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论文_赵宁静

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论文_赵宁静

摘要:在我国建筑工程中,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各类新设备、新技术投入使用频率的不断增加,在工程技术上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目前建筑物正朝着超高层建筑方向发展,在工程危险程度上随之提升。当代建筑潮流发展趋势下,安全管理难度明显加大。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隐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管理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问题;管理策略

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使之逐渐成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产业,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当今建筑产品正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而安全问题始终是管理者的重点研究课题。安全事故会直接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人员的伤亡以及社会形象受损,因此必须尽可能杜绝安全隐患,提升安全管理有效性。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概述

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施工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十分重要的内容,现如今已经逐渐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施工设备、施工人员及施工材料的安全管理,特别对现场人员进行安全管理;2)建筑物自身的质量安全,不仅需要保证建筑质量满足合同相关要求,而且还需要确保建筑工程在规定年限中的使用安全性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生产岗位固定性比较差,建筑工程施工工作内容比较多,而且施工人员流动性比较大;2)建筑工程施工强度大,施工人员技术差异性比较大;3)建筑工程施工涉及很多部门,因此管理难度比较大,施工强度高;4)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为露天作业,因此很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现如今,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能够有效促进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并且保障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另外,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意识薄弱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安全问题种类较多,不少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在未经过岗前培训下直接上岗,导致在技术的操作专业性不足、对各项机械设备的操作不熟练,而出现安全问题。或由于嫌麻烦的心理状态,在施工现场并未严格佩戴安全帽和安全绳导致安全隐患。安全意识不足会造成一线施工人员存在着违规施工及违规操作情况,管理者也可能一味的追求工期而将工程进度放在首位,忽视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二)施工环境较恶劣

受到建筑工程施工场地的限制,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往往存在着随意堆放现象,施工现场混乱,导致可能对现场交通产生影响。多数情况下建筑工程属于露天工程,参与到建设的分包方较多,在交叉作业的状态下难以有效利用自身的空间,导致建筑施工现场场地随意占用,不利于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施工环境的恶劣性会直接影响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对材料的妥善保管。

(三)经费投入限制

一项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投入要求配备数量足够且质量达标的各项安全技术仪表、器材、装备等。施工方必须划分专用资金用于对安全设施的改善,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由于资金上的限制性以及施工方在经济收益方面的期望,部分施工场地并未明确落实安全生产要求,在经费的投入上层层剥离,到达最终项目部时经费已经明显缩减,导致无法为现场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设施。

(四)管理责任不明晰

对于工程建设方而言,在安全风险规划中以安全生产费用的较小代价,合理将安全责任转移到了施工方,在两者间的关系上施工方相对弱势,因此在风险关系的权衡上处于劣势状态,对于施工方而言,需要建设安全监督部门及管理部门,在施工现场配备安全员,对特殊工种展开岗前培训等。上述操作均安排专人管理与评定,在经济效益最大化思想下,不少施工企业并未自觉遵循安全管理条例,在出现安全事故后也未及时上报,存在着侥幸心理,在处罚力度不足、安全责任不明确情况下客观上助长了安全隐患的存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施工安全管理优化策略

(一)提升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能够促使每位管理者及一线施工人员在主观能动性上有所提升,并反映在行为层面,促使其在日常管理及施工过程中重视对自身的安全防护以及在操作各项机械设备时的规范化。管理者应成立安全责任体系并落实直接领导人,通过各级责任的落实制定详细化的安全考核机制,给予一定的管理标准约束。在施工现场定期举办各类活动来强化安全二字的重要性,向施工人员讲解典型安全事故,安排管理者实地参观学习,让安全管理并非流于形式,而是达到精细化、细节化状态。

(二)整理施工现场环境

施工现场环境的整顿目的在于让各类材料能够合理规划摆放位置,并让施工现场井井有条,确保各项工程的有序展开。施工现场应由现场管理者负责安排现场垃圾的清理、材料的归类、道路的安排、脚手架的搭建等工作,改善现场环境、端正管理态度。对于施工现场的基坑支护模板工程、搭设脚手架之类的问题,必须保障质量,高空作业辐射危险范围内必须设置隔离栏。

(三)落实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体系的不完善会直接影响到各项子工程的顺利进展,因此在管理体系上必须不断完善化,针对建筑工程的特点以及自身一线工作人员的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到个人制度,严格规范各项施工的要求。可根据其他施工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自身情况,合理调整安全管理项目,让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明确的工程技术操作上,达到全员监管的效果。

(四)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在进行明火施工作业时,需要现场配有合格、规范的消防用具,并由专门人员监管明火作业过程,严格按规定步骤施工。建筑施工进行焊接时,需要清理掉周围的可燃物,远离易燃物品,避免火花四溅,酿成大火,损失惨重。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施工人员,应该进行消防培训,确保每位施工人员都能够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一旦遇到火灾,即可采取有效措施,冷静灭火,控制施工现场火势不继续蔓延,减少施工企业损失。

(五)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巡视和监察工作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加强安全巡视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对此,应该将建筑工程施工定期检查与突发检查相结合,另外,在施工高峰期以及冬雨期,还应该设置专项检查内容。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重点的巡视和监察项目包括高空作业、电气线路等等,在进行这些高危操作时要特别谨慎小心,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六) 合理、科学安装、拆解脚手架等施工设备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用到脚手架这类简单的施工设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安装、拆解脚手架时,要严格按照标准去作业。在脚手架安装步骤前,要先对设备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合格过关才能投入施工作业。安装全程,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相关规定佩戴施工安全帽,在身上结实捆绑安全施工绳锁,确保脚手架放置固定、平稳,尽可能避免将脚手架摆放于不平稳的施工场地,而引起作业人员晃动、坠落的危险事故。在场地不平稳时,员工要互相帮助,扶稳脚手架,确保施工者的生命安全。在拆解脚手架时,需要确保施工人员全部离开脚手架,周围人员都佩戴安全帽,防止被脚手架零部件拆解掉落时砸伤。

三、结束语

总之,施工安全管理涉及到了不同的部门以及各个工程,应处于动态管理状态。施工方应提升安全生产意识,认清现阶段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隐患,落实各项制度,让施工现场仅仅有条,保障工程安全完工。

参考文献:

[1]安钢,徐晓霞.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5(02)

[2]闫晓洁,闫智慧.浅论城市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管理[J].建筑安全.2014(02)

[3]王丽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解析[J].门窗.2014(01)

论文作者:赵宁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论文_赵宁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