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景观生态化设计原则与住宅小区规划论文_许琨

探讨景观生态化设计原则与住宅小区规划论文_许琨

郑州市环境艺术规划设计研究院 河南郑州

摘要:住宅小区景观设计需要遵循生态与人文相结合的原则,基于小区项目的整体风格以及绿化需求,优化景观设计,积极开展生态住宅小区环境智能化,节约资源、尊重原生态,凭借设计手法的创新,建立自然生态的居住环境。本文从生态环境建设的视角,选取生态住宅小区中的规划、绿化、水景设计三个方面和优化措施等方面作了论述,以期构建一个生态的住宅小区环境,改善居住者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景观生态;住宅小区;设计原则;规划;优化措施

引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居住条件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与之相伴的,城市扩大和人口剧增,使整个环境质量恶化,导致生态系统失调。因此,现在住宅小区开始关注生态平衡,生态住宅已成主流。而景观属于住宅小区环境的主要构成部分,项目原有风格直接影响着景观设计方向,通常住宅小区项目景观设计,会选择与小区形象相互配合的景观,是设计的主要内容。建筑科技的发展,促使建筑风格不断地融合,设计风格也不断变化。对此需要设计人员,要从生态性与人性化角度入手,采取优化设计措施,以全面提升景观设计质量。

1 现状分析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同时,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生态的破坏也日趋严重,尤其是日渐严峻的大气污染问题。环境污染的加剧使人们逐步领悟到人类的生存与自然环境不可分割,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才能良性循环发展。因此,在现代城市的城镇化建设中,要更好地利用先进工艺技术改善人居生存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同发展。坚持资源利用综合化和可持续化,发展生态住宅景观作用显著,住宅景观既要现代美观,又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生态住宅”的生态理念已经逐渐被广泛认可,生态住宅设计是对生态学、美学、建筑学等学科门类的融合、发展和创新,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基础上构造更适宜人类生存的生态空间。

2 景观生态化设计原则

2.1 多层次化原则

环境系统是导致周围物种消亡的关键因素,环境中的阻碍隔断作用是城市化的通病,不利于物种数量的增多,此类影响长期存在,不会因为时间的延长而消失。所以,在城市环境建设中,必须对沿线的生态环境、物种生存保护等方面给予高度的重视。这就要求不断优化环境平面,还要大力提倡采用各种层次路径对人群生存空间进行规划,从而不断优化景观资源,最终实现整体景观的生态性、持续性目的,确保周围生态环境发展的稳定性、健康性与持续性。

2.2 个性化原则

我国园林艺术历史与传统十分悠久,园林是自然美丽景观的集聚地,还能够真实的体现出个性。所以,在道路景观设计工作中,应当将其与园林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充分体现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特征与优势。在整体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应确保道路布局、空间处理等方面的特殊性与个性化,与其他城市区别开来,并且还应当充分反映出该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文明程度、地域特色等。

2.3 安全性原则

通常情况下,良好的景观设计往往能够使得人、车辆、道路、环境等多方面要求得以满足,从而使得人、车、道路与环境等因素之间形成统一的整体。所以,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安全原则,确保道路景观小品、游憩路径等不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充分考虑景观设施的安全性、景观设计的合理性和人车关系等方面因素,避免设计安全隐患、漏洞的出现。

2.4 群聚性原则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道路绿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在进行城市绿化设计工作时,必须保证充分的绿化面积,绿地绿化质量、表现方式也必须投入高度的重视,并且还要严格遵循植物群聚原则、造景功能。在种植相关植物时,要以片植、群植为主要方式,对乔木、灌木等进行有效的结合,尽量采用多层次方式进行空间植物的种植,以实现绿化植物种类最大化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植物种类的丰富化能够为道路植物景观的独特形式美与造型美提供保障。

3 生态型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构思

在现代的繁荣热闹的都市里,人们为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砖木结构的现代建筑所阻碍,想要回归绿色田园心灵休憩的生态家园,成了都市生活中可遇而不可求的田园生活情结。本文本着生态居住环境的设计理念,试图阐释一种崭新的现代生态生活社区理念,进而营造一种崇尚自然、回归自然、自由漫步式家园生活方式。

3.1 居住区区域位置及配套设施

在选择居住区地理位置时首要考虑自然生态环境,确保居住区空气清新、日照充分、通风良好、交通便利。居住区规划时应根据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段优势,与外界环境有机的融合。居住区区域应以居住为主要功能,根据实际需要综合合理配置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体育、交通出行、园林绿化等功能设施。

3.2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

住宅小区道路是组织和关联小区各项绿化地块的纽带,也是居民日常出行、生活的必经之路,因此,极大地影响着住宅小区的绿化面貌。小区绿化地块有利于通风,区域性气候的改善,减少交通噪音,保护路面,同时起到美化街道的效用。道路设计作为联结纽带,要引人入胜,引导小区居住者进入情景之中。此外,以少量的用地,增加住宅小区的绿化覆盖面积,易于认知的优美道路线、明晰的道路系统、良好的组织与路面铺装,更加体现了居住环境质量。

4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优化措施

4.1 地面景观技术优化措施

基于建筑绿化相关标准,来选择植物配置,小区景观基调树种选择白蜡以及海棠。配置龙柏与油松等常绿乔木,搭配迎春与花石榴等灌木只植物,以及地锦与凌霄等攀爬植物。在不同季节,配置当季花卉,园林景观中的水生植物,选择睡莲。水景景观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以及中水利用系统,构建水景景观与湿地景观,同时还能够提高建筑的节能性与环保性。在设计的过程中,基于安全角度考虑,设置动水景观。将小区湖面作为绿地排水收集池,并且设置溢水口,与城市雨洪管网相互连接,实现雨水搜集与处理、调蓄等结合。

4.2 应用复层绿化技术

多数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存在着整体绿量少,植物种类单调等问题,对此采取复层绿化技术,利用乔木作为绿化景观骨架,配合灌木与草木等,构成立体植物,形成种植模式,增加景观的层次性以及多样性,进而提升小区项目景观的生态化程度。利用微地形营造方法,增加植被种类以及生物多样性。在地下车库顶板种植植物时,要做好排水系统敷设,使用陶粒与玻璃纤维等,制作疏水层,铺设轻质种植土。利用收集技术,作为车库顶板雨水回收再利用,提升建筑的节能性。

5 结语

生态化住宅小区的建设,能够使城市住宅小区及城市的生态系统更加完善,提升城市住宅区的居住环境质量。于开发商视角而言,景观生态环境优美的居住区市场前景更为广阔,于大众消费者选择而言,人们更乐意选择景观生态环境优美的住宅。因此,居住区开发策划的重点是构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这也是市场销售中至关重要的卖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景观生态模式为实践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统一创造了条件。注重生态环境环保是当今住宅开发的主题,亦将是未来住宅小区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参考文献:

[1]胡忠行.城市景观空间格局及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

[2]郭屹岩.城市滨河生态适应性护岸的景观设计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08.

[3]郭卓.城市生态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4]张园媛.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

论文作者:许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  ;  ;  ;  ;  ;  ;  ;  

探讨景观生态化设计原则与住宅小区规划论文_许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