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与防范对策研究论文_张拥军,周凡祥,韩晓阳

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与防范对策研究论文_张拥军,周凡祥,韩晓阳

(国网嘉兴供电公司)

摘要:电力调度运行安全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电力调度运行中会面临各类风险,及时有效的解决能够保证电力调度运行活动的有序开展,可以通过制定安全运行制度,构建统一的电力调度模式;预防人为调度故障,保证电力调度管理的效果及实施调度人员培训,避免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等方式,降低各类不良问题发生率。

关键词: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防范对策

电力调度是实现电力系统顺利运行的重要基础,在电力调度日常运行管理中,相关部门必须不断加强对电力调度工作人员培训、指导的力度,逐渐提升其专业能力、安全责任意识、自我保护能力,确保电力调度的安全可靠运行。

一、安全风险分析

1内部风险。内部风险就是电力设备存在的一些风险,主要涉及到变压器或者发电机隐藏的故障风险,保护装置误操作风险,以及发动机与信息系统连接引发的管理风险等。另外,一些自然灾害也会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影响,比如:地震、泥石流等严重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难以预测的安全风险,一旦给电力造成破坏,会严重影响电力调度的正常运行,对此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抢修,尽量缩短故障时间。

2人为风险。人为风险就是电力调度人员自身行为导致的一些安全风险。有些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责任意识淡薄,在进行电力调度时容易误操作,或者下达的调度指令不明确,这都属于人为风险。由于调度工作的繁琐和枯燥,工作人员容易产生疲劳,不能准确地判断故障,并且发布指令时往往不结合实际情况,经常凭经验而为,这些都是电力调度中隐藏的人为风险。另外,误送电也是电力调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这是由于对工作流程和范围了解不到位,以及没有一个严格的管理制度。所以,如何降低人为风险是电力调度部门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

3体制风险。体制风险是指供电公司的一些制度不够严格和健全所导致的一些安全风险。供电公司对于调度人员的管理松懈,制度建立的不够完善,这些导致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下达的指令不严格、不规范,最终导致电网故障。值得注意的是,检修工作应该事先计划好,制定严谨的操作流程,在进行电力调度时做到有章可循。因为电力调度是电网检修操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旦该环节出现错误,将会影响整个工作的进展,所以,进一步完善电力调度方面的制度,也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

二、安全风险的防范策略

1规范电力调度操作

在电力调度工作中,一些工作人员由于自己的疏忽大意,在电力调度操作中出现了操作失误的现象。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提升电力调度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需要电力调度企业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引导员工采取正确的电力调度操作方法,规范员工的电力调度操作行为。在电力调度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严格审核电力调度工作票的填写,了解各个电力调度设备检修要求、说明等,在谨慎之后签订工作票。另外,在电力调度操作中,工作人员还需要认真审核模拟盘和SCADA运作,做好电力调度现场管理,结合实际调整电力调度设备。相关人员在审核电力调度指令票的时候不仅需要熟练各类调度操作技能,而且还需要深入了解电力调度的操作指令,加强对操作票时间、编号、内容的了解。

2做好电力调度失误处理

为了能够保证电力调度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相关人员结合电网负荷、气候季节环境的变化来定期检查维修电厂设备,做好电力调度危险点的分析和预想工作。对于特殊时期的电力调度运行需要编订科学合理的事故处理方案,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来分析各类电力调度工作,了解电力调度的实际运行情况,了解电力调度的负荷性质,并结合相关规定做好电力调度事故处理工作。在处理电力调度问题的时候还需要精准地把握各种事故信息,对电力调度的解环点和运行操作模式进行分析处理,全面把握因为电力调度事故可能带来的潮流和电压变化。通过统一的电力调度失误处理问题隔离电力调度事故根源和各类事故故障,做好电力调度的事故记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统一的电力调度操作能够减少电力调度事故和电力调度设备故障,实现对电力调度事故的有效记录。

建立完善的电力调度风险预警防控机制。电网调度的稳定运行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潜在发展风险的管控。电力调度人员在开展检修操作的时候要了解电网的基本架构和风险,加强对薄弱地方的检查,从而为电网稳定运行提供重要支持。现阶段,电力调度常见的风险检修内容主要有计划落实、电网运行风险分析、风险预控分析等。

3防范安全事故

为降低安全事故的产生,需要对电力调度现场做好安全事故防范工作,提高对调度运行方式的重视。开展电力调度工作需要将气温变化、负荷程度、调度需求作为控制依据,对电力设备在实际运行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针对电力调度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做出不同的应对策略。若电力调度工作中出现特殊情况,调度人员应从实际情况入手,科学制定安全事故处理预案,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电力调度人员开展电力调度工作时应坚持稳定性原则,遵循电力运行的客观发展规律,对电网运行方式进行科学调整,提升电力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及时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

4加强电力系统的技术投入

为了保障组网能够在安全稳定的状态下运行,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根据整体设备的实际运用需求改善技术。一般需要加大自动化设备的技术投入,从而降低系统运转过程中发生风险的几率。组网和相关设备运转指挥过程中,首先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检查、分析设备的实际情况,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故障。其次,深入分析问题,有效完善故障,并以此为基础实施电力调度管理。在电网系统不断改善的情况下,需要更新、完善相应设备,以保障设备能够满足电网系统正常运行的需求,从而为有效应用电力调度管理模式打下坚实基础。

5完善电力调度制度

制度是电力调度风险控制与管理的前提,企业应提高对电力调度制度的重视,将国家对电力调度工作的相关法律、规章为基础,结合本企业调度工作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电力运行制度,为电力调度人员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使电力调度人员能够严格按照电力调度制度开展相应的调度管理工作。制度具有较强的约束性,能够对电力调度人员的行为、意识进行约束与管理,端正调度人员工作态度,规范调度人员工作技能,提升电力调度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合理性。

6制定突发状况应对策略

突发状况是电力调度运行中无法规避的一种现象,例如天气骤变、自然灾害等均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极大的威胁,若不能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危害将会进一步扩大,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为此,电力企业应针对电力调度运行中常出现的突发状况作出相应的预防策略,全面落实设备检测工作,防止电力运行设备在电力运行中出现突发状况,安排工作人员定期对电力系统进行检查,确保电力设备的运行质量,延长电力设备使用寿命,尽可能降低出发问题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结论

电力调度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含系统运行和管理两个方面的安全风险。因此,电力调度运行过程中,针对系统运行风险和管理风险中的主要影响因素,需强化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同时结合时代发展和相关规章制度,采用先进的技术,降低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风险,以维护电力调度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吴婵。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及其防范策略的研究[J].通讯世界,2017,(21):190-191.

[2]陈耿。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防范措施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6):2379.

[3]冯新迎,韩文娜。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防范措施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7):2589.

论文作者:张拥军,周凡祥,韩晓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  ;  ;  ;  ;  ;  ;  ;  

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与防范对策研究论文_张拥军,周凡祥,韩晓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