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可有回春术——从普京当选总统看俄罗斯经济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铁腕论文,俄罗斯论文,可有论文,总统论文,走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俄罗斯进入经济改革期
日前,俄罗斯第三届总统选举尘埃落定。4月7日,普京正式当选为总统,任期4年。 普京当选标志着叶利钦的“民主改革试验阶段”正式结束,俄罗斯将进入一个“由乱到治”,由政治转向经济的历史新时期。
多年来,俄百姓对社会秩序混乱,经济危机深重,生活水平下降深恶痛绝,迫切希望出现“铁腕”人物将俄引向强国富民之路。 普京在2月25日发表的题为《致选民的公开信》的竞选纲领中,针对俄社会现状提出消灭贫困、整顿秩序,“让人们都能过上体面生活”的响亮口号。普京这种务实精神、加上他当政后采取的一系列强有力的行动措施符合百姓心理,百姓从他身上,从他的竞选纲领中看到了俄罗斯经济振兴的希望。
对俄罗斯来说,整顿社会秩序、打击犯罪活动、维护联邦统一、恢复大国地位等都是百姓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但导致这些“热点”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俄近10年的经济下降,而要根本解决这些问题也必须首先解决经济问题,使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普京非常清楚其中的因果关系,所以在任代总统前夕,着手成立了由200 多名各方面经济专家组成的“战略研究中心”,与总统办公厅和政府办公厅一起,制定俄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虽然据该中心主任格列夫透露,这些规划要到5 月份普京正式就任俄总统时才能公布,不过从普京本人和他的助手、有关官员的言谈文章中可以看出,普京在未来的经济改革中,将倾向于奉行“可控制的市场经济”,这是既排斥激进的纯市场调节作法,又反对采用高度计划经济的经济改革模式。普京要求通过这样的改革,使俄罗斯在最短的期限内实现向正常的市场经济过渡,力争在未来几年内使俄经济增长率达到7—10%,彻底扭转俄近10年来国衰民穷、 国际地位下降的颓势。
经济治国重大举措将出台
为顺利推行经济治国战略的实现,普京拟主要采取以下一些重大举措:
一是改变年度预算制。迄今为止,国家预算都是以一年为限,这种作法的缺点是政府需要把大量时间浪费在如何编制和通过预算上,同时也不便安排一些大型建设项目,不利于吸引和支持投资者的信心。专家班子建议今后将制订和实施为期3—4年的国家预算,现任第一副总理卡西亚诺夫日前表示,政府将考虑采纳这一建议,制定为期4 年的总统预算咨文。
二是适度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对重要的军工企业和战略资源实行严格的国家控制,对其他支柱性产业加强国家控股;政府将对国家财产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登记,以厘清“家底”,但已实行私有化的企业不再重新收归国有。
三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生活水平。为克服人民普遍贫困化的现状,政府将制定新的收入政策,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和生活保障线,并使之指数化。对高收入者征收高档消费税,以扩充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改革并完善现行社会保障体系,使其逐步减少对国家的依赖,形成一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合理机制。
四是以高科技拉动经济增长。政府决定采取以智力产出取代以资源产出的新工业政策,将其视为经济增长的战略支柱,逐步实现由原料生产和出口为主向工业制成品及高新技术产品方向的转变。
五是整顿金融和税收体制,改善投资环境。为杜绝滥用预算开支和优惠贷款,银行系统将严格控制国家贷款的专项使用,加强对责任人的监管;适时调整贷款利率,刺激企业贷款积极性。今年贷款利率由年初的38%降到目前的33%,预计年内可能降至25%左右。降低税率,扩大税源。税种由目前的35个减少到5个(保留所得税、不动产税、 利息税、消费税和增值税);企业利润税和所得税分别由35%和45%降至30%,个人所得税统一定为20%。
