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模式研究_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论文

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模式研究_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论文

高等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改革——谈谈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技术学院论文,深圳论文,二十一世纪论文,高等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战后国际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大力发展德国人过去称为“秘密武器”、现在则成为“公开武器”的职业技术教育,其中包括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由经济不发达到发达、由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正是基于这一历史事实,1992年7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建立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这一重大决策对于实现我市在未来二十年中赶上亚洲四小龙、把深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的大都市具有大的战略意义。同时,对于改革高等教育,使之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过这一阶段的筹建,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这所冠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名的新型大学,与一般大学有着显著的不同点。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它在整个普通高校的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随着产品技术含量及工艺复杂程度的增大,传统的普通高校的体系(这里主要指理工类大学)正在受到极大的挑战。一般来说,普通理工类大学从性质上划分,可分为理学院和工学院,其中,理学院培养的是探索和发现自然规律的人才;工科院校培养的是将客观规律应用于实践、将设计原理或设计意图化为工程图纸的人才。而将工程图纸转化为实物的任务过去是由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来承担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及产品技术含量的增大,上述的格局已不能满足要求了。急需培养一大批既具有大专以上的文化知识、又具有高级技艺、善于将工程图纸化为物质实体的技术型人才。

简言之,理学院培养的人才善于探索;工学院培养的人才善于设计,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人才善于物化。因此,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只看成是一种层次,即大专层次的看法是片面的。我们认为应当把它看成是一种类型,一种区别于普通理科大学和工科大学的第三类高校。这类高校既有专科类学生,也有本科类的学生;既有全日制学生,也有面向社会及企业的非全日制学生。我们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新思路之下来建立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模式的。

另一方面,建立这所学院的直接根据还有:我市的工程技术人员与熟练技工队伍比例失调,缺乏一大批技术程度高、工艺精湛的能工巧匠来支持技术方案的实现或物化,因而严重地影响了产品的档次与质量;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与经济建设的实践不相适应,缺乏大批既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及较全面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能在现场“真刀真枪”地解决问题的工程技术人员;技工队伍中高、中、初级技工比例失调,缺乏相当数量的高级工或技师;最后,我市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的学生比例已达到5.5比4.5。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也需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并与之相衔接。

第二,学院的主要任务与一般大学不同。结合我院的实际,我院的主要任务有:①作为我市培养高级技艺型工程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的主要基地,并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相衔接;②作为我市考核及培训高级工及技师的主要基地;③作为我市推广新技术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及对现有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再教育的主要基地;④作为我市职业高中技能课教师的主要培训基地。

第三,学院的培养目标与一般的大学有所不同。目前,我院培养的是具有大专层次(今后还有本科层次)的所谓技艺型、操作型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类人才是一种具有“双重优势”的复合型人才。例如我院的中西餐饮管理与制作专业,培养的是懂得管理的餐饮制作师及懂得餐饮技术管理人员相结合的专门人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是懂得室内设计的工艺师及懂得施工技术并能作现场技术指导的环境艺术设计师相结合的实用人才;电算会计专业培养的是既通晓电脑、又通晓会计业务的财会人员;服装设计及工艺专业培养的是既能进行服装设计,又能根据设计图打板放样、缝纫制作的工艺型设计师或设计型工艺师相结合的专门人才,等等。

第四,我院在专业设计上不是以学科为导向,而是以岗位或职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在课程设计上不再单纯地强调知识或专业理论的系统性或完整性,而是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及实用性,只要专业岗位或职业需要什么知识或技能,就开什么课。这是职业技术学院与一般的高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由于不同的分工而导致的区别。不同类高校所培养的不同规格、不同特长的人才,既不能“扬此薄彼”,拿了这点去否定那点;也不能互相替代,按照本科院校的模式去“压缩”或“誊写”。

例如我院的专业数目到今年秋季,将增加到十八个。主要有:服装设计与工艺、环境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产品造型设计、首饰(含宝石)设计鉴定与加工、花卉栽培与营销、中西餐饮的管理与制作、国际商务英语、国际商务日语、通信技术、应用电脑、制冷空调、航务与港口管理、家电维修、电气工程与机电维修、印刷技术、电算会计、商场管理等等。上述这些专业的共同特点是除了职业性或岗位性都十分明显之外,而且还遵循着市场需要什么职业,就设置什么专业的原则。要说规范化,适应市场的需要就是最好的规范化。

为了使各专业培养的人才更能适销对路,我们注意在专业的课程设计上突出职业性。例如商场管理专业,使学生既要学习商场的室内外装修、橱窗布置、商品展示、水电暖通等硬件知识,也要学习商场的采购技术、库存技术、促销技术、定价技术、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以及设备管理等软件知识,使学生一出来就能很快地适应大中型商场的管理业务。

第五,为了加强职业技能的训练,我院在教学上实行所谓“三明治”式的教学方式,即传统的文化课室相当部分将要变成“教、学、做”相结合的特殊课堂,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做边学,教、学、做合一,手、口、脑并用;在毕业生的考核中一改传统高校的考核办法,实行“双证书制”,即学生不仅要取得专业知识考核的合格证,而且要取得技术考核合格证书或岗位操作证书,方能准予毕业;在施教中对学生实行“高标准、严要求、大剂量”的原则,特别是技能训练,要制订一系列的技能考核的数量及质量指标,严格地加以测评。我们在教学计划中,规定了技能训练的课时数最低限度将保证在三分之一以上。此外,我院没有专门的实验大楼,但是将专门建立学院的工业中心。在这个中心里,设置了二、三十个模拟车间,让学生在这里受到严格的技能基础的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区别于一般大学显著不同之处。

第六,在办学体制上走“公办民助、产教结合、工学一体”的道路,通过多种渠道,面向社会办学,并实行更为灵活的招生制度及间修制度,将做到学历教育及非学历教育并举、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并举、毕业证、技能考核合格证书及高职班进修证书三证并举;学院与全市的二十余个行业协会及主要的集团公司要建立密切的联系,做到教学计划由系和行业(企业)来共同制订;课程设置上与行业一起,确定高级技艺型人才的“应知、应会”要求;教师和学生定时、定点到行业或企业实习,行业中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定时到学院任教,以实行“双向交流”;毕业设计或科研课题要求本身就是实际工程的实用课题,能“真刀真枪”地解决实际问题;在办学设备上,要尽量利用行业或企业的现有条件,建立学生的实习基地;在办学模式上与国际办学的惯例及经验相衔接,加大改革的步伐,大幅度地提高我院办学的投资效益。

经过二年多的艰苦努力,我们已逐一落实了办学的具体条件。这主要是:划出了五百余亩的土地;确定了我院的总发展规模为5000人全日制在校生;总投资规模为2.35亿元,总建筑面积为17.5万多平方米;并在资金十分紧缺的条件下,完成了首期基建投资6100万元及建筑面积为4.5万平方米的任务;今年还要建设工业中心等基建项目,使学院的建筑面积达到70000多平方米。目前已有8个专业、300余名学生,到今年秋季,将使在校生达到1000人,共18个专业,使这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初具规模,做到高投入、高产出,体现深圳的速度和效益。

我们的经验还很不足,面临的困难也很多。但是我们将继续借鉴国内外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好经验,坚持服务于及服从于我市经济建设这一根本的指导方针,发扬我院的校训所提出的“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敢想敢干的创新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夙夜为公的奉献精神以及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为开创职业技术教育新局面,为培养更多、更好的跨世纪的实用人才,把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一所现代化、有特色、高水平的特区大学而努力奋斗。

标签:;  ;  

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模式研究_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