党的纯洁性,体现在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各个方面。保持党的纯洁性,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指导思想,坚持把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奋斗作为理想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决抵制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侵蚀,坚决同各种违背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作斗争;在政治上,必须坚决执行党的纲领、章程和路线方针政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坚决抵制和反对一切违背党的基本路线的错误政治倾向;在组织上,必须坚持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遵守党的组织纪律的要求,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和分裂党的行为,严格坚持党章所规定的共产党员标准和领导干部条件,坚决把背离党纲党章、危害党的事业、已经丧失共产党员资格的蜕化变质分子和腐败分子清除出党;在作风上,必须坚持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等优良作风,坚持贯彻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和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坚决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权谋私、弄虚作假和个人专断、追求奢华等不正之风。只要党的纯洁性保持得好,党就能够更加坚强有力,党的事业就能健康发展,就能够远离腐败。

——增强新形势下坚持“两个务必”的自觉性。新形势下,所以强调坚持“两个务必”,是因为当前一些党员干部骄傲自满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仍然严重,直接影响着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制约着科学发展和改革稳定。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7]。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过去,党在夺取政权的斗争中,面对强大的敌人和无穷的困难,没有艰苦卓绝的奋斗是不行的。如今,在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日子越来越好过的条件下,仍然要自觉地发扬艰苦奋斗作风。首先,要搞清楚艰苦奋斗的本质含义。吃苦受累,这是艰苦奋斗的表象。从本质来说,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种精神状态。它主要是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奋发图强、埋头苦干的精神,自力更生、勇于创造的精神,艰苦朴素、勤俭建国的精神,英勇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具有这些精神实质的艰苦奋斗,是任何成就伟大事业的人都不可或缺的,这对于立志实现共产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更是如此。其次,要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长期生活在一个比较艰苦的环境之中,必须继续艰苦创业,改造和发展比较落后的经济、政治、文化。邓小平说:“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6-2]再次,要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坚决反对特殊化。在提倡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今天,必须明确,党的领导干部不应该先富起来。现有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没有脱贫,更多的群众生活水平还不高。如果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贪图享乐,先富起来,势必要脱离群众。对领导干部个人来讲,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政治上的进步。凡是沉迷于声色犬马的,没有不玩物丧志的。只有与群众同甘共苦的人,与群众一起艰苦奋斗的人,才能够成为群众最拥戴的领导干部。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党执政以后,一些党员干部在胜利面前、成绩面前和发展面前,确实骄傲了,不谨慎了,因而出了一些不该有的失误和错误,给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带来了损失。在新形势下发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首先,要正确地看待自己。毛泽东曾经分析说,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那么有了成绩、不犯错误、年长、年轻、知识分子出身、工农出身等,都可能成为骄傲的资本。所以他要求辩证地看待自己的成绩和荣誉,正确地看待自己的错误或不足。有了成绩和荣誉,不要翘尾巴,而要夹紧尾巴,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有了错误也不必悲观失望,而要振作精神,作认真的自我批评,改正错误。其次,要正确地看待他人。如果总是以己之长量人之短,或者嫉贤妒能,看不起别人,就不可能不骄傲。因此必须学会和养成善于发现别人长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习惯,养成虚心听取别人批评意见的习惯。再次,要注意研究骄傲生成的条件,对骄傲自满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经验证明,只要我们稍微忽视群众的力量,只要我们的眼界狭窄起来,只要我们脱离一点实际,只要我们把成绩估计得过分些而把缺点估计得不足些,只要我们的日子好过一些,就容易产生骄傲自满。毛泽东告诫说,我们应该抑制自满,时时批评自己的缺点,好像我们为了清洁,为了去掉灰尘,天天要洗脸,天天要扫地一样。最后,要不断给自己提出新任务、新目标。毛泽东说,当着人们刚刚想要骄傲的时候,那个尾巴刚刚翘起来的时候,就给他提出新的任务……使他来不及骄傲,他没有时间。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有效的方法。组织上给新任务是重要的,自己主动承担新任务更重要。领导者应该结合自己的工作任务和特点,从实际出发,主动给自己提出新的目标,激励自己不断前进。这样就能够从根本上避免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孤芳自赏的不健康的精神状态。

——坚定不移地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一再强调,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腐败。当前,反腐倡廉建设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较大差距,发生在领导干部中的腐败问题依然突出。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政权的性质就有改变的风险,就会“人亡政息”。发扬西柏坡精神,就要在解决腐败问题上下工夫。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重点是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一是继续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对腐败案件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决不手软、决不姑息。要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的案件和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二是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兴国之魂,认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从政道德教育。把培育廉洁价值理念贯穿于党员、干部培养、选拔、管理和使用的全过程。三是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认真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规范权力运行。四是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制度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财税体制、投资体制、金融体制和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一系列改革务必着眼于消除腐败。五是深入推进各项公开工作,全面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加强社会领域防治腐败工作,加快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反腐倡廉建设。

我们总要努力,总要拼命向前,一个光华灿烂的世界就在前面。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一切历史前行者的坚定信念。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进北京,是“赶考”;如今,我们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是“赶考”。我们的宗旨始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让人民这个最伟大的“考官”满意。为了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我们必须坚持“两个务必”,让伟大的西柏坡精神更加发扬光大。

标签:;  ;  ;  ;  ;  ;  

西柏坡精神与反腐倡廉建设_反腐倡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