为保证经济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普京决心彻底整顿俄社会秩序和经济环境。他于2月签署命令,成立专门工作班子, 制定打击经济犯罪、有组织犯罪,惩治腐败,提高护法机关工作效率等一系列措施的三年规划。普京提出以爱国主义和强国思想振奋俄民族精神,重新呼唤俄历史上凝成的传统爱国主义和强国思想,意在使其在为新时期振兴国家的民族精神支撑点。针对近10年俄发生的变化,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等新趋势,普京倡导树立一种新的全人类价值观,即维护社会言论自由、个性自由和个人政治权利,尊重人们创造和拥有财富的权利,以激发人们创业积极性。他认为必须将外交的重点转向为经济服务。针对北约东扩、俄战略空间不断遭到挤压的不利环境,普京立足长远,依然确定实施“西进资金,东出产品”的策略。目前俄主动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意在引进西方资金和技术,延缓债务偿还,为俄经济复苏输血和创造宽松环境。同时,进一步拓宽亚太出口市场,推销其核能、军工等技术产品。通过建立俄白联盟国家及密切俄、白、哈、吉、塔关税同盟,恢复和加强独联体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捍卫俄在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石油、天然气开采和运输等经济利益。
经济复兴阻力重重
普京出任总统面临天时地利人和的总体优势:民众思改革、盼稳定,多数人支持他的改革政策;上层权力机构之间合作面增大,各党派经济改革主张共识增多,加之去年以来经济出现增长势头,这一切都有利于他推行经济改革政策。但是,普京要达到经济振兴、民富国强的目标也并非一帆风顺。
目前,俄罗斯经济问题积重难返,推进复兴战略并非易事。
资金严重短缺。首先,俄引进外资困难。1992——1999年累计吸引外资约350亿美元,平均每年仅为50亿美元;不足俄所需外资的1/10。其次,债务包袱沉重。俄外债高达1650亿美元,在未来10年中,每年要偿还140—190亿美元,是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0%。第三,资金外流难控。据俄官方估计,每年流向国外的资金约有150—200亿美元。
结构调整错综复杂。迄今为止,俄政府精力主要消耗在应付危机上,无力推行结构调整计划,经济结构实际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今后俄依赖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创汇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观。目前,这一领域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由1992年的40%扩大到目前的50%左右,外国投资的60%以上也多集中在该领域;而轻工和食品业则由同期的17%左右缩小到10%。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等新型工业增长缓慢,在工业品出口中比例不足5%。由于未来10 年内制约俄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难以消除,加之俄国际竞争压力日益加大,在此情况下结构调整将面临重重困难。
至今普京仍未正式公布自己的经济纲领,这些年俄各届政府抛出了种种经改方案,但符合俄国情的并不多,普京的班子制定的经济纲领是否符合俄实际仍是未知数。
另外,经济改革还将遇到其它阻力。
反对派虽然与普京政策认同面较大,但从各自的政治利益出发仍会给普的改革出难题。普京与俄共的最大分歧是私有化问题,普京认为,通过私有化将个人利益与经营活动挂钩,能产生高效经济,而俄共坚决反对私有化,将其视为对国家财产的掠夺。如包含私有化内容的《土地法》因俄共长期阻挠未得到议会通过,近期普氏政府制定的《关于农用土地买卖交易》等法规也可能遇到很大阻力。亚夫林斯基已明确表示“不赞同也不参与实施”普京的政策。
普京在处理与经济寡头关系上处于两难境地。俄寡头们控制着50%的工业和70%的金融资产,对国家政治和经济的影响不可低估。普京出于竞选需要,提出要与他们“保持一定距离”,已引起寡头们的不满。一旦失去寡头们的支持,普将很难推行其政策。反之,与寡头们的关系过密,又将招致政治反对派的攻击和普通百姓的反感。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难以协调。经济问题尤为突出。长期以来,联邦中央拨款不到位,地方领导人借助民选“招牌”作保护,在税款上缴、外资借贷等问题上不顾中央政策自作主张,双方矛盾日益尖锐。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联邦政府已决定成立专门机构;对严重违反联邦财政制度的地方政府实行“紧急财政管理”,甚至考虑撤销行政长官的职务。这可能会导致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对立更加严重。
争取西方经济援助难免与俄争取大国地位相矛盾。俄的长远目标是恢复大国地位,但目前争取西方援助是俄复兴经济的重要手段,而西方的任何贷款和援助都是有条件的,俄不付出代价就不可能得到。如在车臣问题上,俄因坚持自己的立场,引起西方不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去年许诺的64亿美元贷款一再推迟,至今未到位。今后10年内,俄在经济上依赖西方的态势不会改变,而西方借助经济问题遏制俄的战略也不会改变。因此,俄复兴经济,恢复大国地位的道路依然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