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在职研究生
摘要:2007年次贷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止跌回升,财政金融保持稳定,对抑制全球经济衰退并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崛起后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国际贸易;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主权货币使用的国际化,即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市场进行交易和结算,并且成为国际储备的主要货币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是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发展背景下,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贸易实体提升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课题。自20世纪有以来,国际经济贸易大发展,国际货币体系经历变革,从金本位制的崩溃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再到牙买加体系,国际货币体系在问题中不断改革和前行,国际货币从贵金属到以美元为主的信用货币,再到多元化的信用货币,形成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变革和多元化的发展历程给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新的舞台。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动因
(一)国际经济地位日益提高
改革开放多年以来,中国的经济保持了年均10%的增长速度,经济实力日益提升。人均GDP到达4500美元,跨入全球中等收入行列。经济实力的提升有力支撑了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在重大国际事务,地区性事务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政治、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轨迹事务中,中国因素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符号和导向。
(二)国际贸易影响力日益增强
虽然中国的出口产业仍然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但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正在日益提高。进出口地位的提升背后是贸易结算量的迅速增加,但目前我们仍以美元为主要结算货币,本币结算开始起步,与我国的国际贸易地位极不相称。
(三)国际货币体系弊端阻碍发展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美元为主导的货币体系。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将这一体系的弊端充分暴露,全球失衡及其对宏观经济发展、金融市场成长带来的暴风雨式的袭击极大的冲击了我国经济安全和发展环境。
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冲击。单从外汇储备角度来看,1997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2011年6月已接近3.2万亿美元,约有60%以上是美元资产。这些用辛勤劳动和宝贵资源换来的储备每损失1%就高达320亿美元。危机以来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国债发行攀高,人民币升值压力都无形中冲击着我国来之不易的财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的巩固,国际贸易地位的提升,可以有力的支持人民币走向国际。这一过程虽然渐进曲折,但值得勇敢迈出。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自发的边贸市场和政府间的合作协议不仅推动了跨国和跨地区的经贸往来,而且推动了人民币以不同的渠道“走出去”,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初步形态。200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实施细则》。首先从发达地区的上海、深圳、广州、珠海、东莞5市365家企业开始试点跨境人民币结算,正式开启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大门,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离岸金融市场等方面飞速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人民币国际化开端。
(一)经常项目与跨境结算
经常项目是人民币国际化首先开放的领域,2010年全年跨境人民币结算贸易结算5063亿元人民币,是2009年35.8亿元人民币的144倍;2011年上半年结算量已达10912亿元,是2010年的2.2倍。从结构来看,开始是经常项目的贸易结算占主要部分,2011年开始贸易融资占到一定比例,上半年贸易融资1337亿元人民币,占到跨境结算总额的1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资本项目与人民币回流
当前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主要方向是将人民币“放出去”,希望在境外建立人民币的资金池,一方面鼓励人民币在第三方间使用,另一方面为人民币“流回来”支持国内经济发展作准备。从目前来看,人民币的回流渠道主要有4个途径,一是通过清算行存放中央银行;二是通过进口的人民币结算;三是确定了三类机构可以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四是个案审批下的人民币直接投资。
(三)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
人民币离岸中心是我国现阶段金融市场未完全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步骤,或者说是战略选择。通过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设,在境外建立人民币交易市场和债券市场,将境外资金在信贷、投资等方面搞活起来,推动人民币资金在境外转起来,是推动人民币国际使用的重要环节。由于人民币不是完全可兑换货币,离岸市场的选择应当以间接可控为基础,而我国恰有这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即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当前的策略正是着重打造香港离岸中心。目前香港离岸市场每日人民币交易量在10亿-15亿美元,且买卖差价从2010年7月的30点收窄到2011年中只有10点,且交易频率日趋活跃。总体来看,香港市场还建立了相对完备的人民币产品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了完备的市场和拥有了活跃的交易。此外,新加坡、伦敦、纽约等多个国际金融中心对人民币离岸中心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在人民币国际化日趋成熟后,建立以香港为中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有地位的人民币离岸市场是合适之选。
三、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已经迈开,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将渐渐获得优化,面临的瓶颈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解决之道,政策导向是其中关键因素之一。在全球经济动荡前景仍难预料、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仍在进行的这一段时间,人民币国际化的环境仍是复杂多变的,也必须清醒认识到,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计价、清算、和储备货币,特别是要取代现有货币的部分功能和地位,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定比例的主要国际储备货币,需要很多条件的完善和推动,是非常复杂和艰难的,而且即使成为主要储备货币,也不是只有好处没有难处的,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目前,人民币国际化至少需要在渠道建设、海外规模、市场开放、政策支持等方面深入探讨和高度关注。
(一)培育人民币走出去的渠道
人民币国际化,就是要使人民币成为重要的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计价货币、结算或清算货币以及外汇储备货币。这其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民币走出去的问题,要保证海外拥有的人民币达到一定的规模。人民币走出去的途径主要包括:进口支付,对外投资,对外援助,对外借出,个人带出,开放境内证券市场。
(二)扩大海外人民币规模
人民币国际化,不仅要求有越来越多的人民币走出去,还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民币在海外留下来。如果走出去的人民币又很快通过各种渠道回流到中国,那麽人民币最多成为计价和结算的重要货币,却不可能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也就很难完成国际化。因此中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应该积极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实施范围,协调双方的法律和金融监管,消除法制障碍,将尽可能多的国家和地区纳入进来,并鼓励他们相互之间开展人民币结算业务,增强人民币的海外流动性。
(三)有步骤开放境内金融市场和投资渠道
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工作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政策问题需要统一认识,这就是鼓励人民币走出去,同时又开放境内金融市场,允许人民币海外所有者投资境内,是会给中国货币供应量以及金融市场稳定造成重大冲击或影响。
一是关于人民币流出、流入问题。如果建立起有效的银行间清算体系,人民币的跨境流通完全可以通过银行之间的记账清算方式加以解决,这样做可以大大降低现钞的印刷、运送和保管成本,大大提高跨境收付清算效率。在推动人民币走出去、实现国际化的进程中,也必须控制人民币现钞的流通,而着力推动记账清算发展。
二是关于发展离岸市场与开放境内市场。在记账清算情况下,从中国流出的人民币,实际上只是转移了人民币的所有权,无论这种所有权发生怎样的转让,真正的人民币资金都还在中国,并没有改变国内金融机构流动性状况。因此,对海外人民币所有者开放境内金融市场,并不会带来严重冲击,相反,却有利于推动境内金融市场加快发展,增强金融市场透明度,提高金融市场监管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实现人民币境外所有者的平等待遇,体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内在要求。
当然,这里所讲的对海外人民币所有者开放境内金融市场,指的是账户开立在中国境内的海外人民币所有者,而对于账户没有开立在中国境内的所有者,特别是境外人民币现钞存款账户所有者,则仍应严格控制。
参考文献:
[1]博源基金会编,人民币国际化:源起与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刘元,后金融危机格局下中资银行经营转型的思考,中国金融。2009(9)
作者简介:
李新,在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市河西支行工作,目前在天津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在读。
论文作者:李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0
标签:人民币论文; 货币论文; 体系论文; 金融市场论文; 境内论文; 中国论文; 国际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